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687章

刺明-第687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怪他有这么大的反应。当时的粮食最高亩产量,乃是江南最好的稻田,大概每亩产量在五百斤以上。一般的水田,都是在四百斤左右。要是在黄河流域,水稻的产量,还要更低一些,通常只有三百斤,有的甚至还不到三百斤。至于小麦的亩产量,一般也是三百斤左右。这个玉米的产量,每亩地居然可以达到两千斤,那实在是太骇人了。

  如果每亩地玉米产量可以达到两千斤的话,青州府总共有三百多万亩的田地,加上山区的土地,超过一千万亩,可以用来种植玉米。每亩两千斤,一千万亩,就是足足……宋应星感觉自己的思维,有点跟不上了,脑海里甚至有点窒息的感觉。

  张准看到宋应星的惊讶表情,就知道自己惊吓到这位明朝的农业科学家了。也难怪,玉米亩产量两千斤,是四百年以后才达到的。这个数字,也基本上是试验田的数字。为了达到这个产量,玉米的种子,经过精心的培育,生产过程,也得到全方位的监管,才有这样的惊人产量。在明朝,两千斤是肯定达不到的,有五百斤就很不错了。

  但是,张准决定不揭穿这里面的隐情。他决定用这个数字,来刺激一下宋应星,让宋应星有点愚昧的自大思想,出现裂缝。自己对宋应星有期望,有期待,还有给他一点点的压力。玉米是外面传来的农作物,咱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一点不好,天朝上国的思想很严重,反映到农业生产方面,只看重粮食作物,只看重五谷,其他的都被蔑视。玉米这个外来的新生物,被蔑视是自然的。

  说真的,玉米传到中国,已经至少有三十年的历史了。在万历初年,随着海上贸易的放开,玉米就传入了福建等地。福建当地的官府,在开始的时候,也曾经小规模的推广过种植。但是,为什么后世这么好的东西,无法迅速的推广开来?无非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当时的玉米,产量其实不咋的,和水稻、小麦相比,完全没有优势。一般屋前屋后的玉米产量,都只有两百斤左右。因此,要让百姓不种水稻和小麦,改种玉米,那是不可能的。第二个,就是玉米不太好吃。没改良过的玉米,的确很难吃。玉米刚刚传进来的时候,福建当地的民众,都是拿玉米来喂鸡喂猪的,人根本不吃。

  嗯,这个完全是心理上的惯性思维作祟的问题。就好像是当年的番茄,一直都被认为是有毒的,谁也不敢吃,还被附上了多种多样的荒诞的色彩。其实,只要大家都接受玉米的存在,它的味道,就会好得多。

  张准要让玉米大力的推广开来,少不了农科司的努力。农科司的努力,有两个方向。第一个,就是积极改善玉米的品种,提升玉米的产量。亩产量只有三百斤的玉米,肯定是要被唾弃的。但是,如果亩产量超过五百斤,接受的人就多了。要是亩产量超过六百斤,不用虎贲军强迫,百姓们自己都会积极的种植了。

  第二个,就是积极改善玉米的口味。口味这东西,真的是比较难琢磨的。其实,在张准看来,现在的玉米,好像也不是很难吃。至少,他觉得味道还可以。然而,百姓们不喜欢,他也不能强迫。他总不能说,你们要是不吃玉米的话,我就将你们都抓起来吧。

  张准要农科司大力的推广玉米,就是希望给百姓们强烈的心理暗示,认为虎贲军大力推广玉米,他们是应该顺应潮流的,接受玉米这种农作物的存在。因为,这两年来,只要紧跟虎贲军的脚步的人,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反的,要是不听虎贲军的话,下场就很糟糕。

  张准笑了笑,缓缓的说道:“其实,玉米的产量还没有什么,红薯的产量才是最可怕的。很多地方,一年可以种两次红薯。一亩地的红薯年产量,加起来超过两万斤!”

  这一次,连徐正明都目瞪口呆了。

  两万斤!

  这是什么概念?

  张准莫非是说错了一个字?

  两百斤还差不多,天,还两万斤!

  (作者注:红薯的产量,的确很高,历史记录是三万斤以上。一般地区都是两万斤左右。多数地方分为春夏两次种植。)

  张准肯定的说道:“我不是吹牛,这是有人实践证明的数据。红薯的最高亩产量,实际上已经超过三万斤。当然,以我们现在的技术条件,暂时还做不到。不过,只要我们努力,不遗余力的培育良种,改善耕种办法,达到这个数据的一半,也不是不可能的。”

  宋应星和徐正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不可思议。亩产量两万斤,这完全是无法想象的。然而,张准说的有板有眼的,好像的确是有那回事。不得不说,这个数字,的确是刺激到他们俩了。

  好大一会儿以后,宋应星才艰涩的问道:“都督大人,你不是在信口开河吧?红薯那个东西,如此的神奇?”

  他对这个数字,的确是太怀疑了,因此,在说话的时候,就有点不太客气了。事实上,宋应星也不是一个太愿意折腰事权贵的人物,否则,也不会连一个有品级的职位都混不上了。

  张准肯定的说道:“我没有说谎,你们可以自己尝试。你们的尝试,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点,要尽可能的培育高产品种。第二点,就是监视整个生产过程。”

  宋应星轻轻的咬咬牙,缓缓的说道:“都督大人,要是你说的是真的,在下一定会努力的验证的。”

  张准继续说道:“其实,红薯真的是个好东西。红薯本身可以吃,茎叶也可以吃。人可以吃,牲畜也可以吃。在丰年的时候,可以用来喂养牲畜,增加猪牛羊的产量,丰富市场。在饥荒的时候,就是人的主粮。”

  “别看这个红薯毫不起眼,要是搞好了,就等于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了。现在,老百姓的家里,连人吃的粮食都无法保证,哪里来的粮食喂养家禽家畜?但是,如果有了大量的红薯、玉米、土豆之类的,喂养家禽家畜的饲料,就有了保证。”

  宋应星用力的点点头。

  他很怀疑张准的话,却又有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张准的话,的确是真的。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的验证一下,张准的说法,到底是在信口开河,还是确有根据。

  看到张准有事要忙,老田头就告辞离开。

  张准点头说道:“你们先走吧。徐正明,你留下,我有事情和你单独谈。”


第686章 蒸汽机和雷汞

  其他人都走了,只有徐正明留下来。

  徐正明显然有点不安,不知道张准找自己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他感觉自己来到山东以后,好像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也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啊张准找自己做什么?

  张准忽然问道:“你真的认为我们人是可以飞起来的?”

  徐正明犹豫片刻,有点不太自信的说道:“大人觉得呢?”

  张准目光熠熠的盯着他,意味深长的说道:“是我问你。”

  徐正明轻轻的吸了一口气,慢慢的说道:“我觉得是可行的。”

  张准依然是目光熠熠的看着他,深沉的说道:“对于你的研究,你的妻子好像不太赞成?她还砸了你的发明?”

  徐正明无奈的叹息一声,没有说话。

  张准的话,刚好击中他的软肋。其实,徐正明是江南人,出身还是比较殷实的,婆家是个商人家庭,每年都能赚不少钱。否则,也没有资金,供徐正明搞各种各样的研究。但是,徐正明太痴迷于搞研究了,以致本身从来都没有收入,自然引发了不少的言论。在当地,徐正明在背后被人称之为疯子。

  徐正明最突出的研究,就是用木材做了一架好像直升机之类的东西,双脚踩踏齿轮,通过齿轮的变动,牵引螺旋桨不断的旋转,将他带离地面大概一尺左右。持续的时间,可能有小半盏茶的功夫。应该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直升机试验了。

  后世记载,说他曾经坐直升机飞跃太湖,那都是扯淡。能将自己提离地面大约一尺的距离,持续半盏茶的功夫,那已经很了不起了。毕竟,人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长时间的踩踏沉重的齿轮。飞跃太湖,白痴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徐正明的发明,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的妻子,终于是发飙了。她砸碎了徐正明的所有发明,并从此禁止徐正明搞研究。徐正明自己的家人,也对他实行了严格的限制,还给他找了一份正经的活干。要不是张准突然将他搞到山东来,徐正明的后半生,恐怕是要在郁闷中度过了。

  张准继续用锐利的目光盯着徐正明,好像是观察徐正明某些方面的因素,深沉的说道:“你相信人真的可以飞起来吗?”

  徐正明轻轻的咬咬牙齿,犹豫片刻,最终肯定的说道:“我相信。”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为什么呢?”

  徐正明肯定的说道:“因为人是最聪明的。”

  张准不动声色的点点头。

  徐正明忽然反问说道:“大人,你相信吗?”

  张准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不答反问:“你觉得呢?”

  徐正明有点黯然的说道:“我想大人是不会相信的。这天底下,没有人会相信我。真的,没有人会相信的。”

  张准轻轻的摇摇头,温和的说道:“你错了,我相信。”

  徐正明惊讶的说道:“大人……你……相信?”

  张准点点头,淡然自若的说道:“我不但相信。我甚至比你都更加的相信。我不但相信人可以飞起来,还相信人可以迅速的从这个地方飞到那个地方。比如说,从我们这里,飞到你的家乡,只要一个时辰的时间。又比如说,从北京飞到南京,也只要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地上要走至少半个月的路程,我们一个时辰就可以到达。”

  “我们甚至可以飞得更远。看到晚上的月亮没有?其实,只要我们能够飞起来,月亮距离我们很近。以后,我们也可以飞到月亮的上面去,看看上面是否真的有嫦娥,是否真的有吴刚,是否真的有桂花树。或许,上面什么都没有,就好像是我们的玉门关外面一样的荒凉。”

  徐正明完全的愣住了。

  张准居然相信!

  在这一瞬间,徐正明感觉,张准是这个世界最亲的人了。

  他身边的人,因为他的异想天开,对他始终是带着不一样的观感。每个人看着他的目光,都感觉是在看一个疯子。在这些人的压力下,徐正明的日子,的确过得非常的辛苦。他满心的苦楚,都不知道应该找谁解说。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他的荒唐念头。

  要在这个世界上,寻找一个能够理解他,相信他的人,实在是太难了。他根本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他对此,已经完全绝望了。这次来到山东,其实也是有点想离开伤心地,重新开始生活的意思。然而,现在,张准明确的告诉他,他相信!

  张准不但相信,甚至比徐正明自己还更加的相信。张准的描述,徐正明自己都不敢想象的。从北京飞到南京,飞过几千里的距离,也只有张准才敢想象出来。甚至,张准还想象到,人类能够飞到月亮上面去。徐正明忽然发现,和张准比起来,自己根本不是疯子,张准才是真正的疯子!

  徐正明语调激昂而感慨的说道:“大人……”

  张准微微一笑,继续慢慢的说道:“其实,你想得还不够多。我们不但可以在天上飞,还可以在水里游得。注意,不是游泳,而是直接的潜入海底深处。如果我告诉你,我们可以在水底下生活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时间,根本不需要浮出水面,你相信吗?”

  徐正明呐呐的说道:“我……太不可思议了。”

  张准微微一笑,继续慢悠悠的说道:“如果我告诉你,全部用钢铁做成的轮船,可以稳稳当当的漂浮在水面上,你相信吗?”

  徐正明呐呐的说道:“我……太匪夷所思了。”

  张准依然是微微一笑,继续慢条斯理的说道:“如果我告诉你,钢铁做成的轮船,不但可以在海面上漂浮起来,还可以不用风帆,就跑得比帆船还快,无论是顺风还是逆风,速度都一样快,你会相信吗?”

  徐正明已经完全愣住了。

  即使是以他的怪才的思维,也跟不上张准的描述。

  幸好,也是他的思维的确是怪才,他才会有这样的呆呆的反应,要是换了别的人,说不定这时候已经直接斥责张准荒谬了。事实上,要是换了一个人,张准也不敢说这样的话。因为,这样的话,很容易被人当成疯子的。要是背后有人说,虎贲军的都督大人,乃是一个疯子,只怕会引起不小的反响。

  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