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586章

刺明-第586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战败,那就适得其反了。

  大金国的细作系统,在京城是非常发达的。明国朝廷的大部分机密情报,皇太极都能准确的知道。但是在虎贲军这边,就很不完善。到目前为止,皇太极所掌握的有关张准的资料,并不是很多。对于张准的准确行踪,更是无法迅速的掌握。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皇太极非常相信这句话。因此,他一直都很重视细作系统的完善。大金军每次南略,其实都是建立在对明国内部了如指掌的情报上的。明国内部有多少的军队,都驻扎在哪里,统帅是哪个,有什么长处和短处,有没有劝降的可能,皇太极都非常的清楚。

  唯独对上虎贲军,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但是,他不能怪罪细作不力。张准和虎贲军的崛起,都太快了,太古怪了,太出人意料了。饶是皇太极自己亲手来抓细作,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虎贲军的控制地盘建立完善的细作系统。

  此外,虎贲军控制区内,也有一点让皇太极很恼火。大金国的细作,很难用金钱收买到有价值的情报。虎贲军的官员,对收钱都很忌惮。不是他们不想收钱,而是不敢收钱。要是细作送钱给他们,十有八九会被虎贲军的反间谍系统抓起来,连相关的官员也会被严肃处理。久而久之,虎贲军的人,根本不敢和大金国的细作接触。

  虎贲军专门建立了猫眼司、情报司之类的情报机构,不但负责刺探情报,还负责清除大金国的细作。他们渗透到大金国细作的内部,引诱大金国的细作上钩。这种行动,让潜伏进去的细作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永远的失踪掉。

  在黄县大战以后,皇太极通过多种的渠道,向张准的控制区,派去了至少三四百名的细作。结果,幸存下来的,可能还不到一成。每个月能按时送回来的情报,数量极少,有价值的更少。这样的结果,当然导致皇太极对张准的情况,掌握得比较粗疏。

  比如说,张准在河间府的行动,皇太极就完全不知道。济尔哈朗说得没错,张准一定是在河间府早有预谋了。否则,以阿济格的本事,就算打不过,那也逃得出来的。结果,阿济格偏偏损失了一半的兵力。可想而知,张准的陷阱,会是多么的毒辣。

  沉吟片刻,济尔哈朗试探着说道:“要不,让豪格去河间府看看?”

  皇太极斜眼看着他,神色古怪的说道:“你对豪格有信心?”

  济尔哈朗无奈的笑了笑,不敢答话。

  哪怕是关系最亲密的人,有些话也是不能说的,尤其是涉及到汗位继承人的问题,济尔哈朗除了表示支持皇太极的任何决定之外,其他方面不会多说。汗位继承人这个话题太敏感,济尔哈朗可不想自己陷入其中。从汉人的经验来看,无论多大的功臣,一旦涉及这个敏感的问题,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其实,皇太极的确很喜欢豪格,百年之后,铁定会将汗位传给他的。但是,对于豪格的军事指挥能力,皇太极也很清楚。和多尔衮、阿济格、岳托等人比起来,豪格还差得太远。阿济格都被张准打得这么惨,豪格再去,继续挨揍吗?

  沉吟片刻以后,济尔哈朗说道:“那,让岳托和阿巴泰一起去?他们两个一个勇猛,一个沉稳,互相调剂,就算张准有什么陷阱,也奈何不了他们两个。”

  皇太极凛然说道:“不用了。过完年以后,我亲自率军南下去对付张准。”

  济尔哈朗吃了一惊,疑惑的说道:“需要你亲自去吗?”

  皇太极肃然说道:“需要非常需要不但我的正黄旗要去,还要动用全部八旗的力量!”

  济尔哈朗有些担心的说道:“这……还让岳托统军就好了吧?京师这边……你不在这里坐镇……”

  皇太极忽然深沉的一笑,不屑的说道:“京师?你多虑了。你觉得,要是我大举南下对付张准,崇祯会有什么反应?”

  济尔哈朗若有所思的说道:“坐山观虎斗。”

  张准和明国朝廷不和的消息,从来都不是秘密,虎贲军更是高喊要造反的口号,不断的宣扬要推翻明国朝廷的理念,大金国的高层,当然也知道了。明国朝廷也试图千方百计的打压张准,收拾张准,只是没有足够的力量而已。

  皇太极点点头,冷冷的说道:“没错,崇祯肯定会坐山观虎斗的!”

  济尔哈朗皱眉说道:“那……也不需要你亲自出马啊!”

  皇太极痛心疾首的说道:“张准对我们大金国的威胁太大了,他的海军,完全勒死了我们的咽喉,还严重的威胁到朝鲜的稳定。他的实力又增长的特别快,要是我们不尽快的消灭他,以后他对我们的威胁会更大必须,马上,立刻,消灭敌人!”

  他一连用了三个定语,显示消灭张准的迫切。事实上,皇太极绝不是轻易说着玩的。这次大金军南略,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将张准彻底的消灭掉。这个祸患,对大金国的威胁太大了。张准的出手是越来越凶残,每次都歼灭大金军十个牛录以上。这样的损失速度,人口本来就不多的大金军,哪里承受得起?

  济尔哈朗谨慎的说道:“那……要不要我找人修书一封,悄悄的送给明国朝廷?就说这是我们大金国和张准之间的恩怨,要他们不要干涉。甚至是在某些地方,悄悄的给予我们一点方便?”

  皇太极肯定的说道:“要最好明天信件就能发出你可以说得更加深入一点,就说我们大金军愿意帮助明国朝廷,铲除张准这个祸害。但是,在粮草和其他物资方面,我们需要一定的帮助。”

  济尔哈朗缓缓的说道:“我想明国朝廷应该会很高兴听到我们的建议。”

  皇太极冷冷的说道:“明国朝廷好面子,这事不能公开,必须秘密进行。要是公开了,明国朝廷是死也不会和我们合作的。记住,一定要秘密,要找对人。我们只要得到好处就行,其他都可以放在一边。”

  济尔哈朗谨慎的说道:“你还有其他的吩咐吗?”

  皇太极沉吟片刻,深沉的说道:“你帮我传达三道命令。第一,命令正红旗撤回来怀柔整顿。第二,明天立刻启程前往怀柔。第三,通知各路军主帅,明年的正月初五,到怀柔来见我。”


第617章 赴宴,抛绣球

  如果要你选择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你会选择什么?我想绝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春节。是啊,春节,这个节日寄托了多少人的思念和感情。和一家老小团聚,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那是多么的重要。要不然,每年的春运,也不会成为世界奇观了。

  但是,在崇祯八年的年底,张准显然是没有办法和所有的家人过春节了。没办法,在打败了阿济格以后的第三天,就是除夕。在这三天的时间,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根本就没有闲暇的时间。即使到了除夕这一天,虎贲军还有大量的手尾,还没有处理干净呢。而且,还有更多的事情纷沓而至。

  首先,董家堡周围的鞑子的尸体,还有死去的战马,都需要填满处理。清理战场,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幸好天冷,尸体不会腐烂,倒也给虎贲军留下了充足的时间。不过,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今年的事情,肯定是不能留到明年的。所以,战场的处理,必须在除夕夜之间完成。

  在张准的号令下,董家堡、曹家堡、柳家堡的人员,都全部出动,帮忙清理战场。对于这三堡的民众来说,崇祯八年的最后一个月,绝对是他们毕生难忘的日子。他们亲眼目睹了奇迹的发生。传说中最凶残的不可战胜的鞑子,在虎贲军的面前,被打成了面人儿。一个个的尸体,都奇形怪状的倒在雪地里。这样的一幕,相信只要看过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在这次战斗当中,虎贲军总共清点到二千三百八十三具鞑子的尸首,加上在其他地方打死的鞑子,总共是二千四百零五人。按照正红旗的鞑子数量来计算,刚好是一半左右。相信正红旗鞑子在遭受到这样的毁灭性打击以后,在未来的几年内,都不可能有大的动作了。除非是皇太极给它补充大量的有生力量。问题是,皇太极的手上,牛录的数量也不多,他未必会这么做。

  虎贲军缴获到鞑子的战马,总是五百三十七匹,数量不是很多。鞑子被打死打伤的战马,要比存活的战马多得多,总共有一千三百多匹。没办法,米尼弹的威力太强,一旦战马被打中,很难有机会医治的。伤马只能是当做食物来处理。在这个春节,董家堡、曹家堡、柳家堡的民众,都不缺肉食了,他们被分到大量的马肉。

  其次,当然是两个骑兵营同时出击,扫荡河间府一带了。

  在战斗结束以后,虎骑营和豹骑营就全军出动,在北直隶的南部大肆的活动。他们的目的,是迫使残存的鞑子,立刻北撤,撤退到京师北面,将北直隶的南部腾出来,以方便虎贲军的下一步行动。在虎贲军骑兵的威逼下,鞑子的正红旗残部,在战败的当天深夜,就急急忙忙的北撤了。

  按照张准的意思,虎贲军骑兵并没有一直跟上去,而是在河间府、保定府、真定府一带,大肆传播大战胜利的消息,打响虎贲军的旗号,同时鼓动当地人尽快的南迁,最好是搬迁到山东各地。

  按照张准的估计,皇太极肯定会南下的。吃了这么大的亏,皇太极能忍得下才怪。而皇太极南下,朝廷肯定会坐视不管的,甚至是暗中支持的。虎贲军和朝廷是对手,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只要有机会削弱虎贲军,朝廷一定不会拒绝。让鞑子和虎贲军火拼,两败俱伤,又或者是同归于尽,最符合朝廷的要求。

  就算崇祯皇帝良心上不想这样,也肯定会被身边的人怂恿成这样。在利益的面前,个人的感情,绝对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张准也没有必要客气了。他要将朝廷拥有的东西,都尽快的划拉到自己的腰包里面来。和朝廷客气,那就等于是与虎谋皮。

  当然,张准所说的扫荡,不是霸占地盘。北直隶的地盘,暂时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人口和物资。这些人口和物资,与其落在鞑子的手上,还不如全部都迁移到虎贲军的控制区域。

  “鞑子的大规模报复马上就要到来。”

  “鞑子吃了大亏,肯定是要大开杀戒的,见人就杀。”

  “鞑子要是来了,所有的村镇都要被推平,所有活着的东西都要变成死的。”

  ……

  诸如此类的谣言,在虎贲军骑兵的带动下,传播得非常快。

  果然,河间府各地都是人心惶惶的,大量的民众,在原来的闻香教骨干的引导下,大量的越过黄河,向莱州府等地迁徙。河间府各地的官员,都不知道躲藏到哪里去了,当然不会有任何的阻止行动。

  其实,虎贲军骑兵传播的,并不是谣言,而是实实在在的情报。鞑子吃了这么大的亏,不狠狠的实行报复就怪了。前两次的入寇,鞑子就是屠戮千里,到处制造无人区的。要是不幸落在鞑子的手里,要么被鞑子杀害,要么就是被驱赶回去辽东做奴隶。这一次,鞑子来势汹汹,显然比前两次更加的凶残,要是落在鞑子的手上,命运可想而知。

  这样一来,就算是河间府的大户人家,都要承受不住了。鞑子再次到来,河间府肯定要遭殃的。以河间府的防守能力,根本不可能挡住鞑子的大举进攻。要是他们继续逗留在河间府,铁定要被卷土重来的鞑子杀人抄家,夷为平地。他们必须自救。

  在北直隶,最安全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京师。京师毕竟是明国的权力中枢,有三大营驻守,还有来自各地的勤王军队。按理说,应该是没有危险的。问题是,京师已经戒严,九门都全部关闭了,根本不让他们进去。京师不能去,去哪里?去山西?去河南?去山东?山西未必安全,河南又有乱军出没,一样不安全啊!

  难办了。

  没办法,他们的目光,只好求救的看向张准。

  哪怕张准是反贼,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在这个时候,也唯有向张准求救了。谁叫张准在鞑子的面前,表现得如此的强势呢?相对于京师来说,张准的控制区,更加的安全啊!

  但是,在向张准求救之前,他们必须确定很多事情。他们想要当面的从张准的嘴里,得到一些肯定的答案,而不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除夕这一天的中午,张准来到了河间府。

  要在北直隶的城镇中,挑选几个历史最悠久的城镇,河间府绝对可以榜上有名。河间府从石器时代开始就存在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武将张颌就是出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