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521章

刺明-第521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已经上了祭台的她,怎么可能没有落红,就从祭台上面下来呢?在张准的示意下,叶菱芯和朱怡镜都上床来,轻轻的抱着师傅的纤细腰肢,等于是帮助张准固定她的身子。

  刚才承托徐青鸾身体的五女,也都在一旁侍候。她们有的端着热水,有人端着热毛巾,有的端着参汤。她们显然都是徐青鸾最心爱的心腹弟子,否则,如此场景,徐青鸾怎么会让她们在旁边侍候?

  徐青鸾的双腕被张准强执着,双腿也被扩张到极限大,圣洁的凤宫门户正前方顶着他昂扬的男性坚挺。一切准备妥当以后,他的双手用力抓紧她的翘臀,身子前倾,腰部急挺。

  “啊啊……”

  徐青鸾下意识的发出痛苦的呻吟,双手下意识的推着张准胸膛,阻止他的进一步动作。张准也适时的停止动作,等她适应破瓜的痛苦。他低头亲吻着她因为疼痛而有些发白的嘴唇,用温柔的爱意来减轻她的痛苦。

  身边的两个少女,也按照张准的示意,伸手轻轻的抚摸徐青鸾身体上的各个部位,以分散她对痛苦的注意力。旁边的少女则将热毛巾递上来,帮徐青鸾擦拭额头上的冷汗。

  鲜艳的落红慢慢的渗透出来,一滴一滴的落在白绫上,渲染出一朵朵的梅花。红烛高燃,灯光摇曳。

  ……

  风狂雨骤,云雨初停,张准心满意足的从徐青鸾的身上滑落下来。他让徐青鸾分开双腿,仔细的检查自己的战果。看到在一片的粉红色当中,有隐隐约约的白色渗透出来,知道她已经将自己的生命雨露都承接过去,自然很是满意。

  片刻之后,他从身边少女的手里,将白绫接过来,检阅自己的战绩。这是他打造的第五条染有梅花印记的白绫了。对于男人来说,这当然是值得骄傲的。以后,他还要努力,开出更多的梅花。随后,他满意的将白绫交给徐青鸾。

  徐青鸾看到白绫上的梅花,自然是娇羞无比。害羞过后,又感觉很是骄傲,细心的将白绫折叠起来,珍藏起来。对于女子来说,这样的印记,一生当中只有一次,她当然要无比珍惜。

  翻云覆雨后,稍感疲乏的两人睡到床上,搂抱缠绵,回味着刚才的滋味。徐青鸾翻身面向张准,原来遮蔽裸体的被子已褪至腰间,雪白乳房直压向他的胸前,抵住张准的肌肤轻轻摩擦,两颗挺立的乳珠更是不时地作蜻蜓点水状,叩弄啄点着张准的胸肌。

  她玉颜霞红,眸光流转,媚态横生,云雨之后情欲满足的艳色逼人,偏又有种娇慵无力的风姿。让人恨不得立刻按倒她再大干一场。片刻之后,张准整军备战,搂着美人继续交合。徐青鸾自然是千依百顺,随他肆意的蹂躏。

  一夜荒淫,无法尽述。直到快要天亮时,叶菱芯和朱怡镜才掺扶着浑身软绵绵的徐青鸾进去浴室。其他的少女,则在服侍张准清洗身上的秽物,同时又端来参汤,让张准补充元气。好大一会儿,徐青鸾才从浴室出来。

  张准凝望着徐青鸾被热水浸泡后洗尽铅华,显得清丽圣洁的容颜,眼前依稀浮现出一组组昔日梦绕魂牵的画面,似曾相识的场景一波波如潮水般不停地冲击着他的神经。姬玉情,徐青鸾,她们两个,真是妖孽啊!


第563章 吴三桂来了

  一大早起来,张准就接到了兵部派专人送来的八百里加急的公文。公文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委婉的劝说张准,要以军务为重,不要脱离岗位太久。探亲这样的俗务,意思意思就行了。董家堡是你的小妾娘家,又不是正妻的娘家,何必如此的隆重呢?

  言下之意,就是你老人家在北直隶呆得太久了,还是赶紧回去山东吧。山东登州那里,还有一大坨的鞑子没有歼灭呢。你应该尽快的攻克登州府,然后将鞑子的首级,还有闻香教两个教首的首级,都送到京师来。朝廷自然会对你论功行赏的。

  公文的最后,还隐晦的提到,听说闻香教已经被你消灭了,可是迟迟没有见到你的战报,也没有见到王益伦和徐青鸾的首级。你应该抓紧时间,将战报整理上来。要是能送来两人的首级,那就最好了。这两人,可是朝廷通缉已久的钦犯啊!

  “哦,请他们将公文发到浮山城的大都督府。”

  “抽时间回文给兵部,就说剿灭闻香教的事情,还在进行中。部分的闻香教教徒已经被剿灭了,还有部分依然在逃窜。闻香教的两个教首,暂时还没有下落。虎贲军一定会尽力寻找,尽快得到两人的首级,然后送到京师。”

  “另外,在收到下一份公文的时候,给兵部回文,就说登州府的鞑子,已经是插翅难飞。这年头,有杀死的鞑子,还没有饿死的鞑子。我们虎贲军准备将鞑子活活的饿死在登州城里面。”

  张准打着呵欠,懒洋洋的说道,随手将公文扔给参谋恭冰。

  昨晚太淫荡了,现在还腰酸腿软的,没有什么精神。对于公文上的内容,他要回应的其实只有登州府鞑子的处理。至于闻香教的事情,自然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虎贲军剿灭闻香教的事情,朝廷不可能不知道。这份公文明显是在装糊涂。既然朝廷装糊涂,张准也乐得装糊涂。

  要活生生的饿死多尔衮和多铎,张准倒不是说谎。他的确是这么打算的。现在的登州府,已经被团团围困起来,切断了一切的外来补给。只要城内的粮食消耗干净,鞑子就只能吃草皮、树根、耗子、蟑螂、蚂蚁。当一切可以吃的东西都吃干净以后,就只有互相吃人了。

  张准倒要看看,鞑子的骨头,能硬到什么样的地步。看看鞑子饿得实在是受不了的时候,会不会跪地求饶。好像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张准还没有见过求饶的鞑子呢。相反的,很多鞑子在临死前,还显得特别的悲壮。就好像鳌拜等人,死都不肯屈服。

  这种情形让张准觉得很不爽。他一定要让鞑子屈服。他一定要从精神上,从肉体上,都将鞑子折磨到不成人形的地步。一枪打死他们,其实算是便宜了。一刀砍掉他们的首级,同样是便宜了。世界上最痛苦的死法是什么?凌迟?错是活生生的饿死!

  你多尔衮不是号称奴酋里面的杰出人物吗?日后不是策划入主中原吗?我就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对抗饥饿。我就要看看,你在登州城能够坚持多长的时间。你要是没有自杀的勇气,那只有像一条狗一样,趴在虎贲军的面前,乖乖的求饶。

  对于一向看不起汉人的建虏来说,这样的折磨,其实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肉体上消灭鞑子很重要,从精神上折服鞑子更加的重要。皇太极不是试图将多尔衮和多铎救出去吗?就看你们有多大的本事吧?

  张准其实还有一个非常恶毒的计划,是在昨晚为徐青鸾开苞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想到的。如果他抓到活生生的鞑子,一定会将他扔到登州城里面去,然后任凭他们自身自灭。既然鞑子那么喜欢登州城,那就长久的留在里面好了。

  恭冰拿着公文离开了。

  幸好他不知道都督大人的脑海里此时此刻正在想着什么,否则,他一定会浑身打冷颤的。太阴毒了,太恶毒了。如果自己是多尔衮或者多铎的话,一定会马上选择自杀,以免落得连自杀都没有力气的下场。如果自己是其他的鞑子,也乖乖自杀为妙,免得落入登州城地狱。

  片刻之后,叶龙欣急匆匆的拿了一份情报进来,送到张准的面前。

  张准扫了一眼,精神立刻抖擞起来。原因很简单,情报上有个他非常熟悉的名字。这个名字,要比多尔衮和多铎还要熟悉。如果说,张准准备活生生的饿死多尔衮和多铎,饿死所有的鞑子俘虏,那么,眼前的这个名字,就非常复杂了。他的罪行,活生生的饿死都不能救赎。不过,他的罪行,这时候还没有发生。

  “情报确实吗?”张准缓缓的问道。

  “确实。”叶龙欣谨慎的回答。

  张准点点头,挥挥手,让叶龙欣先去忙自己的事情。他站起来,在客厅里面来回的踱步。来到河间府以后,张准还是第一次露出如此慎重的表情。原因很简单,这个熟悉的名字,叫做吴三桂。

  朝廷终于是将吴三桂给派出来了。

  其实,张准很早就知道,朝廷准备动用吴三桂来对付自己。他还在山东的时候,就有情报说,朝廷有调动吴三桂和左良玉围攻自己的计划。但是,吴三桂迟迟没有动,左良玉也迟迟没有来,最后倒是多尔衮迫不及待的来了,然后就被关在登州城里面了。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不外乎两个。第一个,他还没有直接威胁到京师的安全。第二个,山东不适合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行动。

  山东距离京师,毕竟还有点距离,所谓刀不割肉不知道痛。朝廷手里的有战斗力的明军精锐,非常的有限,腾不出手来对付张准。吴三桂的骑兵,一直都是山海关防线的主力,轻易是不能调动的。鞑子的正红旗、镶红旗两部,一直都在山海关前线寻找机会突击的。吴三桂统帅的骑兵,装备相当的好,粮饷也比较足,士气比较高,战斗力是比较强的,必须用来对付鞑子可能发起的攻击。

  张准霸占的山东半岛,山区比较多,道路崎岖,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行动,也是吴三桂迟迟不肯出动的原因之一。要是到了山东半岛,受到那里的地形限制,辽东骑兵的战斗力,最多发挥三成。兵部的人也不是完全不懂军事的,自然不会做这种本末倒置的事情。

  不过现在,这两个原因,都不具备了。张准直接来到了北直隶,直接威胁到了京师的安全。朝廷要是这个时候不下狠手,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张准逼近京师,朝廷毫无反应,对朝廷的威严,也是极大的挑衅。谁也不能容忍这样的挑衅行为。同时,北直隶的地形,非常有利于骑兵的作战,吴三桂的骑兵正好发挥大威力。

  根据情报的显示,吴三桂带来了四千的骑兵。关宁铁骑总共有五个营,每个营大约四千人左右,总兵力大约是两万人左右。吴三桂带来一个营,是比较合理的。毕竟,辽东骑兵的数量如果减少的太多,关宁防线是不安全的。蓟辽总督张凤翼自身兼任兵部尚书,自然不会大量抽调辽东的精锐。

  为了弥补骑兵作战兵力的不足,张凤翼又抽调了密云总兵许定国的一万人,要他配合吴三桂作战。这样一来,四千骑兵,加上一万的边军步兵,基本上可以对付张准了。许定国率领的边军,同样是比较精锐的,因为,他麾下的边军,就是原来赵率教统领的。根据朝廷兵部的估计,即使不能全歼张准,也可以将张准撵出北直隶。

  正在思索的时候,恭冰又来了,又送来了一份情报。这一份情报,正是马轶送出来的,有关鞑子出动的消息。张准细细的看过以后,不动声色的说道:“再探。”

  恭冰答应着离开了。

  张准若无其事的将情报放在桌面上,继续慢慢的踱步。

  有关鞑子第三次入寇的消息,和张准推测的基本差不多。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兵力上,都没有太大的偏差。根据马轶的这份情报,张准可以推测出来,鞑子到达长城的时间,应该是十二月下旬。换言之,自己在北直隶,至少要和吴三桂、许定国周旋一个月的时间。

  “吴三桂,总兵……”

  “许定国,总兵……”

  “张准,总兵……”

  张准轻轻的敲着桌子的边缘,无意识的自言自语。

  明代的总兵官,称呼上非常混乱。如果单单以官衔职称估计敌人的实力,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偏差。因此,必须从多方面来衡量。以前,大明朝的总兵官是非常尊贵的,只有皇亲国戚、勋臣权贵才能出任。这可是正一品的武官啊,是武官的巅峰,相当于文官的三公、三孤、三师,轻易是不能授予的。

  嘉靖时期,全国只有五个总兵官。几个省才有一个。不过,从万历后期开始,总兵官数量逐渐泛滥。一个省至少一个。到崇祯时期,已经是总兵多如狗了,一个省几个乃是十几个总兵,乃是常事。总兵官的数量多了,自然就不值钱了,连正五品的文官,都敢拿捏正一品的总兵官了。

  同样是总兵官,被赋予的权力,还有统帅的兵力,可能相差天和地。比如说,张准本人是总兵官,宋德钢也是总兵官。宋德钢手下就三四千人,而张准的手下,则有数万人。总的来说,是要害位置的总兵官,兵多钱多粮多。非要害位置的总兵官,则是清水衙门。比如说,左良玉,麾下就有好几万人。单纯从兵员的数量来说,左良玉绝对是大明国名副其实的第一总兵。

  蓟镇总兵官,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