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446章

刺明-第446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阮大铖本来就是阉党的成员,是温体仁起用的。这一次,温体仁的确是焦头烂额了。面对崇祯滔天的怒火,温体仁跪在地上,根本不敢动。

  京师的权贵,也开始意识到,京师实在是太危险。大量的人员开始想办法迁移到江南,就算是自己不敢公开前往江南,也开始派人前往江南去找落脚点。万一京师有什么不妥,马上就可以逃亡江南。因为,北方实在是不安全。

  “些许流言传播,很快就会消失。”史可法沉静的说道。

  他和张慎言一眼,对张准的能力是佩服的,只是,要跟着张准造反,却是很难的,他们不会轻易的改变自己的主意。张准想要说明朝廷大限将至,改朝换代的时机来临,史可法却是要扎实的维护朝廷的威严。尽管他的内心里,对朝廷也有诸多的不满。但是,在张准的面前,他必须维护朝廷的体面。

  张准微微笑了笑,淡淡的说道:“不知道朝廷对我的小小要求,有什么意见?”

  史可法爽快的说道:“内阁和吏部已经批准了。”

  张准含笑点点头,表示满意。

  看来,朝廷的确是不待见他需要的这些人啊,这么快就放手了。在他的角度看来,这些人才是大明朝真正的脊梁。要是这些人得到重用的话,大明朝是完全可以支撑很长一段时间的。只可惜,最后的机会,朝廷都错过了。这些人,现在全部都到了自己的名下。

  史可法最后说道:“大都督,朝廷对你是一片苦心,满怀希冀,还希望你一心为公,为国分忧,为皇上分忧,为天下黎民分忧。”

  张准含笑说道:“史大人可以放心,我一定为国分忧,为天下黎民分忧。”

  史可法顿时大皱眉头。张准一本正经的称呼自己为史大人,显然是将自己当做是外人了。更令史可法感觉到有点愤怒的是,张准故意重复自己的话,却故意漏掉了皇上。显然,他是在明白无误的告诉自己,我所做的一切,和皇上都无关。

  不过,这也是预料中的事。朝廷和张准,都不可能再相信对方。眼下,因为鞑子的关系,双方不得不暂时合作。一旦,嗯,一旦鞑子退去,朝廷和张准之间,必然又要重燃战火。朝廷故意在诏书里,挑拨张准和闻香教的关系,不就是要给张准找一点不自在吗?

  现在,已经有消息说,要准备从辽东,又或者是中原,抽调得力的战将,前来对付张准。原来的山东兵,战斗力太弱,远远不如秦兵或者川兵。有人甚至提议,从山海关调集总兵官吴襄(吴三桂的老子),又或者是从中原调集总兵官左良玉,率军前往山东,镇压张准。但是此事牵连甚广,暂时还没有定论。

  对于朝廷的心思,张准也是一门儿清。有关吴襄和左良玉可能到来山东的事情,张准早就听到风声了。甚至,有人提出,最好是将秦良玉的白杆兵都调过来。但是,他既然连鞑子都不怕,还会怕吴襄和左良玉?平心而论,张准对吴三桂还是有点兴趣的。这家伙能打仗。他要是不投降鞑子,肯定是一员骁将。

  史可法最后说道:“某这次来,是要将鞑子的首级都带回京师,还请大都督配合,将鞑子的首级都交给某带走。”

  张准遗憾的说道:“对不起,鞑子的尸体都掩埋了。”

  史可法坚持说道:“没关系,我们可以动手挖掘的。”

  张准看了史可法半天,淡淡的说道:“既然如此,你们就自己动手吧。”

  史可法又说道:“某要请登莱总兵宋德钢帮忙。”

  张准又看了史可法半天,点点头,若无其事的说道:“可以!”

  史可法当真是跟宋德钢说了。于是,宋德钢带来的五百明军,就连夜动手,将掩埋好的鞑子尸首又挖出来,砍下首级,然后用粗盐石灰腌制好,装车准备带回去京师。由于鞑子的首级太多,不得不装了几十辆大板车,一时蔚为奇观。

  “战马!”

  “好多的战马!”

  “你们是海军啊哪里搞来的这么多战马?”

  忽然间,外面人声鼎沸,跟着孟侠来报,说是海军从威海卫送来了大量的战马。


第496章 有钱人的坐骑

  “都督大人,海军陆战队陈周伟向你报到!”

  张准趴在木板上出来一看,一个矫健的小伙子就上来报告了,正是海军陆战队的队正陈周伟。张准想起以前的事情,嘿嘿笑着说道:“小陈啊现在思想转过弯来没有啊?”

  陈周伟顿时脸色有点发红,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大人,以前是我不懂事,才会不愿意去新部队的。现在,我喜欢上了海军陆战队。等咱们拿下东江镇以后,要踏上辽东的土地,咱们海军陆战队肯定是第一批直接和鞑子对阵的人。大人,你说是不是?”

  张准笑着说道:“你小子,总算是反应过来了。谁最先踏上辽东的土地?除了你们还有谁?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想这么久!”

  陈周伟有点尴尬的笑着。

  他原来是闯字营的伙长,各项军事技能都是相当出色的。张准组建海军陆战队的时候,将他也划到了海军陆战队那边去。结果,他愣是不愿意去,为此闹出了不少的笑话,让人哭笑不得。但是,军令如山,他不愿意去也得去。

  陈周伟到了海军陆战队以后,思想上还是有点转不过弯来,总是觉得海军陆战队没仗打,根本没有机会和鞑子碰面。情绪一直都不是很高。直到虎贲军海军进入东江镇区域,直接和鞑子干上了,他才来了兴趣。想到虎贲军要是在辽东登陆,海军陆战队必然是第一批登陆的战斗部队,他就来精神了,总算是端正思想了。

  在陈周伟的后面,海军陆战队的战士,正牵着十几匹的战马。原来,是周正宇得知黄县的战斗已经结束,所有的鞑子都被关在登州城里面,就让人将缴获的战马都送过来了。这些战马就是黄世军他们缴获的,质量最好的那一批。

  张准看这些战马,都是身高体壮的,或者是白色,或者是黑色,或者是红色,或者是灰色,或者是褐色,毛色都是相当的纯,没有丝毫的杂毛,感觉应该是一等一的好马。但是,他毕竟不是很懂马,毛色纯是不是就是好马,不能确定。于是命人将陈国喜老人叫来。

  陈国喜老人以前在辽东的时候,就是马夫,对于战马的了解,自然是最深的。结果,陈国喜来了以后,只看了一眼,就惊喜的大叫起来:“好马当真是好马!”

  陈周伟自傲的说道:“据说是多尔衮和多铎他们的坐骑,本来要送到登州城去的,结果被我们抢来了。”

  陈国喜欣然叫道:“难怪,难怪!”

  只看到他绕着十几匹的战马转来转去的,爱不释手,尤其是当中的一匹白马,还有一匹大红马,让陈国喜感觉非常的喜欢。他以前做惯了马夫,看到好马,自然是爱不释手。要是以前,他说不定就要翻身上马,好好的遛一遛了。只可惜,现在年纪大了,不敢折腾了。

  张准腰上有伤,暂时还无法骑马,同样只能是看着了。不过,即使如此,他也要看看,这些战马,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不说是多尔衮和多铎的坐骑吗,看看它们有些什么能耐再说。

  “刘芒!”

  张准随口叫道。

  “到!”

  刘芒在旁边答应着。

  “去将李昭辉找来要他带十个骑马的好手来!”

  张准沉声说道。

  刘芒答应着去了。

  李昭辉他们出身关宁铁骑,在下放到部队以后,自然是在骑兵营训练。由于鞑子一直龟缩在登州城不动,龙骑营和豹骑营的战士,大部分都在黄县东面的空地上进行日常的训练,同时负责监视登州城鞑子的动静。李昭辉他们也在那里,距离黄县倒是不远。

  果然,一会儿以后,马蹄声响,李昭辉到来了。不但李昭辉到来了,谢友志也到来了。两人到来的时候,还有说有笑的,看起来关系是相当的亲密。

  张准狐疑的问道:“谢友志,你原来认识李昭辉?”

  谢友志立正说道:“回大人,我们以前见过几次面,不是很熟。我原来驻守在宁远,他在松山堡。联合作战的时候,他是千总,我是小兵,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张准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难怪,他们俩都是辽西出来的,都是隶属于关宁铁骑的战斗序列,下去部队以后,自然多了几分亲热感。只不过,以前,李昭辉是骑兵千总,谢友志是小兵。现在,刚好倒过来,李昭辉暂时是小兵,谢友志却是副指挥使兼队正了。

  其实,在当时,并没有“关宁铁骑”这样的称呼。关宁铁骑这个名字,是后世的人加上去的。这个名字,其实包括辽东明军的两万骑兵部队。这两万骑兵部队,分为前、后、左、右、中等五个营,分别驻守在锦州、宁远、山海关、蓟镇等不同的区域。

  一般的明军战兵,每个营的兵力大概在四千人左右。当然,前提是满编的情况下。营级指挥使,官衔一般是守备或者游击,高一点的是参将。如之前的李成栋就是守备,宋德钢原来就是游击。

  但是,辽东明军骑兵的这五个营,指挥使都挂着副总兵的职衔,有的甚至挂着总兵的头衔。比如说,吴山桂的老子吴襄,就直接指挥着一营的骑兵。可见,辽东明军是完全以两万骑兵为核心的。日后吴三桂和李自成大战,出动的就是关宁铁骑的主力。

  李昭辉带来了九个人,加上谢友志,总共是十一个人。一个个都是矫健的小伙子,看起来都是很利索的那种。看到眼前的这些战马,他们都情不自禁的两眼发亮。关宁铁骑的战马数量其实不少,好马却不是很多。因为,他们的战马,主要是从林丹汗那里大批量的买来的,又经过御马监这个二道贩子,好马的数量基本是零了。

  当时的大明朝,有个专门的机构,负责马匹的购买。这个专门的机构,叫做御马监。每年,御马监都要在大同的马市,利用茶叶、丝绸、药材、瓷器等作为交换物,从蒙古人那里购入大量的战马。最高峰的时候,一年就购入三十万匹战马。最少的时候,每年也有十万匹左右。因此,大部分的明军,是不会缺少战马的。

  但是,怪胎就怪胎在这里。御马监购买到的战马,并不是直接拨付给军队使用的,而是储备在各个牧场里面。军队要使用战马,还要自己拿钱,从御马监那里再次购买。换言之,你军队要是不出钱,我宁愿让战马都老死在牧场里,也不给你使用。

  是不是觉得非常怪胎?非常的不可思议?没错,明朝太监的权力,就是如此的厉害。管你是不是十万火急,管你是不是要亡国灭种,反正,你不出钱,休想我将战马拨付给你。换言之,只要你肯出钱,战马要多少有多少。

  需要第二次购买的,其实不仅仅是战马。还有内府十库存放的各种军用物资。明朝生产的大部分火器,都集中在内廷的手上,而不是直接发放到明军的手上。这些火器,也是要军队出钱,才能拿到手的。因此,往往出现大军出发奔赴前线,手上却没有武器的情况。

  为此,许多带兵出征的将领,在临走的时候,不得不重金贿赂御马监和司礼监的太监头子,以便从他们的手上获得足够的武器装备。由于内廷的力量实在是太大,即使是孙承宗、袁崇焕这样的牛人,也不得不掏钱购买火器和战马。否则,你就等着两袖清风的到前线送死去吧!

  关宁铁骑说到底,还是用大量的银子堆砌起来的。银子是有限的,好的战马的价格,却是相当的昂贵。部队需要的,是大量的战马,不可能为了一两匹好马而支付大量的银两。因此,关宁铁骑使用的,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普通蒙古马。指望蒙古马里面有太多的好马,是根本不现实的。好马,都被御马监自己留起来,悄悄的卖给有钱人了。

  好战马的标准,就是那么几个。第一个,驼负能力要强,一般要求能够驼负三百斤以上。第二个,速度要快。第三个,耐力要好,起码能连续疾驰一百里不需要休息。第四个,听话,容易控制。第五个,不惊阵,不怕枪炮声。第六个,好饲养,不挑食,抗病力强。

  当然了,没有任何的战马,能够拥有上述的全部优点。一般来说,数量大,容易饲养的战马,各项性能数据一般都不会很突出。比如说,蒙古马的速度就不行。你要用蒙古马来冲锋陷阵,是威力不足的。蒙古马的优势,在于刻苦耐劳,粗生粗养,抗病力强,容易大量繁殖。一对一单挑,蒙古马肯定不是大宛马的对手。

  眼前的这些高头大马,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