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356章

刺明-第356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衡王府被攻克了?”

  朱大典脸色死灰,握着茶杯的手不住的发抖。

  老天!这个张准,当真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扣押一位藩王!

  甚至是可能杀掉一个藩王!

  朱大典想到这里,就全身发凉。大明朝内忧外患,乱了好几年了,还没有王府被攻克,王爷被扣押。陕西乱军在河南大闹天宫,河南的几位藩王,也没有受到惊吓。想不到,这样的先例,竟然出现在山东!

  刘泽清、宋德钢两个总兵也是骇然。两人互相对望一眼,都看到对方眼神里的恐惧。张准竟然攻克了青州城,攻克了衡王府,扣押了衡王!这家伙,当真是每一个动作,都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创历史的先河啊!

  杨一鹏更是又是惊愕,又是苦笑。这个张准,当真是别人不敢干的,他都敢干。亏张慎言和史可法还想说服他为朝廷效力。现在,连衡王都被他拿下来了,还谈什么为朝廷效力?

  “回师山东!”

  朱大典脸色铁青,啪的一声捏碎手中的酒杯,气急败坏的叫道。

  ……

  “老爷,这是绿豆糕。”

  “老爷,这是芝泮烧肉。”

  “老爷,这是三页饼。”

  “老爷,这是鸡鸭和乐。”

  “老爷,这是马宋饼。”

  “老爷,这是蘑菇烩芦笋。”

  “老爷,这是仙月湖的鱼。”

  云裳一项一项的向张准慢慢的解释。

  她是被姬玉情指派到青州城,侍候张准的。张准毕竟是血气方刚的男人,生理上的欲望需求很旺盛,要是长期得不到发泄,那是要出现心理问题的。现在外面又是兵荒马乱的,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万一张准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就麻烦了。

  姬玉情不希望张准干出些没品位的事情,比如说奸淫别人的妻子或者什么的。眼下天下大乱,无论是官兵还是乱军,抓到漂亮的女子,肯定不会放过。与其让张准变成黄巢、朱温那样的人物,还不如在他的身边,安排几个姐妹呢!好歹也干净卫生不是?

  “这么多好吃的?看来今天的运气不错啊。”

  张准一样一样的仔细打量,笑眯眯的说道。

  这些小吃和菜式,其实都是潍县周边地区的特产,是云裳路过昌乐县的时候,专门给张准带来的。张准这样的大人物,有个很遗憾的地方,就是不能轻易的出入民间,品尝到这些最原始的美味。上次在莱阳,就为了吃一碗豇豆面汤,结果被闻香教暗算了。有过这样的教训,现在的张准,基本没有机会微服私访了。

  张准拿起一张三页饼,咬了一口,果然觉得美味非常。这三页饼是用精面粉、细食盐加水和面,外加生豆油,经擀制、鏊烙而成。薄如蝉翼,软如锦绸,焦柔相济,入口筋香,因此有“三页如一,叶薄如纸,一抖三开”的说法,让人白吃不厌,念如故旧。

  他将一张三页饼拿起来,送到云裳的小嘴边,笑着说道:“来,我喂你。”

  云裳羞答答的张开樱桃小嘴,轻轻的咬了一口。

  张准摇摇头,将三页饼收回来,笑着说道:“每次看你们三姐妹吃饭,好像是跟捏死蚂蚁一样似的,慢吞细嚼,一顿饭要吃半个时辰,我都觉得蛋疼。我要是好像你们这样吃饭,恐怕早就饿死了。”

  云裳粉脸微红,低声的说道:“奴婢和老爷不同样的。老爷是要上战场的人,自然是要吃饱吃好,才有力气和敌人打仗啊!”

  张准看了看她的小肚皮,含笑说道:“说不定你现在是两个人吃饭哦,可不能吃那么少,别饿坏了我的孩子啊!”

  云裳粉脸越发的羞红,又有点小小的幸福,低声说道:“老爷,奴婢其实已经吃得很饱了。要是真的有了小宝,不会饿到他的。”

  张准点点头,笑着说道:“你那么喜欢马宋饼,以后我叫人天天给你送一些来。这东西不值钱,吃起来还挺有劲。”

  云裳陪伴在旁边吃饭,对马宋饼情有独钟。马宋饼是用淡盐水和面,水多面软,软得几乎能淌。面和好后先放起来“醒”一个多时辰再擀,一般是斤面擀两张。分三层,层层施油,烙成后,卷拿为一张,抻起来一抖擞即散为三页。各页都薄得近乎透明,却厚薄均匀而无窟窿。烙花细碎均匀,熟而不糊,吃起来柔有筋力,松软可口,油丰而不腻,微咸透清香,越嚼越香,开人胃口。

  看了看桌面上的菜,张准又说道:“光吃素不行,每天还要多吃点鸡鸭和乐,要吃一点荤腥,身体才有劲。”

  云裳乖乖的答应着,就好像是刚过门的小媳妇儿。事实上,她的确是刚过门的小媳妇儿。她是张准在白娘子和姬玉情以后的第三个女人,张准自然对她疼爱有加。或许现在两人说不上有什么感情,以后肯定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吃饱喝足以后,张准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送到云裳的面前,含笑说道:“嗯,这个送你吧!”

  云裳好奇的接过来,觉得沉甸甸的,疑惑的问道:“老爷,这是什么啊?”

  张准笑着说道:“你自己不会打开看看?”

  云裳纳闷的将小布袋打开,眼睛顿时亮了。原来,小布袋的里面,乃是一颗鸡蛋大小的蓝宝石。通体晶莹剔透,如同蔚蓝大海。幽蓝幽蓝的光芒,笼罩着云裳俏丽的脸颊,散发出一层淡淡的蓝色的光辉。

  这颗蓝宝石,是昌乐县的民众,托人专门送给张准的。昌乐县本来就是蓝宝石之乡,在汉代的时候,昌乐的蓝宝石,就是皇家的贡品。到明朝的时候,这里的蓝宝石更加的有名。万历时候,曾经派驻有专门的矿监驻扎在这里,负责开采蓝宝石。开出来的上等红宝石,全部都是皇家贡品。

  一般的蓝宝石,也就是手指头大小,弥足珍贵。鸡蛋大小的蓝宝石,更是珍贵。要是在正常的年景,这样一颗蓝宝石,肯定是要卖几万两银子的。现在是乱世,蓝宝石没有那么值钱了,但是,随便卖个五六千两的银子,还是没有问题的。难怪云裳要两眼发亮,这可是至少价值几千两银子的宝贝啊!

  云裳脸颊微微发红,又是甜蜜又是兴奋的,急忙将蓝宝石小心翼翼的收好,连声说道:“谢谢老爷。”

  张准含笑说道:“你我既是夫妻,那么客气做什么?”

  云裳被他这么一说,又是害羞,又是甜蜜的,手里捏着蓝宝石,浑身都是幸福的感觉。好像她这样的女子,能跟着张准,也算是有福气了。她们原本出身青楼,最渴望的事情,自然是从良。但是,妓女从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光是赎身的费用,就是一大笔的钱财。

  自己喜欢的人,未必拿得出这样的钱财。而拿得出钱财的人,又未必是自己喜欢的。因此,很多妓女最后都是从良嫁作商人妇,因为只有商人才有足够的资金为她们赎身。就连李清照那么有才华的女子,最终还是要嫁作商人妇,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云裳感觉自己很幸运,跟着姬玉情来到张准的身边,自然而然的就脱籍了。一时机缘巧合,又和张准有了夫妻之事。日后一个侍妾的名分,想来是不会少的。要是能够生下一儿半女,就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了。

  张准又拿出两个小布袋,放到云裳的面前,随口说道:“这是给云佩和云依的,你一并送给她们吧。”

  云裳急忙致谢以后接过来。打开一看,果然,两个布袋的里面,都是两个鸡蛋大小的蓝宝石。昌乐县送给张准的蓝宝石,总共是三颗,刚好给云家三姐妹。至于其他的女人,自然有更恰当的礼物。

  张准吃完饭,就在庭院里活动。他现在居住的地方,乃是衡王府的偏殿。这么华丽的王府,张准也舍不得烧毁,于是暂时寄住几天。庭院被清理过,尸体、鲜血、落花,都已经被清除干净。一眼看过去,只有盛开的桃花,灿烂若霞。

  外面传来脚步声,跟着有猫眼司的情报送来:山东巡抚朱大典率军率军急匆匆的从凤阳府返回。五省总督洪承畴也从陕西出关了。

  青州城被攻破,藩王被驱逐,朝廷当然不肯善罢甘休。相信朱大典的返回,乃是准备反击青州府了。看来,自己在这座华丽的衡王府里,是寄住不了多少天了。


第407章 张准的骑兵跑到济南城撒野来了

  山东,济南府。

  朱大典急匆匆的返回,就马不停蹄的赶往德王府,安慰受惊的衡王。德王朱由枢和朱大典的关系不错,提前派人送信给朱大典,说明衡王的一些情况,让朱大典心中有数。

  逃出青州城以后,衡王朱由取一家子,就在德王府寄居。作为大明朝第一个被撵出封地的藩王,朱由取的心情,真是可想而知。根据手下的报告,衡王回到济南府,唯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拼命的吃东西,明明已经撑得两眼翻白,实在是咽不下去,还要下意识的往嘴巴里面塞食物。

  德王朱由枢也情不自禁的感慨,堂堂的藩王,竟然沦落到这样的地步。据说,衡王在逃亡的路上,竟然要靠几张大饼充饥。因为他们所有的钱财,都被张准搜刮干净了。唯一值钱的物品,就是一个侍从藏在衣服夹缝里面的一丁点儿碎银,只能买几个大饼。

  结果有一张大饼不下心落在地上,沾染了大量的灰尘。别人都以为衡王会扔掉不吃,没想到,衡王只是将大饼拍了拍,就吱吱嘎嘎的吃起来了,连上面的灰尘都不吐。可想而知,张准让这位养尊处优的王爷,经受了什么样的磨难。他能捡得一条性命回来,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在安慰了两位王爷并告罪以后,朱大典当即召集山东的各个首脑人物,拟定进军计划,试图尽快的收复青州城。德王朱由枢也在他的邀请之列。至于衡王,也在邀请之列,但是衡王自己没有脸面出席,只好有德王全权代表了。

  山东都指挥使田万有,原来是不起眼的一个人。由于卫所制的废弛,兵权都掌握在巡抚的手上,都指挥使根本没有什么兵权。因此,朱大典根本不考虑他。不过,田万有最近不知道怎么和国丈田弘遇拉扯上了关系,认祖归宗了。朱大典想要走一走田贵妃的门路,构筑一片新的关系网,于是将田万有也请来了。

  山东左布政使包国安,出现在这里,完全是因为名字的缘故。他原本是礼部碌碌无为的一个官员,之所以获得升迁,完全是因为崇祯无意中觉得他的名字不错。在这个年头,包国安这三个字,的确显得比较令人舒心。

  山东右布政使杜爱陵是温体仁的同乡,跟温体仁是一条裤子的。朱大典和温体仁不是非常的对路,自然杜爱陵和朱大典也不是很对路。不过,杜爱陵只是一个个小小的右布政使,朱大典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何况,杜爱陵在山东的日子,其实也不太好过的。

  原因很简单,温体仁在山东有一个同乡,也有一个死敌,那就是按察使郑蔓(又做郑鄤)。郑蔓和大学士文震孟关系很好,曾在朝堂之上,当面攻击温体仁,令温体仁大为光火。文震孟致仕以后,郑蔓被温体仁借故撵出了京城,到山东担任按察使,明升暗降。

  但是,此人战斗水平很强,嘴上功夫尤其厉害,来到山东以后,继续攻击温体仁。作为温体仁羽翼的杜爱陵,不得不直接和郑蔓开战,为温体仁充当打手。两人可谓是势如水火。从朱大典的角度来看,杜爱陵完全不是郑蔓的对手。

  “诸位,今年乃是多事之秋。”

  “衡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在这个事情上,作为巡,我是要负主要责任的。为此,我已经上表请罪,并保证半个月之内收复青州城,将衡王送回原来的封地。因此,我邀请在座的诸君,还有王爷助我一臂之力。”

  朱大典缓缓的开口说道。

  他的神色,是非常严峻的,语调自然也跟着非常的低沉。

  张准拿下青州城,驱逐衡王,的确让朱大典非常的挠头。由于张准这么一闹,他能保住山东巡抚的位置就不错了,漕运总督的宝座,就不要指望了。搞不好,还有性命之虞。一位王爷受到惊吓,即使是旁系的王爷,后果也是可大可小的。幸好,张准还留了点面子,没有直接剁掉衡王的脑壳。否则,朝廷根本不需要他的请罪,直接就命令锦衣卫将他抄家灭族了。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的收复青州城,将衡王送回去自己的封地。要是能做到这一点,即使要下狱,应该也不是死罪。毕竟,衡王府失陷的时候,他正在驰援更加重要的凤阳府。凤阳府一战,他是有大功的。针不能两头利,朝廷也不能完全不讲道理。只要日后不断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