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208章

刺明-第208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现在,杨宏文已经回到了护卫队。张准准备组建第五协,指挥官就是杨宏文。相对于其他的药物而言,云南白药的疗伤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医疗司的肖狒儒,就整天唠叨,问张准要更多的云南白药。

  张准让人收下药物,交给医疗司的肖狒儒,然后感激的说道:“宁姑娘,谢谢你亲自将药物送过来。你先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再走。”

  别人是出家人,他自然不会叫对方喝酒,更不会叫对方吃肉,只能是请对方休息一下,表示自己的感谢。从崂山水月庵到杨家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宁灵薇步行将药粉送来,想必也是相当劳累的。只是出家人的忍受能力强,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宁灵薇摇头说道:“不了,我还要回去复命。”

  张准坚持说道:“宁姑娘,这里不是毛家屯。崂山到这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你这样来去匆匆,身体会吃不消的。我建议你在这里休息一个晚上再回去。你放心,这里虽然热闹,总是有清净的地方的。我保证,外人绝对不会打扰你的清修。”

  宁灵薇迟疑片刻,还是没有答应。

  张准朝后面叫道:“菲菲,出来一下。”

  沈凌菲从里面出来,疑惑的问道:“怎么啦?”

  张准说道:“你帮我招呼一下宁姑娘。她从崂山来到这里,很累了,需要休息一下。出家人,需要清修的,不要让外人打扰。”

  沈凌菲看看张准,又看看宁灵薇。嘴角边有些高深莫测的笑容,眼神最后变得有些暧昧,却又很快消失,乐呵呵的说道:“好咧!”

  说罢,热情的向宁灵薇说道:“宁姑娘,我们给你准备一个安静的房间,你在里面休息,不会有人打搅的。你放心,无论是谁,只要有人去是打扰你,你都可以告诉我!无论是谁!”

  说罢,有意无意的向张准瞥了一眼。

  张准装作没看到。

  这个沈凌菲,怎么思想那么肮脏呢,什么事情都往男女关系上面扯,懒得和她费口舌。以为自己没注意到她的眼神吗?那是什么眼神啊?简直跟后世的狗仔队一样!

  宁灵薇还要拒绝。

  然而,沈凌菲本来就是伶牙俐齿的人物,此刻想在张准的面前表现一番,自然是不遗余力,得寸进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当真是舌灿莲花,天花乱坠。结果,宁灵薇成功的被忽悠,不得不跟着沈凌菲去了。

  张准转身,正要跟着回去,忽然看到两个熟悉的人影,正急匆匆的从黑龙湾码头的方向过来,于是就站住脚步,好奇的打量着两人。

  那两个熟悉的人影,也是第一眼就看到了张准,还没有来到张准的身前,就气喘吁吁的叫道:“大人!大人!”


第250章 十五匹战马

  原来是黄四郎和郭明泰来了。

  两人从事的都是私盐生意,和杨锐锋的关系自然非常的密切。两人在过去的时间里,不断的将自己的粗盐,送到杨家屯加工为精盐,然后转手贩卖出去。虽然是一转手的事,两人的获利,却是要比以前翻了几番。尤其是在淮安府的市场,收入是相当的不错。杨锐锋大婚,他们当然要亲自前来恭贺。但是,他们两个居然这个时候才到,显然是有失礼数啊!

  张准故意板着脸说道:“我说我已经来晚了,你俩还晚!”

  郭明泰苦笑着说道:“大人原谅则个!本来我们想早点到的,一大早就出发了。谁知道,黑龙湾那里,停满了船,我们的船只,居然要排队进港,没办法,时间就耽误了。你看,我俩两手空空的。都不好意思来,礼物都还在船上呢!”

  张准微微一愣,下意识的说道:“进港排队?”

  郭明泰无奈的说道:“是啊!黑龙湾的船只泊位,都全部被人占据了。我们足足等了小半天的时间,都没有办法进港。后来实在是等不及了,最好先坐舢板过来。要不是弄了两条舢板,恐怕到今天晚上,我们也过不来。在我们后面,好像还有其他的船在等着进港呢!”

  黄四郎也是感慨的说道:“大人,我不得不提个建议,黑龙湾的五个泊位,实在是有点少啊!我的船队,好多次在那里载货的时候,都要排队呢!现在来往浮山城的船只那么多,就算是十个泊位,都不够使用的。”

  张准明白过来了。

  后世有塞车堵车,这个年头有塞船堵船。

  这年头,船只进港以后,无论是装货,还是卸货,都全部靠人工。人工装卸的速度,大家可想而知。一整船的货物,无论是装还是卸,都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换言之,一艘船就要占用码头很久。如果码头不够,同时有多艘船占据了泊位,后面又有船到来的话。就只有排队了。

  杨家屯的私盐生意,是越来越红火,同时,从江南运来的粮食,也是越来越多。无论是南下的私盐,还是北上的粮食,都要人工装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又有大量的水泥和其他物资,需要通过黑龙湾港口转运,使得天然的黑龙湾港口,的确有些不堪重负。

  黑龙湾港口,张准一直没有投入什么资金去建设。因为黑龙湾的天然条件是相当好的,不需要怎么建设,就可以同时停泊好几艘船。本来以为凭借它的天然条件,满足未来一段时间的需要,显然是没有问题的。没想到,这么快就不堪重负了。看来,有必要建设黑龙湾了。

  想到做到,向来是张准的风格。张准点点头,肯定的说道:“这个事情,我会尽快的解决。保证不耽误大家停船的时间。”

  黄四郎和郭明泰都感激不尽。

  货如轮转,时间就是金钱,他们当然不希望将时间都浪费在排队等候入港上面。和张准打过招呼以后,两人就急着去找杨锐锋了。毕竟,今天的场合,杨锐锋才是正主儿。

  张准内心自言自语,很有些感叹,又有些激动,“形势的发展还真是快啊,黑龙湾那边居然要排队才能进港了,看来,有必要给刘瞻一笔资金,让他将港口拓宽。第一步,先将泊位扩展到二十个。”

  沉吟既定,张准转身就走。他要派人将刘瞻找来,商量黑龙湾的事情。刘瞻是城管司专门负责道路和港口建设的副管事,老实巴交的一个人,做事是可靠的,钱财经手方面也干净,就是不太灵活。高瞻远瞩这样的词语,和他基本上无缘。要是自己不提点的话,他是不会主动请求扩建港口的。船只排队就排队好了。

  才走了两步,张准忽然听到背后又有人叫道:“大人。”

  张准回头一看,赫然是虞楠悌。

  对于这位师爷,张准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杨家屯的第一桶金,还是从他身上发掘来的。当时,虞楠悌还送了杨映菡一份礼物。这是杨映菡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因此,张准对于虞楠悌,还是有好感的。看这位虞师爷风尘仆仆的样子。显然也是刚刚来到。还以为自己是最晚的,没想到,还有人更晚。

  张准似笑非笑的说道:“虞师爷,你也来晚了。”

  虞楠悌惭愧的拱手为礼,诚恳的说道:“大人,真是对不起!在下本来是送马来的,没想到,半路上有一匹马走丢了,好不容易才将它找回来的!”

  张准神色微微一动,下意识的说道:“马?”

  虞楠悌急忙说道:“正是。”

  张准欣然心动,连声说道:“走!带我去看看!”

  虞楠悌急忙带着张准来到杨家屯外面。

  果然,外面的草地上,有十五匹战马,正被马夫牵着,不断的来回走动。显然,这些战马对杨家屯的情况,不是很熟悉,不断的打转。时不时的,还发出一些不配合的嘶鸣。马夫们拉着这些战马,又要吆喝,又要安抚,忙得不亦乐乎。原来,虞楠悌送来的礼物。就是十五匹的战马。

  张准两眼发亮,感激的说道:“老虞!这份礼物我代表杨锐锋收下了!”

  他一眼看出来了,这些战马的质量,可要比在古镇缴获的质量好多了。陈国喜曾经说过,上好的战马,都是比较烈性的,不会整天安安稳稳的站在那里。眼前的这些战马,看它们挣扎、扭动、撅臀的样子,显然是相当的烈啊!

  在战争年代,战马向来都是稀缺资源,一般都是国家专营的。民间很少。大明朝的马政,原来是非常发达的,北直隶、山东等地,都有专门的马场,当时的朝廷,也鼓励政府养马。民间也设置有专门的世袭的马户,专门负责养马。多管齐下,使得大明开国初期的战马数量,是相当多的,足够满足军队使用。

  但是,嘉靖以后,马政逐步的败坏,养马成了民众沉重的负担,马户都不愿意养马了。因为养马的问题,在嘉靖时期,还爆发过小规模的马户起义。不过,当时的明朝统治,还是非常稳定的。这次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知道的人不多。此后,明军的战马,主要依靠从蒙古草原输入,有专门的御马监负责用茶叶、盐来交换马匹。

  在山东的东部地区,战马还是很稀少的,骑兵的数量很少。即使是登州的战兵,也没有太多的骑兵部队。登州有数万的战兵,骑兵可能不到三千人。这些骑兵,是直接隶属东江镇指挥的,只有东江镇的总兵官,才能指挥。即使是登莱巡抚,也无法调动。

  当然,在北方边境线,大明军队是从来不缺战马的。好像关宁铁骑等精锐军队,每个人都有两匹以上的战马。在中原地区互相拼杀的起义军和官兵,同样不缺战马。蒙古大草原出产的源源不断的战马,足够满足蒙古、后金、明军三大势力使用。当然,后金自己也养育有大量的战马。

  即使在火器出现以后。骑兵依然是最强有力的战斗兵种,而且后面没有“之一”两个字。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核心主力都是骑兵。李自成的部队,最核心的主力,也是三千骑兵。凭借三千骑兵,就将多路的官兵都打得一败涂地,可见骑兵的威力。当然,官兵也有骑兵,只是他们的骑兵不给力。

  李自成杀入北京的时候,核心主力增加到八千骑兵。可见,在当时的内乱中,数千骑兵,已经非常了不起。八千骑兵,就能够夺取天下。遗憾的是,后来的一片石大战,李自成的这部分骑兵,挡不住满洲八旗的骑兵突击,不得不败退。结果一败退,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最终,清军依靠强大的骑兵,成功的夺取天下。

  张准也很想拥有自己的骑兵部队。自从在古镇从马贼的手上夺取了几匹战马以后,现在的张准,出入都是马匹代步,的确是快捷了不少,办事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但是,战马的数量,还是太少了,只有寥寥数匹。虞楠悌这次一口气送来十五匹,还真是雪中送炭的礼物!

  唯一遗憾的是,十五匹战马,还是太少了。要是有一千匹,一万匹,那就好了。不过,这是痴人说梦。从蒙古草原买马,价钱不是问题。在大同的交易市场上,上好的蒙古马,一匹才十五两银子,就算是买一千匹,也不过是一万五千两。问题在于如何运到山东来。从大同到山东,足足两三千里的路程呢!


第251章 苏州沈家

  张准对礼物满意。话头就多了起来。他让宇文寒涛同知相关人员,将这些战马接收过来,先稳稳当当的落入自己的口袋,然后含笑说道:“虞师爷,贵主上已经平安回来了?”

  虞楠悌恭谨的说道:“谢谢大人的关怀,我家主上已经平安的回到青州了。我家主上说了,要不是大人的及时通报,或许就和鞑子的骑兵前锋遭遇了。就算侥幸逃得了性命,这些沿途携带的战马,却是要尽数散失了。这些上好的战马,都是我家主上派人在大同收购的,本来准备自己使用。现在,主上特别让我将全部的战马送来,报答大人的恩情。”

  张准想起当初郭明泰和黄四郎的话,沉吟着问道:“你家主上……现在情况如何?”

  虞楠悌犹豫片刻,语调有些晦涩的说道:“不瞒大人说,我家主上最近的确是遇到了一些阻力。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虞楠悌口中的一些阻力,恐怕是有相当的阻力吧。

  显然,孙维娜从山西回来以后,情况不是非常的乐观。五省总督陈奇瑜因为围剿起义军不力,在内阁。在御前,都受到了严厉的训斥,权势和威信都大大的削弱。要将陈奇瑜撤职查办的风声,是越来越盛了。所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陈奇瑜被逮捕下狱,已经基本确定了。显然,自顾不暇的陈奇瑜,是不可能有力量来管孙维娜的事情了。

  在山东这边,青州府知府陈锦,被衡王府压着,很难有什么大的主张。登州府知府曾化龙,更是上面有个登莱巡抚,坐镇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