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202章

刺明-第202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铲除了田横岛的鞑子,这里自然而然就会热闹起来。

  作为鳌山卫的触角,雄崖所是必须驻军的,而且要驻扎最精锐的部队。毫无疑问,这个重担,落在杨致远带领的第一协身上。杨致远上次在夏河寨,独当一面,张准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张准准备继续让他独挡一面。

  由于雄崖所的所有建筑,都相当的破败,根本不能住人,甚至,连千户官厅都变成了废墟。许子文在上面踢了一脚,结果,半个客厅就哗啦哗啦的坍塌下来,扬起漫天的灰尘,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将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要是张准住在里面,搞不好就被活埋了。

  没办法,只好自力更生了。整个护卫队的战士,在雄崖所劳动了后一天,清理垃圾,洗涮建筑。简陋的营房也基本上是修好了。护卫队的军旗,就插在营房的屋顶。当天,张准也是住在简陋营房里面,沐浴着月光度过一晚上的。

  可能是受到护卫队战士到来的影响,陆陆续续的,总算有几十个军户,从附近重新搬了回来。那个懵懵懂懂的田伯光,也因此成了雄崖所的主要代表人物。那些搬回来的军户,带来了鞑子被痛击的消息,田伯光这才相信张凌云之前的说话。


第241章 重建雄崖所

  鉴于雄崖所原来的领导机构。已经全部崩溃,现在的雄崖所,是典型的无政府状态。张准于是决定,在这里重新建立管理机构:雄崖城城市管理司,简称雄崖城城管司。

  (所向披靡,天下无敌的城管,终于出场了!)

  崇祯七年的九月初四,张准对麾下的生夏宗进行了梳理。原来的生夏宗,又是组织的性质,又有行政管理的性质,人员互相交叉,怎么看怎么别扭。张准思索以后,成立了专门的城管司,负责进行城市管理。城管司和其他的司,都直接隶属于张准,不再经过生夏宗。

  这样一来,生夏宗又恢复了纯粹的组织职能,不带负责行政事务。生夏宗成员,只是一种身份,没有特别的权力。它的宗旨,还是将最优秀的人才。都吸引到生夏宗里面来。同时,生夏宗内部的人员,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增强凝聚力。

  城管司成立以后,主要的职能,就是日常的行政事务。在拿下了雄崖所以后,张准总共拥有五个城管司,别是浮山城、灵山城、夏河城、鳌山城、雄崖城。每个城管司都设置一个管事,两个副管事负责具体事务。在管事的下面,是相应的执事。

  针对雄崖所的具体情况,张准经过研究,挑选了三个人,分别担任管事和副管事。这三个人分别是吕兰成、王阳、田伯光。他们都是最先回来雄崖所的一批人。从某个方面来说,他们是对雄崖所情况最熟悉的人,也是对雄崖所感情最深的一批人。他们的决策,会充分的考虑到雄崖所的实际情况。

  其中,受到张准赏识的吕兰成,是主动从鳌山城回去雄崖所的。他本来已经在鳌山城安家落户,还担任了鳌山城城管司的执事,后来听说雄崖所收复了,他就主动的放弃鳌山城那边的田地,自愿回到雄崖所。相对鳌山城城管司的执事而言,雄崖所城管司的管事,其实是个苦差事,还是个相当危险的苦差事。

  雄崖所的重建工作。刻不容缓。

  首先,是要将城墙修筑起来。

  没有城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座城。古代的城市,要是没有城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即使是实力比较强一些的村庄,都有自己的城墙。如果没有城墙,居住在里面的民众,也不会有安全感。对于城市的治安秩序管理,也是极大的挑战。尽管田横岛的鞑子,已经没有机会折腾,不可能再次威胁到雄崖所,但是,可能还有其他的变数。

  比如说,盗贼。

  现在天下大乱,盗贼横行,说不定哪天雄崖所就会遭受盗贼的袭击。有些盗贼,拿起武器就是盗贼,放下武器就是平民。要是他们发现有可以劫掠的目标,就会聚集在一起,进行打劫。得手以后,又四处逃散。面对这样的盗贼。官府也是无能为力。为首的人抓不到,抓几个虾兵蟹将,于事无补。机会一旦合适,这些人又会重新出现。

  好像莱州府腹部的平度州周围,就有大量的盗贼存在。根据情报显示,这些盗贼,人数少的,只有几十人。人数多的,有几百人。有的盗贼甚至还拥有马匹和火铳。他们行踪飘忽,来去无影,让人非常的头痛。本来,浮山城的民众,在平度州的附近,也有数千亩的田地。但是,由于盗贼的影响,这些田地,基本上是不能正常耕种的。

  更要命的是,有情报显示,平度州附近的这些盗贼,很多还是某些大户人家组成的。这些盗贼,公开的身份,是大户人家的护院。背地里,干的却是杀人抢劫的勾当。一些大户人家,通过这样血淋淋的手段,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由于有钱有粮,还有靠山,这些盗贼的装备,都相当的精良。古城集、亭口镇一带,都是盗贼的重灾区。

  此外。闻香教也是个不稳定的因素。闻香教的大名,在山东实在是如雷贯耳。由于山东各地的民众,普遍生活困顿,很多人都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因此,不少人都自愿的成为了闻香教的信徒。只要在合适的时候,闻香教出来振臂高呼,响应号召的民众,还是不少的。去年的金乡起义,就至少有十五万民众参与其中,可见闻香教的根深蒂固,盘根错节。

  闻香教擅长破坏,却不擅长建设。因此,他们在攻占城镇以后,总是习惯性的将城镇抢掠一空,然后逃之夭夭。之前闻香教在莱阳,居然拦截了登州府出动的战兵。这说明,闻香教在莱阳的人数,应该还是很多的。甚至,闻香教极有可能有重要的人物,在莱阳负责组织教徒活动。莱阳距离雄崖所很近,要是闻香教向雄崖所攻击,没有坚固的城墙,显然是挡不住的。

  “大人。要是闻香教铺天盖地的到来……”

  吕兰成对于闻香教,还是相当的忌惮。

  闻香教一旦发动,就是数万甚至是数十万人的规模。几万人浩浩荡荡的杀过来,场面足可以让大多数人头皮发麻。没有一点胆量的人,根本承受不住。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在闻香教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中,老弱病残占据了绝大部分。这些人是没有战斗力的,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但是,毕竟对方的人口基数太大,即使按照一成的比例来计算。也有数千的青壮。一旦被鼓动起来,潮水般的向上涌,还是非常危险的。

  莱阳还有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它刚刚被鞑子彻底的蹂躏过,大部分的房屋和建筑,都被鞑子烧毁了。家园被毁的民众,当然有满腔的怒火需要发泄。莱阳城的失陷,完全是由于当地官府的不力造成的。所以,民众们对官府的愤怒,可谓是到了顶点。此时此刻的莱阳,就是干透的柴草堆,只要闻香教轻轻的掉落一点火星,就能燃起冲天的大火。很不幸的,雄崖所在他们的眼里,同样是官府的代表,很有可能受到波及。

  作为这种前线的要塞式的建筑,城墙当然是越高越好,越坚固越好。最好是坚固到即使大炮都炸不开的程度。当然,面对盗贼和闻香教,张准也没必要太担心。他们的大炮,肯定不会很多。同时,城墙越是高大,越是坚固,成本自然就越高。他可没有这样的资本,将其修建成锦州城那样的要塞。保持一个度就好了。

  其次,是清理城内的各种危房。

  经过鞑子的蹂躏,雄崖城里面的建筑,基本上都荒废了。老鼠出没其中,就是看不到人。包括千户官厅在内的房屋,全部都是摇摇欲坠的。要是有人住在里面,说不到半夜房子塌下来,就被压死了。与其让其慢慢的烂掉,还不如直接将其拆除了重建。

  特别是现在雄崖城的人口还很少,压力不大,正是重建的好时机。将原来的房屋,全部推倒,重新建设,可以规划得更好一些。原来的房屋。就算不倒塌,看起来也是凌乱不堪。很多应该有的建筑,都忽略掉了。应该充分利用起来的空间,也被浪费掉了。改造要比推倒重建,花费更大的功夫。

  再次,是完善各种防护措施。

  单单有城墙是不够的,还得继续完善各种防御设施。比如瓮城、城关、箭塔、箭楼、射击孔、女墙等,以便在敌人发起进攻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反击。如果有壕沟、护城河之类的,就更加的完美了。当然,考虑到驻军的问题,防御设施不需要特别的强大。所以,壕沟和护城河,就没有必要了。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实在是太多。

  总体来说,以上几项事务,全部都是水磨工夫,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一蹴而就的。这些工作,只能是交给雄崖城城管司的人去负责具体的执行了。

  在重建雄崖城的同时,实施四项法令,也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均田令》的实施,关系到当地的军户,是否愿意在这里长久居住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关系到他们是否愿意拥戴张准的核心问题。

  雄崖所目前的人口,相当的稀少。两三天的时间过去,陆陆续续回来的军户,可能不到二百户,只有一千来人。分田分地的工作,暂时只能依靠这二百户的民众进行。雄崖所的田地其实是很多的,足足超过四万亩。因此,有些民众,忍不住提出,要将这些田地,全部分发到各个军户的手中。

  张准没有答应。

  如果按照目前这些人口进行分配的话,每个人分得的土地,就要超出标准很多。《均田令》的基本原则,是每个人五亩地,上限不能超过五十亩。这项规定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土地兼并,再次诞生大地主。如果雄崖所的田地,按照一千人分配的话,每个人基本上可以达到五十亩。同时,要是他们将田地都分完了,以后回来的军户,就没有田地可分配了。


第242章 挖掘了一个龙穴

  最终。张准决定,雄崖所的每个军户,无论男女,只要是身高在三尺以上的,都分配十亩的田地。如果自己有精力,还可以继续开垦荒地。以每人五十亩为上限。这也是鼓励大家搬迁到雄崖所的意思。毕竟,雄崖所的条件,实在是比较恶劣。在同样的情况下,军户们都宁愿选择留在相对安全的鳌山城,而不愿意回来雄崖所。

  有关法令的实施,张准当然只是给出大概的意见,具体的细节,还是各位管事、副管事负责具体操作。张准更侧重的,是驻军的问题。

  这个年头,什么许诺都是假的,只有到手的才是真的。宋德钢保证,自己这个卫指挥使的位置,不会有问题。但是,这只是他个人的保证,还没有实现。就算告身文书和铜牌发生的,发到张准的手上。这一切也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地盘的控制,还是要以实际控制为准。不论有没有卫指挥使这个头衔,张准都不会让别人染指鳌山卫。

  尤其是雄崖城,既然是在自己的控制当中,自然要牢牢的把握住。作为鳌山城的触角,以后,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里都能最快的感受到。因此,加强这里的驻军,是当务之急。

  杨致远的第一协,驻扎在雄崖城,当然要部署严密的防务。雄崖所到鳌山城,步行需要一天的时间。换言之,要是雄崖所遭受攻击,至少需要坚持一天的时间,援军才能赶到。事实上,加上报信的时间,至少要坚持一天半。要是能够坚持两天,那就更好了。毕竟,鳌山城的援军,也不是立刻就可以出发的。而且,在增援的路途上,也有可能遭受到敌人的袭扰和阻击。

  “大人,就算三千明军进攻,我们也可以坚守两天的时间。”

  杨致远自信的说道。

  他选择的军营,并不在城内,而是在东南角的一个山谷里。军营背靠一个小山包。两边都是山脉的余脉。由于军营的特殊位置,敌人必须在解决军营以后,才能放手的进攻雄崖城。敌人的主力只能从正面进攻。要是敌人从两侧的山脉上来,第一协的神枪手,可以让偷袭者大吃苦头。由于地形的限制,虎贲铳的火力,就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当然,从长远的角度来讲,第一协的两百人,还是不够的。真的要将其建设成比较坚固的要塞,至少要驻扎一个满员的协,也就是五个小队,大概三百人左右。张准于是决定,在回去浮山城以后,立刻扩建第一协,增加两个小队,让其达到五个小队的满编状态。

  同时,张准还准备在雄崖城成立巡逻队,负责日常的治安和巡逻。不过,由于雄崖城目前的人口,实在是太少。这个巡逻队暂时还无法成立起来。估计要等三个月的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