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124章

刺明-第124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迎接鞑子的到来,他要给鞑子准备几个大大的礼包。

  比炸药包还要更大的礼包。

  “地雷?”

  “大人,你说的这个地雷……”

  听完张准的描述,周石文和罗大山有些不敢肯定的问道。

  张准要制造的武器,的确是叫做地雷,最原始的地雷。

  其实,中国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使用地雷了。公元1130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这是有记载的最早使用地雷的年份。到了明朝初年,中国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

  据公元1413年焦玉所著《火龙经》一书所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

  从这段文献可以看出,“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地雷”一词也由此而出。可惜,这种压发式地雷的制造技术,已经失传了,一般的工匠根本不懂得如何制造。周石文和罗大山自然不懂。

  到明朝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戚继光驻守蓟州时,曾制造一种“钢轮发火”地雷,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枚非人工引爆的触发式地雷。在明代文献中,已有多种地雷的详细记载,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地雷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欧洲在15世纪末的要塞防御战中才开始出现地雷。

  然而,张准和工匠们研讨过以后,遗憾的发现,工匠们对于触发式地雷的制造工艺,都是一窍不通。如果张准要制造地雷,只能制造导火索式。就是说,将地雷埋好,然后将导火索拉出来,要引爆的时候,再点燃导火索。爆炸原理,其实和炸药包是一个模式。

  因为时间紧急,张准也没有办法和工匠们仔细的反复试验触发式地雷的制造,只能使用这种引燃式地雷。这种地雷的制造工艺,那就简单了。没有铁制的外壳,没关系。最大的水缸,见过吗?就是那种装水的大水缸,可以装十几桶水的。

  在水缸里面装满黑色火药,黑色火药的四周,装满各种各样的砖头、碎石、瓦片、铁钉之类的,增强杀伤力,然后用盖子盖好,将导火索拉出来,然后深深的埋在地下。这,就是一个超大型号的地雷。

  这样的满满一缸黑色火药,足足四五十斤,如果还加入一点氧化铜的话,炸出一个半径五丈(约15米)的大坑,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它更大的杀伤力,还是强大的冲击波。这样的超大型地雷,一旦炸开,爆炸范围二十丈的人,就算不死,也要重伤。

  这样的大水缸地雷,张准做了三个。

  不是不想做更多,是因为备用的黑色火药不够了。

  浮山所的火药局,储存的火药,本来数量还算是挺多的。节省一点用,根本不用担心会供应不上。因为,发射米尼弹,只要一丁点儿的火药,比其他的火铳节省很多。每个士兵只要携带一斤的颗粒状火药,就能够用很久了。

  但是,一旦用来做地雷,火药局的存量,马上就被消耗了大半。要不是张准亲自来提取火药,火药局管事陈永信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么一整缸的黑色火药,足够整个护卫队的五百支虎贲铳坚持一天的战斗了。

  败家,实在是有点败家啊!

  但是为了杀鞑子,再败家也是值得的!

  看着亲手做出来的三个超大型地雷,张准踌躇满志。这三个大家伙,足可以将上百的鞑子送到西天佛祖那里去。看来,是有必要重点研制一下压发式地雷了。这玩意儿,对付鞑子的骑兵,可是相当不错的杀手锏啊!就算是三颗地雷里面,只有两颗爆炸,也足够鞑子骑兵喝一壶的。鞑子的人口数量摆在那里,死一个少一个,死上十来万,鞑子自己就完蛋了。

  七月二十七,孙灵锦前来辞行。

  这几天的时间,墨煜从他的身上套取到了不少的情报。基本上,可以确定,孙之獬这一次,的确是想要借刀杀人,利用鞑子来消灭浮山所。至于他和鞑子之间,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目前还不知道。以他一个七品的推官,这样的核心机密,肯定是接触不到的。

  孙灵锦诚恳的表示,请张准等他的好消息,他在三天后就返回。他反复强调这一点,显然,这是孙之獬的意思。孙灵锦说道:“三天以后,无论成与不成,敝人都将再次到来浮山城。”

  张准同样热情的说道:“三天后,我在这里欢迎孙大人。”

  孙灵锦目光轻闪,嘴角边露出一丝丝得意的冷笑,然后告辞离开。

  张准向墨煜点点头,表示赞许。

  当天晚上,护卫队第一协的150名战士,全部进入战斗岗位。其余的护卫队战士,则在浮山城严阵以待,随时增援。在这之前,毛家屯的民众,在天黑以后,就分散到其他各个屯了。现在的毛家屯,完全是空无一人的,所有值钱的物品,也都全部清空了。

  第二天白天,浮山城一切正常,谁也察觉不到什么异常的情况。入夜以后,张准亲自来到毛家屯。根据张准的推断,鞑子的袭击,极有可能在今明两天。如果今天不来,明天也肯定会来的。守株待兔,一定会有收获。

  七月二十八的晚上,月亮已经看不到了,只有依稀的星光。星光洒落在海面上,如同是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冰冷的光辉。海风不断的吹拂,海面寂静的有点诡异。数十双眼睛,密切的监视着海面上的动静。

  后半夜,毛家屯东边的海面上,忽然出现了两个黑点。跟着黑点渐渐的扩大,最终变成了两艘船。船只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正是两艘样子有点怪怪的猪肚船。

  鞑子!

  鞑子果然出现了!


第159章 有敌自海上来

  一朵朵的黑云飘过来。遮住了全部的星光。

  天地间,迅速的变得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忽然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又传来了诡异的光亮,将眼前的一切景物,慢慢的浮现出来。或许,那是来自浮山城的火光。今天的浮山城,注定了通宵达旦,无人可以入睡的。

  两艘猪肚船显然没有察觉到有任何的不正常,它们好像是航行在海上的幽灵一样,慢慢的靠近了毛家屯的海岸。船上看不到丝毫的灯光,黑漆漆的,不知道鞑子下一步到底怎么行动。如果之前没有接到情报的话,肯定不会引起注意的。甚至,七月份还没有过去,极有可能被愚昧的民众,当做是鬼船一样看待。

  岸边水浅,大船是无法靠岸的,必须换乘到甲板上,才能到达岸边。猪肚船停下来以后。船上的鞑子,就开始忙碌起来。这时候,隐约可以听到一些叫喊声了。黑暗中,舢板慢慢的被放下来。舢板落在水面上,水花激荡,溅起轻微的水花。

  张准数了数,总共是五艘舢板。按照每艘舢板装载四十人计算,五艘舢板,就是二百人。换言之,鞑子的第一波攻击,兵力不会超过二百人,应该只是一半数量的鞑子。还有一半的鞑子,要等待舢板返回去接他们,才能上岸。

  这给张准带了一个考验,面对这二百人,怎么办?

  打,可以基本歼灭这二百人,让他们全部趴倒在海滩上。但是,别的鞑子,就有可能逃跑了。

  不打,则有可能被鞑子发现不对。鞑子不是傻蛋,如果发现毛家屯的民众都已经搬离了,他们肯定会意识到,这里面有蹊跷。要是鞑子被吓得马上退了回去,这场仗就是白准备了。

  杨国华、周正宇等人带领的战船,这时候还没有到达呢。要是他们提前到达,鞑子就会更早的发现不对。要消灭这两艘鞑子的猪肚船。就必须等鞑子都上岸了,而且被护卫队给缠住了,没有办法退却了,杨国华等人才能出现。到那个时候,鞑子的猪肚船,就算想要逃走,也逃走不了了。

  半渡而击?

  一网打尽?

  杨致远、郝林勇、杨子轩三人,都等待张准的吩咐。

  打不打?

  如果打,怎么打?

  “第三协留下,其他人,全部撤。”

  张准思索片刻,果断的说道。

  杨致远和郝林勇立刻传令。

  第一协和第二协的战士,迅速撤退。

  只有第三协的战士们,继续留守毛家屯。

  这是预先制定好的几个应对方案,执行起来,自然没有什么难度。战士们退到第二条的防线以后,静静的等在那里。负责操纵地雷的彭勃等人,也全部退到了后面的防线。

  船匠划水的声音不断的传来,五艘舢板慢慢的靠岸。舢板上的鞑子,鱼贯的下船。鞑子显然没有觉察到毛家屯的异常。下船以后,他们直接分开。向毛家屯鬼鬼祟祟的摸过来。

  果然是二百名鞑子左右。

  黑暗中,只能看到影影绰绰的人影,无法看清楚鞑子脸上的神情。至于哪些是真正的鞑子,哪些是二鞑子,哪些是附和鞑子的汉奸,就更加没有办法辨别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今晚从猪肚船下来的人,无论是不是鞑子,全部都要死。

  “开火!”

  张准毫不犹豫的喝道。

  “砰砰砰!”

  杨子轩等人立刻射击起来。

  黑暗中,虎贲铳的枪口,不断爆发出火光。

  枪声不断,瞬间打破了午夜的沉寂。

  米尼弹呼啸着向海滩射过去。

  刚刚上岸的鞑子,在宽敞平坦的海滩上,没有任何的遮挡,正好是虎贲铳射击的最佳目标。

  “噗噗噗!”

  十几个鞑子猝不及防,当场中弹倒下。

  黑暗中,看不到鲜血流淌,只能看到有人倒下。

  “中埋伏了!”

  枪声响起,所有的鞑子,都是大吃一惊。

  毛家屯居然有人等着他们!

  太出乎意料之外了!

  他们本来是准备偷袭浮山城的,没想到,自己居然一头撞到了守军的口袋里!任何一个鞑子,用脚后跟都能够想得到,一头撞到敌人的口袋里,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嘎嘎!”

  木各答急忙叫自己的部下小心应对。

  带头的鞑子小头目名叫木各答,是后金八旗的一名牛录章京,彪悍无比,战功卓著。以前阿敏征战四方。都带着他。无论是攻打锦宁前线,还是东征朝鲜,又或者是第一次入塞,都有他的份。因此,他的战场经验非常的丰富。

  (作者注:牛录章京,即原来的牛录额真。天聪八年改名。顺治十七年改称佐领。牛录是后金基本的作战单位,一般是300人左右。)

  这次偷袭浮山所,是木各答主动向舒布鲁要求带队的。舒布鲁尽管对浮山城有兴趣,却不会将自己的全部兵力,都投放到浮山城来。他对孙之獬他们,同样是不放心的。因此,舒布鲁派遣木各答偷袭浮山城,自己则继续坐镇田横岛,以防止发生意外。

  听到枪声,木各答也是全身一震。什么叫偷袭?自然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要是自己的行动已经被敌人察觉,那还叫什么偷袭?更要命的是,他们好像是落入了守军的埋伏。

  “嗖嗖嗖!”

  鞑子的弓箭手,不断的向火光传来的方向射箭。

  那些火光,就是火铳发射时爆发的亮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的显眼。鞑子的弓箭手,眯着眼。都可以向亮光放箭。

  但是,鞑子的箭镞,才飞到距离火光一半的路程,就心有不甘的掉下去了。火光距离鞑子的距离,至少在七八十丈以上。鞑子的弓箭手,可没有这样的射程。

  “这么远就开枪……”

  木各答悻悻的判断战场的态势。

  在刚开始的时候,他的确以为自己是落入了守军的陷阱。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守军距离他们太远,根本不像是陷阱。木各答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明军的火铳有效射程,应该在二十丈之内。而显然。二十丈之内,并没有发现明军的存在。换言之,明军极有可能是在火器的射程之外就开枪了。

  说起来,这也是明军的一大特点了。每次鞑子和明军的火铳战斗,都从来不惧,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明军总是在射程之外就胡乱开枪。要是明军能够撑到鞑子进入二十丈之内再齐射的话,鞑子的伤亡,一定会很惨重的。毕竟,火铳齐射的威力,还是相当可观的,鞑子的皮甲,根本挡不住弹丸的射击。只可惜,明军从来都没有胆量做到这一点。

  同时,木各答也感觉到了,守军的枪声,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