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831章

重铸清华-第831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不是看中了王师傅吗?”皇后奇道,“听着皇太后的意思,也未曾反对。”
    “亲爸爸说,王师傅不会想当这个户部尚书,朕倒是有些疑惑了,罢了,”皇帝摇摇头,“先去毓庆宫问一问王师傅的意思,若是他自己个不愿意,也不必强求。”
    “皇上何必如此?”皇后笑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且不说天下的老百姓如何,入仕途之人,自然是要听从指挥,若是都按照自己个心意,那西北内陆的身份,只怕是没人愿意去当官了,我听说西海总督那边,想着远渡重洋去就任的人少,可皇上一纸令下,不也是要乖乖就任呢。”
    西海总督已经在去年九月份设立,治所在索马里的港口,军机处发出的诏令言明:“西海总督管霖州、马岛、索马里王国,兼守护航道之安全。”这里倒也罢了,可若是到了马岛,或者是去霖州,那可真的是太远不过了,远倒是其次,横竖如今轮船十分方便,咬咬牙坚持一段时间也可以抵达,可最要命的就手创,手创一切事物,包括官员官衙这些建设之外,如何真正能够形成统治,这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户部的意思,就仿照西洋各国,拿东西回国卖钱就是,也无需把当地建设的太好,可素来不怎么管洋务诸事的礼部倒是跳出来反对了,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好不容易千辛万苦拿了土地回来,怎么可以不好好治理,反而要学西洋下三滥的招数要把非洲霖州这些地方吸干呢?绝不是天朝上国仁义之君该做的事儿,既然是正经儿设了总督管辖,又有霖州省在了,就应该好好治理,看一看这些非洲的黑兄弟能不能也学一点之乎者也起来。
    礼部大部分算是保守党人盘踞的地方,原本的科举之权被教育部分了过去后,现在大约是诸部里头最为清闲的,有为才有位,若是再这样的清闲下去,现在是玩的爽了,可时间一长,礼部这六部之首,只怕会沦落到太仆寺太常寺这种二等衙门的悲惨境地去,故此礼部上下同仁对于开发非洲之事十分的关注,王文韶已经撸起袖子把霖州和索马里的教化之职从教育部那里抢了过来,并且预备着要在海外领地,包括金州霖州这些地方,还有藩属国,都要成立“孔子学院”,以教化当地土民,期翼将来孔孟之道可以传播于海外。光绪皇帝很快就同意了,一是要让礼部找点事儿做,不要老是盯着国内,二来也要让官员们有地方可以去,既然是想要教化蛮夷之人,人员就少不了要多招了,之前因为改革科举,多了不少人进入官场,这些人总是要安排掉的,给一个不算低的官位,远远的打发到西北北海和金州霖州这些地方,若是能耐着性子呆上十年,好好的琢磨一番,将来必然是大才。
    皇帝的师傅们特别喜欢教化外藩之人的成就感,皇帝是非常尊重老师们的,这件事所以就不能够拖延,基本上西海总督这里的职责,就是三块,护航,帮助商旅们在中国的地方上赚钱,然后教化地方。这三个里头礼部是最看重最后一个职能的,所以陆陆续续已经派了不少官员西行了,除了自愿的之外,当然也有许多是下达命令直接调任的,这些人就不是他们说了算了,故皇后有此一说。
    这话倒也没错,中国从古至今,从来不缺当官的人,若是不乐意干,辞职就是,没人拦着,后头的人等着呢,所以王恺运就算是不高兴,皇帝下旨了,他还能拒绝不成?
    皇帝微微一笑,“话是如此说没错,可朕实在是佩服王师傅的学识,他心里头是有千万雄兵的,寻常人无法与之相较。”
    “臣妾倒还是要多说一句户,”皇后静静的说道,“王恺运先是在肃顺幕中当差,后来又在皇太后身边出谋划策参赞军务,如今又到了皇上这里,这个人,外头的风评不是上佳,虽然是当差的确厉害,可这人品。。。。。。皇上还是要三思啊。”
    改换门庭的确是大忌讳,寻常人若是这样行事,也不会有多少人质疑,毕竟官场如流水,不一会就冲刷的不成样子了。(未完待续。。)

  ☆、十四、雷霆雨露(四)

谁也不知道你以前是谁的人,如今是谁的人,可王恺运却是不同,肃顺,太后,包括皇帝,这些他昔日效力的人物,都是响当当,跺一跺,说不得就是天下惊惧的,何况高心夔所学的帝王学,也是他最为骄傲从不否认的,这帝王心术,运用的好,自然是帝师一流的人物,若是运用不得当,那就是乱臣贼子。
    肃顺当年被扳倒,王恺运有转而巴结上了慈禧太后,进而影响中枢,别人不知晓,可皇帝心里有数,昔日这甲申易枢之变里头,就有王恺运的影子。
    世人最喜欢取绰号,而且只有取错的名字,绝没有取错的绰号,因着王恺运的履十分精彩,外头的人就送了一个“温侯”的雅称给王恺运,温侯是吕布,倒也而不是说王恺运武功如何了得,而是说其改换门庭之频繁,一如吕布,一样是“三姓家奴”。
    这个名声委实是不好听的,皇后也是担心这一点,皇帝笑道,“这也无妨,效忠亲爸爸和效忠朕,原是一样的,何况,亲爸爸指了他来毓庆宫教书,朕也是冷艳瞧了好多次,才深知他委实是才干了得,何况你也说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无论他在什么位置上,当什么样的差事儿,都是会听朝廷的命令。”皇后欲言又止,皇帝知道皇后想说什么,“你是怕他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不用担心,亲爸爸能给他的,朕也能给,而且给的绝不会比亲爸爸给的更少。”
    皇帝十分的自信,皇后见皇帝已经定下心意,也就不再劝说什么,何况刚才在乐寿堂里没头没脑的吃了这么一顿排揎,她也实在是不敢立刻就管这些闲事,“皇上有主见就是最好。”
    皇帝点点头,“天色不早,朕就去珍嫔的宫里头用晚膳,皇后你早些安置吧。”
    这话的意思就是准备留宿珍嫔宫中,皇后的眼神一闪,“是,有件事儿臣妾要和皇上禀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说好,不如今个就先告诉皇上吧。”
    “什么事儿?”皇帝奇道,“内宫的事儿,你处置去就是了,外头的事儿,咱们之前商议过,该是怎么办就是怎么办,也无需来请示朕了。”显然皇帝对于皇后十分的信任,“皇后办事儿,朕很是放心。”
    帝后两人在宫巷里头徐徐向前,皇后听闻赞美也不露出微笑,转过头来,扫了一眼身后跟着的宫人,几个人知道帝后有要紧话儿说,于是就停下脚步,“外头传来消息,说是七爷,七爷的身子不太好了。”
    “什么?”饶是皇后打了预防针,可皇帝还是大吃一惊,“前些日子的请安折子上来,不是说身子已经大好了?开春虽然时气不好,但只要好好保养,也不会有虞,叫太医院的人去把过脉了吗?”
    “是,皇上您别急,”皇后说道,“醇王得的是肝疾,这病儿不好调理,冬日还好,春天里万物复苏,肝病也反复发作了几次,说是要忌口,可醇王爷吃的忌不住,所以反而越发的不好了,太医院来报,”皇后缓缓的禀告说道,“好不好的,就看着这几个月了。”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就看这几月,这是太医院一向的婉转之词,说的意思绝不是这几个月能够好转,而是说,薨逝的时间差不多就是这几个月,提早叫人做好后事的准备而已。刚才还在通盘谋划踌躇满志的皇帝,这会子一下子把所有的事儿都抛到了爪哇国去了,心里念念的就是自己的实际的亲生父亲,名义上的七叔,他心烦意乱,一会想起了以前的事儿,一会又想到了为数几次不多的两人私下交谈的场面,那样温和明亮的眼神,透着一股骄傲劲儿看着自己,在默默的帮着自己加油鼓劲,可这样的眼神,以后若是见不到了,可如何了得?
    皇帝跺脚,“哎!才得了一个铁帽子没多少年,应该是好好享福的时候,怎么如今就不好了呢?之前外头的人,怎么不把消息传进来?真真是该死!”
    “也是醇王爷担心皇上会担忧,分心国事,”皇后回道,“臣妾仔细问过太医院,说和之前皇上的想法一样,开春了慢慢调理,身子就会好起来,可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不好了,还是因为旧疾复发的缘故。”
    “朕要出宫看一看,”皇帝这会心烦意乱,已经乱了方寸,“去太平湖瞧一瞧!”
    “皇上三思,”皇后说道,“这不是轻易就能去的,而且还有皇太后在,若是越过了皇太后,只是不好,臣妾今个原本还想禀告此事,但是皇太后看着不想听,臣妾也就罢了,皇上您知道了,皇太后也必然会知道,何况,天子不宜探望病人,这都是万不得已的一步才会如此做的。”
    皇后还有半截话没说出来,如果天子来探视一个病重的臣子,那么,这个臣子也只能快些去死了,因为这隆恩太重,故此君上无论多么看中底下的臣子,也不会去探病,昔日干隆皇帝十分讨厌已经卸任军机大臣的于敏中,在于敏中病的还不是很厉害的时候亲自前往探视,还赐了一张陀罗尼经被,这看上去是无上荣耀,陀罗尼经被非大功或王爵者死后不得使用,可这一招就摆明,皇帝巴不得你去死,你下葬的陪葬品我都准备好了,对你是不是特别的好?于敏中焉能不知道皇帝的心思,无奈之下,只好停药不食,拖了十几日,终于搞死了自己,全了干隆皇帝的心愿。
    “可若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朕见不到他,还有什么意思?”皇帝烦躁的说道,“到时候什么话儿都没什么可说的了!”
    “皇上别急,”皇后温言劝慰,“皇太后大约还不知道这事儿,或许是底下的人瞒着皇太后,所以也没有懿旨下来,”这是有可能的,人上了年纪,就听不得这些生老病死的伤心事儿,若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还要特意趁着皇太后心情好的时候慢慢的回,不然就要吃刮落。(未完待续。。)

  ☆、十五、玉兰之会(一)

“皇上您身份贵重,也不能随便出宫,这事儿,臣妾以为,还是要等皇太后去了园子之后,您再探视是最好的。”
    “皇后你的意思是?”
    “等到皇太后去了园子,皇上办事就从容了,”皇后说道,“到时候再下旨临幸太平湖,也不会有人拦着,左不过是这几日里头,等到皇太后去园子了,那就好了。”
    皇后一番话说的别有内意,皇帝点点头,“也只好如此了,朕不好随便出去,皇后让你阿玛多去走走,凡事直接来找朕就是。”
    知道了生父身子不好,皇帝这会子也没什么兴致做别的事儿,他也不去珍嫔的宫里头,只是吩咐庞德禄,“回养心殿吧。”
    皇后的景仁宫须臾就到,皇后送了皇帝离开,嘴角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她吩咐邢彩福,“万岁爷的话儿听到了吗?快着些出去办事儿吧,别耽误了。”
    等到帝后出了门,太后的脸又不太好看了,她冷哼一声,“如今这些人,孝顺是孝顺了,可是自己个一点主见都没有,那岂不是成了木偶?”
    这会子倒是又嫌弃帝后两个人太过于温顺了。
    其余的显然已经知道这段时间皇太后是喜怒无常惯了,可以说大家已经熟视无睹了,就好像是这三月份的天,说变就变,李莲英给皇太后倒了一碗茶上来,他也不劝皇太后息怒什么的,只是谈起了其他事儿,“老佛爷喝口茶润润嗓子吧,今个是您之前吩咐内务府调的柚子茶,特意加了蜂蜜,甜润芬芳,香的很哪。”
    太后喝了一口茶,“恩,是还不错,到底是我自己个想的方子给你们去办的,不过这水儿,也太冷了吧?”太后不悦的说道,“虽然是暖和起来了,也不能喝这么凉的水。”
    李莲英连忙接过盖碗,触指温热,显然不是凉水,他也不争辩,连忙下去,又亲自换了一杯茶上来,皇太后喝了一口,还是冷的,这会子她才知道,看来问题是出自自己个身上。
    “叫太医吧,”太后懒洋洋的把盖碗丢在了炕桌上,“这吃了养荣丸也没什么用处啊,我身上的症状还是这么的严重,更年期。。。。。。想不到我也会被这个困住,冷的说热的,热的却说成是冷的。”
    “老佛爷您别着急,”夏守忠说道,“兴许是宫里头闷了些,咱们过几日就去了园子,在外头海阔天空,看得远心里就舒畅,到了园子里,奴才啊伺候着老佛爷逛园子听戏泛舟爬山,保管老佛爷心里是舒舒坦坦的,绝不会有什么不高兴的时候!”
    “这话说的倒也对,”太后点点头,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把体内涌动的烦躁不安给压了下去,定了定神,“换个地方,总是会舒坦一点,说起来,宁寿宫西边的花园,是干隆爷昔日精心营造的,可日久见惯了,也不过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