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785章

重铸清华-第785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丽皇贵太妃上前拉住了皇帝的手,“皇帝来了,哎哟,手怎么这样的凉?你的身子骨弱,”丽皇贵太妃埋怨的说道,“穿着单薄,不能在风口里头站着,底下的奴才都是怎么回事?”她发怒的看着跟着皇帝的太监,“怎么一点都照顾不好万岁爷?不中用!都应该打发到慎刑司去做苦役才是!”
    皇帝反过手掌,拉住了丽皇贵太妃的手,笑道,“不碍事的,这样的天气,怎么还怕冷呢?朕就是最爱出汗,故此来云娘娘这里吹一吹凉风,让丽娘娘担忧,朕实在是不应该。”
    皇帝拉住丽皇贵太妃坐下,又对着云皇贵太妃点头说道,“云娘娘,你的身子可大好了?”
    “好了一些,”云皇贵太妃笑道,“这里头兰花香最好,我原本头晕,住在这里头,香风吹一吹,脑子倒是清楚了许多。”
    “若是如此就是最好了,人最怕就是脑子糊涂,”皇帝似乎别有所指的说了一句话,三个人一起坐下,只留下静芬站在一边候着,“我听说之柔进园子了,故此今个来瞧一瞧,”皇帝对着云皇贵太妃笑道,“怎么到了这里,不见人影呢?”
    “她到后头瞧我的药去了,顺带着照看膳房的差事,”云皇贵太妃说道,“柔儿办事粗枝大叶的,刚才还摔了我一个翡翠的手镯,我罚她给我看好药。”

  ☆、三十五、儿女心事(八)

皇帝微微一笑,这个时候他就没去理会边上的静芬,丽皇贵太妃的嘘寒问暖,让皇帝有些难为情,倒是云皇贵太妃,骑马射箭素来都极为严苛,皇帝对着云皇贵太妃颇为敬重,对着丽皇贵太妃较为亲昵,听到她如此说,皇帝笑道,“怎么之柔长大了怎么还如此的风风火火呢?”
    “本性难移,也是寻常的事儿,”云皇贵太妃笑道,“倒是劳烦皇帝还这么记着。”
    “小时候热热闹闹的,倒是记得住,”皇帝点点头,让太监去请武之柔出来,丽皇贵太妃看了云贵妃一眼,“皇帝这是急什么,”丽贵妃拿着帕子捂嘴轻笑,“猴急的呢。”
    皇帝脸微微一红,“只是小时候一起玩过,这么多年没见了,怪想的,丽娘娘笑话朕了。”
    不一会,武之柔被请了出来,她的衣服首饰原本就是出众,站在静芬的边上行礼,有了比较,更是华彩极为夺目,只是她脸上的表情一如静芬,淡淡的,丝毫未有高兴之意,“臣女给皇上请安。”
    “起来吧,表妹,”光绪皇帝笑道,“多年不见了,你可还好?你额娘好?”
    “家中一切都好,”武之柔不动声色,“谢皇上挂念,臣女不甚感激。”
    丽贵妃连忙插话说道,“以前小的时候,你打了皇帝一下子可还记得?那时候为了争一个泥人张的嫦娥塑像,你打了皇帝一下子,皇帝还哭了呢。”
    皇帝有些尴尬,干笑一声,“丽娘娘记得这么清楚,朕倒是记不得了。”
    武之柔也微微一笑,“臣女也不记得了,小时候是觉得什么颜色光鲜亮丽的都是好的,可长大了才知道,像嫦娥这种样子的玩偶,臣女是不喜欢的,还是在外头读读书,得空闲了骑骑马,或者是到处逛一逛,这样爽快些的日子才是好的。”
    “你啊,倒是要和惠庆一样,”云贵妃摇摇头,“当朝两位粉侯了。”
    “女孩子爱热闹些,倒也不赖,”丽贵妃对着云贵妃笑道,“荣寿公主昔日在京师里头也是这样肆无忌惮的闹,所以外头就送了一个粉侯的称号,江山代有人才出嘛,柔儿和惠庆两个人,爱见世面有什么关系呢,横竖咱们家里头的女儿,家世显贵,能够看一看学一学别人没机会的,也是件好事。”
    武之柔说道,“如今出国倒也不算太难,将来若是有机会,求着阿玛把我放出去,到西洋各国去转一转。”
    “吓,西洋有什么好玩的,可别去了,那些人都是穷凶极恶之辈,”丽贵妃固执的说道,“在咱们大清国都这样耀武扬威的,在他们自己个国家,不是要把咱们的人都生吞活剥了?听说前些日子,那个谁,东洋鬼子在总理衙门闹得不可开交,一点都不顾及什么体统,我瞧着这些洋人,都没有好东西!”
    武之柔只是微笑却也不争辩,皇帝干笑了一声,这个时候奉茶的太监上来了,刚好是快到吃午饭的时候了,故此茶点上的极为简单,只是一碟红豆酥,一碟豌豆黄,简简单单,太监把托盘放在了边上,皇帝抬起眼皮,瞥了静芬一眼,“懂不懂规矩?”
    静芬微微一福,上前接过了明黄色五龙万寿无疆盖碗,献给了皇帝,她的身材高挑,弯腰的动作做的有些吃力,皇帝恶作剧的笑了起来,接过了盖碗,不发一言的喝了起来,丽贵妃看了一眼静芬,静芬的脸上古井无波,似乎从未有什么不悦之色,她连忙打圆场,“好了,你们两个都是表姐妹,素日里头难得一见,今个在园子里头待着,倒是有缘分的,快下去吧,今个我们两个老太婆自己个吃饭,也不留着你们俩了。”
    静芬和武之柔福了福,转身离开,身后的两个侍女一起跟上,皇帝端着盖碗,转过头看了一眼,对着云贵妃笑道,“之柔的性子还是如此。”
    云贵妃点点头,“皇帝知道就好。”
    两女联袂走出了映水兰香,武之柔见到了静芬脸上似乎没有不悦之色,不由得一挑眉开口问道,“表姐似乎并没有不高兴?咱们虽然是入选秀女,可到底不是进宫来当差的,皇上这样做,似乎,似乎折辱了姐姐。”
    静芬摇摇头,“这算不得什么,妹妹你大约是知道我家里的情况的,虽然不至于和别人家里头一样要做针线活贴补家用,但干活的事儿,多少干过,这点事儿,算不得什么,”静芬笑得风轻云淡,何况刚才她已经是胜了一次,这里头再朝着皇帝低头一次,也算不得什么,不过这事儿也不好说出来,“妹妹何必在意这些小事。”
    武之柔微微一叹,静芬如此被对待,倒是坚定了她不愿再入宫的想法,“表姐大度,妹妹是做不到的。”
    静芬拉住了武之柔,“咱们小时候见得多,脾气虽然不同,如今一见,一谈,倒也契合,人呢,各有各的缘法,但是能够相逢一场,就如丽皇贵太妃所说,一起在园子里住着,也是缘分。”
    “表姐说的极是。”
    “说起来,我倒是羡慕妹妹你了。”
    武之柔惊讶的说道,“羡慕我什么?”
    她拍了拍武之柔的手,“虽然说起来有些庸俗,但是,人生在世,对于我们女子来说,家世是最重要的依靠,虽然大家伙都有束缚在,但是显然,你过的日子比我好,倒也不是说有多少银子使,只是若是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儿,总是一件别人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事儿,所以我羡慕你,”静芬也不是傻子,刚才武之柔的一番话,还有云贵妃的话一衬托,她自然就明白了,武家并没有和自己父亲一样,把女儿送入宫的想法,“女人,”静芬摇了摇头,“靠着别人的时候太久了。”
    “姐姐想靠自己吗?”
    “如今还是做不到的,”静芬对着武之柔微微一笑,随即抬起头,看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湖面,“将来或许可以吧。”
    ps:下午再来一波!

  ☆、三十六、独占刚果(一)

武之柔笑道,“听说西洋的女子,都颇为独立自主,将来若是能嫁一位大使,出使西洋各国见一见市面,这可比窝在京师里头强多了。”
    静芬点点头,“所以我才真的是羡慕你,这样的想法,我是从未有过的,”她凭栏而立,风吹动了她的衣襟,骄阳之下,静芬的皮肤看上去尤为白腻,“只盼着像你这样心胸开阔的好。”
    两个人说说谈谈,穿花拂柳,到了一处亭子上,武之柔眼尖,看到一个太监急匆匆的进了“映水兰香”,没一会,皇帝带着一群伺候的太监也急匆匆的出了此地,坐上辇轿,朝着南边行去,“这是怎么了?难不成出什么事儿了?”
    “大约是朝政上的事儿吧。”
    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请来了勤政殿,到了勤政殿的东暖阁里头,军机大臣们都已经到了,太后坐在御案后头,皇帝打千请安,太后点点头,“皇帝来了?快坐下吧,今个要议一议柏林那边的事儿,郭中堂,你来说一说罢。”
    皇帝坐在了御案边上的象牙鹿角黄梨花木的椅子上,圆明园的勤政殿,倒是和其他的地方不太一样,并没有高耸的丹陛,只是用金砖高高的叠起了一个方圆十平方米的三寸的台子,上面颇为空旷。光绪皇帝坐下,郭嵩焘转过身子来朝着皇帝微微鞠躬,“曾纪泽发来电报,各国已经同意,刚果河一带,由大清国进行管辖和治理。”
    郭嵩焘的话十分轻柔,但是听到了光绪皇帝耳中,简直有如洪钟大吕一般的振聋发聩,他的身子震了震,不敢置信的看了一眼郭嵩焘,“这可是真的?”随即他连忙醒悟过来,歉意的看着慈禧太后,勤政殿之内的政事绝不会有任何时候会开玩笑的,“具体如何,你快说一说。”
    “是,此番柏林之行,太后的意思就是要趁着这一次机会,正式确定我大清的国际地位,并且要在国际上取得和国力相匹配的诸多利益,非洲自然是这一次最关键的地方,也是总理衙门必须要在此地突破的关键点,故此绝不是去做什么壁上观的,这一点,洋人们大部分人都是想左了,”郭嵩焘满面红光,他对着这一次的外交过程十分满意,也十分的骄傲,“英国人的压力的确是有的,特别在北洋水师提出了三年之内不再继续购买军舰的方案之后,英国的外交大臣对于曾纪泽的确是表达了十分强烈的不满,并且用这个契机来换取大清支持英国的这个方案,这个方案指的就是将刚果河流域归属给葡萄牙。若是以前,自然也就是罢了,毕竟咱们还不能够去巴望着非洲。”
    “如今却是不同了,”太后闲闲的拨了拨护甲,“英国人头疼德国在欧洲崛起,德国人说要让全世界必须适应德国的强大,这话,套在咱们身上,倒也没错,这一次去柏林会议,”太后转过头,对着光绪皇帝笑道,“的确是带了任务去的,不是游山玩水。”
    她示意郭嵩焘继续说下去,“英国人压迫过来,所以我们必须要合纵连横,把其他国家可能会和咱们联合对抗英国发动起来,欧洲到底是英国人的地盘,我们是外来客,所以,到了柏林之后仔细研判了各国的情况之后,先趁着这一次削减购买军舰合同的机会,和德国皇帝并外交大臣进行沟通,请他们来同意由我们大清提出来的方案,德国对于要冲撞以英国人为主导的国际外交体系并无意见,不然他们也不会力主要召开这一次柏林的会议,他们唯一的顾虑就是在于法国,德法两国的关系可以说,百多年来都一直不好,特别是三十年前的普法战争将两国关系降为冰点,这一次德国借着撬动英国的主导地位,来符合法国的主张,这原本就是一件十分难得,而且被德国上下都视为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就可以做好的举手之劳,他们是不会再突然抛弃法国的主张,这对于欧洲大陆的稳定是不利的,就算中德两国的关系再亲密,也不会为我们做这样火中取栗的事儿的。”
    “那么,中堂你的意思,已经说通了法国人了吗?”光绪皇帝想了想,的确,如果要让德国来帮助自己,前提就是要说服法国人,“不过我们大清和法国不是素来关系不睦吗?毕竟六年前法国人刚刚吃了败仗,而且,法国的总理巴蒂斯特也在柏林会议上对曾纪泽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郭嵩焘抬起头,看了微笑的慈禧太后一眼,“外交上明面是有一套之外,暗里地还有另外的沟通渠道。经过沟通之后,法国人愿意在我们提供一部分的关税和货物贸易便利的份上,愿意放弃他们自己对于刚果河流域的主张。”
    郭嵩焘说的轻描淡写,但是在座的谁不知道这个地下的沟通协调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铺就了多少年的沟通管道,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影响到一国的国家外交政策,要知道国家元首不是小孩子,若非重大变故,是不可能在外交场合轻易改变国家的主张的,何况这里是巴蒂斯特亲至,他的话的分量,不是外交部长那样的级别可以相提并论的。
    “法国人也是顺坡下驴,”太后说道,“他们清楚的很,若是英国人一味的坚持,他们是不可能反抗英国的意愿的,英法之间只可能存在着可控制在一定范围的争斗,就是兄弟吵架不分家的意思,法国人之前都是靠着英国为了遏制德国崛起的援助才东山再起,他们是不可能脱离英国的,但是他们又要表达自己的不满,那么这个支持咱们的方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是,此外俄罗斯人只要钱,这个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