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778章

重铸清华-第778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弃了我们大和民族崛起的理想,这是懦夫的行径,朕认为,他有一点是说的非常正确的,我们日本帝国,千百年来,如果想要强大起来,最大和最刚开始的障碍就是清国!从丰臣秀吉开始就是这样的了!”
    天皇阴郁又十分洪亮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清国,是我们日本帝国崛起道路上最大的障碍,这个障碍如同泰山一样,虽然高,但是朕绝不会因为泰山太高,所以就放弃了冲垮这个最大障碍的决心,福泽先生认为,日本国想要快速的崛起,就是要抛弃掉所有不适宜的旧东西,不能和清国一样,还是保持着他们那些固有的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糟粕,只是对一些军事技术进行吸收,三纲五常,”明治天皇突然用中文的发音说了这个词,“三纲五常,好像就是幽灵一般的笼罩了清国,这些东西,我们日本国都必须坚定的抛弃,这才是脱亚入欧,全部西化可以做到的事情!诸君,清国不思进取,还是维持着旧的统治管理臣民体系,这个绝对不能跟上时代潮流,请相信这一点,所以,卧薪尝胆,朕一样做得到!”
    中日双方签订协议,对各自的死伤者互给抚恤,日本赔付中国52500元,中国赔付日本15500元,长崎医院的医疗救护费2700元由日方支付。双方达成彼此让步的协议,双方一致认定是语言不通导致了误会的发生,所以肇事者交由本国政府自行处置,而死伤人员则由对方予以抚恤。值得一提的是,日方所支付的抚恤金数额大大超出了清廷。换句话说等于向中国进行赔款。
    在日本人看来,外国水兵喝醉了酒来本国滋事,最后竟然要本国赔款,是可忍孰不可忍。“崇尚武力成了日本主流民意,“大力发展海军”也成了日本国内的共识,“一定要打败定远”,更作为日本海军的目标和口号。就连日本小孩最流行的游戏,也是分成两组,一组扮成中国舰队,另一组扮成日本舰队,游戏主旨就是围攻定远、镇远。
    日本国内阁再次提出加拨军费的议案,在天皇每天只吃一顿的施压下,在民众高涨的反清情绪下,轻轻松松的通过了,没有一个人敢反对。
    天皇阴沉桀骜的声音传遍日本:“朕一向以为,帝国振兴的重任在于海军。虽帝国从国库岁入中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朕也每年从内库中拨出30万,聊为资助,但犹感不足。朕甚为忧虑。为表明卧薪尝胆之志,激励臣民忠勇之心,朕决定从即日起,一日只食一餐。帝国海军一日不强大,朕一日不复食矣……”
    日本岛国沸腾了!
    悬挂着天皇御旨的街头,黑压压地跪着喧嚣的国民,他们伸手向天,流着泪,狂呼着“天皇万岁!”
    ps:月票万岁!

  ☆、三十四、青山隐隐(一)

精美插花的豪华客厅内,一个富商正指挥家人,将各种珠宝首饰收集在一起,光灿灿的堆了满桌。他用一个写着“捐赠”字样的锦袋,将珠宝装了进去……
    学校,一双小手捧着一个写有“购买‘吉野’舰”字样的募捐箱,一群七八岁的学童,手里攥着一枚或两枚硬币,排着队走到募捐箱前,将硬币投进去……
    料理店,门口飘着一面“义卖”的旗帜。
    柜台上,也摆着一个“购买‘吉野’舰”的募捐箱。
    每一个来料理店买食品的顾客,都将钱投进了募捐箱内。
    老板站在柜台后,不停地向顾客鞠躬,说:“‘吉野’号谢谢你了,‘吉野’号谢谢你了……”
    。。。
    礼亲王在圆明园边上的宅子,这一日真真是戒备森严,之前礼亲王和慈禧太后打赌,看看日本国议会会不会再一次增加拨款,结果慈禧太后猜中了,礼亲王当然愿赌服输,今天就要做一次东道,请皇太后和光绪皇帝等太妃等人来自己的府邸取乐一回,故此,这一日,礼亲王就已经早早的候着了。
    天气晴好,是适宜出游的,不一会,帝后等人的马车就到了,礼亲王在门口跪拜行礼山呼万岁,小太监过来扶起礼亲王并福晋等人,“佛爷有旨,快快请起!”
    “老佛爷的旨意,说都是自家亲眷,不要行这样的大礼,亲亲热热的才是好,请王爷在府里头等候就是。”
    礼亲王等一府的人都到了正殿前等候,不一会,脚步声簌簌,两顶华盖冉冉飘了过来,太监宫女们簇拥着皇太后并皇帝,还有一些太妃太嫔到了,皇帝亲自搀扶着慈禧太后,显的十分的高兴,礼亲王又打千请安,“礼王不要多礼了,”皇帝笑道,“今个托了亲爸爸的福,”他又转过头对着慈禧太后笑道,“儿子也跟着来礼王府里头乐呵一次。”
    “这有什么,”慈禧太后笑道,“礼王愿赌服输,这是错不了的,咱们也不必客气,想听什么想看什么,册子上的剧目,什么都要点起来。”
    帝后十分高兴,礼亲王也当然高兴,他凑趣的说道,“能让西圣和皇上御驾亲临,奴才全家都高兴极了,怎么敢不尽心伺候着,外头的戏班子早就预备好了,这些虽然比不上内务府的供奉,但是胜在新鲜别致,就等着钦点呢。”
    这时候的娱乐活动实在是太少了,嫔妃们在圆明园里头虽然也颇为舒坦,可打发时间解闷的主要活动,还是听戏,这会听到有什么新鲜的戏班子,嫔妃们不由得喜笑颜开,丽皇贵太妃用帕子捂着嘴笑道,“今个可全是托了礼亲王爷的福气了!”
    礼亲王知道丽贵妃是皇太后面前第一得意之人,连忙说着不敢,“这是你该做的,”慈禧太后笑道,“打赌你输了东道,可别不服气!不过咱们在这里,自然也不能偏了你的,今个在你这里听好戏,御膳房的人都带出来了,等会借花献佛,咱们好好吃一顿满汉全席罢!”
    礼亲王这一处的宅子,临着圆明园,寸土寸金的地方,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景致极好,亭台楼阁花木轩然,一花一树各具美态,特别是戏台子,隔着水池子远远的立着,水池的这一边就是两层十分开阔的小楼,这个小楼还没有柱子碍事,视线极好,皇太后坐了下来,特别满意,不由得连连点头,“隔着水池听戏,传来的声音透亮水润,倒是别的地方比不上。”
    皇帝也附和说道,“是啊,有潺潺流水,也不觉得热。”
    礼亲王亲自拿了戏折子上来,“请老佛爷点戏。”
    丽贵妃哎哟一声,太后转过了脸,“那边是什么人哪?”丽贵妃紧张的说道,“穿着,好像是西洋的衣服?”
    “哦,是日本国大使富田洋之,”礼亲王连忙解释道,“今个也算是奴才的荣耀,巴巴的请了一些使节来,伺候着皇太后看戏!”
    皇帝等人看到了右边的一处亭台上,摆了几张桌子,边上坐着穿着西装燕尾服的各色男子,这才知道今个还有外宾在场。
    “贵府怎么还和洋人有什么联系呢?”丽皇贵太妃挥了挥手上的春桃碧柳湘绣紫檀木象牙把手团扇,有些不悦的说道,“这些洋人们,可不是什么好东西,王爷还是提防着些,到底是谁邀请来的呀?”
    丽皇贵太妃是因为昔日咸丰皇帝之死,故此对着洋人们极为不顺眼,这么一说之后,太后看了礼亲王一眼,礼亲王连忙回道,“奴才该死,是奴才准备着要长一长脸,这才请了各国使节来,实在是该死,奴才这就请他们出去!”
    “这有什么呀,不用赶了,来者是客,”慈禧太后点了点丽皇贵太妃,“礼王是军机领班大臣,管着洋人们的事儿,怎么能不打交道呢?你也别耍小孩子脾气,哦,奕劻也来了?”
    总理衙门大臣奕劻笑容满面,干净利索的打了个千,“是,奴才央求了许久,礼王爷这才大发慈悲,准着奴才前来伺候,不然奴才都没法子见到天颜!”
    “你这话说的,”太后微微一笑,“搞的好像许久不见面一样,你什么时候递牌子皇帝和我不见你的?你今个来最好,那些大使们都交给你了,别出什么乱子,特别是有些国家,如今和咱们刚刚平了纷争呢,不懂戏没事儿,”太后意味深长的说道,“别乱叫好就成。”
    奕劻称是,“我知道你们不乐意见洋人,”太后对着丽贵妃瑛贵妃等人笑道,“不过既然来了也要招待吃饭,今个我就和皇帝一起陪着洋人们吃饭罢了,不过在洋人们面前,可不能少了礼数,小李子,”李莲英应声而出,“御膳房那里头,盯紧些,什么好吃好喝的都拿上来,别小气着不给上,咱们天朝的饮食可是最好的,今个这个机会好,让洋人们见识见识。”

  ☆、三十四、青山隐隐(二)

李莲英下去吩咐了,太后接过了戏折子,递给了皇帝,皇帝礼让,“儿子就听亲爸爸是了。”
    慈禧太后又递给丽贵妃,丽贵妃也摇头谦让,“罢了,”太后笑道,“我是不乐意点戏的,倒是觉得不知道底下的故事儿,突如其来才有些意思,结果你们倒是谦让着要我先点,罢了,我点一出就是,以后就你们轮着点罢,就别劳动我的大驾了!”
    太后说了俏皮话,其余的人不敢不符合,说笑了一阵子,她随意在戏单子上点了一下,“得了,就这一出好了。”
    头一出是《武家坡》,太监得了令,连忙下去传旨,《武家坡》是京剧《红鬃烈马》中的一折,说的是薛平贵十八年后返回,在武家坡上试探王宝钏是否忠贞的故事,倒是没有什么打斗的场面,就是旦角和老生对唱,最是彰显功底不过了。
    “亲爸爸一出手就知分量,”皇帝笑道,“礼王,你的堂会成不成,这头一炮亲爸爸就来试一试这些角儿的嗓子了。”
    “这是自然的,”皇太后笑道,“唱不好,不管饭!”
    锣咣当一敲,好戏就开场了,帝后等人在闲适的听戏,其余的人可就没有这么空了,李莲英连忙着和礼王府的管家一起到了膳房,这里头已经尽数站满了圆明园带出来的厨子,膳房里头热气腾腾,蒸笼什么的已经烧上了,“今个佛爷下了懿旨,有洋人在场,吃的东西要格外的好,”掌事的太监早就在李莲英边上等着了,“把菜单拿上来瞧一瞧。”
    “您放心,老祖宗,”御膳房掌事太监把袖子里的片子拿出来递给了李莲英,“咱们都是伺候老佛爷的,难道还顾不了洋鬼子们吗?您就请好吧!”
    “今个是什么宴?”内廷之中,惯例的有六种宴席,分别在不同的场合上不同的菜,这里头六种宴席是亲藩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节令宴六种,各有特色,也不一样。
    “今个预备了节令宴,刚好是端午节的时候,吃端午宴,吃粽子,喝雄黄酒,最好,时令菜也最新鲜。”御膳房掌事太监禀告道。
    “有什么稀罕的东西没有?”既然是按照既定的节气来做的宴席,绝不会错到那里去了,李莲英稍微放了心,又问了一句。
    “有的,今个有黑龙江出来的好东西,犴鼻、鱼骨、鳇鱼子、猴头蘑、哈什蟆、鹿尾、豹胎,但是有最好的熊掌到了,在园子里头已经用高汤煨了三天三夜,就等着今个用呢,这是咱们东北的菜,南菜北菜加起来一共是一百单八道菜,”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闽菜,12道广东菜。北菜54道:12道满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东菜。这样加起来,就已经足够了。
    李莲英点点头,这才放心了些,“你也别小看这些洋人,万一到时候你们伺候不好,他们吃的不受用,说出去咱们烧菜不好吃,丢的可是咱们大清国的面子,你就等着吃板子吧!”
    “哎呀,老祖宗!”原本毫不在意的御膳房掌事太监这才有些慌了,“怎么着,也不能砸了咱们的招牌!奴才吃板子倒也不怕,但是总不能丢大清国的面子不是?”他央告李莲英,“好歹老祖宗要救一救小的!”
    “你也别慌!”李莲英斟酌着想了想,“洋人们似乎是不吃内脏的,你把里头的金钱肚肚丝九转大肠这些去了,换成别的菜式,另外,洋人们喜欢吃面包,面点的师傅做一些面包糕点起来,应付应付。”
    “还有日本人呢?日本人怎么办?”礼亲王的内管家连忙加了一句话。
    “有日本人?这倒是好办,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今个有最好的螺蛳青,用来切生鱼片最合适不过了。”
    这样万无一失统计了一番,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单八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二百三十二品,虽然不及宫里头的大宴,但是在这里头,也算是不错了。李莲英又看过餐具,统一用的是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这就绝对不会有什么错处了。
    等到李莲英赶回来的时候,上头早就换了戏,换成了《南柯梦》里头的一出,今个是京昆不忌,上头想看哪一出,就能演哪一出,慈禧太后和皇帝时不时的交谈一番,说的倒也都是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