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666章

重铸清华-第666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下去,黄花菜都凉了。当然作为钦差大臣,总理对法战争的左宗棠来说,自然弹劾也少不了,只是更多的人知道左宗棠简在后心,弹劾没什么用,按照西圣的性子,只怕还要给黑左宗棠的人没脸,不如算了,攻击攻击一个武官,想必是无妨的。
    方弘毅身处非议之中,脸上却看不出什么异色,倒是陈文定,虽然是四十多岁的年纪,可最近鬓边已然有了隐隐风霜,双眼深深凹陷,脸颊上原本丰满的肉,也干枯了下去。他一是心痛同年好友李延胜居然惨死在顺化城之中,二来是震惊越南的国王兴废居然被法国人如此野蛮的操纵,新任的大南国皇帝更是不顾及在北圻战场上中法两国交兵龙争虎斗未曾分出胜负的情况下,悍然烧毁中国所赐之金印,尽数投向了法国人,这不是红果果的羞辱,而是蹬鼻子上脸,要在中国的头顶拉屎!
    当然顺化城那样的情况之下,新君不得不做出要妥协的行为,这当然可以理解,在绝对实力之前委曲求全,和敌人周旋,想必天朝也不会在意,但是还派出军队来帮助法国人在朗生前线增添后勤资源,派出天主教的越南士兵夹击中国的新军,这种行为就不是一个“不得已”的词可以解释了,陈文定更是没有什么话语权可以说什么,顺化的新君,已经彻底倒向法国人了,从一干中立乃至亲中的大臣被杀,阮文祥被流放,换上来的都是西贡出身的官员,这就很说明一个问题了。
    陈文定朝着方弘毅拱手,也朝着下首的白发将军冯子材拱手行礼,方弘毅放下了手里的军报,点点头,“陈大人,请坐,今日叫你前来,有一件要紧的事情告知与你。”
    “都统大人请说。”
    “阮朝无能,”方弘毅慢慢说道,“丧权辱国,陷天朝于不仁不义之地,京中有旨,另立越南国君黎道源,重建黎朝法统,统辖越南。”
    陈文定刷的站了起来,不敢置信的看着方弘毅,方弘毅的脸色十分镇定,看上去不像是在开玩笑的。“黎朝?”他低声喝了一声,“天朝从何处找来的黎朝后裔?!”
    “黎愍宗北狩在京师,留下来的后裔,”方弘毅说道,“有宗碟玉谱可查,陈大人不会以为是我天朝随意找出来人冒充顶替吧?”
    “下官不管,只是,”陈文定显然是陷入了慌乱之中,他真是不知道中国居然会如此行为,根本就不在乎顺化城如何,新国君的法统地位一下子就被取消了!
    中国当然可以取消,中国是越南的宗主国,敕封国王之事,权限本来就是在理藩院审核,礼部操持,而不是任何一个藩属国自己说了算的,昔日朝鲜李朝太宗李芳远,不是太祖大王的嫡子也不是长子,而依靠武力和权谋夺取了王位,但是中国不承认你,就是不承认你,李芳远无法只能是暂居摄政监国之位,就算是权柄再滔天,也不得对中国称臣,自称朝鲜国王,从法理上来讲,同庆帝是黑户,中国人不承认,当然可以指定重新一个越南国王,陈文定原本以为中国人的一贯做法,是会继续交涉,然后占据北圻的有利地形形成实际上的割据,再仔细寻觅,一个合适的阮氏宗亲,来承袭大统,如果在谅山登基,那么陈文定也不会意外,并且他会全力的支持这次行动,不管如何,在陈文定看来,中国永远比法国更为可靠。
    但是如今这样的举动,实在是骇人听闻了,中国人的强势和霸气让陈文定不禁失声许久,“黎朝失国已久,越南国中民意如何,还不知道,”陈文定想了一会,才逐字逐句的说道,“臣以为,可以慢慢图之,如今这大变之世,如此激荡,若是如此果断决绝,民意怕是接受不过来。”
    “陈大人,咱们都是在官面上当差的人,”冯子材老油条的说道,“明人不说暗话,什么民意,什么天意,那都是假话,不是吗?越南国上下百姓的民意,不就是操纵在咱们这些当官人的手里吗?昔日这黎朝得国算是最正了,驱逐了我大明朝的军队,恢复了大越江山,可之前被明朝消灭的胡朝,他冤枉吗?只怕是冤枉死了,现在的阮朝,不就是驱逐了西山军,然后驱逐了高宗皇帝的军队,才得国的吗?什么民意,在越南这里,谁的拳头硬,谁就是占据了民意!”
    冯子材显然是对于陈文定推脱的“民意”之说十分不以为然,“若是现在中国在水师那里战败,陆军这里也战败,那么自然,越南想要和法兰西合并的事儿,自然就是民意。”

  ☆、八十八、大战前夕(五)

“可现在中国想要捍卫藩属国周全之心尚在,之力健全,之志昂扬,打赢了海防之战,又赢了镇南关和谅山大捷,那么,中国自然就代表了越南的民意,那么自然的,册立新君自然是一件代表了越南民意的顺天之事。”
    陈文定哑口无言,论官场厚黑学,他大约还要和宦海沉浮几十年的冯子材好好学一学,但是说不过并不代表他没脾气,“下臣生是我大南国之臣,死是大南国之鬼,这一条,是万万不会改变的!”
    阮朝号称大南,而之前的黎朝号称大越,陈文定说明是绝不会附和黎朝的黎道源成为越南国王的。这似乎陷入了僵局,刘永福微微一笑,他对着方弘毅笑道,“大帅您还有许多公事需要处理,请自便,我和陈大人说几句话。”
    方弘毅点点头,大步离开了中军帐,帐内只有两个人在了,刘永福站了起来,用手“黎朝受大明册封而立国,阮朝受大清册封而立国,陈大人,你以为,这黎朝和阮朝,有什么区别。”
    “对于他们两朝来说,无甚区别,都是越南之法统。”陈文定老实说道,“可对于下官来说,区别甚大,我深受阮朝大恩,如何能够背弃阮朝而去,重新拥立新君?这和贰臣有何区别?”
    刘永福点点头,“话虽然如此,可在看来,这两国之间,没什么区别,如果中国现在有分裂越南,在越南搞南北朝,搞两个越南的企图,自然不用说,你是不会从的,我也不会在这里废话,当什么说客,这样不忠不孝的事情,我老刘也不屑去做的。可现在的形式如何,大家伙是瞧见的,你陈大人是聪明人,我也不废话了,跟了法国人,越南从此国不将国,下场如何,尊室说就是你们的下场。”
    “阮朝取而代之黎朝,黎朝如今当然可以复兴,先后之朝,自然都是越南正统,我中国明清自然都是正统,先明后清,都是中华之正朔,所以在我看来,”冯子材今日的话是有些逾矩了,“我效忠大清就是效忠中国,你自然也是一样,阮朝若可堪为越南之主,你自然要忠心追随,而阮朝如今弃越南而去,想要投靠法国,已经不是越南之主了,而黎朝,正当其时!”
    “既然你效忠越南,那么黎朝阮朝又有什么区别?”冯子材目光炯炯,“这才是忠臣应该做的事情!”
    升龙府总管、北圻总督陈文定,在中国废黜阮朝法统,重立黎朝愍宗后裔黎道源为安南国国君之后,在朗生前线发出命令,作为越南北圻的领导人,坚决服从中国对于越南领导人的正确指导和安排,号召北圻军民官员听从天朝之旨,奉新出炉的纯郡王为越南之主,并且已经在谅山命令民夫修建临时的行宫来迎接越南新君的到来,流放到演州的前任首辅阮文祥也被一群不知名的黑衣人劫持到了北圻,他在陈文定的劝说下,也加入到了被后世历史学家称之为“甲申反正”政治活动中来。
    刘永福成功的说服了陈文定之后,得意洋洋的走出了中军大帐,他现在不亲自指挥战事,萃军都是干农活的钦州子弟出身,十分淳朴,对于修筑工事,似乎十分有心得,一应的事情都有新军的工事兵带领着去做,他现在当了甩手掌柜,整日里游手好闲,不是在中军帐内喝茶听着方弘毅在发号施令,就是到处晃荡转悠,探头探脑的观察着什么,他今日办好了这事儿,又得空了,原本想要去看望一番在伤兵营里面养伤的二儿子,但是眼珠子一转,想了想,决定还去一个新的地方探一探虚实,士兵们在大营内来回巡逻,冯子材在新军之中日久,虽然穿着粗布衣裳,但谁都知道这是一位大官,不会拦住他,所以一路畅通无阻,冯子材大摇大摆的走进了一处工事之内,果然他瞧到了最想要看到的东西,十几架盖着油布的机器冷峻的放在地上,他左右看了看,兴致勃勃的想要上前掀开油布,瞧一瞧下面的究竟,可耳后突然响起了一声装模作样的咳嗽声。
    冯子材抬起头来,转过脸看到工事之上一个人躺在厚墙上正在晒太阳,他的脸被新式的军貌遮住了半个,嘴里叼着一根草根,懒洋洋的说道,“嗨嗨嗨,那老头儿,说你呢!这是军备要地,闲杂人等不能乱进来。”
    冯子材不认识这个人,原本有些被抓现行的不安却被那个“老头儿”气的吹胡子瞪眼的,“什么?”他指着自己的鼻子,“你说我是老头!”
    “你不是老头是什么,”那个人站了起来,伸了伸懒腰,从墙上跳了下来,帽子扶正,转出了一张容长脸蛋,剑眉星目,丰神俊朗,十分帅气,身材矫健,虎背蜂腰,“这是最高机密的军备,乱入者杀无赦!快退出去,不然有你的好看。”
    “你别吓唬老子,”冯子材跳脚,“这不就是闪电炮吗!什么最高机密,打量老子不知道是什么吗!”
    “那你说说看,闪电炮是打那里来的,什么型号的,多少钱买的,每分钟打多少发。”
    冯子材一时间语塞,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所幸这个时候第五镇都统方弘毅赶到,“不得无礼,这是冯老将军。”同时向冯子材介绍,“这是左军副都统楚云飞。”
    新军设置,一镇的人数在二万到三万之间,之前设置了十二镇,之后就从未增加编制,这是为了防止外国侧目,但是内里,从每镇的一万人,变成了现在二万到三万人左右,于是每一镇的都统之下,分成了三个副都统,左右中军副都统,如此一来,虽然还是十二镇,但是人数已经增加一倍有余。
    楚云飞哈哈一笑,“我虽然没有见过冯老将军,却如何不知道西圣爷御制诗赞颂的冯大将军?刚才只是和冯老将军开玩笑而已,冯老将军,莫怪莫怪啊。”

  ☆、八十八、大战前夕(六)

楚云飞如此之说,冯子材倒是不好意思动怒了,只能是摸了摸鼻子,微笑摇头表示无妨。楚云飞久不在中军大营,必然是有其的任务所在的,中军驻扎前线,右军在侧翼接应,左军如何,楚云飞这个左军副都统最是清楚,这个时候地下的人都不在,是商议事情的好时机,方弘毅发问了:“工兵壕沟已经准备妥当,接下去就要看左军的,你们那里的行头准备妥当了没有。”
    “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楚云飞点点头,“一应事务已经准备齐全,接下去就看,”他看了冯子材一眼,大约觉得这个机密不能和冯子材透露,冯子材怪眼一翻,显然十分不满,他于是只好接下去说道,“就看第九镇从升龙府北上,和西北角进军,一起发动!”
    冯子材这才大约知道了新军的策略,他不由得惊呆了下巴,西北角和升龙府北上,加上原本形成了西北…东南角度的新军第五镇前线,难道之前定下来的策略,不是击溃,而是要全歼!“都,都统,都统大人!”饶是冯子材胆大包天,他也被这样宏大的计划给惊呆了,他结结巴巴的说道,“朝廷居然如此,如此。。。。。想要全歼法军!”
    “不错,”方弘毅点点头,“老将军,这个时候我也不瞒你了,朝廷的策略原本只是想要一场大胜,只要是引来法军主力,举全军之力,痛击法军,让他们伤筋动骨,元气大伤,起码保证十年内在越南形不成什么大的风浪,这就是完成了战略目标,但是,”他微微摇头,长长吐了一口气,“如今却是不成了,海防港大败,法国人劫持越南王室,宣布越南脱离中国管辖,这是绝不能忍受之事,左大人已经下令,不是要胜,不仅仅要胜,更是大胜,要全歼。”
    “法军虽然人数较少,但也不到人数悬殊的地步,”冯子材谨慎的说道,他当然希望看到新军大获全胜,胜利,这是任何一个军人的最大梦想,但是他必须从现实之中考虑,考虑任何不利的因素,这样才能够准确的估计到希望达成全歼的目标所会遇到的困难,“敌我两方人数并未悬殊,要想一鼓作气,聚而歼之,只怕是不够,除非新军再来二三万人,就够了,”说到这里,冯子材不由得遗憾的感叹,“北宁之战,泰半团练陷落,不然这里的一万左右人,可以排的上用场。”
    “您说的不错,”楚云飞剑眉一跳,不以为意的说道,“所以万事要准备妥当,不然您老人家以为我这么久不在中军大营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