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524章

重铸清华-第524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去昆明,路途遥远,怕的是有强盗匪徒,所以敢问大人借一百兵丁,倒也不敢要求总督大人的戈什哈亲军,普通的兵壮就可以了。”
    曾国荃皱眉,“此去昆明,官道通畅,怎么可能有什么匪徒,唐大人多虑了。”
    这是摆明了拒绝的意思,但是唐景崧不以为忤,就当做没听见,继续笑道,“下官还要厚着脸皮,要三百只火枪,十门火炮借给下官使用。”
    苏元春跳了起来,一脸怒气,“好你这个不晓事儿的官,说话越发是失了体统了,你要这么多火枪火炮做什么?炮轰总督府?”
    唐景崧笑而不语,曾国荃拦住了苏元春,“他不是要炮轰总督府,是另外有目的,”他看着唐景崧,慢慢的站了起来,“说,西圣到底给了什么旨意!”

  ☆、三十一、磨刀霍霍(四)

唐景崧也慢慢站了起来,笑道,“总督大人猜到了?”
    “我什么都不会去猜,本座只是要知道一个确切的答案,”曾国荃沉声喝道,他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脸色一沉,威势之大,就连苏元春也凛然垂手听命,“别给本座打马虎眼。”
    “既然是秘折,如今就还不是透露的时候儿,”唐景崧不为所动,“大人应该知道,火候不到,众口难调,到时候一锅夹生饭可就难吃了。”
    曾国荃瞥了一眼唐景崧,“这么多年了,还没有人在本座面前如此说话,你这个年轻人,胆色倒是不俗,也是,”他自嘲的一笑,“不然也不敢接下这样的事儿。”
    他走在花厅之中,背着手慢慢踱步,想了一会,笑道,“那本座也就不防猜上一猜,唐大人此番到云南,必然要去河口,是也不是?”
    “大人说的极是,下官到了昆明,第一站就要去河口。”
    “本座知道了,”曾国荃转过身,坐了下来,痛快的说道,“这火枪火炮我都给你,”苏元春不敢置信的看着变得笑容满面的曾国荃,“只是两广火器不多,若是你拿了这三百只火枪,我这里可没多少存货了——给你,自然要最好的,差的玩意就不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总督大人乃是资格最老的总督,”唐景崧笑道,他的背心老早已经是冷汗一片。“太后是最关心总督大人的前途的,这才让总督大人来两广任职。我想着兵部的军械厂,只要督台大人开口要,必然没有不给的道理,江尚书也是湖南人呢。”
    曾国荃哈哈一笑,“你这双眼睛可真毒,什么事儿都瞒不过你。你放心。无非是火枪,我就说军库着火,漂没了就是,你若是要,打发人写信过来,只要我有,就绝不会不给。”
    唐景崧长长舒了一口子,作了一个长揖,“如此多谢督台大人。得了督台大人的承诺,下官这趟差事,可以说完成了一半。”
    “你也不要这样有自信,”曾国荃端茶送客。“前途波谲云诡,凡事要小心。”
    等到唐景崧退了出去,苏元春不解的问曾国荃,“大人,两广的火枪炮可不多,你这样一下子给了一半,将来咱们这里有什么变故。可什么都来不及的。”
    曾国荃冷哼一声,“军机处叫我们安分守己,能有什么变故?有了变故也不是咱们的责任!”他吩咐苏元春,“给唐景崧的东西要准备好,别拿次的糊弄人家,你亲自送他到百色去。”
    苏元春老大不乐意,自己可是从一品的提督,而且这几年,武官愈来愈有了威势,要自己送六品小官,实在是憋屈,他抗议说道,“这个唐景崧又不是什么钦差,何须值当大帅如此厚待,打发底下的人护送也是礼遇了。”
    “你懂什么!”曾国荃瞪视苏元春,“这番去百色,送人家是顺带的,你还有要紧事儿要办,壮族瑶族苗族各族的青壮,你要给我拉一批回来。”
    “大帅您的意思是?”苏元春似乎懂了什么,却还是有些一头雾水,“要招团练吗?”
    “不错,明年就是各地团练入京练兵的时候,”曾国荃冷哼一声,“原本瞧着两广无兵可练,所幸还有这些山民可以练一练,你把银子撒出去,一定要招到兵源,我要两广的土兵重现昔日在前明的辉煌。”
    “可军机处不让咱们对付法人,”苏元春郁闷的说道,“不是大帅拘着我,我老早点了兵杀到升龙府去了。”
    “所以啊,小苏,”曾国荃这时候显然心情极好,拍了拍自己的肚子,施施然的站了起来,“人啊还是要多读书,多学习,不然就靠着瞎干蛮干,能成什么大事儿?你也不想想,我为什么要问唐景崧去不去河口?用你的猪脑子好好想一想,啊,想不通也没关系,先兄给我的书信都已经收集好,刊印出版了,你把《曾氏家书》给我抄十遍,要是什么不明白的,再来请教我就是。”曾国荃背着手踱步进了后院,“你都是一省的提督了,不学习怎么进步?到时候和别人说起来是我的手下,我可是丢不起这个脸哦。”
    升龙府发城墙上还有许多坑坑洼洼的炮弹轰打留下来的黑色痕迹,东边的城门已经全部坍塌了,掩盖了不少血迹和尸体,神色惨淡的越南人们正在整理城池,但是发现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整理修缮的,几个戴着披风神色匆匆的人穿过了一道小巷子,一处挂着“五云商行”招牌的店铺面前,看了看左右,发现没有异常,这才悄无声息的进了商行。
    “大人,”三个人朝着李延胜跪拜行礼,“陈大人已经安全离开升龙府,现在正在永安!”
    “怎么还在永安?”李延胜皱眉,“我让你们把他送到保胜城去的!”
    “陈大人不肯去,他说原本弃城之臣,应该自尽殉国,不过为了国家,他准备在永安收罗义士以图反攻。”
    “这个陈文定,”李延胜摇摇头,“说到底还是太迂腐了,脱不了文人脾气,他是将来北边的关键人物,轻易不好有闪失,既然得救了,那就别管他了,横竖法国人现在拿下了升龙府,正要好好消化,咱们在这里也没必要待下去了,商行先关门一段时间就是,你们去顺化,跟在钦差大人的身边,”李延胜吩咐三个人,“此外,你回广西去,准备好另外的那件事,明白吗?”
    “大人可是要去保胜城?”他的属下犹豫的说道,“刘永福那里似乎对中国的人不友善。”
    “是对官面上的人不友善,不过我也还没到那边去的时候,我先呆在升龙府,”他的话语刚落,外头就响起了三短一长的鸽哨声,李延胜脸色大变,“不好,法国人来了!”
    一群穿着黑色制服的法国人冲进了五云商行,却发现里头已经空无一人,半里之外的一家大洋馆,几个带着越南蹼头的士子摇摇摆摆的勾肩搭背离开,几个人还打着哈欠,抽了烟十分惬意的模样,正是:“金鳌甩脱钓钩去,摇头摆尾不再来。”
    ps:一周历史分类强推结束,成绩不算好,但也不算很差,谢谢大家的支持。
    PS:  一周历史分类强推结束,成绩不算好,但也不算很差,谢谢大家的支持。

  ☆、三十二、礼仪利益(一)

艾伯特最近觉得日子特别舒心,是的,虽然在中国北京这座十分干燥阴冷的地方很难有愉悦的感觉,但是艾伯特还是感觉到了这种飘飘然。这一天,艾伯特睡到了九点钟,才慢悠悠的起床,在阳光下喝起了咖啡,他翻了翻今天的大清日报,带着调笑讽刺语气读起了今天的头条:“大清总理衙门会同理藩院向法兰西共和国发出照会,抗议法兰西在越南之举动,此举大大损害了中法之关系,更是侵害了中国对于越南的宗主国权利,总理衙门协办大臣郭嵩焘要求法**队即刻退出越南北圻,并向我大清赔礼道歉…”
    艾伯特摇摇头,把报纸丢在了一边,法国大使馆一等参赞巴赫走了进来,“大使先生,中国总理衙门的郭大人要求召见你。”
    “召见我做什么?”艾伯特咬了一口长棍面包,慢悠悠的说道,“无非是虚张声势,暴跳如雷威胁我而已。”
    “亲爱的巴赫,外交上的威胁,如果没有别的手段一起实行,根本就没有用。现在如果越南人威胁我们法兰西,要求我们马上退出升龙府,不然他就要进攻巴黎,你觉得,总理大人会理会他吗?”
    “当然不会,”巴赫笑道,“我们只会觉得越南人在说天方夜谭。”
    “所以,我干嘛去理会中国人呢?他们就像是纸糊着的老虎,看上去吓人,其实只是虚张声势。我听说他们的内阁下达给军事部门的命令。是禁止各地和外国发生冲突。这样的命令,难道还不够我们看穿虚弱的中国人吗?既然是这样。我干嘛浪费这么好的阳光要去总理衙门接受我所不愿意的口水和职责呢?”
    “告诉大使先生一个好消息,中国人已经在苏伊士运河的股份转让上让步了,”巴赫说道,“我认为您去总理衙门,郭嵩焘告诉你的大概也就是这个消息。”
    “让步了多少?”
    “中国人的开价退到了一千八百万法郎。”
    “哦?你确定吗?亲爱的巴赫。”艾伯特挑眉问道。
    “不会有错的,这是我们的情报人员昨天得到的消息。显然是为了对于法兰西在越南军事行动的所进行价格上的变化。是中国的慈禧太后亲自确定的价格。”
    艾伯特摇摇头,啧啧出声,“中国人的消息走漏实在是太厉害了,这样最高级别的机密都能够被我们知道,这样的话,中国的所有谈判行为都成为巴黎圣母院里面那些没穿衣服的雕像,我们将占据所有优势,”艾伯特穿上了外套和帽子,“那我们去总理衙门。看一看没穿衣服的郭大人。”苏伊士运河股份中国之前开出的价格是两千万法郎。后来让了五十万,现在退步到一千八百万,那等于是又一次性让步一百五十万,“为了一百五十万的法郎。我当然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训斥。”
    两个人上了马车,巴赫把今天要传递的消息文本递给了艾伯特,说道,“我发现了一个事实。大使先生。”
    “什么事实?”艾伯特打开了文本,问道。
    “我们只要摆出强硬的态度,中国人就会软化,就会退步。之前的天津教案的事情就是如此,我们把军舰开到了渤海湾,中国人就不得不把那些罪犯抓出来处罚,这次也是这样,之前我们在越南保持了克制的态度,结果中国人一直不肯让步,而我们在顺化组织了一次不成功的政变,中国人就让步了,这次占领了升龙府,中国人更是大幅度的让步,那我就忍不住要让我的思维散发,展开遐想:如果我们将来占据了整个越南,中国人会是什么反应?”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艾伯特合上了文本,“是的,中国人充分的表明了一个真正的道理,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足够强的军事实力,还有坚强的领导人物,是不可能在外交上获取什么大的利益的,虽然之前中国人在贝加尔湖获得了土地,这也是建立在让出一部分克什米尔前提之上,另外,还白送给了英国人一大块土地,我们法国不是俄罗斯人,我们在远东所需要的利益和地位,远远要比俄罗斯的追求更高。”
    “俄罗斯可以厚着脸皮假装不知道远东的失利,而转向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他们的内政也有很大的问题,对着中国人妥协是可以预料的,但是我们法兰西共和国是绝对输不起在越南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欧洲人都在耻笑我们法兰西为了挽回昔日的荣光而对越南动手,没错,在欧洲大陆受到了德国和奥匈的压制,法兰西必须要在外面别的地方找到自信,越南是一个很合适的对象,而且我们可以通过越南问题打压越来越在国际事务上指手画脚的中国人,哼,我们白色人种的国际社会,是轮不到留着猪尾巴的黄皮肤人参与的。你的想法很好,如果按照这个想法,我们说不定可以十分低廉的价格从中国人的手中收购到苏伊士运河的股份。”
    “但是您觉得中国人会因为越南发动战争吗?”
    “不会的,我可以保证中国人不会发动战争,”艾伯特笑道,“因为中国的那位亲王,管理总理衙门的恭亲王,是不愿意发动战争的,中国人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首相或者是总理大臣,是不愿意发动战争的。”
    “这一点,我很疑惑,”巴赫说道,“要知道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比如我们法兰西也是一样,政府都是愿意发动战争的。而为什么大使先生您说,中国政府不愿意发动战争。”
    “因为中国政府发动战争,和我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艾伯特今天心情极好,所以什么话都愿意说,他耐心的解释道,“我看过中国人的历史,他们的历史表明,发动战争的目的只会有两个,一个是统一中国,这点毫无疑问,另外一个是对外反击,就像之前和英国法国作战那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