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416章

重铸清华-第416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是女人的仁慈,”威廉摇摇头,毫不客气的说道,“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只有经历过战场的淘汰和选拔,剩下来的大概不可能都是最高水平的,但是起码可以保证是比较高水平的。”
    “我还需要提醒一点,贵国的军事制度还很不完善,对于制度的认可远远低于对于人本身的认可,这是一个弊端,当然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凝聚力更强,但是坏处就是容易造成战斗力的不稳定性,我相信您明白我的意思,并不说我指挥不动贵国的武将,我才会这样发牢骚的。”威廉闲闲的说完,鞠了个躬,“我这就出去找看得见的地方指挥战事,对了,还要再说一句,杨大人那边已经是击溃了援军,我个人认为,应该把他派回来,因为最想攻入乌兰乌德城的,应该就是他。”
    “我知道了,谢谢您的意见,”荣禄吩咐传令兵,“命杨岳斌返程,留下几百人以作巡查之用,不可让俄罗斯有突袭的机会。”
    在清军的火炮压制之下,城墙上只能是零零星星发射出子弹和弓箭阻挡住中国人前进的脚步,到了城门之下,用着炸药炸了几下城门,木质的城门被炸坏了,但是里面露出了砂石和岩石,“不行,”一个清军士兵转过头喊着,“洋鬼子把门都堵住了!”
    “先挖挖看!”后头举着盾牌防止俄罗斯在上面用火枪射击的队正大声的喊道,“其余的人,马上用云梯!”
    呼喝之声,云梯搭了起来,几个人咬着牙先上了云梯,片刻之间,有一个人没防护好身子,被俄罗斯人丢下来的大石头砸中了肩膀,一个重心不稳,从云梯上栽了下来,眼见就是不能活了,“姥姥!”和他交好的几个人红了眼,队正拿着火枪朝着墙头打了几枪,也不知道有没有打中,只见上面丢下来的东西少了许多,“你们快上!”队正大声的说道,“别看下头,谁都会死,死在和洋鬼子打仗上,不冤!”
    边上一样竖起了很多云梯,无数人爬了上去,但是无数人也掉了下来,有些死了,有些还没死,但是能动双手的,都死命抓住云梯,队正的手下掉下来了不少人,有些是被石头砸中的,有些被火枪打死,有些是被热油烫死,他忍不住了,对着摔断了腿还扶住云梯的队友喝道,“老三,你给老子扶住,我亲自上去会一会俄罗斯人!”
    老三躺在袍泽的尸体之中,双手抓住云梯,刚才有一块大石头擦着他的手背下去,手背血肉模糊,他满脸冷汗,“老大,你去,我只要是还有一口气,就给您护着这梯子!”
    队正重重的点点头,一只手拿着盾牌,一只手拿着短刀,蹭蹭蹭的就上了云梯,这时候城外清军的火炮又连声怒轰,给攻城的士兵们一个极好向上爬升的机会,队正躲过了一杆长枪的刺杀,飞身上了城头,不少人看到了他的矫健身姿,虽然一不小心就会在战场上死去,但是战士们还是发出了欢呼声。
    “报大帅,刚才有人已经攻上城墙,但是还是被俄罗斯人击退了。”
    “报,武大人的急件!”
    荣禄刷的站了起来,一把夺过了那急件,摊开一看,嘴角露出了笑容,“报,杨大人回营!”
    “叫进来!”杨岳斌进来复命,荣禄笑着说道,“论理,我也该让你好好休息,毕竟刚刚击退了俄罗斯人的援军,但是刚刚本座收到战报,武云迪已经千里奔袭打下了尼布楚,老杨,你若是再打不下乌兰乌德,那这三路之兵,可就差你的了。”

  ☆、二十六、北海之水(五)

马匹兴奋的打着喷嚏,却被嘴巴上的撂子堵住了,发不出一点点声音,暮色渐渐降临,十余里之外的城池开始点起了火把,城市里十分寂静,似乎没有一丝一毫即将面临敌袭的危机感。
    武云迪满脸胡子拉碴,用马鞭指了指不远处的城池,“这里就是尼布楚城了?”
    “是的,”那个蒙古头领的额头上全是冷汗,“大帅,我要不要去打探一下城中有多少守军?”
    “不不不,”武云迪摇了摇马鞭,“为了防止你犯错误,所以就不劳费你了,守军如何,我已经有了安排,”武云迪问亲兵,“白莲教的道爷们呢?或者是喇嘛?在这里的?”
    “守城大约是三千人。”亲兵禀告,“最近没有异常的兵力调动动向。”
    武云迪微微皱眉,“三千人,是块硬骨头啊,两位参谋大人,您们的意思呢?怎么进攻?”
    “直接攻击,”德国参谋汉诺威说道,他是一个留着红色大胡子的日耳曼人,“俄罗斯人在这里没有防守,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快速的进行攻击,先出动骑兵,再让火枪兵出马,这样能够保证机动性和进攻性相统一。”
    “好,”武云迪转过头看着已经跃跃欲试的属下,“不用说了,这就是荣禄大帅交代给咱们的目的地,拿下了尼布楚,三城连成一线,俄罗斯在此地再也硬不起来,传令,破城之后,此地府库尽数都给兄弟们自己拿!”听到这个消息,就连那个蒙古首领都呼气粗了起来,尼布楚可是俄罗斯远东第一富庶之地,多少年压榨各部得到的金银财宝,“大家统统都有,只是不许屠城,将来这可是大清的城池!”
    众人低喝。“出击!”如钢铁洪流一般的骑兵呼喝着下了山坡,朝着不设防的尼布楚涌了过去。
    杨岳斌这时候依然是满脸脏东西和汗水,他听到了荣禄的话,不免微微一怔。“武大人,去了尼布楚?”
    “正是,”荣禄摊开奏报,“七月二十日索尔山出发,翻过大兴安山。顺流而下,八月初三日到达尼布楚城外,借夜色偷袭,俄人无防备,大乱,黎明寅时三刻攻克尼布楚,俘获尼布楚省长并官员十多位,己方损失五百七十八人……”
    “啊!”杨岳斌猛地跺脚,“这个武云迪,真是坑死我了!来人。”杨岳斌咬牙,“本将亲自去攻城,务必要把乌兰乌德城拿下!”
    杨岳斌转身离去,站在荣禄身边的威廉闲闲的说了一句,“大人您使用的是贵国的激将法吗?”
    “是的,三路大军,已经胜了两路,”荣禄说道,“就剩下这乌兰乌德城,不能克尽全功。这不免是憾事,西伯利亚总督大约想着若是夺回两城,还不如保住没有失陷的,这里必然有大战。之前都是急行军偷袭得手,大约是俄罗斯人也不服气,说中国人只会用阴谋诡计,这几日携大胜之余威来攻打乌兰乌德城,较量一二,看看双方到底谁才是北海之主!威廉将军。请您把攻城的力量增强一成?如何?”
    威廉心里默默算了算,点点头,“可以增加百分之十。”
    营外响起了雷鸣般的马蹄声,中军来报:“杨大人已经率领其部出发攻城去了。”
    “他的大部分是骑兵,命令火炮火枪两队对城墙火力保持压力,”威廉从胸前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一个小时之后把休息的第三队排上去!”
    “是!”
    “俄罗斯人以为自己是欧洲的第一霸主,从来都是瞧不起别人的,除了英国他还稍微忌惮一点,对于德意志也缺乏应有的礼貌和尊敬,”威廉将军在普法战争之中获得了现在的这个爵位,并被选中前来远东执教,军人是天生的鹰派,他十分兴奋,“吞并波兰公国没有照会我们德意志,这么无礼,说实在的,我们德国还不如贵国的皇帝有魄力,敢于出手。这下可让我们抓到机会了,好好的羞辱一番双头鹰!”
    “传令武云迪,”荣禄踱步想了想,“东路大军归他统帅,尼布楚已经攻克,那他就坚守此地,我这里不需要支援,坚守尼布楚,等候国中的旨意。”
    “嗻!”
    “这个小子,”荣禄看了看奏报,“尼布楚府库空虚,无所缴获?这话也就是骗骗书呆子罢了,”荣禄对着威廉参谋说道,“尼布楚府库充盈,这个武云迪,怕是吃饱咯。”
    “在异国的抢劫可以增强军队的凝聚力,这是不可否认的,”威廉参谋说道,“只要注意影响,提高警惕,不要被敌人偷袭,这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恩,”荣禄点点头,“尼布楚已经克下,可以露布报捷回库伦了。”
    文书写好了捷报,荣禄看了看审核了一番,改了几个字,就让文书八百里加急送回到库伦,就在这个时候,帐外响起了欢呼声,传令兵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报大帅!杨大人带着兄弟们已经攻上了东城城墙,现在占据了一个角楼!”
    荣禄刷的站了起来,走出了营帐,用望远镜看着乌兰乌德城,只见到东城门上的城墙人来人往,双方交杂在一起混战,他连忙下令,“命火枪火炮营全力攻击四周城墙,其余诸部支援东城,一定要占稳咯!”
    “嗻!”
    “这个老杨,”荣禄兴奋的挥了挥拳头,“到底是有一股蛮劲!这样几下就上了城墙!乌兰乌德指日可下!”
    东城之上犹如绞肉机一般的厮杀着,两方混战在了一块,无法用火器,只能是白刃相斗了,杨岳斌的锁子甲上已经有两枚箭头插在里面,但是他丝毫不觉得疼痛,在自己的亲兵随行之下,犹如一把尖刀,所到之处,俄罗斯人无不溃败,越来越多的中国士兵涌上了城头,杨岳斌哈哈大笑,一脚踢飞了拦在自己面前的一个黄头发士兵,“痛快痛快,终于出了一口恶气。”他带着亲兵下了城门,见到一个穿着高级军官服饰的人带着几个士兵慌慌张张的往下逃走,杨岳斌大喝一声,“哪里逃!”一个箭步上前,手起刀落,顿时将那个武官砍翻在地。

  ☆、二十六、北海之水(六)

才过了一刻钟,传令官又极为兴奋的进来禀告,“城内已经投降了,是乌兰乌德城主!”
    “什么?”荣禄大为吃惊,这可是意外之喜了!“不会是有诈?”参谋嘀咕的说道。
    “城主已经投降,并命令俄罗斯士兵放弃抵抗,错不了!”传令官高兴的说道。
    直到大军入城戒备才知道,杨岳斌运气是如此之好,在城楼之上就遇到了支援此地的总督军队的统领,那个被杨岳斌一刀劈死,原本就是六神无主极为软弱的城主,在得知这个信息之后,立刻挂起白旗投降,至此乌兰乌德也落入清军之手,原本在此地做好打硬仗准备的荣禄十分惊讶,没想到自己的运气如此之好。
    杨岳斌率先攻上乌兰乌德城头,可谓是头功,荣禄在发出攻克尼布楚的捷报之后半日之内,再次发出捷报,皇帝接到两个捷报的时候,恰恰刚到了库伦。
    外蒙古乌里雅苏台诸王公台吉跪在库伦台城之外迎接皇帝,风吹动得旗帜猎猎作响,皇帝下了马车,双手袖在袖子里,偏着头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众人山呼万岁,皇帝正准备说什么,载澄排开了众人,大声喝道,“万岁爷,有紧急军报!”
    皇帝的脸一沉,什么样的军报?若是不好的,在这里岂不是丢了颜面?不少人已经悄悄抬起头看皇帝到底收到了什么,皇帝皱眉,随即舒展,“拿上来。”
    载澄恭顺得呈上奏报,朝着皇帝挤眉弄眼,起码知道了不会是坏消息,皇帝稍微放下了心。拿起了一本折子,打开一看,高兴的很。却连忙收敛住嘴角扬起的弧度,微微点头。“武云迪到底是能干的,”随即放下,拿起另外一本,“怎么这个荣禄又来了一本?”
    打开一看,皇帝呆住了,许久不说话,沈桂芬垂着手站在边上,瞥了一眼皇帝。载澄悄悄咳嗽一声,“皇上,这蒙古的王公们都等着呢。”
    皇帝转过了头,哈哈大笑,“好好好!朕今日一到库伦,就得如此大之捷报,可见天命在中国也!”皇帝在自得其乐,别的人一头雾水,皇帝笑了一会,吩咐候在一边的伯彦讷谟祜。“伯王,你是乌里雅苏参赞大臣,将这两份奏报一概宣读给诸王听吧。用蒙古话。”
    伯彦讷谟祜宣读军报,皇帝踩着红色的地毯缓步走向前,心思各异的蒙古王公们俯下身子,听着伯彦讷谟祜的奏报,心里犹如泛起了滔天巨浪,“武云迪克尼布楚,杨岳斌克乌兰乌德!”
    皇帝到了行在,毡房已经准备好了,庆海来禀告。“诸位王公和活佛都已经准备好,皇上是一个个见呢?还是一起叫进来?”
    “一个都不见。看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这心里头是鬼心思了。”皇帝得意的笑道,“这下子北海两边,俄罗斯丢了三城,这些人的心思也该稳定一些了——先叫沈桂芬,你,还有江忠源,伯王也叫进来,载澄一干人等也是。”
    “是。”
    伯彦讷谟祜是御前大臣,又是世袭科尔沁亲王,他带着几个大臣进来,先恭贺大捷,按理有大捷是要递献如意的,只是在外头,无法递献,伯彦讷谟祜十分为难,所幸皇帝也不在乎,“如意什么的,也无关紧要,到时候我倒是要从库房里好好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