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385章

重铸清华-第385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恭亲王应下,有左宗棠主持,想必西北无忧,这也就是为什么左宗棠一直还在西北的缘故。翰林下去准备拟旨明发,皇帝又吩咐,“大久保利通要求和中国互通有无,所以朕已经允诺,方便的时候,让北洋水师去日本访问。”
    这也是小事,无关紧要,就连李鸿藻亦是认为日本国无礼,小国居然敢在天朝头上动土,威慑教训之,甚好,众人都应了下来,皇帝觉得浩罕的事儿处置的不漂亮,有些懒洋洋的,对着别的事儿,也是点头应承居多,过了一会,恭亲王又上了一个折子,“这是臣的折子,请皇上过目。”
    皇帝接过了折子,见到了开头就皱眉,“六叔为何要辞去议政王的位置?”
    “这议政王是天恩浩荡,值垂帘非常之时,才侥幸给了臣这样的称呼,如今皇上已经亲政,臣不能继续居于此位,有碍于权责一统,故请辞之。”
    “不准,”皇帝摇摇头,放下了折子,“六叔有大功于朝廷,亦有恩于朕,朕尚且年轻,凡事还需要你多多提点,正是仰仗您的时候,六叔你怎么好请辞呢,如此以来,岂不是寒了朕的心,万万不可!”
    皇帝继续说道,“文公的身子一直不好,身上的差事这么多,朕瞧着他脸色差的很,倒不是朕嫌弃了文公,”皇帝诚恳的说道,“昔日曹文襄公亦是因为劳累过度而去世,皇额娘甚是后悔,这不是保全忠臣之意,所以我瞧着,军机处再添几个人来帮六叔的忙,也帮文公分担才好,六叔,你觉得怎么样?”

  ☆、十三、浩罕之乱(四)

听到太后这样发问,德龄想了想,回道:“日本国内是派了一些人去,只是开了几间客栈商铺等,要说发展了什么可靠的人么,那是没有的。”
    太后皱眉,“那就多派人去吧,架子搭起来才好干活,日本国近在眼前,不能小觑之,宣礼处办了这么多年,消息是有一些,但是还远远不够,德龄,你要好好谋划一番,怎么样再发展一下,日本国的消息,三日一送给我,等同俄罗斯的消息。”
    “是,”德龄应下了,慈禧问:“我这番出洋,京中有什么说法没有?”
    “大部分的人都说是睦邻友好之事,颇为赞成,皇上要革了八旗的丁银之后,对于太后您的行踪似乎更加关注了起来,有人说,太后只要回京,必然就能让皇帝回心转意,不能这样继续乱来。”
    太后摸了摸鼻子,不免苦笑,自己什么时候成了保守党的旗帜了?“除此之外,倒是没有别的纠葛,只是有人说怪话而已,说太后出洋,失了天朝的身份。”
    “恩,说去吧,没事,”太后说道,“说怪话自然是能说的,就是不能做怪事,白莲教这些人呢?还算安静吗?”
    “纳入了理教院管辖,凡事有了准则,都能依章传教,太后命西洋诸教也入京传教,正是百家争鸣之象,白莲教虽然稍显赫,但是也不逾矩,他们又有很好的道医,丸药炼制的颇有效果,平时悬壶济世,办些什么义诊之类的,倒是颇有慈悲心肠。”
    太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当年接纳白莲教,也是无奈之举,他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又抛出了橄榄枝,自然要借助,平定新疆,他教也出力颇多,故此把他的祖庭赐在新疆,第一个,是酬功,第二个,也是为了抵挡中亚诸汗国的宗教入侵,阿古柏白彦虎前车之鉴不得不防。”
    “太后不怕养虎为患吗?”
    “怕,当然是怕,”慈禧太后坦诚,“所以我也有战战兢兢之意,怕白莲教如今有了官面的身份,将来若是再有不轨之事,实在是防不胜防,这一回来就问你这个了。如今他们安分守己,我也放心了,有时候想想,若是他们真的弃了要推翻朝廷的想法,从此和衷共济,岂不是美事?”
    “招安了就好,”太后说道,“有我在,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兔死狗烹的事儿。只是他们的祖庭既然在新疆,”太后笑的偷了鸡一样,“这俄罗斯人来势汹汹,总要出一把力吧。”
    德龄默默听着不发一言,慈禧看着德龄白花花的头发,“这些年,你也老了许多,差事还能应付吗?若是累,就多找手下的人做,自己当个甩手掌柜。”
    “奴才身子骨还算硬朗,多谢太后挂念。”
    “这寿康宫每日都有太医候着,你自己不舒坦就叫太医,你是伺候过康慈太后和先帝的,那里使唤不了太医,别有什么自己藏着掖着,累积成了大症候,可就不好了。”太后笑眯眯的看着德龄,“我盼着你好好当差,好好休养,日后皇帝的事儿也要托付给你呢。”
    德龄眉毛抖动了几下,低着头看不清表情,“奴才遵旨。”
    “宣礼处要大用,”太后定下了基调,“不仅要侦查国内之事,更是要朝各国安排探子和搜集情报,如今是大争之世,我没有要称霸全球的心思,但是也不愿意什么事儿都不知道,不能提早做好准备,还是要你辛苦了。”太后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有点古怪,“那个劝浩罕国主来中国求救的落魄秀才不会是宣礼处的人吧?”
    “不是,”德龄从容的说道,“宣礼处并没有这人,不过此人居然能有合纵连横之能力,奴才以为,可以尝试着吸收一下。”
    “这个老穷酸,可真会给咱们中国惹事情,”太后说着抱怨的话,脸上却是兴高采烈,“浩罕国主若是被俄罗斯人擒住了,那夷播海以西,咱们就说不上话了,夷播海以东,也要被俄罗斯人慢慢蚕食掉,如今有了这个人在手,多少能有理由出兵了。”
    “出兵?”
    “当然了当然了,不是现在,”慈禧太后摆摆手。“只是这么一说而已,反正咱们可以去插手他们的事务了,中亚,我不希望是俄罗斯人一个人说了算,再往南就是印度和波斯,这里头已经被英国人占据了,南北夹击,咱们陆上可就没有出路了,浩罕国主来的正好。”太后啧啧称奇,“也不知道来了中国,对他来说是福还是祸。”

  ☆、十三、浩罕之乱(五)

来到大清,是福海是祸?这个问题,盘旋在纳西尔丁汗的脑海里已经很久了,特别是在他逃跑了好几次才从俄罗斯哥萨克骑兵的铁骑之下偷生,到了伊犁之后,虽然按照藩属的规制进行了招待,可新疆总督一直未肯与自己见面,理藩院的员外郎,也是总督驾前的一个湖南佬,用极重的湘江口音不耐烦的应付自己,他真的很担心什么时候中国人就会把自己绑起来,送给俄罗斯人。
    浩罕的都城听说已经陷落了,这是必然的事,只是没想到噩耗会这么快,纳西尔丁汗收到了消息,再也忍不住了,不顾那个员外郎的推脱之辞,就朝着总督府闯去。
    总督府外头戒备森严,却被纳西尔丁汗带着亲随冲的七零八落,大约侍卫也知道纳西尔丁汗的身份,不敢十分阻拦,不然就靠着他们几个亲随加上一个落魄书生,早就被赶出总督府了。
    任何一个汗国的汗王都是极重视服饰容貌的,只见有着湛蓝眼珠子的纳西尔丁汗留着两片精致翘起的胡子,胡子被修剪的十分整齐,头带着一个白色的绣金边的帽子,身披白色的袍服,国主才三十出头,鼻子挺立,长眉入鬓,衣袖飘飘,正是男人最迷人的时候,只是这时候纳西尔丁汗眼中却没有了以往的镇定,显得忧郁不安和怒气冲冲,“这把我们都凉在这里多久了,再等下去我的王城都要被俄罗斯人侵占了!不行,今天我一定要见到总督大人!”
    守门的总督标兵正是出生入死过来的,焉能怕这个一个番邦小国之君,为首的侍卫长正是有点不耐烦,准备叫人动手扔出去的时候,一个读书人模样。穿着青衫的三十多岁人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一把拉住了纳西尔丁汗,“哎哟。我的汗王,你怎么又在这里了?我不是说了吗?”这个人给侍卫长赔笑。又悄声对着纳西尔丁汗说道,“这事儿,复国还是出兵,这都不是总督大人可以说了算的。”
    “我知道不是他说了算,只是他把我丢在这里这么久了,我怕他忘了我,”纳西尔丁汗冷静了下来,朝着自己的亲随喊了一嗓子。“任何一个国家的事情,如果不是没人去提起,都是这样无声无息的淹没掉的,我想在中国也是一样的,你说大不了我可以去北京混口饭吃,但是,这和死有什么区别?”纳西尔丁汗坚定的说道,“不管结局如何,我绝对不能坐以待毙。”
    “您对中国的规矩还蛮清楚的,”那个书生擦了擦冷汗。“可这如今您也进不去啊。”
    汗王的亲随拿出来一方白色的毯子,就放在总督衙门的大门口正中央位置上,“进不去没关系。”纳西尔丁汗一挥白袍的下摆,盘膝坐在了毯子上,亲随们一起跪在身后,整齐的跪拜起来,“我就不信,这样总督大人会不见我,”纳西尔丁汗也不是傻子,知道必须由侍卫通报,于是悄悄对着那个自己依仗为智者的秀才说道。“你去和侍卫通融一下,只是要通传一番。绝不让他们难为。”
    原本门禁森严的总督衙门慢慢的聚集起了闲杂人等,中国人是最喜欢热闹的。虽然烈日当头照下,可不多会,也聚集起了不少人在围观,纳西尔丁汗如此不要颜面,秀才也无法,只好上前求爷爷告奶奶,仗着自己是读书人的身份,厚脸请侍卫长通传一番。
    这个秀才是昔日简拔各处读书人来西北担任学谕的第一批人,他走的有些远了,贪看风土人情,离了伊犁,到了浩罕王城,城中贵族也知道如今学成中文亦可在中国为官,这个秀才十分的吃香,日日都是王侯的座上宾,他也不欲归国,只在浩罕开设蒙学怕就能日进斗金了,没想到俄罗斯的铁骑如飞,瞬间就兵临浩罕了,老汗王退位,新汗王即位,打算着就是决一死战,没想到三战三败,王城就已经危在旦夕,这个秀才胆子包天,闯了王宫,一力鼓吹要入中国,保存自身,再求援之,这也是他自己的私心,不然俄罗斯人最不可能放过的就是中国人,纳西尔丁汗东来,难道可以抛下自己吗?要知道自己也是能当通译的。这样的见识,又是秀才,若是在新疆,起码可以放到一县学谕,别小看这些学谕,新疆诸部的子弟们,官府的命令听的少,只有对着这些师傅们还毕恭毕敬的,所以这秀才也能在浩罕国主前装大尾巴狼,侍卫长见围着的路人越来越多,也怕出什么问题,这才勉为其难进去通报,那个秀才就袖着手站在石狮子边上候着。
    纳西尔丁汗盘膝坐在毯子上,烈日照在头顶,他的鬓边沁出了汗水,汗水顺着脸颊流入了衣服里,他一动不动,盯着总督衙门站成两排的士兵,心里乱成了一团麻,中国人到底会不会帮助自己?
    似乎过了一个世纪,一个戈什哈出来,对着那个秀才说了什么,秀才脸露喜色,连忙跑过来,“汗王,总督大人愿意见您了!您快请起吧。”
    纳西尔丁汗嘴角露出了笑容,艰难的站了起来,他挣脱亲随的搀扶,整了整衣服,昂首进了总督府。
    那个秀才满意的准备离开,他觉得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没想到那个戈什哈一伸手,把他拦住,“总督大人也要见你,一同进去吧!”
    秀才狐疑的伸出食指指了指自己,“我也要进去?总督大人政务繁忙,在下就不去叨扰了吧。”
    “你带来的人,那里不适合去,快,别啰嗦,”那个戈什哈不耐烦的一推,那个秀才也跌跌撞撞进了总督府。
    秀才满脸委屈的跟在纳西尔丁汗的身后,绕过几处游廊,就到了白虎节堂,不是总督素日理事的地方,这里是召见大臣,应对天使的正厅,一个一品文官的老者已经高踞在堂上,见到纳西尔丁汗进来,也只是起身微微拱手,看到那个秀才,总督大人电一般的目光就朝着秀才瞪去。

  ☆、十三、浩罕之乱(六)

纳西尔丁汗抚胸朝着站起来的新疆总督、理藩院尚书、兵部尚书衔、兼管青海甘肃军务事、一等公左宗棠行礼,“外藩小国浩罕国纳西尔丁,给天朝皇帝陛下问安,总督大人安好。”
    “圣上万安,”左宗棠朝着东边拱手示意,“汗王请坐。”
    那个秀才被总督大人冰冷不悦的眼神惊吓住了,冒着冷汗,双腿瑟瑟发抖,好不容易挪移到纳西尔丁汗的身后,左宗棠慢条斯理的说话了,“贵生也请坐吧。”
    秀才这才又慢慢挪移到纳西尔丁汗下面的位置,左宗棠心里十分不悦,新疆好不容易平安了些日子,又是眼前这个不自量力的人,带着这个倒霉鬼把祸水东引了来!
    所谓圣人发怒不上脸,左宗棠心里虽然不悦,也只是展示在那一眼里头,起居八座的封疆大吏,不会把自己的不满表露出来,等到两个人坐下,侍卫奉上茶水,左宗棠喝了一口,慢条斯理的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