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361章

重铸清华-第361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叫孟加拉国吧!对了,加尔各答英国港口官,送了几个印度舞女来,翼王,夜露深重,咱们一起看看吧,听闻此地舞娘甚是了得,却是难得一见,喝几杯,再出发回去厮杀。”
    “这……是。”
    PS:  放假出国旅游,这一段绝对是会很有意思的旅程,哈哈哈哈。

  ☆、三、万里风沙(七)

同治十一年四月初,英国印度第二舰队护送大清国慈禧太后绕过阿拉伯半岛,到了红海,准备通过开通不到五年的苏伊士运河前往地中海,这一日正是在苏伊士运河段上行驶,太后从船舱里面出来,眺望运河景色,身后站了如今在中国当了十年海关总署总税务司罗伯特赫德先生。
    赫德有些谢顶,露出了宽广的额头,虽然他还不到四十岁,正好和慈禧太后同岁,这些日子是赫德和慈禧太后深入接触,能多谈话的一段时间,赫德惊讶于太后对于世界大势的了解程度。
    “赫德先生,听说,现在苏伊士运河是归法国人管着的?”
    “是的,殿下,”赫德用标准的北京话回答道,在中国多年,赫德早就精通中国话,“法国的拿破仑皇帝自从和大英帝国争夺美洲殖民地失败之后,除了北非的殖民地,在世界的西部已经没有别的地方可以让法兰西人留恋了,所以,法国人的目标改到了东方,打通苏伊士运河对于法国人的报答比起英国人更大,当然,我们从印度到英国本地的距离也被大大缩短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太后看了看运河平静的水面上,船只还不算多,可她知道,将来,这里是世界级的黄金运河水道,“这可是金山啊。贵国难道没什么兴趣吗?”
    赫德微笑,“法国驻埃及领事费迪南子爵获得了埃及总督帕夏的特许,成立了苏伊士运河公司,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把苏伊士运河开凿起来,期间不知道死了多少工人,这是法国人的禁脔,目前大英帝国不值得为了这个运河,和法国人再闹翻。”
    “可是法国人刚刚输给了德国人,把洛林和阿尔萨斯都丢掉了,还赔了50亿法郎,啧啧啧,论起来,到底比中国还有钱,再说了前些年,巴黎公社乱了起来,好不容易才平息下去,法国人正是衰弱的时候,”慈禧太后饶有兴趣,看着苏伊士运河,她的眼里冒着金光,似乎这平静的河水像是流淌着金子一般,“中国人有句古话,赫德先生一定是听说过,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样好的机会,贵国还不把握住吗?”
    “这,”赫德苦笑,“我只是在中国工作的英国人,女王和内阁的意思,我无法左右。”
    “我明白了,肯定是贵国的国策,”太后笑嘻嘻的说道,“大陆均衡之策,是不是?”
    法国人从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在西欧中欧建立的欧洲霸主地位被德国人在普法战争之中拉下了神坛,这也就是当年为什么,法国人愿意在天津教案让步的原因,他需要腾出手来应对德国人,很可惜,法国人还是战败了,德国人成为了欧洲大陆有着霸主样的一强,英国人自然是作壁上观的,可过分削弱了法国的国力,这将来,万一养肥了德国人,那欧洲又出现了新的霸主,这就是不好玩了,所以,英国人的想法,不能过度削弱了法国,免得让德国人脱了马缰,对英国造成难以估计的伤害。
    “那我就和贵国的女王和内阁首相说罢,”太后拖着腮,看着裸着黄色沙土的水岸,“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还没见到,真是遗憾,赫德先生你看过吗?”
    “在中国工作之前来过,如今的生活在此地的奥斯曼帝国人民和建造埃及金字塔的民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埃及金字塔这些已经没专人保护,风沙摧残,没有几十年那么雄伟了。”
    “是啊,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接下去就是奥斯曼土耳其,轮番统治着埃及,什么土著,想必都是没了,这些亡国之物,不看也罢,”太后说道,“到贵国之前,还有两件事要麻烦赫德先生。”
    “愿意为太后效劳,”赫德微微鞠躬,“我在中国工作,原本也就是听从殿下的差遣。”
    “一件事儿,你已经在准备了,我就不多说,就都拜托在你的身上了,另外一件事儿,说起来是我自己的小兴趣,”太后笑眯眯的说到,“埃及猫听说能通阴阳,辟邪,十分神异,咱们反正在港口还要停靠一日,不如就拜托你,去帮我买几只猫来?”
    赫德无奈的走下甲板,对着舰长摇摇头,“这位太后是怎么了,在加尔各答要印度舞姬,在南海要水果,今天到了埃及,居然要养猫!怎么,埃及本地猫很有名吗?”赫德问着自己的亲随。(未完待续)

  ☆、三、万里风沙(八)

亲随点点头,舰长安慰赫德,“我的老伙计,你就别抱怨了,东方来的太后,只要这些玩乐的东西,准备起来不是很困难的事,我听说她帮她的儿子治理国家十年,这退休了不能出国旅游散散心吗?就像我们去塞浦路斯度假一样,不过是出趟远门,再说了,”舰长不屑的鄙视东方来的太后,“这样一天到晚想着玩乐的统治者,根本就比不上大英帝国的女王!”
    四月二十,经过漫长的旅行,印度舰队护送下的大清帝国慈禧皇太后殿下终于到了伦敦港。
    创办于1785年于今已经有百来年的《泰晤士报》在头版头条专门发表了署名文章:“圣母还是屠夫?神秘的东方女统治者。”
    “作为中国皇帝的母亲,她应该是一位圣洁的母亲,为帝国诞下继承者,努力操持着后宫,保持不妒忌的心态,让大家相亲相爱,这是东方皇太后人物形象的一个模板,但是,马上要来参观英国的这个皇太后,她身上的血迹,和脑后的光环,一样的夺人眼球。”
    “她在作为中国前任皇帝宠妃的时候,就出谋划策,一把火烧了在长江边几万的天主教徒,”“幸好英国是信仰新教的。”“又用挑唆的方法,让反叛者的两个头目自相残杀,一座城市几天之内一直在流出鲜红的血液……授意军队大臣抓住了乱贼,用锋利的小刀把他们割成了一片片肉片。之后还是这位太后的儿子求情,才把所有的俘虏砍掉双脚的大拇指。发配到血汗工厂,榨干他们的劳动力。”
    “在她为帝国诞下继承者之后,她成为了这个古老国度的皇后,皇后利用了皇帝对她的信任,窃取了代替皇帝处理朝政的权利,并持续对反抗者进行了残酷的压迫。她提拔了不同种族的官员。并把皇族的年轻子弟送到战场送死。”
    “针对英国和法国对中国一起进行的惩罚措施,她体现出了一个顽固者的姿态,在她的主子她的丈夫逃离了首都之后,她毅然决然留了下来,并举全国之力,在海战失利的情况下,仗着一些骑兵和一些从英国购买的武器,非常幸运的取得了胜利,英国的印度士兵不少人安眠在了远东的土地上。”
    “……这次非常幸运的胜利。奠定了她在臣民之中的地位,随后她趁着自己丈夫逝世,又打败了她丈夫指定的内阁大臣,自己坐到了自己儿子、帝国新的皇帝身后。利用自己熟稔的政治手段来治理这个古老的国度。在治理国家的同时,又残酷镇压了西北的异教徒起义,并对他们进行了大清洗,几千个村庄在地图上被抹去,听中国人说,另外北方的一个民族,也必须接受某一个时期内。超过车轮高的小孩必须被砍头的惩罚……这位太后治理国家以来,似乎意识到和英国交好的重要性,不仅购买了许多英国优秀的军舰工业用品,又一改他丈夫的顽固,打开国门,让外国可以自由进出通商传教,要知道曼彻斯特的大主教,已经准备给这位太后授予勋章,为了在远东这块数亿人口的土地上,传播上帝的荣光,而给予她护教主的教职……听说这位太后对于西洋的科学技术也十分欣赏,已经在中国选拔官员的考试里面加入了英国的算术和天文地理,这样一位开明却又残酷维护自己统治的东方铁血女王,她来大英帝国,为了什么?来做什么?想要什么?她的到来,对已大英帝国来说 ,是不是一件好事?或者是一个倒霉星?但是有一点,可靠消息,关于种植鸦片的商人们要倒霉了,这次中国的太后,来英国,肯定会涉及到鸦片进口中国这个在中国人看来十分严重的问题。要知道,英国和中国发生了两次战争,都是和鸦片有关系的。本杰明,迪斯雷利。”
    总理衙门英国股的笔贴式战战兢兢读完了今日《泰晤士报》上的文章,一动不动的不敢说话,船舱之内,太后正站着睁开双手,让服侍的宫女给自己穿戴整齐,披上了朝珠,太后戴上护甲,“读完了?”
    “是。”
    “这个本杰明,迪斯雷利是谁?能在泰晤士报上发表署名文章,一定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是保守党的领袖,”赫德说道,“一直主张对外采取强硬政策 。”
    “那么,鸦片行业也是投靠保守党了?”慈禧太后给自己带了一边各三串的东珠耳环。
    “是,”赫德苦笑,“太后你真是英明。”
    “这事儿,不急,也不知道他从那里来的消息,居然把我的事儿打听的这么清楚,”太后接过了报纸,她认识几个英文,“啧啧啧,铁血女王,这词我喜欢,圣母还是屠夫?我怎么可能是圣母呢,如此圣洁的词,”太后笑道,“还是放在玛利亚的头上比较好。”
    赫德微微鞠躬,“太后殿下,大英帝国外交大臣和中国驻英法大使郭嵩焘已经一并在港口迎接了。”
    “好的,”慈禧太后戴上了朝冠,上面的五只金凤凌空欲飞,“那就烦赫德先生先下去交接一番吧。”
    “你下去,”太后吩咐高心夔,“今日身处外国,不要行中国跪拜之礼,免得中西风俗不通,闹出笑话,就鞠躬罢了。
    “是。”高心夔也转身离开,唐五福也穿了蟒袍,脑后还有一根孔雀花翎,笑眯眯的拿起镜子站在太后跟前,奉承着“主子今个明艳惊人,洋人见了一定是目瞪口呆。”
    外头的礼炮轰隆响起,太后微微一笑,“五福,你跟着我,一同下去,如今咱们可是能真见到西洋景了!”
    唐五福扶起太后的手,太后今日穿着明黄色的吉服,外头穿着石青色五龙团补服,脖子上挂着金色的朝珠,这朝珠是苏禄国进贡的,太后微笑,按下心里的忐忑不安,侍从打开舱门,太后走了出去,迎接外面的欢呼,举起手,朝着人群大方得体的招手起来。

  ☆、三、万里风沙(九)

在英国本土百姓的欢呼声之中,太后上了英国王室安排的黄金马车,当然,当地的百姓,可能对着慈禧太后还很不熟悉,所以相应的迎接和欢呼,都带着敷衍的意味,但是皇太后毫不在乎,依旧是喜滋滋的看着马车外面的景色,就连远处冒着黑烟的巨大烟囱,也是看的颇有兴致。
    黄金马车上有着一位年轻人,大约是三十出头,一头的红头发,刚开始留起胡须,穿着红色的礼服,斜挂着蓝色的绶带,胸前挂满了勋章,他就端坐在慈禧太后的对面,看着慈禧太后十分惊奇的样子,笑着说道:“皇太后殿下,您对伦敦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太后看着坐在自己面前,小自己几岁的年轻男子,这是大英帝国的皇储,将来的爱德华七世,如今的嘉德骑士、威尔士亲王、切斯特伯爵、康沃尔公爵、罗特塞公爵、都柏林伯爵。这称号真不逊于中国皇帝的谥号,太后暗暗腹诽,面上却是十分开心,“是的,亲王殿下,”太后虽然英语很烂,但是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里面,可能还算是出类拔萃,于是用了英语来说,不用边上的翻译来通传,“伦敦,这个世界的中心,工业革命开始的地方,有着莎士比亚的地方,怎么会不让人着迷呢?”
    奉承总是很能赢得主人的好感,爱德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希望皇太后能在伦敦度过一个美好的五月。”说了这句,于是这位帝国的王储悄然沉默了起来,太后闲着无聊,决定自动发问,“我在印度的时候,听说亲王殿下,很喜欢骑马和游艇?这两样东西我也很喜欢,很容易让人一颗赛艇,”太后说了一个英文梗,不过估计这个时间点没人听得懂,“骑马我也会,不过游艇,亲王您应该知道,中国没有游艇,所以希望亲王能在方便的时候带我去见识下亲王殿下的私藏。”
    爱德华的眼睛亮了起来,随即又暗了下去,“皇太后也喜欢吗?我以前是喜欢,这些年,忙着学业,还有在皇家海军里面服役,这些东西已经很久没碰了。”
    “人总是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不对?”太后的英文词基本上已经秀完,所以开始说中文,不过她的听力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大概能听得懂爱德华的说话,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