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359章

重铸清华-第359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官求见太后,烦请公公通传。”
    唐五福看了一眼高心夔,高心夔拱手行礼,“这会子步军统领纳兰大人也在里头,想必是和彭大人来意是一样的,彭大人,就不用多此一举了吧。”
    “哼,高大人知道本座要说什么吗?”彭玉麟有些愤怒,胡子都抖动了起来,“你们这些奸妄,撺掇着太后御驾出国,你等都是草芥之命,死了就是死了,太后乃是万金之躯,如何能轻涉洋人之险地,若不是太后在此地,本座必然要斩了尔等以谢天下!本座要见太后,何需你等多言,还速速通报!”
    高心夔只是微微一笑,也不辩解,而唐五福灰头土脸的进了洋楼,不多会就请彭玉麟进去,彭玉麟整了整朝服,大步进了洋楼,高心夔也不跟进去,唐五福摸了摸鼻子,“高大人,你不进去劝着点吗?”
    “我要劝什么,”高心夔笑道,“太后若是能被彭玉麟说几句就回国,就不会出海了,当日在京中多少人劝,太后不是一概不听吗?咱们就等着去更远的地方见世面吧,你这个素日深宫不出的人,将来也有资本吹吹牛了,您可是到了印度咯!唐总管,您说,这印度景致如何?”
    “西游记里头说,这天竺可是道德高僧所居之地,听说佛祖也是住这里的,”唐五福双手合十念佛不已,宫人多无依无靠,惯信宗教,清朝尤其信奉喇嘛教,虽然太后不感冒,可也不禁绝底下人,唐五福念了佛,“可我在这里头,没瞧见什么光头和尚啊。”
    “唐总管,这你就有所不知了,”高心夔笑道,“佛教是起源于印度不假,可这发源之地,菩提树下,已经没有多少佛教徒了,如今这印度,多数信奉印度教,这和尚自然是瞧不见了。”
    “原来如此,不过我瞧着,”唐五福看了看左右,“这港口打理的不错,倒是比天津港口要强,咱们那里乱糟糟的,远没有此处干净整洁。”
    “哈哈哈,”高心夔微笑,“英国人指望着港口赚钱呢,那里能怠慢了,再说,英国统治此地百余年了,自然打理的甚好,不过唐总管,你也别看这些房子,出去走走,就知道,这些亡国了的印度人,过得是多少可怜了。”

  ☆、二、万里风沙(三)

彭玉麟进了洋楼,上到了第三层,只见一个宫女引着自己出了楼房,到了露台之上,露台上阳光热烈,一个白色帆布遮阳伞下面,安放着一个鎏金的宝座,遮阳伞和宝座,一个正式到极点,一个懒散到极点,两者似乎有些不协调,一个带着双眼花翎的武官已经跪在了地上,宝座上只有明黄色的靠垫,空无一人,彭玉麟转过头,看着一个穿着月牙色纱布旗袍的女子靠在垛墙上,拿着望远镜看着海边,彭玉麟转过身子,甩着袖子跪下请安,“太后吉祥。”
    “起来吧,”慈禧太后偏过脸,露出了玉色的侧脸,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彭玉麟,“都说了,在洋人的地方,不要多礼,叫人看轻了你这个北洋水师的主管。”太后转过头,继续用望远镜看着海边,她显然也是看到了英国人军舰上的动作,她倒是不害羞,只是津津有味的看着,还啧啧称奇,“啧啧啧,这些英国人,真是放荡不羁,怎么学了法国人的一套。”
    彭玉麟大骇,却也不敢说什么,只好装作听不见,也不起身,“微臣万死启奏,请太后回銮。”
    “此事已经定下来,皇帝都没话说了,怎么你还这么多话,”慈禧太后转过头,放下了望眼镜,走到了宝座前,仰起脸迎了阳光,“京中的春天,可没有如此好的阳光,雪帅,是不是瞧见洋人们的军舰,比咱们好多了,心里存了胆怯的意思啊?”
    彭玉麟回道,“若是微臣和北洋水师在此地,半点也不惧,虽然如今出来一瞧,单单论英国人在印度的这些军舰,就远胜北洋水师,可微臣倒也不惧,只要操练得当。未必没有一拼之力。”
    “唔,”太后点点头,拿起了宝座边上的一些印度本地出产的水果,有芒果香蕉石榴。这些都不应该是中国三月出产看得到的,没想到这里尽数有了,还有极为甜美的荔枝,一串鲜红的荔枝,被沾着晶莹剔透的绿叶衬托着。格外诱人,安茜剥了一颗荔枝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吃了一口,赞道:“好甜,”吩咐安茜,“你把英国人送来的水果分一分,大家都吃一些,前些日子都在海上,没什么新鲜水果可吃的,侍卫们和水师官兵都叫人去采购。让大家都尝尝鲜。”安茜笑着答应了,“给纳兰大人和彭大人都多送点,听说外头还有西瓜,也拿一些来。”
    彭玉麟见太后不接话,只好自己继续说道:“只是太后在此地,微臣十分不安,这不安胜过了洋人军舰厉害,到了此地,英国人已经照会北洋水师,不许北洋水师继续护送太后。接下来有英国人的印度舰队护送,这没有北洋水师护送,微臣实在不敢让太后立于围墙之下,微臣万死。请太后归銮。”
    跪在边上一直没有做声的步军统领纳兰福也磕了个头,“奴才也和彭大人一样的意思,虽然步军陆战甚是了得,不输这些洋鬼子的兵丁,可远在他乡,且又是海上。奴才实在不敢自夸护得太后万全。”
    “这是英国人的地盘,能让你们停泊加尔各答,就是已经是他们的底线了,怎么可能允许北洋水师继续西进,摸熟了印度洋,那怎么还叫英国人的洗澡池?”太后笑道,“我本意让你们来瞧瞧英国人的军容,就是让你们清醒着些,不要夜郎自大,英国人的海军力量,远远在北洋之上。”
    “至于英国护送一事,自然是无忧,”彭玉麟正欲说什么,太后竖起了手,阻止彭玉麟开口,“若是出了什么差池,他们吃不了兜着走,再者,如今又不是和英国人打战,他们也做不出这种要掠俘他国太后的事儿出来,可是英国人邀请我去参观的,赫德这时候还在船上,准备着同行,这一节不用担心,我已经撤帘归政,只是出来散心,英国人抓了我,有什么好处?”
    纳兰福又要说什么,“好了。”太后不让两个人说话,这些话整日听得烦躁,“如今我也不瞒你们,直说罢了,皇帝刚亲政没多久,可朝中的人做事当差,都喜欢来打听我的态度,我是什么意见,我不忍心抛了外头的臣子,也不不愿和皇帝生分,虽然皇帝和我乃是亲生母子,可时日久了,未免会生罅隙,反而不美,我想着常住圆明园也是无用,少不了聒噪,趁着英国大使邀请的机会,这才躲了出来,寻个清净,这下你们知道了?”
    纳兰福额头上汗水刷刷直流,怎么他觉得头顶的太阳越发热了起来,他虽然身处御前当差,可这些话,却是第一次从太后嘴里听到,彭玉麟不为所动,他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可太后继续说下去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这光读书是不够的,我出来,就是瞧瞧外头的世界,也带着底下的人见见世面,如今外国留学归来的人不少,可多少人重用了?就说你彭雪琴的北洋水师,留学归国的人才,几个用上了?听说不少人还嫌弃他们以夷变夏,坏了中国规矩?哼,那些人我是当种子用要让他们发芽生根的,不是让你们把他们放在文书室抄抄写写的,或者当个佛像供起来的。”
    太后说的轻描淡写,可彭玉麟听出了其中的不满之意,“如今总理衙门、各部、招商局等,最是擅长洋务之事的人,我都带出来了,这第一个,是相互交流,第二个,也是存了一较长短的心思,咱们不可能一辈子跟在洋人屁股后头,好了这些事儿,和你们说也不懂,反正我这次也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再者,我又不是皇帝,不用劝谏我一心想着玩,游玩本来就是我这个太后该做的,出去,出去,”太后不耐烦的挥挥手,“你彭雪琴给我好好看看英国人是怎么操练的,学点起来,不要摆什么臭脸,他们瞧不起咱们是正常的,毕竟他们水师厉害多了,人家是天下第一海军!只要咱们若是能学到洋人们水师的精髓,你就算是卑躬屈节,那也是卧薪尝胆的勾践,将来必然能青史留名的,好了,跪安吧!”
    彭玉麟无言只好退下,怒气冲冲的下去准备折腾北洋水师的上下各级军官了,慈禧太后看见纳兰福还在地上,不觉得皱眉,“你还不跪安?”
    “奴才请问太后行止,”纳兰福说道,“英国人们已经问过奴才,御驾何时能够启程。”
    “不急,”太后看了看天边的景色,悠悠说道,“你就说,我有些晕船,要休养几日,且北洋水师没有休整完毕,我甚是不放心,加尔各答的景色甚美,我要好好住上几日,再启程。”
    “嗻。”
    “还有,护卫要外松内紧,免得叫洋人们笑话,咱们在这里大惊小怪的,”太后问纳兰福,“知道我要见谁?知道就好,抓紧着先,这人不见到,那我加尔各答是白来了。”
    “嗻。”
    太后端庄的微笑,等到纳兰福退下,唰的一下跳了起来,“安茜,”太后连声叫,脸上的淡定从容端庄瞬间消失不见,又朝着安茜招手,“快快快,把望远镜给我拿来,我还要看看洋人们的动静,哦,!!g!”太后拿起望远镜,甩开花盆底鞋子,大呼小叫:“这些洋鬼子!呸!真不要脸!”
    正在走下楼梯的纳兰福听到楼顶的尖叫,不由得滑了一部,差点跌倒在地上。
    周末啦,大家开心!

  ☆、三、万里风沙(四)

到了晚间,狮子国献上来的红宝石和绿宝石堆满了整个房间,虽然太后居于宫中多年,见惯了世间珍宝,可有半个足球那么大的红宝石亮闪闪的放在眼前,在灯光之下闪闪发亮,太后还是被惊呆了。
    狮子国就是锡兰,也是日后的斯里兰卡,太后从那一堆红宝石绿宝石挪开眼睛,“狮子国要做什么,送这么大的礼物给我?”无利不起早,他们,有什么企图?
    “狮子国王和世子等人已经被英国人圈禁在孟买,”高心夔说道,“这是本地的王公,献给太后,”高心夔脸上有些古怪,“听说太后是最热心为藩属出头的,昔日苏禄国的情景他们也听说过的,锡兰王公说,昔日前明郑和下西洋,狮子国就是天朝藩属,还领了金册金宝的。所以这些是要重新归天朝,做天朝藩篱,希望太后给他们撑腰呢。”
    太后摇摇头,让人拿下去,“锡兰离着印度这么近,我实在是力不从心,叫人退回去吧。”
    “那王公的使者已经服毒自尽了,没人可以退回去。”高心夔淡然说道。
    室内突然无人说话,死寂一片,“英国人之威,竟到了如此地步,罢了,收了人家的手软,”太后突然有些意气阑珊,“伯足,你也在加尔各答瞧见了,你说,这还不是英国人的本部,就已经如此繁华发达,英国人在此地势力之大,简直是触目惊心,中国要想和英国人一较长短,怕是三五十年之间,还不够。”
    “既然不能与之较长短,何不奋起直追?”高心夔说道,他陪同太后出行,感触也是颇大,除了给大清日报供稿之外,他自己也私底下记日记,记录出洋之事,“我如今瞧了英国人的繁华,倒是心里有了底。”
    “此话怎讲?”太后奇问,她自己觉得出来,这么一下比较,犹如一个人拿着刀,一个人拿着火枪,如此岂能对抗?原本雄心壮志颇强,可现在看来,未免差距太大了。
    “中国百代强盛,千年之间屹立世界之巅,因为都是第一,远远强盛于周邻,这才养了狂妄自大的毛病,如今洋人把咱们甩在后头,军备科技之利,冠绝天下,虽然有些沮丧,可到底,咱们有了学习的榜样,有了这个榜样,咱们一样样的学起来,把洋人的科学技术都学了起来,之后再推陈出新,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岂不是省了不少弯路?”
    “同治十年以来,用翻天覆地的词来形容变化,不为过,”高心夔侃侃而谈,“水师从无到有,洋务的事儿,也一样样入雨后春笋一般兴盛了起来,可以说,是如同火药般爆炸似的变化,别的不说,就说电报,此举,拉近中枢和地方的距离,消息瞬间可达,不虞有不通而致民变之事,且地方也没有割据一方延迟尊朝廷政令的可能,铁路、官道、邮政、轮船,国内物华之胜,远超嘉道咸,比康雍乾三代还要富裕,这些虽然花了钱买的,可到底,咱们也就省去了无数心思要把他们发明出来。”
    “伯足你说的有道理,”太后点头,她突然想到日后的天朝,就是搭上西方国家的顺风车,科学技术买进学进偷进,就跟在西方国家屁股后头亦步亦趋,把他们的科技学到了十成十,再自主创新,或者山寨之,难怪日后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酸溜溜的说中国人一直在搭顺风车,对着世界发展没有做出贡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