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334章

重铸清华-第334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慈安太后这句话,慈禧太后挥挥手,原本已经平息的怒气似乎又萌发了起来,一拍桌子,砰的一声响,几个人连忙站了起来,“我辛辛苦苦这么些年,到底是为了谁?”太后喝道,语气十分僵硬,见到几个人吓了站了起来,又让他们坐下,“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这大清的江山,爱新觉罗家的江山!我要是能享福,怎么不享福,谁不愿意,每日逛逛园子,听听戏,和姐妹们聊聊天,谁愿意天天在那里看那些长死人的折子?还要日日见大臣,晚上睡不好觉,就怕有什么八百里加急的不好消息传来,我都是为了谁?无非是为了自己这个亲生的儿子!他倒是好,”慈禧太后恨恨的说道,“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给我脸,”慈禧太后拿起盖碗,就要往地上掼,丽贵妃连忙拦住,“姐姐仔细烫到手,”
    慈禧太后脸色铁青,“他要亲政,直接和我说就是,我那里有不肯的道理,为什么要弄出这么多事儿来,还叫一群人来闹什么死谏金殿!实在是伤透了我的心啊!”说完滴下了几滴泪来。
    慈安几个人慌得不知道怎么了,连忙跪下,太后自从先帝驾崩之后,就算叛逆再猖狂的时候,也都没有流过眼泪,今日居然留下了眼泪,可见是真伤心了。
    她当然是伤心,她以为自己和儿子之间没有什么嫌隙,自己也喜欢把话说直接点,她作为一个后世来的人,分外珍惜这段血肉之情,想着就算是天家总不会没有亲情的。(未完待续)

  ☆、二十八、日月分明(六)

没想到居然是如此一个结局。
    她实在是伤心了,这么多年兢兢业业,无非是想着把国家治理好了,完成自己的目标,然后顺顺利利的退下养老,享受生活,没想到,居然是如此!
    安茜奉上了手帕,太后抹了抹泪,眼眶还是红红的,哎,人一旦软弱起来,就是什么样子都不顾了,太后让大家起来,“这是做什么,我只不过是发发牢骚,怎么叫你们都赔不是了。快起来。”丽贵妃自然和皇太后情分不同,挨着皇太后坐下,搂着皇太后的臂膀,“娘娘,万岁爷年纪还小,又是像极了您,性子跳脱了些,也是正常,不过是受了那些小人的挑唆,”丽贵妃恨恨说道,慈安太后眉心跳了一跳,“才对着娘娘不恭敬的,这是小事儿,大不了打发了那些小人就是了。”
    这时候谁还不知道养心殿发生了什么事儿,六宫中人都是皆知了,云贵妃也说道,“是啊,娘娘,不过是一些读书人闹着虚文章,算不得什么。”
    “只是五爷怎么这么糊涂!”慈安太后摇头说道,“当着大家的面给姐姐您委屈受!”
    “他是糊涂,真真糊涂!”慈禧太后这会子还不知道惇亲王是被人推了一把,这才山呼起来,慈禧太后心灰意冷,“这才做了这些事儿出来!我垂帘听政这么多年,自以为不用党羽立朝,所用的人,无非也就是你们家里的亲眷,如今看来,出了事儿,几个人顶什么用!就连议政王,哼哼,”慈禧太后冷笑一声,“个人各扫门前雪,真是半点都没错,我算是见识到了。”
    几个人不再说话,只是听着太后发牢骚,“罢了,”慈禧太后心灰意冷,“皇帝既然想亲政,那就亲政吧,横竖外头有议政王看着,错不到哪里去了,我辛苦了这么多年,是应该多将养将养,旧年中箭落水的伤也没好全,就多休息一下吧,我已经下旨,让内务府准备选秀,你素日里留心的那几个人,也都留意着,”慈禧太后强打起精神,对着慈安说道,“选秀的事儿要办好,尽快着办吧。”
    “这……娘娘要不要再缓一缓?”云贵妃说道,“万岁爷的意思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他的意思就要是快点大婚,大婚之后就可以亲政了。”慈禧太后回复了淡然的神色,“皇帝的意思如此,我自然不能违拗,就这样吧,叫钦天监择吉日,选秀,立后,册封,如今还在正月,就瞧着端午之前有没有好日子,通通料理了就是。”
    慈安太后应下,“不知道姐姐属意谁为皇后?咱们可以早早的看一看。”
    “让皇帝自己个定吧,”慈禧太后这时候对这些事情一点兴趣都没有,“选上来的八旗秀女,想必都错不了。”
    唐五福走了进来,禀告道,“万岁爷来请安了。”
    几个人面面相觑,太后闭上了眼,“告诉皇帝,今个我累了,过几日再见;让他回去吧。”(未完待续)

  ☆、二十八、日月分明(七)

同治皇帝到了弘德殿,一干师傅们已经在里头等候一会了,载澄脸色苍白,他虽然不能亲眼见到养心殿里面剑拔弩张的一幕,可辗转听人复述,已觉惊心不已,跟着皇帝出了养心殿,又见要和这些师傅们商议着什么事情,载澄腿已经酸软,对着皇帝苦着脸说道:“万岁爷,奴才肚子痛,就怕要出恭了,请万岁爷饶了奴才今日的差事。”
    同治皇帝点点头,看着载澄跌跌撞撞的走了出去,转过脸,就坐在轿辇上,对着桂祥说道:“舅舅呢,是跟着皇额娘,还是跟着朕?”
    “奴才是万岁爷的陪读,自然是跟着万岁爷,”桂祥恭敬的回道,扶着皇帝下了轿辇,“万岁爷,如今可是非常时期,您可要三思而后行啊。”
    “知道了,”同治皇帝远远没有外表表现出来的那么沉稳淡定,内心惴惴不安,有桂祥一起,顿时觉得胆气壮了起来,点点头,大步走进了弘德殿。
    李鸿藻等人喜笑颜开,等到皇帝落座,李鸿藻一定要率领几个师傅们大力参拜,皇帝不许:“素日里是不行礼的,师傅们何须如此?”
    李鸿藻正色道:“今日不然,臣等几个心里实在是高兴,高兴皇上终于敢在养心殿说出自己心底的话儿,不让忠贞之士心寒,臣等虽为帝师,却也还是皇上的臣子,今日复见万岁有圣祖高宗之姿,如何不让臣等肝脑涂地,米分身碎骨?自然要大力参拜,为皇上贺!”李鸿藻带头,后头跟着翁同龢、倭仁、徐桐三位,一起三跪九叩恭贺皇帝。
    皇帝涨红了脸,点点头,“辛苦几位师傅了,快起来。”等到李鸿藻等人起来,皇帝又问:“今日已经得罪了皇额娘,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皇额娘已经让朕大婚,这么说来,接下去,咱们候着就成?”
    “不然,”李鸿藻摇摇头,“太后虽然已经松口让皇上大婚,可到底还没说清楚,什么时候撤帘,怎么撤帘,这两件事是合二为一的事儿,大婚事儿若是一旦敲定,必须要马上上折子让太后归政万岁爷,这才是一劳永逸的法子。”
    皇帝想到皇太后,不免有些气馁,懦懦说道,“如此以来,朕岂不是太过于不孝?今日一事,朕就觉得太过莽撞了。”
    李鸿藻又叫同治皇帝宽心,“今日朝会,万岁爷也瞧到了,八旗勋贵,朝臣,都支持万岁爷亲政,只有那么几个跳梁小丑而已,万岁爷亲政乃是大势所趋,顺天应人之事,再者,皇太后荣养后宫,万岁挑过这万斤的担子,才是第一孝顺之人。”
    李鸿藻满口仁义道德,听得边上的桂祥暗自鄙夷不已,不过这个时候也只能说这些让皇帝宽心,翁同龢又磕了个头,“皇太后已经应允为皇上选秀,臣以为,内务府是议政王管着的,还请李相让议政王速速选秀,臣忝为礼部侍郎,也会让礼部速速操持册封后宫的典礼。”
    同治皇帝默然无语,这会子脸上还是露出一丝犹豫的表情,李鸿藻暗叹,果然是父子相似,昔日的文宗皇帝也是如此犹豫不决,耽误了国事家事。这时候却也不能说什么,只是一味鼓励着皇帝,“万岁请宽心,就算万岁有不顺皇太后的地方,可母子两人岂有生分的道理,皇太后只有皇上这一个儿子,皇上要什么,皇太后不会不给的。”
    “是啊,朕若是要什么,皇额娘不会不给的,”同治皇帝点点头,“朕知道了,朕要如何去做?”
    “如今之计,请皇上笼络住议政王,议政王乃是军机领班,议政王爷,若是王爷心里有着疙瘩,想必皇上亲政大计必然还有波折,只能如此如此,方能让外朝安稳,”李鸿藻一言既出,徐桐等人几乎要跳了起来,只有翁同龢眯着眼睛不说话,同治皇帝惊奇的点点头,李鸿藻复又说道:“请皇上速速去储秀宫给皇太后请安。”
    同治皇帝有些扭捏,“今日怕是皇额娘很不高兴,朕如何能去碰钉子?还是过几日才好。”
    桂祥悄悄说道:“大家都知道今日皇太后不痛快,可皇上这会子去了,一是体现万岁爷孝顺,二是万岁爷负荆请罪,想必这样皇太后就不会怪罪万岁爷了。”
    皇帝点点头,别了弘德殿的师傅,带着桂祥到了储秀宫门外,这会子皇帝懂得规矩,让太监通传,没想到,唐五福尴尬的走了出来,告诉皇帝,“太后娘娘歇下了。”(未完待续)

  ☆、二十八、日月分明(八)

皇帝的脸色一下子就板了起来,原本还有些忐忑不安的样子,这会子全部化成了恼羞成怒的意味,“这会子才什么时候,皇额娘就歇下了?”
    唐五福苦着脸说道,“是呢,这会子,几位娘娘正在伺候太后娘娘洗脸,怕是等会子就要歇息了。”
    皇帝红着脸,正准备发作,一个轻柔的声音响起,“皇上,”皇帝抬起眼睛一看,原来是后宫后妃之中除了自己的生母之外,位份最尊贵的三位,慈安太后和丽贵太妃、云贵太妃,原来是慈安太后喊住了皇帝,“这会子你怎么过来了?”
    “刚才没有伺候皇额娘下朝,这时候过来瞧瞧,”皇帝板着脸,“没想到皇额娘不愿意见儿子。”
    “什么话,”云贵妃瞪了皇帝一眼,气愤的对着丽贵妃说道,“万岁爷如今可不太尊敬我们这些后宫女子了。”
    同治皇帝面上一紧,连忙说不敢,他幼年时的骑射都是云贵妃教的,云贵妃教导颇为严格,同治皇帝一直都极为惧怕这位太贵妃,“云娘娘,儿臣并不敢。”
    “万岁爷,您不尊敬我们这些人都没事儿,你就记住一点,”云贵妃走了几步,走到皇帝跟前,盯着皇帝,丽贵妃见云贵妃说话有些严厉,不由得有些害怕,悄悄拉住了云贵妃的袖子,被云贵妃摆脱开了,“昔日是谁对万岁爷不敬,把持着外朝,想要霸占朝纲的,是谁被贱人射中一箭,假死脱身这才换来皇帝如今的太平日子的,皇帝若是还记得这点,就不能对着皇太后如此!”
    云贵妃性子刚烈,说完了这一席话,福了一福,就转身离开,丽贵妃想开口说什么,却又不敢,只是悄声叹了一口气,劝皇帝别着急,“什么事儿不能和你皇额娘好好说呢?你皇额娘在气头上,过几日就好了,你可千万不能和皇额娘闹了生分。”
    丽贵妃也转身离开,同治皇帝脸上一阵青一阵红,慈安抬头柔声按着皇帝的肩膀,“好了,几位娘娘都是为你好,你可不许放在心上。”
    “哼,谁都说对朕好,”皇帝有些气馁,又觉得大家都不懂他,“谁知道朕要什么。”
    “额娘知道,”慈安太后拉住皇帝的手,让皇帝去自己的宫里,“你呀,还是小孩子脾气,什么事儿,都摆在脸上,你是皇帝,是天子,是天下人都要跪拜仰望的真龙天子,要喜怒不形于色,爱恨不为人知,晓得了吗?”
    同治皇帝点点头,眼中差点要滴下泪来,“还是额娘最温柔了,从来不会觉得朕是小孩子。”
    “你都多大了,那里还能是小孩子,”慈安太后走出了储秀宫,一行人到了太液池,慈安太后瞧了瞧太液池边上的红梅,“我就巴望着你早日亲政,我呢好早点抱孙子,做个祖母就罢了,外头的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皇额娘就你一个儿子,不让你亲政还让给谁呢?”梅馨吩咐边上伺候的宫人都推开,“我知道你喜欢桂莲那个丫头,”慈安太后温柔的声音在同治皇帝耳边响起,“我已经叫我的阿玛叫人找了,只要没嫁人,等你亲政了,你自己个下旨,把她召进宫来。”(未完待续)

  ☆、二十八、日月分明(九)

到了次日,同治皇帝猝不及防的就遭受了大困难,都察院的御史们并不是只有清流之中的人物,更多的是这么多年洋务培养出来的新式科举进士,虽然只是这几年,算不上多少朝政骨干,可不少人已经牢牢占据了都察院的位置,皇帝处事失了妥当,第二日雪花般的折子就飘进了军机处,上奏劝谏皇帝“行事无端,不敬太后,不恤辛劳。”董元醇旗下的第一干将张素山,又直接朝着恭亲王开火,“观望之心甚浓,不能调和阴阳,失却议政王之望,德不配位,不堪大用。”一席话说中了恭亲王的心事,他在军机处看这个折子看的满脸通红。
    又有人弹劾李鸿藻等人,“身为帝师,心怀不不轨,挑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