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326章

重铸清华-第326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驾,皇帝坐着轿辇,穿着石青色的朝服,笑盈盈的看着众人,新疆平定,又是临近新年,双喜临门,皇帝自然是意气风发,皇帝到了阁前下轿,见到惠征又说了几句话,桂祥也穿着朝服伺候在御前,一干人进了紫光阁,众人山呼万岁,皇帝到了宝座前叫众人平身,“今个得到了好消息,左宗棠已经和俄罗斯人议定好了西北边界,如此以来,新疆可得安宁,国主,”同治皇帝看着浩罕国主,“你既然为天朝藩属,自然要守卫边疆,尽藩属之责,上敬天朝,下安百姓。”
    浩罕国主又连忙站起来,右手抚胸行礼称是,说了一篓子的恭维话,皇帝也只是笑吟吟的听了,摆摆手,请浩罕国主坐下,“开宴吧。”
    酒过三巡,菜已经上的差不多了,皇帝也有些倦了,看着殿内之人有些拘谨,就站了起来,让大家继续,自己先返宫,众人站起来准备恭送皇帝,皇帝走出宝座,走到武云迪的跟前,笑道:“姨丈身子可好?听说在土尔扈特部生了大病。”
    “多谢皇上挂念,奴才的身子已经全好了。”武云迪回答道。
    “那就好,”皇帝笑眯眯的说道,桂祥跟在后头,对着武云迪说道,“姐夫已经一个人太久了,如今得胜回来,”桂祥看了看皇帝的脸色,“该是再娶妻成家了。”(未完待续)

  ☆、二十五、白云苍狗(二)

皇帝脸上表情微微一凝,“是啊,武府没有人主持家事,老是叫外人来帮忙,也不是个事儿。”别的话不再多说,脸上淡淡的,转过头吩咐载澄和桂祥继续在此地饮宴,自己带着陈胜文回宫去了。
    桂祥瞧了武云迪一眼,见武云迪沉默不语,也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功臣们都是在武将行列里的,原本皇帝在有些拘束,过了一会,顿时也就放开了,丝毫没有浩罕国主放在眼里,桂祥也只是笑着和载澄说话,过了一会,储秀宫传来旨意,封冯婉贞为府君,按照多罗格格之礼,十二月初一下嫁给武云迪,武云迪默然无语,起身跪拜谢恩,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诸位又连忙围上去恭喜,桂祥却是被惠征叫了出去。
    惠征乃是鸿胪寺卿,殿内的一切他都照应着,自然也听到了皇帝的说话,脸色有些不好看,“你和皇上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阿玛怎么了,”桂祥笑道,“这还能有什么意思。”
    “我告诉你,皇上是你的外甥不假,但更要紧的是,他是你的主子,”惠征说话难得严厉,“伺候主子,不是有什么说什么的,最要紧的是不能让主子不舒服,你又不是不知道皇上的心思,那些话是你该说的吗?”
    桂祥脸上火辣辣的,唯唯诺诺,“是,阿玛教训的是,我知道了。”
    “你给我谨慎些,”惠征说道,“过了年,太后想让你外放。”
    桂祥苦着脸。“这在京师里好好的,怎么要外放。”他可是吃不惯外地的苦,“去哪儿?若是去西北,那可真是要老命了。”
    惠征气打不出一处来,瞪着眼睛喝道。“怎么不能外放,你老子当年若不是外放保住了两江的银子,怎么有这么鸿胪寺卿,太后的旨意你是知道的,没有外放过,别想着入京当六部九卿!这也是咱们安分守己这么多年。军机处的人这才允了,不然咱们可是外戚,太后已经垂帘听政了,咱们还想着有大折腾,是不能够的。”
    “阿玛我知道了。”桂祥嬉皮笑脸,“这不是想着去那里,先预备着吗,多少心里有个准备。”
    “这事儿阿玛怎么知道,吏部、军机处、宫里头都要一一过去才能呢,”惠征也是颇为自豪,“有了太后娘娘招抚,想必你是苦不了的。”惠征一瞪眼,“可别给太后娘娘丢脸!”
    皇帝出了紫光阁,却没有立刻回宫里头。而是命太监们望着南边行去,隔着南海望了望雪中的琼岛,又行到宝月楼下,拾阶而上,站在宝月楼上看着长安街人来人往,悠然出神。陈胜文对着皇帝说道:“皇太后那里传来旨意,冯婉贞赐婚武云迪。”
    皇帝淡淡说道:“知道了。你把朕那串珊瑚朝珠赐给县君吧,让她戴着出嫁。”
    陈胜文应下。见皇帝心情不佳,就请皇帝回宫,皇帝看了看远处的山色雪光,“小文子,你说,朕是不是天子?”
    “自然是,万岁爷福气大的很呢。”
    “那怎么朕想要的人都要不到呢?”同治皇帝初尝愁滋味,心内怅然,陈胜文不敢接话,皇帝自顾自的说下去,“朕连和皇额娘说这事儿的胆子都没有,还算什么天子?”
    “万岁爷富有四海,日后这美女多的很,也不必计较一个人了,”陈胜文安慰道。
    同治皇帝长长的吐了口气,“罢了,朕这个皇帝憋屈,回宫吧,明个还要早起去讲武堂听课,回来还听戏呢。”
    皇帝到了宫中,先径直去了钟萃宫,恰好慈安太后在午睡,皇帝也没惊动,就进了东暖阁,梅馨吩咐了桂莲来伺候皇帝用茶,皇帝喝了杯茶,脸上淡淡的,只是看着坑桌上的几只玉蕊红梅出神,皇帝自来钟萃宫,都是桂莲伺候茶水,桂莲拿了两碟点心上来,见皇帝在发呆,“万岁爷这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皇帝回过神来,“没什么,你今日拿了什么好吃的给朕?”
    桂莲把两个碟子放在了皇帝跟前,“一样是栗子牛乳糕,栗子是奴婢亲自择的,水磨成了粉,兑了牛乳、白糖在蒸笼上蒸的,奴婢试过了,口感细腻的很;”桂莲说话又快又利落,像是一只画眉鸟儿在叽叽喳喳,“还有一样是鸡蛋沙琪玛,是咱们旗人的吃食,知道万岁爷不喜欢吃咸的点心,这沙琪玛是淡的。”
    皇帝看着桂莲娇俏的模样,点点头,心情顿时好了许多,“难为你的心思的,你来伺候朕用吧。”桂莲给皇帝卷了袖子,又奉上银筷子,皇帝吃了几口,点头称赞不绝,又问:“有汤没有?”桂莲说道:“有银耳红枣汤。”皇帝点点头这才罢了,用了点心,又伺候皇帝漱口,吃了点东西,皇帝的心情明显痛快了起来,歪着炕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桂莲说话。
    皇帝问桂莲最近在做什么,桂莲说道,“除了伺候太后的茶水之外,别的倒是没什么事儿,只是绣着花玩。”皇帝又问她都绣什么物件,桂莲又说,“别的东西倒是也不会绣,只是绣个荷包,扇袋,手帕这些小物件儿,只是自己闹着玩罢了。”
    皇帝说道:“那就给朕绣个荷包罢。”桂莲连忙说道,“万岁爷的东西,奴婢怎么敢绣啊。”
    “这是你的心意,自然能绣,”皇帝笑眯眯的说道,桂莲脸红了一大片,低下头蚊子一样的声音,低低应了一声,脸上的红晕染上了脖子,皇帝也觉得唐突,咳嗽一声,脸上也红了起来,这时候西暖阁有了动静,梅馨掀开帘子,朝着同治皇帝微微一福,“万岁爷,太后娘娘起来了。”
    皇帝如释重负,连忙起来,“我瞧瞧额娘去。”梅馨看了桂莲一眼,心下有些狐疑,却也没多什么,跟着皇帝出去了,到了西暖阁,慈安太后笑眯眯的看着皇帝,“皇帝,桂莲伺候你喝茶的?”
    “是。”
    “这个孩子怎么样?伺候的可还行?”
    “甚好,”皇帝赞许,见到太后脸上浮出莫名的笑意,又红了脸低下头不说话了。(未完待续)
    ps:之前的章节错误,请勿理会~现在月票也没啦。。。。。所以没也双倍月票啦。。。。。

  ☆、二十五、白云苍狗(三)

慈安太后长发及地,拉过皇帝的手,笑道:“我知道你的心思,”指甲上染着凤仙花的手拍了拍同治皇帝的手背,“桂莲我瞧着不错,是能伺候人的,将来给了皇帝你,也是一条出路。”
    “额娘费心了,”同治皇帝笑道。
    “没什么费心的,额娘这宫里头,总是要先让你开心的,桂莲伺候你开心,额娘也就满意了,只是有一样,”慈安笑着指了指同治皇帝的鼻尖,“你还没大婚,别的事儿,可不能干。”
    同治皇帝脸上一红,笑嘻嘻的应了,“额娘疼儿子。”
    “你放心好了,她在这宫里头,就是伺候茶水,粗重活计不会使唤她的,等到你大婚,名正言顺的可以把她安排起来了,她虽然是包衣家的,可也是家事清白,都是老实巴交的人。”慈安抬起眼瞧了瞧梅馨,梅馨无声退下,“冯婉贞的事儿,哎,说到底也只是她没福气,皇帝就放手罢!”
    同治皇帝摇摇头,“说到底还是儿子不讨人喜欢。”
    “什么话,皇帝你是天下第一尊贵的人物,多少人想进宫都不可得,怎么是不讨人喜欢呢。只是,哎,”慈安太后爱怜的看着同治皇帝,“你没亲政,这些事儿,到底也说不上话。”
    同治皇帝微微皱眉,却也没说什么,只是默默点头,慈安太后见同治皇帝这表情也不说话,“听说今年侍读选了几个新进士,很是不错,皇帝可还满意。”
    “甚好,这几次选进来的进士,都是极为开通,眼界也开阔,很是不错,倒是比弘德殿的师傅们都要有意思,这些人将来对于洋务也是有好处的,”皇帝点点头,颇有明君之范,“这些年很是选了许多良才,儿臣也看的很开心。”
    说了一句话,皇帝就退下了,“儿子还要去养心殿准备叫起,额娘请安置吧。”
    慈安太后点点头,“你去吧。”
    梅馨悄无声息的走了进来,“娘娘,这事儿,是不是太急了。”
    “是要急,不然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呢。”慈安太后放下了手里的白玉梳子,“宫外头安排好了吗?”
    次日在漱芳斋赐宴,这次乃是赐宴功臣,并请军机重臣诸王亲贵六部九卿、蒙古亲王、藩属使节等一同陪同,原本也是邀请了各国使节,不过这些外国人素来不喜欢看,所以也并没有来,今日并没有后宫诸妃在,皇帝刚坐下,就对着坐在正中间宝座上的慈禧皇太后笑道:“皇额娘思虑周全,又在寿康宫安排了戏台子。”
    “这后宫里头大家都喜欢看戏,不能因为咱们在这里庆功,就让她们干听没的看,”慈禧太后今天也是穿了一件橘红色的吉服,头上带着点翠五凤朝阳的头面,听到皇帝这么说,慈禧太后笑道,“怎么就让女人没的看戏呢?恰好,这样的大喜事,就让这外命妇也一同入宫乐呵乐呵,普天同庆嘛,慈安妹妹在那边照顾着,我在这边,就没不妥当的了。”(未完待续。

  ☆、二十五、白云苍狗(四)

皇帝原本今日还想着在这里看一眼桂莲,知道慈安太后不来了,就罢了,几声鸣锣,第一出戏就是《安天会》,这戏极为应景,讲齐天大圣孙猴子偷入瑶池,偷吃仙瑶后趁醉闯入兜率宫,将太上老君炼制的金丹尽数吃光后,混出天门回到花果山。玉帝闻报大怒,命托塔天王李靖率天兵天将去捉拿孙猴子。一番大战,孙猴因被二郎神的哮天犬咬住了小腿肚子而被擒。随后逃脱又大闹天宫,玉帝无法只好请来观音、佛主来降服,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之后,玉帝王母开安天大会,以表庆祝。
    这是一出极为喜庆的戏,又恰好西北平定,慈禧太后对着皇帝笑道:“这戏儿可是太应景啦。”
    皇帝也笑着点头,“西北平定,海清河晏,海内混元一统,儿臣为皇额娘贺。”站了起来,举杯恭贺,在座群臣也迅速站了起来,“臣等为太后贺。”
    太后矜持一笑,举起酒杯,“诸君同饮!”左手的袖子掩住了酒杯,太后一杯饮尽,“诸君可自便,不必拘束!”
    太后又命桂祥把盏,载澄持壶,为功臣倒酒,两个人心里暗暗叫苦,还想着好好看看戏,脸上却是不敢多说,只好陪着笑脸一路敬酒。大家也知道太后素来有新奇的想法,今日命两人倒酒,明显是代替皇帝亲自给诸位功臣斟酒,众人又是心满意足极为开心,只是荣禄一个人,眉头微锁,不知道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武云迪窥得荣禄脸色,就举起杯对荣禄敬酒,“荣大人,”武云迪悄悄地说道,“今个是赐宴的日子,不能脸上不开心啊。”
    荣禄惊醒,“多谢武大人提醒,”荣禄干了杯中酒,脸上神色缓和起来,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只是时不时抬起头,瞥一眼远处宝座上的红色身影,悄无声息的叹了口气。
    之前荣禄已经有了爵位,军功封为二等伯,又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兼任讲武堂司业,是讲武堂的第二把手,仅次于讲武堂祭酒陈孚恩,这个岗位起初大家不知底细,不过是以为是太后拿一个岗位来安置安抚陈孚恩而已,可年底这道谕旨一下,大家就已经了悟,这就是武人的国子监,日后军官均要此地出去,见到两个人岂不是都要称老师?如此以来,两个人的权柄、人脉不在贾帧之下了,贾帧虽然不管部务,可有这科举一事,就在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