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160章

重铸清华-第160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紧走!”冯三保毫不犹豫,拉起冯婉贞,“老弱们都退了,这庄子留不住了!大伙要是听我的,”大家纷纷点头,“咱们就往北边去!找些羊肠小路,趁着洋鬼子不防备,拼了命也要和这些洋鬼子同归于尽!”
    “对,三保叔说的对,杀了这些洋鬼子!”
    咸丰十年九月,英法骑兵在一不知名的村庄杀烧抢掠时候被杀死十余人,英法两国骑兵小头目一被刺死,一被吊死,山东人冯三保竖起团练的大旗,收罗通州左近青壮数百,对英法两国派出的小部队偷袭,屡屡成功。两国统帅大为震怒,连忙派出大部队人马,围剿这些居然敢反抗帝国部队的“不知好歹的中国蠢货”。同时向北京进发
    。。。
    九月十二日这一天,正值秋分,凌晨时分,咸丰皇帝先是来到圆明园的“鸿慈永祜”,向列祖列宗跪拜叩头,然后在勤政殿召见了包括恭亲王奕䜣在内的五位王公大臣,决定由恭亲王奕䜣留在圆明园暂时主政,主持北京的“抚局”。
    当一群人抬着皇帝沿福海匆匆行走的时候,窝在皇帝身上的大阿哥载淳突然发出“安乐渡、安乐渡”的叫声。平素时间,“皇帝在圆明园御舟徐行,则岸上宫人必曼声呼曰:‘安乐渡!’递相呼唤,其声悠扬不绝,至舟达彼岸乃已。”此时载淳模仿的就是这种皇家所熟悉的、太平日子里的声音。
    咸丰皇帝闻听之后,默不作声了一会,身边原本最会奉承的杨庆喜也收嘴不敢多说话,许久之后,皇帝长叹一声,抚摩着载淳的头顶说“今日无复有是矣”,然后潸然泪下,周围的人也都凄惶不已。
    杨庆喜强笑,转移了话题,“万岁爷,早膳已经得了,请万岁爷示下,摆在那里好?”
    “就摆在九州清晏吧,”咸丰意气消沉,“这园子估摸着要许久见不到了,就摆在外头,好好瞧几眼是几眼吧。”
    早膳随后,寅时正,咸丰带领部分皇族成员及亲眷随从护卫,肃顺总领护卫之责,从圆明园大东门出发,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往热河行宫秋狝。
    ps:
    嘉卑厄尔、86970518的月票!谢谢!
    今天还有一章!为了大家的月票和打赏!不过就是要晚点!

  ☆、四十三、桃代李僵(上)

“皇后娘娘,皇上那边已经出九州清晏殿了。”御前伺候的小太监在碧桐书院的正殿里头,对着珠帘垂下的东暖阁,恭声说道,里头人影晃晃,那小太监不敢多看,瞥了一眼就连忙低头。
    “知道了,”里头响起了皇后沉稳的声音,间或还有珠玉首饰放在梳妆台上的摩擦声响起,“凤辇在哪里?”
    “回禀娘娘,是在大东门那头,内务府派了轿子来。”
    “行了,叫人在外头候着吧,本宫即刻就好。”皇后的声音响起,那个小太监退下了。
    过了片刻,皇后穿戴整齐地走了出来,脸上盖着一张薄纱,莳花抱云等人簇拥着皇后出了碧桐书院,坐上了轿子,一路径直望着东边去了,只留下了碧桐书院里头的宣德炉里头冉冉燃起的青烟一道,无言留在圆明园之中。
    肃顺在大东门外头指挥众人,远远看见皇后的青凤轿子并众嫔妃的轿子过来,连忙鞠躬行礼,皇后扶着莳花的手下了轿子,肃顺眼尖,抬起了头看了众女一眼,只见所有嫔妃的脸上都挂着薄纱,只露出了一双眼睛,就连拉着大阿哥的贞妃也不例外,皇后看了肃顺一眼,没说话,转身就着杨庆喜的手,上了自己的大车,丽妃拉着大格格,贞妃拉着大阿哥轮次上了后头的大车,伺候的宫人也连忙跟上,肃顺见到这里没什么意外,心里却是有着疙瘩,正欲想着什么,不多会皇帝的御驾到了,肃顺迎皇帝上车,皇帝的神色起哭,精神状态也不好,萎靡的很,见到肃顺,点点头。“人都到了?”
    “回皇上,都到了,皇后和嫔妃各位主子都上车了。”肃顺抛下那个心里不知道哪里来的疑问,回禀皇帝。
    “那就走吧,热河路途遥远,早些出发早点在行宫安置就好。”皇帝点点头,放下了车帘。
    “喳。”
    。。。。。。
    宣德炉里的白檀香燃起的青烟笔直地朝着殿顶,殿内弥漫着一种冷清颓废的气氛,过了片刻,殿内的帘子被刷的用力拉开,那青烟用力地抖动了一下,轨迹散乱地不见了踪影。
    拉开帘子的凤眼高额,长眉入鬓,穿着一身月牙白的旗袍,神采飞扬,顾盼生姿,正是皇后杏贞,杏贞瞧着殿内寂静无人,满意地点点头,坐在正殿上默然坐了一会,殿外响起了疾走的脚步声,外头奔进来了一个小太监,朝着杏贞甩了马蹄袖子,单膝跪下请安。
    “给娘娘请安!”
    “好好好!”杏贞满意地点点头,站起了身子,走到地下,亲手拉那个小太监起来,“你当的好差事,我很满意,如今这番大事,若论首功,逃不了你的千里奔波。”
    “娘娘过奖了,”那个小太监抬起来头,脸上满满都是风尘之色,小太监咧嘴笑道,“幸不辱圣命,娘娘交给我的差事是办成了!李鸿章的团练快到通州了!”那个小太监眼珠子转来转去,灵动之中带了一副沉稳的神色,正是许久不见的安德海。
    “恩,叫他等着便是,”杏贞点点头,“我倒是有些犹豫,呆在园子里好些,还是去城里头,或者是通州?”杏贞犹自喃喃,安德海大惊,“娘娘去通州做什么?哪里都是洋鬼子,娘娘就算要对付洋鬼子,也无需自己上场,这天底下的男子又没死绝,再不济也有小安子在呢!”说着还鼓起了胸膛,瞪大眼睛显示自己的英武。
    杏贞被安德海逗笑了,“得了,也不用你上阵,自然有人为国,为本宫效力,”杏贞的声音低了下来,眼中却是越发坚定了起来,“走,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本宫虽然不是什么好汉,也要找几个得力的帮手,走,跟本宫找帮手去!”
    恭亲王在大东门送走皇帝,和桂良一干人等一同走回到勤政殿,桂良出园子准备去找中间联系人来联系英法两国办抚局的事儿,恭亲王折腾了一个早上,先是陪皇帝去鸿慈永诂祭拜先帝,又在大东门跪送帝后御驾,这会子正是累的很,打发了身边的一干大臣,走到自己的值房里头想眯一会,刚刚走进勤政殿的偏殿里头,打头就迎来了一个小太监,朝着恭亲王打千行礼,“王爷,我们主子在里头等着你。”
    恭亲王狐疑地看着那个小太监,过了片刻才想起来是皇后驾前的小太监,可这会子皇后怕是已经过了卢沟桥了。。。。。。恭亲王面不改色,心中却是疑云骤起,点点头;“你带路。”
    那个小太监带着恭亲王到了他自己的值房,敲敲门,听到里头没响动,就把打开了。
    “皇帝北狩,洋人暴虐,恭亲王,你办这个差事,可安否?”
    一个清冽爽朗的声音响起,恭亲王有些难以置信,大步走进原本属于自己的值房,只见得一个穿着月白色旗袍的女子背对着自己,正用芊芊玉手点着炕上的一盏油灯,点好了灯,那个女子转过了身子,恬静沉稳地看着目瞪口呆的恭亲王,朝着恭亲王点点头,笑着说出来这么一番话来。
    ps:
    如果今天还有月票,那就还有更!

  ☆、我不信今天的月票没了!

只要大家再投一张月票,第三更我就来了!请给我这个机会爆发!(未完待续。。)

  ☆、四十三、桃代李僵(中)

“皇帝北狩,洋人暴虐,天下人都看着你办这个所谓的抚局,成者天下赞誉,得享清名;败则身败名裂,万人唾弃。恭亲王,你办这个差事,可安否?”
    杏贞淡然微笑着看着进来的恭亲王,说了这么一番话,边上的德龄依然束手站在杏贞身旁,恭亲王瞠目结舌,一时间都忘了行礼问安。
    杏贞一伸手,指了指炕上的位置,“恭王请坐。”恭亲王这才回过神,准备甩袖子请安,“不必多礼,这会子还闹什么虚礼,洋人都打到家门口了!请坐吧。”杏贞自己款款坐下,把西边的位置留给了恭亲王,恭亲王唯唯,悬着身子,半个身子侧对着皇后,也不抬头多看,思索了一番,想了会措辞,斟酌地说道:“皇上的意思,东陵西陵不容洋人侮辱,此外京师乃是重地,若非必要,自然不能让洋人的军队进城,若是有不忍言之事,只好多赔些钱了,若是洋人狮子不大开口,些许土地也是可以让与的。”
    杏贞微微嗤笑,“今日割一城,明日割一府,后日便是割一省!英法美三国远在天边,占不了多少土地,这就罢了,皇上的意思是不是让俄罗斯公使调停?”
    恭亲王点头称是,“那就是羊入虎口了,远交近攻什么意思都不懂!”杏贞又恼又怒,拍了下茶几,德龄的眉毛不动声色地跳了一下,皇后这话的意思是直接指责皇帝的无能,恭亲王一时不接话。只听得皇后又说道:“俄罗斯近在咫尺,若是俄罗斯大开口,这东北黑水白山将不复所有,别说什么库页岛了!”杏贞抱怨完了,制了怒气,拿起了德龄奉上的茶喝了口,放下盖碗,对着恭亲王说道:“六爷,本宫倒是觉得局势不会如此,洋人没有这么容易带着兵就能摸到京师的城墙!这战。谁胜谁负还不知道!”
    恭亲王惊讶于皇后的自信。尚未来得及说话,外头闪进来了安德海,安德海跪下行礼,“武云迪已经领旨拔营东去了。”
    恭亲王神色变得凝重。站了起来。也不在乎礼仪的事儿。直接盯着皇后,“皇后娘娘,你调动健锐营想做什么?要知道没有皇上的旨意。谁都不能调兵,这可是悖逆的事儿!”
    杏贞对着恭亲王的诘问毫不在意,挥手让安德海下去,也站了起来,“本宫虽然向来喜欢做出格的事儿,但是都不会做不尊法理的乱行,这个请六爷放心,”杏贞从袖子里头拿出来了一个锦盒,交给了恭亲王,“六爷一看便知端的!”
    。。。
    武守备府。
    今个是武家家主健锐营的好日子,全族上下都没得休息,整整闹了几个通宵,今个黄昏才把叶赫那拉家的三小姐迎进了武府,合族上下无不欢欣雀跃,这自己大爷可是取了皇后的妹子,和皇上成了连襟,这武家日后更是要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了!
    武云迪拒了几个族人的劝酒,又吩咐下人要把各路宾客的车马安备妥当,自己一个人抛开前院的喧闹,走到了点着红灯笼静谧的婚房。
    武云迪心情复杂地推开新房,两个伺候的丫鬟瞧见武云迪,连忙福了一福,武云迪一挥手,两个人吃吃笑着,倒是闹着武云迪不好意思起来,一瞪眼,这会子谁也不怕,为首的丫鬟吐了下舌头,拉住另外一个丫鬟走出来房门,咿呀一声关上了房门。
    武云迪走向了盖着红盖头,穿着夔龙大红色绣牡丹花吉服的帆儿,用秤挑开了红盖头,底下的帆儿笑颜如花,在红烛的映衬下分外娇艳。武云迪不知不觉看呆了。
    帆儿原本是极为端庄的样子坐在那里看着武云迪,见到武云迪呆头鹅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啐了一口,“呆子!”
    武云迪并排坐在了帆儿的身边,拉住了帆儿的双手,武云迪皱了皱眉,觉得帆儿的宝石护甲硌的慌,一根根地拔了下来,丢在了边上,拍了拍帆儿的手,原本烦恼的心思一扫而空,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帆儿慢慢地把身子靠在了武云迪的肩膀上,一时间两个人默默无言,只是看着不停滴泪的龙凤呈祥的红烛。
    “喂,”帆儿开口了。
    “什么喂,要喊夫君了!”武云迪威严地说道。
    帆儿翻了下白眼,但是还是温顺地说道,“是,夫君~”说到这个忍不住红了脸,越发靠着武云迪的肩膀上,“没想到我的终身居然是在夫君这里了,以前我常常想,想着自己这辈子该怎么活呢。”
    “帆儿,”武云迪把帆儿的身子扳了过来,直勾勾地看着帆儿,“你是我从皇后娘娘哪里求来的,我素日里也是吊儿郎当的人,娘娘给了机会,我得了这么一官半职,我武云迪别的事儿做不好,什么奉承的话也说不好,在这里我就说一句:只要我在一日,就对你好一日!”
    帆儿眼角带了微微湿润,用力点着头,正想说些什么,外头传来了一阵嘲杂声,武云迪微微皱眉,却也没发火,笑着对帆儿说道:“你瞧瞧,这家里,没有女主人操持就是不妥当,如今有了你在,家里总能安稳些了。”
    嘈杂声不断靠近,两个人不再说话,静声听外头的动静,“大爷,”内管家在外头悄声说道。
    “什么事儿!”武云迪一跳眉毛。
    “园子里来了旨意,让大爷接旨。”
    武云迪刷的站了起来,“这会子会是什么旨意,帆儿,咱们一同出去接旨。”拉住了帆儿的手,打开了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