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105章

重铸清华-第105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天国在皖南江西一带,再无敌手,咱们也能按照翼王的法子,开始设置官吏,收税,招兵,这就是咱们天国的基业了!”李秀成的话里透着一股豪气。
    “小弟就跟着大哥一起,共创大业!”陈玉成也被李秀成的豪情壮志感染了,跟着李秀成的话头表明自己的心志。
    “好,胞弟你就和我部一起,轮番攻打这贵池县,我就不相信,这小小贵池县,还能护得住曾国藩道什么时候!”
    太平军的第三次西征换成了天官正丞相和地官正丞相依旧是把曾国藩的湘军打的满地找牙,蚂蚁一般潮水大军缓缓压近贵池县,呼喝声震动地大地颤颤发抖,城上的湘军士卒有些胆颤,但还是在伍长的吆喝声之中拿起手里的守城工具,准备和发逆决一死战。
    两军生死大战一触即发,贵池县城头上的连弩已经被工兵用腿挣开,压得吱吱作响,就准备发逆的攻城部队进入射程便松开。就在风云马上要变色的时候,太平天国的大军之中传来一阵鸣金声,原本蓄势待发的太平虎狼之师转眼之间风卷残云退散远处。
    城上的曾国荃摸不着头脑,和边上的杨树声面面相觑。“这发逆想干嘛?诱敌之计?可我们绝不会再出城野*战的!”特别在败了两次之后,用兵最为稳健的曾国藩肯定不会同意出城追击的。
    曾国荃连忙报给了坐镇在贵池县衙内的曾国藩和胡林翼,曾国藩略微一思索,一拍大腿,原本极为严峻的神色变得惊疑未定起来,“难道是少荃那边发动了?”
    “若是如此,这可算是围魏救赵之计了!”胡林翼也极为开心,感叹了一句之后对着曾国藩说道:“大帅,若是真的如此,咱们西边可就压力大减了!”
    曾国藩点了点头。“正是。快。叫斥候去探清楚,若是发逆虚晃一枪也就罢了,若是真的回援江宁,老夫就要秣马厉兵。再把铜陵给拿下!”
    “是!大哥!”
    。。。。。。。
    太平军帅帐之内,李秀成狠狠地把手掌拍在案上,“可恶!”天王居然在这个时候发出天王圣旨,要两人回援天京,剿灭江南大营和江北新来的清妖大军。
    这可不是功亏一篑吗!刚刚才把敢打敢杀的清妖湘军围在这贵池小城之中,加把劲咬牙就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居然这时候要自己退兵回援!李秀成满嘴苦涩,胸口郁闷极了,当年岳飞被宋高宗十三道金牌召回时的心情李秀成现在能体会到几分了。
    “哥。天王如此也是无奈,曾国藩的火枪队溜到了天京城下,朝着玄武门打了几炮,天京城里的王侯们吓破了胆,又加上北边来了一只颇为厉害的清妖部队。好像是打庐州府来的,这粮道又受了威胁,天京城之中更是人心惶惶,日夜不安了。”陈玉成虽然也有些无奈,但还是开口劝诫道。
    “这天京城就是一个笼子!里头的人都不想出来了!要是换到以前,大军四处出击,哪里是如今这样被动挨打,吃点粮食都被清妖捏住喉咙!”
    这话是半点都没错,定都南京日久,太平天国的明眼人终于把这些弊端看了出来。太平天国既然建都南京,就势必要把确保江宁的任务放在了首位,侧重点由对中原心腹的进攻转换为对江宁的防御。江宁依赖安徽、江西、湖北的粮食供应,要确保江宁就必 须大力经营长江流域,夺取长江上游的几个据点,太平军主力被迫摆在了西战场,北伐大业就只能寄托于偏师的侥幸取胜了。既得之,患失之,害 怕敌人对江宁的威胁从而自动解除了自己对北京的威胁。北京的威胁一解除,江宁的威胁就随之而至。它把自己放到了敌人的包围圈里,使敌人有明确的进攻重点, 给了敌人聚而歼之的时间和机会。使敌人既有时间又能腾出力量来设置包围圈,从此太平军由攻势转为守势,由外线作战 为主变为内线作战为主。而且在清方南北大营的多次围攻下,只能从外地调兵解围。太平军东下占领江宁之时,各路清军也分头逼来,建立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对江宁形成夹击合围之势。建都江宁后首要的军事任务,已经不可能是把夺取天下,而只能是如何解除清廷南北两大军事营垒的困忧,每当太平天国有所作为之时,他们就在大本营牵制捣乱,如今就是这样,西征正欲剿灭湘军,江南大营又在蠢蠢欲动,骚扰江宁了。
    如果太平军占有江南,守住武昌,拥有武昌至南京的千里地带,以享有粮仓之称的江汉平原的粮食,不仅可以保障武昌、江南和前线的后勤供给,还能在版图上割裂清朝统治的完整性:“北兵不能渡江而南,两湖、两广、三江、闽浙之兵不能渡江而北,章奏不克上达,朝命不能下宣。”然后主力北伐,数路策应,以所向披靡之势迅速占领北京,这才是如同朱元璋开创明朝三百年基业的芦子。即使不能确保北伐成功,也能保证进退自如,又何至于偏师北伐的无策应、无退路呢?

  ☆、二十二、围魏救赵(二)

坚守江宁的严重后果如今终于显现了出来,两个人都是极为精通谋略的,他们俩清楚的明白,若是天王继续定都天京,只会使陈玉成、李秀成等将士两头作战、瞻前顾后,穷于奔命,拖垮了自己的军队;两面作战,不断为天京救火,使任何进攻都只能浅尝辄止,攻击不能彻底, 战机不断放弃,胜利成果不断放弃,既使天京保不胜保,同时又影响了这些地方的政权建设,原本石达开在安徽行之有效,深得百姓拥护的地方政权建设政策无法顺利实施开展,每次除了攻城掠夺财物之外,不能补充到自愿参加太平军的当地老百姓,没有新鲜血液注入的部队注定要走上消亡的道路。
    “眼下说这些无用,”陈玉成说着和自己年纪毫不相称的话,他冷静的分析,“如今只能先放过曾国藩,回过头彻底剿灭天京城外的清妖江南大营,务必要天京城方圆三百里之内再无清妖,将来咱们远征各处才不会束手束脚!”免得像现在这样,劳而无功或劳而少功。
    “也只能如此了,鸣金吧。”李秀成疲倦的挥一挥手,“等到咱们扫清江南一带的清妖,再和曾国藩算总账!”
    “如何班师,倒是要好好商议一番。”
    “不错!”李秀成挑了挑眉毛,振奋精神,把刚刚的颓废一扫而空,目光炯炯打开了案上的地图,招呼过陈玉成,“怎么班师剿灭清妖。咱们好好商议一下,清妖想叫咱们奔波劳碌,咱们反调着他们玩去!”
    民以食为天,要解决天京城内广大军民的一日三餐,就是一个让人非常头痛的老大难问题。天京、镇江、扬州三大分战场,兵力在两三万左右,按太平天**属比例算,家属至少有四五万之多,加上天京城内原有居民,起码有十万张嘴每天张着等食。按每人每天一斤口粮算。每天也得十万斤!这是一个比较恐怖的数字。
    天京城外。取粮方向无非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江南大营阻断了东南两面的粮道,江北大营阻断了北面的粮道。这样一来,取粮的方向,只有西面的安徽。太平军经营安徽。除了取得上游屏障。就是要就近取粮。可是安徽的供应能力相对有限。要想彻底解决饥荒问题,就必须夺取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这些重要的产粮基地。
    解决天京大本营的吃饭问题,一直是西征的战略任务之一。从西征开始。一直到湘军亮剑,天京方面的粮食供应,没有出现问题。江西、安徽、湖北,一并成为天京后勤供应的造血基地,加上太平天国拥有强大的水师,清军手里无一船只,千里长江成为上游各省向天京输粮的大动脉。可是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在湘潭、岳州、武昌、田家镇先后大败西征军团,焚毁大量战船和民船,江西基地全部丧失,安徽一带狼烟四起,太平天国的粮台基地已经所剩无几,运粮工具损失惨重,直接导致了天京方面的饥荒。破了江北大营,江南大营仍旧在天京眼皮子底下,太平天国的首都仍是处于清军包围之下。江南大营不破,天京依然会饿肚子!
    “胞弟,”李秀成叫陈玉成,他想到了一个法子,不过还是雏形,要说出来和陈玉成商议商议,“你可知孙膑兵法之中,最为惊才惊艳的是哪一计?”
    虽然明面上天国最忌讳的就是诸子百家,儒学之道,为了这些传统的东西,天王洪秀全专门成立了删书局发誓要删尽天下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可这些太平军的将领们,私底下日常最爱看的便是这被视为毒草、洪水猛兽的兵书。
    陈玉成对兵法如数家珍,闻言一笑,“大哥说的肯定是围魏救赵了?”
    “不错!”李秀成一击掌,“正是此计!”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清妖想着围攻骚扰天京城,来救曾国藩在贵池的这个‘赵’,我也要找个大梁城,来救天京城这个‘赵’!”
    皇帝对着曾国藩再次兵败的消息已经麻木了,让杏贞批了个“交军机议奏”,让军机会同兵部一同商议曾国藩该如何责罚,便丢在了一边,杏贞时常想,现在的咸丰皇帝越来越像讳疾忌医的蔡恒公,这些兵家上的败事,能不看就不去操心,倒是最近几日对着在江南一带四处厮杀,炮轰江宁城的荣禄极为上心,到这兆亿子民的统治者程度,武将提督以上,皇帝才会略略上心,荣禄毕竟才是总兵而已。武云迪若不是单骑擒了李开芳,又是后宫的亲眷,皇帝压根不知道健锐营还有此人。(未完待续。。)

  ☆、二十二、围魏救赵(三)

“好,这瓜尔佳荣禄,果然是最近今年八旗难得的精英少年!”咸丰皇帝叫杏贞从历年之中找出荣禄的履历,细细地翻看了一遍,不由得连连点头,“不畏艰难,南下投军于曾国藩团练之中,屡立战功,难得的是丝毫没有八旗子弟的娇蛮之气,扎扎实实肯干,如今又如鳌鱼入海,搅得发逆内部翻天覆地,不错不错。”
    杏贞在曾国藩的折子上写了“交军机议奏”五个朱笔行书,放下之后,笑着道:“在曾国藩的折子里倒是也说荣禄此人甚好,到底是皇上一手提拔出来的。”
    “唔,”咸丰皇帝对着荣禄极为满意,“如今他那犀利的火枪营到了江南大营,这江南大营,想必也能坚若磐石了吧?免得一如江北!”皇帝说到最后一句话,眉毛都皱了起来,显然对着前段时间江北大营再次覆灭的事情极为不满。
    “皇上且放宽心就是,如今这江南大营屡屡出击,均有斩获,想着洪逆不日间就要让西边的二成回援了。”杏贞安慰着皇帝,这已经比前世之中江西全境,淮河以北的安徽半省,加上武昌等长江中游之下全部归太平天国所有的局面好太多了,庐州牢牢地掌握在江忠源手里,李鸿章镇守滁州,往南徐徐推进,曾国藩和李秀成、陈玉成纠缠在铜陵贵池一线,虽然曾国藩屡战屡败,不过杏贞从来不担心这个湖南佬,若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磨砺总是要的。
    “这也就是当初设立江南江北大营的目的,”皇帝赞同杏贞地说道,“一南一北夹住江宁城,让发逆顾此失彼,眼下虽然大营屡次被破,可还是有效地牵制住了。”
    “正是呢,皇帝定的策略极好,发逆几次西征都无功而返,原来战线在江西鄱阳湖一带。如今已经推进到安徽了。这是极好的进展,眼下若是江南大营牢牢守住,那便就是极好。”杏贞说道。
    “那依皇后之见,以为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