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武生 >

第239章

大唐武生-第239章

小说: 大唐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师之下第一人!

    就是他,亲自出手!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但击杀了黄武和黄雀,还大肆屠戮长安西城的守军,大齐密探,更是无一生还!

    这件事,简直太过震撼,就算是大齐一方想要封锁消息,也根本不可能。

    长安城中人,虽然明面上不敢说什么,但是在暗中的交流中,将此战越来越多的消息披露了出来。

    咸通酒楼,付之一炬!

    长安西门,失守,要不是杨凤楼主动放弃,不知道大齐还在死伤多少人,才能重新占领这座长安正西的门户!

    据说,黄雀身死之前,曾经规定求饶,其中狼狈,简直不可描述!

    那杨凤楼不但自己现身,最少还带着几千人马,而他们,如今还潜伏在长安城一百零八坊之中!

    据说,经此一事,大齐天子黄巢,直接掀翻了龙书案,随后心疼得泪流满面!

    ……

    越来越多的小道消息出现,把这件事传得神乎其神,更有消息说得神乎其神,那杨凤楼本是武当山真武宫的高徒,幼年学艺,如今艺成,能够点石成金、撒豆成兵,十万天兵天将,不过挥手间就能啸聚!

    要不然的话,他手下哪里来得那么多兵将!?

    甚至还有很多黄家军的老兵证实,杨凤楼确实有通天彻地之能,很早已然,天子黄巢还和江湖宗师王仙芝合兵一处的时候,杨凤楼就曾经和他师叔一起,为王仙芝穰星!

    ……

    这些传闻,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但是所有人都确定一点:

    杨凤楼,身在长安城!

    这就够恐怖的了!

    想想,一位江湖二品小宗师,就隐藏在长安城不知名的角落之中,耐心地窥伺机会,随时可能暴起发出致命一击,这是什么,这是刺客!

    一个堂堂小宗师来做刺客,恐怕大齐天子黄巢都睡不得一个安稳觉!

    一时之间,大齐军政两届风声鹤唳,尤其是那些叛唐投齐的大唐官员,更是人人自危。

    对于这种情况,大齐天子黄巢暴怒,却又束手无策。

    原因无他,一切事情的根源,就在杨凤楼的身上,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要解决这件事,就要解决杨凤楼!

    可是,别说如何才能解决这位堂堂的二品江湖小宗师,就是想找到他,都千难万难。

    原本,黄巢命令黄雀成立密探司,就是为了处理一些暗中之事,刺探情报,刺杀敌人,解决暗中的敌人……结果,大齐密探司,自黄雀以降,所有人都死在了咸通酒楼,整个大齐秘密阵线中的势力,被一扫而空!

    谁还能找出杨凤楼的踪迹?

    谁还敢重新投身大齐密探司!?

    事实上,黄巢经过多方努力,准备重建密探司,却也收效甚微。

    无论是黄家军的嫡系人马,还是盐帮出身的江湖好手,谁都知道,如果现在投身大齐密探司,就等于要和杨凤楼所率领的的右龙武军,在秘密阵线正面相抗。

    谁敢!?

    不说杨凤楼乃是堂堂的江湖二品小宗师,整个大齐王朝之中,只有天子黄巢可以和他正面一战,最关键的是,秘密阵线之战,最是考校布局能力,而那杨凤楼,却长着一颗七窍玲珑心!

    他以前的战绩就不用多说了,就单单说这一次的行动,越是对秘密阵线之战了解,就越是感觉后背发凉。

    随着这一场战斗细节披露得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已然在事后看清了杨凤楼的布局。

    先是以一首反诗,引动黄巢震怒,再以隐晦的手法,将黄雀的目光吸引到长安黑市上,于咸通酒楼设伏,一举围困大齐密探司的所有人马,却不着急进攻,而是以弓手围困。

    着眼点,却是围点打援。

    围的点,就是深陷咸通酒楼的黄雀和大齐密探司。

    打的援,就是距离最近的长安西城门守军。

    杨凤楼更是亲自出手,一举击杀黄武,将长安西城守军屠戮殆尽。

    最后,杨凤楼奔袭咸通酒楼,击杀黄雀等人,将大齐密探司一举剿灭。

    先是黄武,后是黄雀,杨凤楼真正的目的,却是送那些陷在长安城的大唐官员出城。

    救援大唐官员。

    击杀黄武黄雀。

    覆灭大齐密探司。

    威震大齐朝堂。

    一石三鸟,甚至一石四鸟!

    杨凤楼甫一出手,当真就是好大的手笔。

    在这其中,布局能力,行动能力,战斗能力,无一不是登峰造极!

    谁又敢去和这样的杨凤楼一争短长?

    而且,整件事情的布局之中,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小细节出现,更是让所有人胆寒。

    杨凤楼以绝对碾压的姿态击杀黄武屠戮守军之后,攻击长安西城门仅剩的守军,本就是手到擒来的小事,而他竟然还在驻守西城门的守军中埋下了一颗钉子,一朝出手,就瞬间击垮了守军的斗志。

    最让人胆寒的是,这枚钉子,竟然是乾符二年就加入了黄家军的老人!

    好长远的布局!

    好阴险的手段!

    连转战天子的黄家军都不能完全信任,谁又敢完全信任自家身边的帮手?

    不能同心同德,即便对抗,还没开战,就先输了一半!

    这时候投身大齐密探司,和杨凤楼去对抗?

    找死,也不是这么个找法!?

    很多人宁愿直面江湖二品小宗师,也不愿被身边之人在背后捅了刀子!

    所以,这种事,爱找谁就找谁,反正,老子不去!

    对于这种状况,即便黄巢身为大齐天子,也是一筹莫展。

    而在这种情况下,大齐兵将即便明面上占据了长安城,却等于一个瞎子,完全被一股阴影所笼罩。

    这股阴影,有个名字,叫做,杨凤楼!

    所有人都盼望着,杨凤楼只要不找到了自己的头上,就算是万事大吉。

    果然,杨凤楼不负众望,再次出手……

    这一次出手,又是石破天惊!

 第462章他姓黄

    杨凤楼再一次出手,又是石破天惊。

    这一次的目标,还是黄巢兄弟八人中的一个。

    说实话,要不是他恰巧死在了这个关键的时刻,恐怕很多人都忘了,黄巢兄弟八人之中,还有这么一位。

    他叫黄伯义,乃是黄家兄弟中最大的一位,不过,他却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只不过在提起黄家兄弟八人的时候,才会想起黄伯义来。

    他的存在感之所以如此低下,一来是兄弟八人中的老二黄巢过于强势,二来,乃是他在黄巢起兵反唐之初,就身受重伤。

    这重伤,恰恰是黄巢兄弟八人围攻杨烈时候,被杨烈击伤的。

    杨烈也是堂堂的江湖二品小宗师,被黄巢兄弟八人围攻的时候,也不是全无还手之力,事实上,他刺杀王仙芝败露之后,被黄巢八兄弟围攻,恰巧是选择黄伯义作为突破口进行突围,一拳重伤了他,也被黄巢打得重伤,这才在黄巢八兄弟的围攻中逃脱。

    虽然杨烈随后被江湖宵小所趁,但是他留给黄伯义留下的伤势,却一直折磨着他,让簧伯义一直缠绵病榻,从乾符元年直至今日,虽然保住了性命,却也葬送了一身的武学修为。

    这还是黄家兄弟同气连枝,即便簧伯义已经成了一个废人,黄巢等人也一直带着他,即便在黄家军最危险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这位大哥。

    守得云开见月明。

    黄巢建国大齐,黄伯义也结束了和黄家军颠沛流离的生活,被黄巢安置在长安宫城之中,好吃好喝地供养了起来。

    黄伯义知道,他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如果正说有什么用处的话,就是日后如果黄家兄弟反目,他这个做大哥的,可以居中调解。

    这样一来,黄伯义在养伤的同时,也熄灭了什么建功立业的心思,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吃喝享乐上来了,美其名曰,重伤之余,需要进补,黄伯义自己也知道,吃点好的,喝点好的,只要没有什么过格的行为,黄家兄弟几人,尤其是黄巢,绝对能养他一辈子。

    事实上,黄巢也是这么对他的,有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喝的,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黄家兄弟的大哥,以前在天下转战四方的时候,自然有心无力,如今建国大齐,坐拥长安,自然更是对黄伯义言听计从。

    黄伯义也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唯独对美食情有独钟,尤嗜鱼脍。

    鱼脍,就是后世的生鱼片。

    取鲜鱼,宰杀之后,去刺分片,蘸酱料而食。

    这种东西,要想好吃,主要取决于两点,一点是食材,另一点便是整治鲜鱼人的功夫。

    切生鱼片也需要功夫?

    当然!

    事实上,整治鱼脍的高手,比鲜鱼更为难得。

    据说真正的高手,可以运刀如飞,落片成雨,每一片鱼肉大小相差无几,薄如蝉翼,透过鱼片,可以看到对面的人影,而且每一片鱼片还不会有丝毫损伤,这才是炉火纯青。

    这样的鱼片,蘸上调料之后,不但能够吸取足够的调料味道遮掩生鱼片之中的腥气,还能最大程度地保证鱼肉的鲜美,这才是老餮所追求的无上美味。

    对于黄伯义来说,鲜鱼有的是,而整治鱼脍的高手,却难得一见,这让他很是遗憾。

    可巧,在黄巢占据长安之后,黄伯义曾经向黄巢提起过,长安城乃是大唐都城,必然藏龙卧虎,希望黄巢能够给自己找一位整治鱼脍的高手。

    黄巢即便在大齐百废俱兴的时刻,也不好意思拨了大哥的面子,还真贴出榜文、招贤纳士。

    结果,还真有应征者。

    经过一方最严格的检查之后,这位应征者被带入了宫城之中,为黄伯义整治鱼脍。

    他以尺二长盘,端着一条黄河鲤鱼,来到了黄伯义的身前,突然暴起,从黄河鲤鱼的肚子里掏出匕首,一刀就刺死了他!

    随后,这位应征者,从脸上揭下一张人皮面具,冷笑一声,翩然远去。

    又是杨凤楼!

    这他娘的就恐怖了!

    首先,是地点。

    宫城之中,黄巢的眼皮子底下,大齐最精锐军队的包围之中,捅死了黄巢的亲大哥,这说明什么,说明无论是谁,只要杨凤楼想杀他,无论他躲在哪里,杨凤楼都能的手!哪怕是禁卫森严的皇宫大内,也是一样。

    其次,是方式。

    鱼肚子藏匕首,一击毙命。

    这是啥?

    专诸刺王僚!

    大名鼎鼎的四大刺客的手法!

    谁不知道,但是谁又能想到,杨凤楼竟然会用这种方式来刺杀簧伯义?

    第三,也是最恐怖的,便是杨凤楼的伪装手法。

    一张人皮面具,骗过了守卫宫城的所有大齐军卒,让杨凤楼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大齐宫城。

    那么,如果他想杀别人的话,会不会再次乔装改扮潜行而来?

    对付江湖小宗师,谁敢让他进入到自己身前八丈范围?有的话,坟上都长草了!

    如果杨凤楼再次出现,谁又能识破他的伪装?

    如果都不能识破的话,岂不是每一个陌生人都很危险?不,如果他乔装城自己身边的人,那岂不是所有人都很危险?

    这日子还咋过!?

    杨凤楼的再一次出手,再次震撼了整个长安城!

    不过,人人自危之余,也有很多人暗中松了一口气。

    很多人在暗中分析,杨凤楼威震长安之后,为什么会把下一个目标选在毫无威胁的黄伯义身上?

    说句不好听的,以杨凤楼如今的强大,就算要杀尚让黄从业等统兵大将,也是手到擒来,何必与一个废人过不去?

    众人仔细了解了簧伯义的生平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簧伯义之所以成为杨凤楼的刺杀目标,就是因为他姓黄!

    看看他这两次出手的目标,黄武,黄雀,簧伯义,全是黄家兄弟八人之中的,换句话说,杨凤楼虽然威胁着整个长安城,主要目标,却还是杨烈的仇人!

    这就好了。

    只要杨凤楼还没有把目光投向自己,谁去管黄家兄弟的死活?

    只要黄巢不死就行!

    至于以后,走一步看一步吧……

    不过,大齐的下一步,也不好走了……

    因为,大唐天子终于颁布诏令,命令大唐军队,入京勤王!

 第463章 鸡肋长安

    黄巢兵进长安,是在大唐广元元年腊月。

    转过年来,大唐天子下诏,改元中和。

    在中和元年二月,已然在西蜀成都安顿好的大唐天子,终于颁布诏令,命令天下大军进京勤王。

    以太子少师王铎,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总揽全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