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武生 >

第215章

大唐武生-第215章

小说: 大唐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东南剿贼行辕招讨使,现义成军节度使宋威,在家中遇害!

    消息一经爆出,便吸引了天下人的眼球,纵观大唐历史,出了安史之乱的时候,还没有堂堂正三品朝廷大员死于非命。

    与这个消息一同爆出来的,还有这件事情的种种蹊跷,与宋威同时死在节度使都

   

    。

 第413章怎一个乱字了得

    刘汉宏乃是兖州人,王铎将守卫江陵的任务交给他的时候,百密一疏,忽略了他的身份——刘汉宏,乃是盐帮出身!

    王铎带着承平军一离开江陵府,刘汉宏便大掠江陵,焚荡殆尽,逼得江陵一城百姓逃窜进入山谷,那是冬天十月份啊,一场大雪下来,僵尸满野!

    繁华的江陵城,经此一事,十室九空!

    半月之后,黄巢率领黄家军来到江陵,刘汉宏竟然以荆南道兵马使的身份投降了黄巢!

    这件事,再一次震惊天下。

    大唐有识之士,纷纷怒斥刘汉宏的灭绝人性,却也有头脑清明之人,不得不承认,黄巢这位盐帮的四大金刚之一,在反唐一事上,已然得到了天下第一大帮的鼎力支持。

    黄巢等叛军占据江陵之后,北上襄阳。

    王铎,刘巨荣和江西招讨使曹全政,屯兵荆门以拒贼。

    先是诱敌深入,随后伏兵尽起,斩杀黄家军七八千人,逼得黄巢渡江东走,曹全政领命追击,就在此时,朝堂之上,突然发出一道谁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命令,命泰宁都将段彦莫代替曹全政为江西招讨使,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曹全政无奈之下,只得放弃追击,黄巢再一次获得喘息的机会,攻破鄂州,转掠饶州、信州、池州、宣州,杭州等十五州,裹挟民众,直达二十万!

    黄巢叛军,在乾符六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一年下来,不但跳出了朝堂在岭南一地的包围圈,还声势大涨,无论是谁,都不知道围剿黄巢,足足剿杀了五年,却为什么越围剿,黄巢的势力越大。

    大唐的衮衮诸公,就带着这种怎么也想不明白的疑问,读过了乾符六年。

    下一年,改元广明,天子和衮衮诸公,都希望能够通过改元这种事,为大唐国运再增添一份气数。

    可惜的是,他们终究错了。

    广明元年三月,高骈升任诸道行营兵马都统之后,传檄天下,征兵招募,得兵七万,又命昭义、感化、义武等军集结,准备会剿黄巢。

    当时黄巢屯兵信州,见高骈势大,故技重施,令人求官归顺。

    高骈信以为真,又怕诸军分功,便上奏朝堂,说黄巢不日当平,请调诸军回归驻地,就这样,昭义、感化、义武等军退回驻地。

    黄巢听闻了诸军已经北渡黄河,便不再掩饰诈降的事实,出奇兵,奔袭张璘,张璘出其不意之下,力战而死!

    至此,黄巢军威复振。

    广明元年六月,又攻下了睦州,婺州。

    广明元年七月,黄巢攻克宣州,自采石矶渡江,围攻天长、六合,兵势大盛。

    朝廷命高骈平叛。

    这位诸道行营兵马都监,再也没有了乾符五年和六年的勇气和血性,以诸军皆散、张璘已死为借口,畏怯不敢出战,命令诸将严备,没有命令,不得出战。

    就这样,他坐拥七万人马,隔岸观火,硬生生地看着黄巢围攻金陵,而不出手相救。

    高骈此举,惹得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无奈之下,只得召集河南诸军兵发殷水,成立殷水行营,并命令泰宁节度使齐克让屯兵汝州,以防备黄巢攻击东都,并升任曹全政为天平节度使、兼东面行营副都统,救援金陵。

    曹全政乃是一名虎将,率领麾下六千人马东击黄巢,斩获颇多,不过终究以寡不敌众,退守泗上,求援殷水行营,结果援兵久久不至,最终,功败垂成,兵败泗上。

    黄巢攻克曹全政,引兵突袭殷水行营,做好了与大唐河南道唐军决一死战的准备,结果,到了殷水行营,早已人去楼空,派人一问,殷水行营早就因为一场内乱星散。

    具体的过程,让人啼笑皆非。

    徐州发兵三千,前往殷水防备黄巢,途径许昌,被忠武节度使薛能安排到球场宿营,到了天黑,还没有吃上一顿热饭,顿时大哗,鼓噪不休。

    这件事,本就是薛能的疏漏,他以前做过一任徐州刺史,以为自己能够镇得住徐州兵将,就在招待一事上没怎么上心。

    结果徐州兵将大哗,顿时吓了他一跳,亲自前往抚慰,良久之后才安抚了下来。

    这件事,徐州兵将消停了,但是许昌本地人不明白啊,不但不知道怎么回事,还纷纷惊恐,要知道天下大乱多年,兵将过境,有的时候和土匪过境毫无区别,那些骄兵悍将杀官驱将,乃是等闲事,就连大掠城镇之事,也时常听闻,现在徐州兵将鼓噪不休,谁都知道,一个安抚不好,就是兵灾!

    结果许昌有头有脸的人一商量,派出快马去请薛能麾下大将周岌。

    周岌本受了忠武节度使的将令,也是出发前往殷水行营,刚走没多远,听到报信,家乡父老有难,这还了得?直接带兵回转许昌,第二天入城,袭杀徐州兵将,杀得人头滚滚,随后,周岌又暗自埋怨薛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兵驱赶了节度使,自任忠武军节度留后。

    泰宁节度使齐克让一听这事,心中一算,周岌这是杀官造反,薛能是死是活他不管,周岌日后如何,他也不管,但是许昌距离自家老巢太近了,却不得不防,干脆带兵退出汝州,回归兖州防备周岌去了。

    河南一道能有多少兵力?一军被袭杀在许昌,一军起兵作乱,一军不顾朝廷明令明哲保身直接缩回老巢,河南道上其他领军之人一听这些,你们不去,我也不去!黄巢谁爱拦着谁拦着去,我犯不上以麾下兄弟的性命去拼!

    整件事的最后结果,殷水行营刚刚组建,就直接崩溃了,不说那些还没有抵达行营的,就是那些已然驻扎行营的军将,一听这种情况,也纷纷打道回府。

    黄巢等人听明白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忍不住哈哈大笑,黄巢在狂喜之下,直接放言。

    “兄弟们,大唐气数已尽!

    跟着我,咱们兵发洛阳!

    打下了洛阳,咱们再兵临长安,那皇帝小儿的龙椅,我黄巢也要坐上一坐!”

 第414章杨凤楼,在哪里?

    黄巢听了殷水大乱,以为大唐已然不得民心,不由得声势更足,一路兵锋所向,连破申州,澧州。

    一路上大唐军民尽皆逃离,更让黄巢骄狂。

    只不过,他在攻陷澧州之后,有人给了他当头一棒。

    这个人,便是澧州判官皇甫镇,他本是读书人,进士连考几年,一直不中第,被澧州刺史李询得知,直接征辟他到澧州刺史府做了一任判官,澧州城破之时,李询死难,而作为文官僚佐的皇甫镇却逃出了澧州,等他遍寻不到李询的时候,竟然重回澧州,破口大骂黄巢祸乱天下,最终被怒气勃发的黄家军枭首。

    这件事,给黄巢提了个醒,大唐官场之中虽然暮气深重,却也不是尽失人心,如果让大唐缓过这口气来,以他的叛军,根本难当兵锋。

    所以,黄巢在思虑良久之后,下令加快了进军的速度。

    终于,在广明元年的十一月,兵锋直抵汝州。

    齐克让上奏,黄巢自号天补大将军,晓令诸军:

    “各宜守垒,勿犯吾锋!吾将入东都,即至京师,自欲问罪,无预众人!”

    此言一出,朝堂大震。

    天子当庭痛哭,群臣束手无策!

    现在的局势,自然难以和乾符三年相比,那个时候,天下精兵强将都在东南剿贼行辕,就是驻守东都,即便黄巢和王仙芝合力,也难以撼动东都洛阳的防御。

    但是现在,三年过去了,众多精兵良将,都在高骈的麾下,他拥兵自重,根本不愿和黄巢决战沙场,至于河南道本地的人马,又因为殷水之乱,变得相互之间根本不信任,急切之间,根本难以提调人马守卫洛阳。

    如此看来,洛阳难保!

    洛阳如果失陷的话,长安也就危险了。

    洛阳作为大唐东都,和都城长安之间联系很是紧密,勾通二者的驿路,乃是大唐境内驿路最好的一段,向来有“大路驿”之称,道路平坦,宽阔异常,甚至足以并行八辆大车,要是黄巢叛军顺着大路驿进击长安,旬日可达!

    整条道路上,恐怕只有潼关能够坚守。

    但是,朝堂对唐军能否守住潼关,心存怀疑。

    潼关屹立千年,地形险要,向来是关中门户,易守难攻,但是大唐朝堂,就是对稳守潼关没有信心,原因有二。

    首先,在潼关历经千年的战事之中,最恐怖的一场惨败,就发生在百年之前,犹如一团阴云,遮挡了大唐高层的信心,那是在安史之乱,安禄山统兵五万余,大唐名将哥舒翰统兵十五万,在潼关上演一场攻防战,虽然其中的原因很多,什么民心士气不佳,什么玄宗受人蒙蔽严令哥舒翰出阵,什么哥舒翰老迈不复当年等等,但是那一场战斗的结果,便是大唐名将哥舒翰,在千年潼关,统领三倍人马,也安禄山杀了个尸横遍野,对于如今的大唐朝堂来说,他们根本不愿去深究那一场战斗的谁是谁非,他们不敢将大唐的命运全部押在潼关之上!

    其次,这一次黄巢兵进潼关,号称人马十五万,虽然这个数字乃是谎称,不过最少也得有将近十万人马,而大唐这一方面,根本拿不出多少守卫兵力来。

    现在潼关之上,除了原本固守的士卒几千人,就只有齐克让麾下不足万人的人马,满打满算不到两万人

    要用这两万人来防备黄巢的十五万,谁心里都没底。

    不过,潼关不守也不行。

    为今之计,只能盼望东都洛阳能够多坚守几天,好争取时间,让大唐朝堂调集人马。

    这一场朝会,就在愁云惨淡中结束了,却也拿出了一个守卫潼关的方略。

    田令孜举荐左神策军马军将军张承范,右神策军步军将军王师会,左神策军兵马使赵柯。

    天子大喜,以张承范为兵马先锋使兼把截潼关制置使,以王师会为制置关塞粮料使,以赵柯为句当寨栏使。

    又以田令孜为左右神策军内外八镇及诸道兵马都指挥制置招讨使,原飞龙使杨复恭副之。

    又令张承范等人从左右神策军中甄选弩手二千八百余人,即日前往潼关守备。

    而就在此时,黄巢已然攻克洛阳!

    天子闻报,不由得大惊失色,身边重臣,竟然无一人敢发一言。

    良久之后,天子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一句话,问得身边重臣各个目瞪口呆。

    “朕听闻右龙武军有将军杨凤楼,与那黄巢乃是血海深仇,更是在乾符五年阵斩王仙芝,如今国家危难之时,为什么听不到他的音讯?”

    天子身边重臣,一个个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如何接口,倒是田令孜大为不满,在神策军点将出兵,结果一听洛阳失手,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右龙武军的人,这让他很不舒服,刚想说话,他身后的杨复恭却当先开口。

    “启禀陛下,臣也曾听说过这位右龙武军的杨将军,在黄巢气势汹汹北上的时候,臣就曾设想请他出马,却从右龙武军大将军宋皓宋将军处听闻了杨将军的近况。

    那杨凤楼天资横溢,尤其武学一道出类拔萃,仅仅四年时间,就成就了二品江湖小宗师,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够阵斩王仙芝,只不过,王仙芝乃是江湖宗师,一身修为可参造化,即便杨将军调动身边所有的力量消耗王仙芝,却也只能艰难取胜。

    据宋威大将军说,杨凤楼虽然击杀王仙芝,却也被他临死反击击伤了肺脉,如今已有两年,也一直不见好,实在是难临战阵……”

    天子听了,忍不住一声叹息。

    “值此国家为难之际,要是多几个杨将军这样的小宗师,岂不是早早能够还我大唐一个太平……”

    朝堂重臣无言以对,最后还是田令孜开口。

    “想那杨将军确实有大功于我大唐,不过,他出身右龙武军,一直以来都是负责江湖上的情报工作,这些堂堂阵战,恐怕还是有所不逮,还请陛下多多相信我神策军之勇士吧……”

    天子闻言,再次叹息,却也没没有说什么。

    他却不知道,被他念念不忘的杨凤楼,根本不看好潼关的守卫,甚至已然开始着手准备长安失陷后的工作……

 第415章有出戏,《珠帘寨》

    杨凤楼根本不看好唐军守卫潼关,甚至长安。

    原因很多。

    朝堂现在过于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