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铁血战将 >

第920章

重生之铁血战将-第920章

小说: 重生之铁血战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薪。

    现在的中国政斧,面对这个瓶颈,只能利用这些有限的技术人才,将国内急需的一些重工业给发展起来。至于其他方面,正所谓一口不能吃出一个大胖子,只能等到国家拥有足够的人才以后,才能一步步扩展开来。

    此时此刻的中国,不仅仅在重工业方面不得不面临这个发展瓶颈。就连军队的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也不得不面临这个瓶颈…作为此次出征曰本本土报酬之一的大量重型,中型坦克,先进战机,先进舰艇…。同样因为军队技术兵种和相应人才不足的原因,让大量新式装备,不得不停在仓库…

    想到国内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再想到中苏之间越来越大的摩擦和不稳定因素。重生以来,一直保证将祖国发展强大思想的刘华,忍不住担忧起来。

    因为他清楚一个事实,在蒙古草原那种广阔的地形上,一旦和苏联爆发战争。仅仅装备轻武器的中'***'队,即使拥有再怎么强悍的战斗意志。在苏联装甲部队的钢铁洪流面前,也只有被消灭一个结果…而要想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发展属于自己的装甲部队,发展空军部队,发展有着坦克装甲克星称号的陆军陆航部队,甚至于发展可以进行精确打击的专门导弹部队…。

    陆航部队,因为世界各国都还没有真正进行重视的原因。刘华可以自信的说,只要自己能够找到相关人才,凭借自己先知先觉的发展方向,一定能将中国陆航部队打造成一支领先世界其他各国的精锐之师。

    导弹部队,其关键技术就是制导以及火箭技术。而刘华此次美国之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向国内引进一批火箭技术人员以及电子技术人员。当然,还包括刘华一个不能说的秘密,那就是引进研究生产核武器方面的核物理人才。

    在刘华心里,火箭技术不仅仅应用于导弹,同样应用于后世的卫星发射,今后喷气式飞机的动力之源…。

    至于电子技术,仅仅在军事上,就包括导弹制导…。雷达技术…。各种舰炮,火炮,飞机,坦克…的火控系统…

    可以说,只要自己能够引进这方面的技术和人才,就足可以让中'***'队现代化进程直接向前跨越一大步,甚至于在某些方面超越美'***'队。

    当然,这两种还没有出现的兵种,仅仅是刘华通过此次出访美国以后,才能够一步步研究并且组建。而现在,已经有两种兵种发展的瓶颈直接摆在刘华面前,需要他进行解决。

    短暂的沉思以后,刘华对着面前的邓公开口道。

    “老邓,从装备运回国内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四个月之久。我想要知道,四个月的时间,我中'***'队一共组建了多少坦克和空军部队…。”

    “两个重型坦克师,六个中型坦克师…。空军方面一共组建六个战斗机团,12个中型轰炸机团,2个远程重型轰炸机团…炮兵方面,因为各个部队储备的炮兵人员还算充足,已经按照军委命令成功组建24个重炮旅,另外,还有12个重炮旅正在组建之中…。”

    “海军方面,因为我军有限的海军人员已经进入超负荷运转,所以,除了现在东海和南海两支舰队以外,剩余舰艇,全部停在船坞。不过,根据海军陈司令的报告,最迟三个月,新一批集训的海军学员就可以毕业。届时,海军装备的所有舰艇,将会全部列装部队。但是,要想真正形成战斗力,没有一年以上的磨练,几乎是不可能的。”邓公一脸凝重的回答道。

    “。老邓,看来咱们国家现在唯一缺少,也是最缺少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才…。”

    “只要人才充足,不管是工业方面,还是军事方面,我们马上就能向前跨出一大步…”听完汇报,刘华忍不住感慨道。

    同样清楚人才重要姓的邓公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而后,一脸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开口道:“副主席,人才是重要。可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数十年的不断培养和积累,根本不可能拥有我们所需要的海量人才…。”

    而就在邓公的话音刚刚落下,刘华的嘴角,就快速闪过一丝诡异的笑容,开口道。

    “老邓,不要灰心…。你不要忘了,咱们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国家是没有那么多的人才,但是外国有…。”

    看到一脸不解的邓公,刘华笑着解释道:“据我所知,仅仅最近几十年内,因为各种原因而出国的华侨总人数就超过千万。在这上千万的华侨中间,各种技术人员和技工,不说多的,五十万人应该有吧…。”

    “如果我们能够动员其中的五分之一…。不,即使是十分之一回国,对我国各种工业的发展,也会起到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更加重要的是,跟着这些华侨一起回国的不仅仅有大量人才,同样还有大量的资金和工厂…。可以肯定的说,动员华侨回国,不但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办法,更是对我们这个急需发展的国家百害而无一例…”

    说到这里,刘华似乎想到了什么,继续开口道。

    “既然已经说到这里了,那我们两个人就暂时商量并且确定此次访美的几件大事。我先说说我的想法,如果有什么漏洞,你在进行补充。”

    “第一件大事:价值十亿美金的各种设备和技术采购,当然也包括相应人才的引进。”

    “第二件大事,拜访位于美国的华侨领袖,向华侨宣传国内目前的政策和困难,动员各位华侨回国投资,和祖国人民一起,建设出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

    “第三件大事,和美国高层进行秘密会晤。争取通过此次秘密会晤,能够达成一些共识。更有甚者,可以同美国政斧进行相应的经济,军事…方面的合作…我相信,我们中国的四亿多人口,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如果我们从这一方面入口,无疑是给大量商品积压的美国政斧送去一颗摇钱树。”

    “第四件大事,和美'***'方合作,甚至于付出一定代价的基础上,要求美'***'方帮助我国建立一个集陆海空三军为一体,并且一次姓可以容纳五万人同时学习的大规模现代化军事院校,培养我中'***'队的现代化军事人才…”

    “暂时就这四点,老邓,你有没有什么补充?”刘华道。

    “没有…只是有一个担忧…副主席,中央虽然授权给了我们临机决断的权利。但是,我还是认为,应该先将这四个决定上报中央,让主席和总理帮我们把把关…”邓公笑了笑,一脸意味深长的说道。

    “老邓,你多虑了…。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莽撞和我行我素,我已经改了不少了……给我半个小时,让后就把整理出来的内容给你,你在帮我润色一下…。”刘华深以为然的回答道。

    (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美国谈判

    会晤罗斯福价值十亿美金的采购,即使放在后世的现在,也足以引起一国领导人的注意。更何况还是一美元足可以抵得上现在几十美元,甚至于上百美元的上个世纪四十年代。

    可以这么说,放眼整个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一次姓拿出这么多资金采购设备。

    在真金白银面前,一艘二战后期美国刚刚建造,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服役,战争就宣告结束的重型航母,直接落入中国海军手里。

    当然,航母到手,相应的巡洋舰,驱逐舰,舰载战斗机,轰炸机…。也无一漏下。可以肯定的说,这十多艘舰艇回国以后,整个中国海军的最大一支航母舰队将会就此诞生。

    陆军方面,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中苏边境军事冲突,同时也为了今后收复被苏联割占,地下满是石油和天然气的西伯利亚一带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十个重型装甲师,五个航空师…一系列的陆军重装备,全部成了此次交易内容。

    当然,整个交易过程,也有双方不满的东西。比如说航空发动机技术,坦克内燃机生产,汽车发动机生产技术,高硬度复合钢板技术…

    作为代表团团长的刘华,刚刚提出意向,就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请副主席阁下见谅,这些生产技术都是我美国政斧的军事核心技术,在没有得到总统授权之前,我没有权利进行售卖。当然,如果阁下对这些装备感兴趣的话,我们美国政斧完全可以向贵国大量出口航空发动机,内燃机…设备…。”参谋总长马歇尔一脸诡笑的婉拒道。

    马歇尔的拒绝没有出乎刘华的意料,要知道,二战中的美'***'事装备之所以能够摇摇领先其他几个国家,其最重要的就是这几个核心技术的保密和不断发展。如果连这些核心技术都丢了,那就没有领先的必要了。

    不过,马歇尔拒绝是一方面,总统罗斯福同不同意又是另一个方面。因为在前往美国的旅途中,刘华就已经想好了说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具体说辞。

    “既然如此,我一定会说服贵国总统阁下…。”对着马歇尔,刘华一脸自信的说道。

    军工方面采购完毕,整个中国代表团,就开始按照刘华在旅途中所分配的任务,前往美国各地采购国内急需的各种民用工业设备以及相应生产技术。

    作为代表团团长的刘华,则是在美军总参谋长马歇尔的带领下,和总统罗斯福进行了一系列的会晤和磋商。

    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给刘华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的干练,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就如同能够看穿自己一样。

    面对难得一见的对手,刘华也是打起精神,打算在谈判中,得到更多对自己国家有益的利益。

    “总统阁下,我相信,您应该已经清楚我此次访问美国的目的…经过长时间的抗曰战争,整个中国的工业基础几乎被摧毁一旦。各种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相应军工工业的发展,也因此而停滞了好几年的时间。所以,为了我国的发展以及相应的国家安全,我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美国之行,购买到国内急需的各种设备以及相应技术…。”

    在真正的牛人面前,任何虚与委蛇都是虚的,而且还会引起对方的不满。因此,两人在经过短暂的问候以后,刘华就直接进入正题,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设备方面,贵国参谋长已经答应帮我们联络,同时也答应卖给我国。但是,在一些技术方面,我遭到了拒绝。现在面对总统阁下,我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同意…。”

    刘华不同于原国民党外交官的行事作风,让罗斯福对中国'***'的好感好了不少。一脸神秘的笑了笑以后,一针见血的开口反问道。

    “副主席先生,马歇尔应该已经告诉你了,你所需要的技术,都是我'***'工产业的核心技术。一旦外泄,将对我'***'工产业造成非常巨大的损失。所以,我需要一个能够说动我的理由…。”

    罗斯福没有直接拒绝,刘华就已经看到胜利的希望。快速整理一下脑海中的思路以后,开口反问道:“总统阁下,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对于您所说的这些核心技术,您认为,在我国在引进相应产品以后,集中全国国力的情况下,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对其进行破解…。”

    “至少需要一年以上时间…。当然,对于一些高端电子技术,需要两年,甚至于三年以上的时间。”短暂的沉思以后,罗斯福开口道。

    “不,总统阁下,您说错了…。”刘华一脸自信的说道。

    “按照我国目前的技术储备和工业状况,最迟一年时间,一定能够破解所有相关技术。”

    “绝对不可能…。副主席先生,你在说谎吗…。根据我的了解,经过长年的战争,中国政斧几乎没有大的军工产业,更不用说先进的军工和新技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先,突然接触这么高端的技术,而且还要全部破解,可能吗…。”罗斯福似乎已经吃定了刘华,一脸坚定的说道。

    不过,刘华就是一个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人。看着自信的罗斯福,直接一脸微笑的开口道。

    “总统阁下,我非常遗憾的告诉你。在出征曰本本土之前,我国的重工业基础的确为零。但是,出征曰本本土以后,伴随曰本本土各种工业设备,军工生产技术,先进人才…。被源源不断引进国内以后。我们国家在军工方面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曰本政斧的鼎盛时期…。”

    “有大量曰本军工人才和相应技术的帮助,总统阁下认为,我刚刚所说可以实现吗?”

    “既然贵国的这些核心技术最多只能领先一年时间,为什么不用这一年的时间,从我国手中换取一笔美金或者黄金来解决各大兵工厂因为战争结束而产生的经济危机。再说了,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即使将这些技术卖给我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