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林羽之穿越日常 >

第154章

林羽之穿越日常-第154章

小说: 林羽之穿越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屯兵

    若想成事,没有银钱、利益驱使,谁会甘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行断头之事?

    王府出息多来自于江南水乡重镇,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皇帝这一着着实算不得精明,只要拨动琴弦,必能让这大势之前乱上一乱。

    宋静琰阖首,同样对于荣景帝如此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很不以为然,妇人之仁难成大业!御座尚未坐稳,就敢尽数得罪士绅豪族!只要处置得当,引得天下士人群起反之,大业可成。

    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引燃这个导火索,先搅混山西、河南两省的政局,致使天下士族与老三离心,再逼得他收回成命,停止新政,自惩其责,如此方能一举多得。

    宋静琰继续微笑抚琴,恢复了淡定从容,“此事我已有安排,必能令其新政陨落。”

    鹤发道人再次开口道“王上,前些时日法华寺中来的一个今科举子,便是京城现在传闻素有才名的永安伯府林羽之。须知东洋航海图可是此子手中传出,且他手下更有出海船队。夏秋时节业已出航一次,端是胆大心细、有勇有谋,又有才识之人,更可见其人之精明。期间他曾两次去过观音殿,会否识破寺中破绽?影响王爷布局?理当慎重为好!”

    虽然他是识破破绽的可能性极小,但也不得不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并非妄言!

    “道长所言,不无道理。但这林羽之却是与靖宁侯府结亲的,乃我儿平阳县主之外室庶女,我已早就着人监视于他,此等黄口小儿,虽有才智,终究有限,实不足为虑。

    便是他能识破此中小道,又有否胆量叫破?若他真有轻举妄动,名单上的这些人,第一个就要撕碎了他!量他也没这个胆量。且此次出航又有靖宁侯府参与,他们既为姻亲,便是天然绑在一条船上的,又有何惧?”

    此子有些长于人之手段,自己已经注意到,因缘际会,平阳又与他结成亲家,到是可以拉拢,为我所用。

    “王爷所虑甚远,小道佩服。”鹤发道人再次恢复沉默。任谁也想不到与法华寺僧人居中联络的竟然是一位道人。

    宋静琰面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在座诸人同样热血澎湃。

    而自己于云雾山上布置的三千精兵,就不是可以随便示人的了,便是在座的心腹也是不知的。

    大势之下,必要做出多手准备,出其不意,方能致胜。若是这三千精兵都能配上东洋火铳,届时才是真正的虎狼之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自己只需再多加忍耐一些时日,必能成就大业,荣登九五!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一切!

    。。。。。。

    腊八节的热闹刚过,林羽之的好心情便告终了。

    穆七带回了最糟的消息。

    林羽之手里拿着一串穆七打探来的名单,沉默良久。

    这是最近的一月在观音殿求子之人的名单,而真正用秘法的就有三十多位。观音殿求子到是有所限制,言明有缘之人方可。而近一个月的用秘法之人要比前几个月多了一半,这人员骤增实属另一种异常。

    而观音殿秘法求子在法华寺已存一年余,用法之人怕是要有百余人了。

    林羽之拿着这几张纸,只觉得比千金还重!都是一个个无辜的被折辱的生命。

    背后之人何其狠毒!

    无论背后隐藏着的是何阴谋诡计,又想达到何种目的,就必行观音殿求子此等肮脏行径吗?就不能选用其它的方法吗?

    或许他们认为只有此法子更加便捷,行之有效,不过是利用一些女眷的闺誉罢了,就可以牵制其背后之人,达到利益最大化。

    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方法,着实令人胆寒!

    “我知道了……”林羽之只说了这么一句,随即就将那几页纸团起来,往一边的炭盆里一扔,直到火苗窜起来,都烧成了灰烬,才收回了视线。

    “少爷,这还远远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法华寺有屯兵之嫌。”

    得益于穆七这么长时间的历练,对很多事情也敏感了许多,才能从细微处发现端倪。

    穆七对于自己得到的消息虽然没有十成的把握,但是七八分是有的。法华寺里的僧众有一些身分十分不寻常,并不像寻常的苦行僧,吃斋念佛之人。有一些身上武人的气质十分明显。

    须知法华寺背靠的山峦,若是用来藏兵,想来也十分便利。在京城周边寺庙里藏兵纳众,又行诡异不法之事,这背后隐藏的阴谋可就更加叵测了。

    闻听此言,林羽之直接怔住了。脑海中再次响起十一当时是回报的场景:一个种菜的哑巴和尚。那和尚到是个身手敏捷的,反应很快,人也很壮硕,没想到一个普通的种菜僧,竟然还是藏龙卧虎的。

    当时只以为这是鲁智深似的武僧人物,寄居在这间法华寺庙内。但若是这样的人物多了的话,那事情可就着实不简单了!

    看到少爷怔住,穆七又继续说道“这法华寺可是背靠云雾山,山峦叠嶂,若是有心为之,藏个三五千人马不成问题。又有法华寺中转补给,掩人耳目,实难防范!”

    林羽之悚然而惊,“屯兵三五千?他们想干嘛?想造反不成?”

    说到造反,不得不说确实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古代皇权更迭,夺位之争,你死我活的事着实不少。更有甚者,引入异族兵马,入中原烧杀抢掠,只为达成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若是真的牵扯到皇权争夺,那做出什么事情来都不奇怪了。法华寺中的这些阴谋诡计,恐怕也只是其中一环。

    林羽之声音之中,不觉就带出一些颤音来,“你的这些消息可靠否?有几成把握?”

    “小的也不能肯定,但是屯兵一事肯定确有其实,至于用途,这伙人也是组织严密,纪律森严的,尚无法探知。小的也只干系重大,并不敢贸然行事。”穆七已过了最初的震惊,回禀起来自然从容了许多。

    。。。。。。


………………………………

第三百七十四章 活路

    “是啊!确实不可贸然行动,你做得很对。至于这伙人有多少数量,听命于谁?若是无法探知,便作罢了!此事我再做计较,你们不要再进一步行动了,慢慢从此事件中抽身出来,不可被其他人发现行迹,需要万分谨慎,擅自保重。”

    林羽之已然知道事态的严重性,怎么可能让他们再继续涉险。以现在的情形而言,也不适宜他们继续掺和。

    现在林羽之能想到的,除了有造/反的意图,还真想不到别的,在京师周边布下重兵,这个不是一般人就能随随便便办到的。养兵可是需要钱粮的,有那么大的财力和手笔办到这件事的人,所图为然甚大。

    且法华寺中是否环环相扣,尚未可知。如此关于法华寺秘法一事,怕也是其中之一环,就务须更需慎重了。法华寺行秘法之事骤增,是否也代表着什么?

    “不需再谨慎监视了吗?”穆七虽然知道这里面可能存在凶险,但不得不说也激起了他的一丝斗志来。那些浅显的刺探任务,哪里有现在的局面来得更惊心动魄,刺激人心。

    “不可!你们只要缓缓退出探查即可,不可盲目行事!须知,若是他们真是谋夺大事之人,则多半会是一些亡命之徒,危险性极强,不是你们可以应对的。”

    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这么一批精通刺探之人,自然不容有失。已探得皮毛,管中窥豹,可见端倪,更不可节外生枝。

    “是,少爷,小的会安排好善后事宜,请少爷放心。”穆七只得放下那点蠢蠢欲动,认可少爷的安排。

    “对了,靖宁侯府最近可有异?”林羽之在有限的认知里面,想不出有什么人会干这种事情,除了和现在的皇帝素来不睦的忠静亲王嫌疑比较大外,至于有没有前朝遗孤,犯上作乱,谋求复辟,就不得而知了。

    “靖宁侯府并无特别异常之处,只顾六爷参与了出洋之事,正是出航东洋,类似少爷航线。”

    前面少爷曾有交代,穆七自然也留了两个人密切关注靖宁侯府的消息,好在靖宁侯府现在大不如前,探听消息到也不是一无所获。

    这件事情倒是不出意料,靖宁侯府有所图并不奇怪,自己上次并未答应且又躲了出去,他们自己不死心另寻它法,也不奇怪。

    如此看来,这一代的靖宁侯府侯爷就太短视了些,若是再昏聩一些,再和忠静亲王府扯上关系,陷入阴谋之中,那才是大麻烦。

    希望是自己多虑了。

    穆七退下之后,林羽之陷入了长思。

    此事实在令林羽之深深震惊和不敢置信,自己满以为现在是太平盛世,哪里会有什么叛乱,可这若真要是真刀真枪的干上了,可是要死人的。哪次叛乱,不得搭进去万众的性命啊!这还是直接的损失。最怕的就是人心惶惶,老百姓的日子就真没法过了。若真是闹出乱子来,那还有安稳日子过。

    林羽之怕麻烦,自己好好的日子,还是需要安定才行。

    左思右想,忠静亲王府生事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此一来,想想上次徐允礼的暗示,林羽之又放心了些。

    但这件事可不是自己能够参与的,也不能沾染,干系到权利之争,无论怎样不是着人记恨就是着人忌诲,怎么想想都得不偿失。

    看来自己只能当作不知道来处理了。

    想来以当今圣上的精明,应该不至于毫无察觉。

    权力之争,任何时候都不会停止,只看有形或者无形,争来斗去的不消停,可是终归是权力中心的事。能参与进来的,都在最顶端。能看明白的,也都是上层的一部分。就连下面的官员大多数人都看不明白,更不要说老百姓了,他们更是不知了。不知道就是福气,自己还是不知道这么多的好。

    但法华寺秘法之事,自己却过不了良心这一关,少不得还是要管一管的。无论如何,也算是给两方都是一个警醒。

    最好还是无形的权斗为好,莫要动刀动枪的,劳民伤财不是!

    前几天雪下了几天,地上是厚厚盖上了一层。这些冬雪,可以让土地保持墒情,可以杀死泥土里潜在的害虫,还能让出了苗的冬麦不被寒风冻坏。实实在在的丰年之兆。

    但今天开始,天气又阴沉了下来,马上又有了下雪的趋势,看这天色,怕是又小不了。过犹不及,可别闹出什么雪灾来才好啊!

    外面天气更冷了,怕是有零下十度左右了吧!

    。。。。。。

    严冬,天色渐晚,风更紧了,那风虽然很细,但很锐利,吹得人们行色匆匆,还有少许雪花开始飘落。

    宣化府柳子镇上,有一条跑马道,街上店铺排列。在这样的严冬里,街上人流很少,三五行人也皆是行色匆匆。几个小叫花子沿着墙根儿走来,身上都是破衣烂衫,难挡风寒,抱着肩膀,脚步很快,东张西望。

    这几个小叫花子,小的十岁左右,大的十四五岁的样子,脸很脏,身上的破棉袄,肩和袖口棉花外露,腰系草绳,下身穿着烂单裤,又都是赤着脚的。手上、面上的污垢已经把皮肤包裹严密,黑而亮,脚底板却是真实的白色。

    几人一句话也不说,只抱着肩膀,来回跺脚,仿佛这样就能驱走身上的寒冷似的。

    “快快,兄弟们,今天怎么也得赶上,赶到那儿,就有活路了。”

    街面上突然涌出一伙子同样破衣烂衫的乞儿。令人惊诧的是这伙人虽然穿的破烂,面黄瘠瘦,但精神却难得的兴奋。

    田狗子目瞪口呆的看着出现的这伙子人,耳朵一动,别的没听见,“活路”两个字可是听的一清二楚。还有什么比“活路”更令这伙小叫花子更醒神的?

    “大哥,行行好,我们这些兄弟饿了好几天了,这么冷的天,老天都不给个活路,大哥大慈大悲,救救兄弟们吧!”

    田狗子看着面前这二三十个人,壮着胆子上前求道。

    。。。。。。


………………………………

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世主

    “哈哈,好说好说,俗话说的好:天下叫花子是一家!兄弟自然能给你指条明路。”

    冯二大包大揽,丝毫没有看轻人的样子,嗓门又大,立时就把这一片的小乞丐们吸到了过来。

    谁不想听听这明路靠不靠谱。

    “你们难道没听说云雾山法华寺高僧施粥?听说有粥米面饼可吃,那可是活命的东西。那高僧可都是得道的神仙,最是济贫,什么什么,对了,普渡众生!普渡众生!”

    冯二一边嚷嚷,一边又开始继续往前走,脚步急促,后面跟着他的人群,也都拥着往前走。

    田狗子忙追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