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官场之高手过招 >

第308章

官场之高手过招-第308章

小说: 官场之高手过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刘国安稍微松口气的是,好在湖北乡政府大门口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动静,看样子,贾达成必定是在背后做了些工作,否则的话,按照他的说法,湖北乡的黄瓜滞销情况是最严重的,相邻的乡镇老百姓都闹事了,湖北乡的老百姓能按耐得住?

面积不大的湖北乡会议室里,因为省市两级领导的光临一下子变的有些拥挤起来,除了市里和县里的领导成员外,乡里的一干领导根本没有资格坐下来。

屁股一落座,孙部长就有些不高兴的口气对刘国安说:“刘书记,在座的各位都是市里县里的头头脑脑的,工作也都很忙,依我看,接下来就由乡里的干部陪我在湖北乡好好转转,其他人全都先回去工作吧。”

孙部长话音刚落,周遭人立即意识到,显然是刚才在刘桥乡被老百姓堵了这么长时间,孙部长心里有看法了!

刘国安的脸上不由露出几分尴尬来,当着众多下属的面,他也只好应承说:“好的,孙部长的指示,我们一定遵照执行。”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应景的干笑声,孙部长的脸上表情却依旧保持严肃,刘国安陪着笑了一下,见孙部长嘴巴没动也就停下来。

刘国安不得不领着自己的一套人马回到了普水县,至于孙部长那里,他交代了贾达成,让湖北乡的领导随时汇报孙部长的一切行踪和动向,哪怕是孙部长在湖北乡的一举一动,一句话,一个细微小动作,都必须实时的汇报。

这就相当于在孙部长的身边安置了一个小型监控设备,他做什么都能及时了解,因此到底在不在孙部长身边陪着效果也是一样的。

孙部长留在湖北乡正式驻村计时开始,此次“三进三帮”活动中,上级文件规定相关领导至少驻村时间不少于一周,哪怕是对折算孙部长少说要在湖北乡呆三天左右,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几天里,湖北乡一定不能再出一丁点的幺蛾子,否则的话,别说普水县委书记贾达成难辞其咎,就连普安市委书记刘国安那张老脸也有些挂不住。

从湖北乡往县城赶的路上,市委书记刘国安的脸上一直是铁青的,他不出声,别人更不敢出声,今天事情有可能闹的很大也有可能无疾而终,就要看市委领导心里想不想利用这件事大做文章了。

第445章谁该倒霉(一)

一回到普水县城,刘国安片刻未歇,立马让人通知召开市委随行官员和普水县委领导班子召开紧急会议。

这样的情形倒也在众人的意料之中,刘国安今天当着省里领导的面丢了这么大的份,他能不大发雷霆把心里这口恶气出来?更重要的是,他必须确定接下来的几天里不再发生雷同事件,想要指望普水县的贾大草包撑住局面?可能吗?

中午十二点,正是吃午饭的时间,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却不得不空着肚子坐在普水县政府的会议室里,市里的领导坐在会议室椭圆桌的里侧,普水县的一帮领导班子成员自觉坐在桌子外侧,两帮人壁垒分明,却都不敢随便发出声音。

刘国安稳稳的坐在会议室正中位置,用严厉的眼神扫视了一下在座的各位相当不高兴的口气训斥道:“为了黄瓜收购这点小事竟然连路都给老百姓给堵上了?而且还是在省委组织部领导下来的时候?我这个市委书记都替你们害臊的慌!整天人五人六的坐在办公室里,不了解市场行情随便就指挥底下人种植这样那样,造成了后果却又没人能承担责任?请你们告诉我,这湖北乡黄瓜滞销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当初政府要出面鼓励老百姓种植黄瓜?为什么黄瓜种出来以后却又出现这种状况?”

刘国安连珠炮似的提出几个疑问,把底下一帮人都吓的低下头,贾达成更是吓的心里一阵小鹿狂奔恨不得把脑袋埋进裤裆里。

刘国安偏偏点将到了贾达成头上,冲他问道:“贾书记,事情闹到这种地步,难道你这个县委书记就没有一点说法吗?”

贾达成心慌抬头正好又和刘国安那犀利的眼神对撞赶紧心虚避开。

在这件事上,最无法给出正当解释的人就是贾达成,他的女婿要是不拿了人家老板的好处费,自然可以强逼着老板过来把剩余的黄瓜都给收购了,可眼下人家企业黄瓜储备已经够用了,又怎么会再过来收购呢?

既然领导点将到了自己头上避无可避,贾达成伸手抹了一把脸上渗出的汗珠,低声汇报说:“刘书记,其实湖北乡的领导也是一番好意,为了想要让当地的农民增收,所以才会主动联系企业过来,想要定点养殖后,在不需要农民找销路的情况下,农作物成熟后企业到田间地头来把农作物收购。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农民每年都要为农作物找销路的时间,也算是政府为农民办了一件好事。没想到原本企业合作的乡镇就只有湖北乡,其他相邻几个乡镇的老百姓听说了消息后,竟然把自家的大棚该种了黄瓜,这样一来,到了收获的季节,相邻几个乡镇的老百姓大棚里的黄瓜以低廉的价格竞争了市场,反而让湖北乡的黄瓜落下了。”

贾达成字斟句酌解释此事的前因后果,既要考虑到护着湖北乡几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下属,又要推卸掉自己这个县委书记身上的责任,这一套说辞要编排出来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刘国安对贾达成的解释显然并不满意,他质问贾达成:“当初乡里的领导跟企业谈合作的时候,有没有签署合作协议?”

贾达成眼珠转了一圈后,回答说:“协议是有的,只不过……”

“既然有协议事情就好办”刘国安伸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打断贾达成接下来的解释,表态说,“会议结束后,立即让人联系企业负责人,让企业老板按照协议价格来把农民手里的黄瓜给收购了,这件事一定要速战速决,最好在孙部长没有离开普水县之前就把事情彻底处理妥当,你这个县委书记能做到吗?”

贾达成听了这话心里一阵打鼓,事情都到了这种地步了,人家企业的大老板会愿意贴钱出来收购这么多的黄瓜?

当着刘国安的面,贾达成别无选择,只能点头答应说:“好的,我马上让底下人跟企业老板联系。”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让底下人跟企业老板联系?你给我亲自打电话!”刘国安相当不满意冲着贾达成咆哮起来。

“是是是,我这就亲自打电话联系。”贾达成吓的一颗心差点跳出来赶紧低眉顺耳连声应承。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抓紧办?”刘国安此时看贾达成哪哪不顺眼,刚才路上没机会发泄的一腔怒火眼下全都肆无忌惮发泄出来。

可怜的贾大草包被刘国安没皮没脸教训一通,整个人都不好了,脸色憋成了猪肝色,不停擦汗慌的六神无主,旁边有人看了好笑,有人觉的他可怜,更多人觉的这家伙咎由自取。

谁让他纵容女婿从企业老板手里赚好处呢?活该!

会议结束后,刘国安并没有离开普水县,而是留下来坐等贾达成处理上午农民上访一事的处理结果,刘国安这是摆明了不信任贾大草包的处理问题能力,这下可把贾达成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贾达成会议一结束就亲自上阵跟企业的大老板进行沟通,可人家的态度相当明白,你总不能因为有老百姓闹事就让我贴钱去收购吧?对企业来说今年的黄瓜收购已经足够了,亏本的买卖谁会做?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贾达成在大老板面前说不出什么硬气话来,可思来想去,若是不把此事解决,只怕刘国安饶不了他,于是说尽了好话希望企业的老板能考虑自己的难处。

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刘国安不时的派人过来催促贾达成,问事情到底处理的怎么样了?能不能在吃晚饭之前有一个很好的结果出来?

贾达成心里明白,刘国安这是想要在陪着孙部长吃好晚饭的时候,把这件事向孙部长汇报一下,让孙部长知道,这件事已经妥善解决了普水县闹事的老百姓黄瓜已经有了收购的下家。

刘国安的催促让贾达成一颗心急的快要跳出来,可他磨破了嘴皮也没能做通企业老板的思想工作,到最后,企业老板居然连电话都不肯接听了。

无可奈何之下,贾达成只好灰溜溜来到刘国安面前实话实说汇报。

“一个小小的企业老板都搞不定,你这个县委书记是怎么干的?”刘国安瞧着贾达成那副不成器的模样,气的恨不得当场扇他两耳光,等了两个多小时却等来一个相当不满意的工作成果?简直就是废品一个!

“你说,那家公司叫什么名称?具体地点在哪里?法人代表是谁?你统统给我说清楚了,立马让分管副市长安排工商,卫生,税务等部门对这家企业严格检查,有问题一定要严惩重罚,没问题的话,哪怕是掘地三尺也一定要找出问题来!”

姜还是老的辣。

市委书记刘国安分分钟想出数个逼企业低头的招数来,一旁的贾达成却听的心惊肉跳,“我的个娘哎,刘国安要是真跟企业杠上了,企业大老板到最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女婿收取好处费的事情给秃噜出来,到那时刘国安还不知道要怎么迁怒于自己?”

更让贾达成感到害怕的是,刘国安下达指示的时候又加了一句,“市纪委的同志要跟上,对于这件事的发生缘由进行彻底的查处,一旦发现普水县的各级干部中有人在这件事中有涉及腐败的行为,无论级别多高都要严厉查处!”

贾达成感觉刘国安最后的那句话简直就像是为了说给自己听的,两条腿不由自主的轻轻摇动起来。做了亏心事,能不心虚?

陪同刘国安一道过来的市纪委洪书记听了领导指示后,当场表态道:“刘书记请放心,我会让纪委工作人员跟上这件事情的,只要涉及到党员干部参与其中,不管是谁一定严惩不贷。”

“好!”

刘国安一锤定音拍板定局,洪书记转脸忙碌起来,贾达成呆在一旁心里像是十七八个吊桶七上八下脑子里乱糟糟一片不知道干什么才好。

晚上的酒席是刘国安书记特意交代过的,不要把场面搞的很是隆重,陪酒人不能太多,但是一定要找几个口才好的,能挑起酒桌上气氛的合适级别干部过来陪酒。

官场关于陪酒的学问,其中的涵盖之广足够写几本书出来,听说已经有人专门归纳了一套所谓的酒桌文化,这里头的奥妙,非官场众人很难真正理解一二。

甚至连普水的贾达成,刘国安有些不乐意让他上酒桌,“这厮嘴巴笨拙也就罢了,办事不牢才会导致今天的老百姓堵路上访事件,这件事必定让孙部长心里有所压抑,今晚的酒席就是要尽量想办法消除上午的不愉快,他去了只怕又说出什么惹孙部长不痛快的话来。”

考虑到普水县是贾达成的地盘,一把手不参加接待多少面子上有些说不过去,于是刘国安同意贾达成进入酒店包间,同时也提前让秘书嘱咐了他三个字,“少开口”。

贾达成听到刘书记的秘书向自己传达的几个字,心里尽管不舒坦却也只能点头默认,谁让自己犯错在先呢?

第446章谁该倒霉(二)

他心里明白,若不是刘国安现在腾不出空来收拾自己,自己早就要被领导骂一个狗血喷头了,普水县老百姓上访堵住了省委组织部领导的座驾?这新闻要是传出去得引起多大的轰动效应啊?

好在,刘国安对于此事压制的比较及时,不要说市县的电视台没敢放出一丝风声,省里有几个记者闻风赶到普水县后也被市委宣传部的人给想办法弄了回去,这样想来,刘国安的心里其实还是向着自己的,就冲着这一点,他贾达成也该对刘书记言听计从。

在刘国安精心安排下,所有参与接待晚宴的官员都明白一件事:今晚的任务就是要哄省委组织部的孙部长高兴,不该说的别说,绝不能让任何人随便张口破坏酒桌气氛。

晚上酒宴安排地点也是费了番心思,县政府的领导原本安排的是一家五星级酒店,刘国安却提出把吃饭地点换成了一家档次稍微低些的酒店,酒菜上的安排却还是把五星级酒店的大厨带过去,这样一来,尽管表面上接待标准不是过分张扬,内里其实还是相当的够分量。

市委书记亲自对各种接待细节做出指示,足见刘国安对招待孙部长晚宴重视程度,对于刘国安来说,最近一段时间正是他这个市委书记临近换届的敏感时期,这个节骨眼上省委组织部一把手来到本地,绝对是一次绝佳了解内幕的好机会。

领导动动嘴,下属跑断腿。

官场上许多事情,上级领导往往一两句话的关照就能让底下人省去诸多中间环节,清楚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厅部级的官员仕途命运来说至关重要。

曾经有民间谚语这样形容领导下乡考察:领导来了怎么办?甲鱼王八馋一馋;酒足饭饱怎么办?带到舞厅转一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