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臣 >

第652章

权臣-第652章

小说: 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渤州郡兵马未动,毫无疑问,那自然是皇帝授意,或许在叛乱当夜,皇帝就已经飞信传书前往渤州郡,令赵夕樵按兵不动。

  但是没有想到最终结果是如此,皇帝要保住赵夕樵,也只能牺牲这两名指挥使。

  或许这两名指挥使到死的那一刻也不甘心。

  他们既然被赵夕樵委以重任,自然是铁硬的保皇派,而且能力也绝对不弱,最终却沦为替罪羊。

  皇帝瞧着朝臣们神色各异的表情,淡然一笑,令金甲武士退下,才淡淡道:“虽然主罪不在赵夕樵,但是他终究有用人不当之罪,朕已经下旨,罚俸三年,廷杖二十,以观后效!”他眼眸子冷视朝下的胡雪辛和萧万长,淡淡道:“两位爱卿觉得如此处置是否妥当?”

  两人对视一眼,俱都道:“圣上英明!”

  既然都到了这个份上,人家皇帝早就想好了对策,今日想要搞倒赵夕樵,那自然是不可能。

  世家巨头们心中却也是对这位皇帝颇有两分钦佩,能够以此手段应对危机,皇帝不但心狠,而且手段却也着实厉害。

  轻描淡写,两颗人头,化解一场巨大的危机。

  不可否认,这第一阵交锋,皇帝取得了胜利。

  胡雪辛和萧万长刚刚退回朝列,兵部尚书范云傲紧接出来,跪地拱手道:“启奏圣上,此番西北军进京平叛,更有世家军入京勤王,臣与衙部官员商议,已经拟出了封赏奏程,还请圣上过目!”当即呈上了折子,自有执礼太监过来接过呈上。

  皇帝很仔细地翻看了一遍,终是放下折子,颔首道:“众将士用命,忠于朝廷,平定叛乱,实乃大功。这有罪当罚,有功自然当赏,范爱卿折子上的封赏,倒也是甚合朕意,就按照这上面去办,自户部拨银子犒赏三军。”他在此时,竟然十分镇定地露出笑容,向着朝列之中的户部尚书韩玄道笑道:“韩爱卿,你户部总是缺银子,这一次苏家叛乱,查抄苏家产业,纳入国库,想必足够犒赏三军吧?”

  韩玄道立刻拱手恭敬道:“回圣上,部司官员正在清点京中苏家的产业,臣也派人去了北部四县,查抄苏家在那边的产业,目前尚无清点出数目来。不过如圣上所言,查抄苏家产业之后,犒赏将士们的银钱,应该是足够的!”

  苏家乃是大燕国百年世家,坐拥会稽郡北部四县,虽然算不得富庶,但是几代人所积累的产业,那绝不是小数目。

  金银细软、古董字画、房产田产、商铺等等,真要完全清点下来,绝对是庞大的数目。

  若是用来犒赏平叛将士,哪怕是重赏,那也是远远足够的。

  ……

  皇帝有意无意地扫了右列韩玄龄韩漠一眼,又看了看放在一旁的折子,缓缓道:“范爱卿,你这道折子里,是不是漏了一些人?”

  范云傲恭敬道:“回圣上,此道折子,漏了三人,昌德候、韩玄龄、韩漠三人!”

  “哦?”皇帝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三位爱卿乃是此番平叛的最大功臣,你兵部拟定封赏折子,怎么会将最重要的三位爱卿忘记?”

  范云傲立刻回道:“回圣上,盖因三位功劳超群,所以臣等不敢擅自做主,一切由圣上示下!”

  皇帝微微点头,看向韩玄龄,微笑道:“韩总督,朕已经有多年没有见到你,你镇守东海,尽忠职守,朕心甚慰。此番京中叛乱,朕听说你仅带数百骑便飞驰来京,此等忠心,朕心里极是清楚。”顿了顿,神色一敛,沉声道:“传朕旨意,册封东海镇抚军总督韩玄龄为骠骑将,赏金五百两,金刀一把!”

  众臣又是一惊。

  谁都知道,韩玄龄虽然是东海镇抚军总督,但是爵位不过是镇军将而已,在武将爵位之中,排在第五等级。

  可是这骠骑将,就是非同小可了。

  大燕武将爵位,最高等便是身为大将军,其下便是骠骑将、车骑将、武卫将、镇军将、云麾使、征军使以及慰军使。

  韩玄龄从镇军将直接被封为骠骑将,那是仅次于神威大将军的第二等级爵位了,也就等于是爵位连升三级。

  而大燕过到目前为止,虽然册封过骠骑将,但是有这样爵位的老将都已经过世,而韩玄龄如果被册封为骠骑将,那就是当朝仅次于萧怀玉的第二号军方人物了。

  所有人都有些吃惊。

  谁都知道,经此一战,韩族的势力空前高涨,皇族本应该大力打压韩族的势力,怎地反过来却对韩玄龄大加册封?

  这岂不是更进一步壮大本就势力暴增的韩家吗?

  许多臣子一时间都想不明白。

  韩玄龄先是一怔,随即吃了一惊,出列跪倒,“圣上,臣受之有愧,不敢领旨!”

  “何愧之有?”皇帝正色道:“韩总督忠君爱国,自东海亲自领兵平叛,此等忠心,难道朕不清楚?韩总督,朕是个有功必赏之人,你这份对朝廷的忠诚,足以受此封赏!”抬手道:“天子之言,一言九鼎,难道你要朕自食其言,收回成命吗?”

  韩玄龄一时间还没回过神来,旁边的昌德侯曹殷却已经拱手微笑道:“韩总督,恭喜了,圣上如此隆恩,还不谢恩?”

  韩玄龄无奈,只得恭敬叩谢。

  皇帝微笑着看韩玄龄回到朝列之中,这才将目光看向了韩漠。

  那个年轻人,微躬着身体,清俊的脸上平静无比,那一身戎装更是将他点缀的英气逼人。

  “面如冠玉,心如虎狼!”皇帝心中对眼前这个城府极深的年轻人做出了这八字评价,脸上却依然带着淡淡的笑意,缓缓道:“韩漠,这一次平叛,你功劳居首,人所共知,你想要朕给你什么封赏,尽管讲来!”

  第八卷 朝天阙

  第八二七章 毒蛋糕

  '更新时间' 2011…10…16 17:30:22 '字数' 3255

  韩漠从臣列中缓缓出来,在朝上跪倒,恭敬道:“小臣所为,应尽之职,不敢请赏!”

  “若非是你领兵回京,苏家父子还不知要做出何等事情来。”皇帝神情淡定,缓缓道:“而且你部下西花厅营救出内阁官员,这都是朝廷支柱,若是有失,后果不堪设想。这些功劳,不用朕多说,诸位爱卿也都是心知肚明的,若是朕不给予你封赏,天下人都会骂朕赏罚不明,是个昏君了!”

  “臣不敢!”韩漠一副惶恐模样:“圣上乃一代圣君,天下皆知,万民拜服!”

  皇帝哈哈笑起来,道:“既然是圣君,那自然是要赏罚分明的。”顿了顿,神色肃然起来,缓缓道:“韩漠,你自入朝以来,所建之功,实是非同小可。朕近日想了想,叶吴两家叛乱,是你作为先锋,才攻破黎谷关,更是你亲自领兵第一个攻进了翰叶城。西门一族阴谋设下陷阱屠杀朝廷官员,亦是你设计救下,揭穿了西门雷藏的阴谋。这宜春贺家仓储武器装备粮草,意图谋反,也是你揭破贺家阴谋,将一场大乱灭于萌芽之中。这一次苏雨亭父子叛乱,更是你亲率大军回京勤王……!”

  众臣闻言,猛地惊觉,不知不觉中,这先后灭亡了五大世家,却或多或少都与韩漠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个年轻人,就似乎是世家的噩梦一般,入朝不到两年,竟是有五大百年世家因为他之故而烟消云散,对于那些灭亡的世家来说,这个年轻人果真是恶魔一样的人物。

  韩漠低着头,听皇帝这般说,却不知他是何用意。

  “这些功劳加起来,如何封赏都不为过。”皇帝缓慢地道:“但是朕一直觉得你年纪太轻,尚需历练,所以并不急于加官晋爵!”

  朝臣们闻言,不少人心中暗想:“二十岁的年轻人,入京不过一年,已经是一营指挥使,是西花厅厅长,如此地位,还不叫加官晋爵?”

  许多精明之辈却明白,这些封赏,当初也是为了给韩家壮大实力,用以对抗萧家和苏家。

  只是如今苏家已亡,萧家似乎也大不如前,却不知皇帝接下来会如何安排韩漠。

  皇帝沉吟片刻,终于道:“不过这次平叛,朕才明白,有志不在年高,年纪轻却并不等于本事弱。你所有的功劳,朕都是一一记在心上。”他声音骤然一高,“古有幼童甘罗为相,朕今日也要行此一事,韩漠听封。传朕旨意,加封韩漠为车骑将,另担任吏部尚书一职!”

  ……

  如雷贯耳!

  满朝大臣,包括萧太师韩玄道在内,也都是目瞪口呆。

  吏部尚书!

  韩漠!

  所有人一时间都不能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自开国至今,六部尚书固然都是由世家子弟担任,但是最年轻的也要三十岁以上,哪里有过不到二十岁便入部为首的先例。

  而且一旦成为尚书,也就有了自动入阁的资格。

  不到二十岁便可以成为内阁官员,当真是匪夷所思。

  朝堂上一时寂然无声,死一般的寂静。

  几百朝臣鸦雀无声。

  不少人在缓过神的一刹那,都觉得皇帝是不是发了失心疯,竟然会将吏部尚书一职交给韩漠,如果是这样,那么燕国六部,韩家便占了半壁江山。

  韩玄道的户部,韩玄昌的礼部,韩漠的吏部,这是何其恐怖的封赏。

  韩玄龄连升三级被封为骠骑将爵位,本就让朝臣们大吃一惊,而韩漠被封为吏部尚书,那更是晴天霹雳,炸在臣子们的头上。

  皇帝如果不是失心疯,又是什么?

  难道是在向韩家示弱,难道是眼看着韩家的崛起而不敢与之相争,所以选择退却?

  可是臣子们清楚,他们的皇帝不是无能昏君,更不是苟且求安的皇帝,如此封赏,那绝非他的性子,他到底要做什么?

  朝列后方的韩沧,此时却是不由自主地握起了双拳,死死盯着跪在朝堂上的韩漠,在他眼眸子深处,是不甘,是不服。

  韩漠本人也被皇帝这道封赏旨意搞糊涂,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但是他回神极快,当许多朝臣还在目瞪口呆之际,韩漠已经高声道:“请圣上收回成命!”

  皇帝脸一沉,道:“收回成命?”他看了韩玄龄一眼,道:“朕金口玉言,如何收回成命?朕旨意已下,断无收回之理,自今日起,你便往吏部去办差,事情不熟悉,吏部自有人会帮衬着,假以时日,以你的才干,自然不成问题!”

  韩玄昌心如电转。

  韩漠被封为吏部尚书,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一怔之后,他脑中灵光一闪,竟是在瞬间明白了皇帝深藏之意,即刻出列,跪下道:“启奏圣上,臣反对!”

  “哦?”皇帝抚着胡须看向韩玄昌:“韩爱卿,你为何要反对?朕当着大伙儿面宣了这道旨意,难道你要当朝驳了朕的面子?”

  “臣不敢!”韩玄昌直挺挺地跪着,拱手道:“圣上,所谓知子莫若父,韩漠有几斤几两,臣身为父亲,一清二楚。此子颇有运气,也颇有胆识,但是若论治理之才,那是一窍不通。吏部乃我大燕六部之一,甄选官员,为国选才,无比重要,事关我大燕的兴衰,韩漠年不过二十,轻狂粗漫,绝非合适人选。他年轻气盛,谋事不周,若有差错,获罪事小,若是贻害我大燕,却是国之大灾。”

  那些脑子不灵光的官员看到这一幕,脑子顿时被弄得一片糊涂。

  皇帝封韩漠为吏部尚书本就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可是作为父亲的韩玄昌却当朝反对封韩漠为吏部尚书,这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许多官员一脸茫然。

  怪事年年有,今年还特别多。

  皇帝脸上显出恼色,冷淡道:“韩玄昌,你的意思,是否是说朕识人不明?”

  “臣不敢!”韩玄昌急忙道。

  皇帝淡淡道:“朕意已决,不必再说!”

  胡雪辛静默片刻,终于也想通了其中关窍,立刻道:“启奏圣上,韩漠虽然屡立大功,但是吏部尚书一职,还需三思。韩漠从无在吏部任职的经验,圣上即使抬爱,却也不可让他直接担任吏部尚书。还请圣上收回成命!”

  虽然不少官员并不明白胡雪辛和韩玄昌为何要阻止韩漠担任吏部尚书,但是龙头一出,族中官员自然知道事关重大,早已有数十名官员纷纷出列,齐声道:“恳请圣上收回成命!”

  ……

  韩漠本来还有些模糊,但是韩玄昌和胡雪辛同时出面阻止,让他心如电转,只片刻间,便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一言而概之,皇帝这一招,叫做明升暗降。

  不可否认,吏部尚书一职,确实已是大燕国一等一的官位,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且苏家能够在朝堂立足,自成一派,正是因为苏观崖掌控着吏部多年,许多的官员都是他一手提拔,有着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