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臣 >

第332章

权臣-第332章

小说: 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强大的一个世家大族,在自己的地盘上,生生被一个年轻的后生抓住把柄,将这个强大的世家大族逼入了绝境。

  如果不是事实就在眼前,谁也不相信这是真的。

  他们无法想象,这个看起来还显得稚嫩的年轻将军,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存活绵延近百年的大世家,仅仅因为这个年轻人出现在这里一个月左右,就面临如此绝境,这几乎有些荒谬,但是……荒谬的事情,却未必不能发生。

  有时候,一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阴差阳错地组合在一起,就能出现一些荒谬却又真实的事情,就像这一次夕春发生的事情。

  有智慧,也有运气!

  韩漠已经承认,那一根金手指的威力,实在是强大无比,贺族的灭亡,或许就是灭亡在那一根金手指的威力之上。

  早知道是如今这样的结局,或许贺族人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会除掉韩漠吧!

  ……

  韩漠抚摸着手套掩盖下的金手指,对于凌太监的问题,他只是点了点头。

  虽然这处八卦困是个巧夺天工的地下奇迹,韩漠也很想将这处地方隐瞒下来,或许日后自己有可能也用的上。

  但是要整垮贺族,只有将这处大杀器曝光,让越多人知道越好。

  忍疼割爱,那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拥有着八卦困的地下工程图,其他人看不懂,韩漠对于上面勾画出来的机关却是了解的,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鬼谷宗师庄渊。

  那个身体残废,脑袋里却有着无数学识的鬼谷宗师!

  在所有人的惊叹声中,韩漠吩咐部下打开了机关,山壁显露出了狭窄的通道,包括薛绍在内的几名御林军兵士举着火把率先进入地道之内,其后韩漠跟进指挥行走道路,而官员长老们则是长蛇般跟在后面,一个接一个地往地道里面走。

  这是浩大的工程,里面的道路纵横交错。

  若非有工程地形图在手,没有几个人能在这样巧妙的地宫里行进。行走间,时不时地听到官员们发出阵阵赞叹声,而那些长老们,虽然也惊叹于地下迷宫的庞大,但更多的却是绝望,每行进一步,他们那种绝望之情就加深一分。

  他们知道今日才知道,在他们贺族的土地上,竟然有着这样一处隐秘的庞大地下迷宫。

  越到深处,里面的空气便开始稀薄,许多人的气息便粗重起来。

  但是这是韩漠的意思,他既然要让大家进来看一看,在如今韩漠手握重兵掌控局势的情况下,又有谁敢说“不”字?

  这一群人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他们只觉得转来转去,而且下了许多层的石梯,就这样像一队幽灵一样,在地下迷宫中前行。

  许久过后,才听韩漠沉声道:“诸位,到了!”

  众人这才歇了下来,大口喘着气,更有人捶腰抖腿,苦不堪言。

  “这是什么地方?”诸葛民在后面问道:“韩将军,我们这是到了哪里?”

  “大家应该知道,这就是八卦困!”韩漠缓缓道:“正如之前闵大人所说,在这里面,共有九处地下大石窟,是为八卦大石窟以及中央大石窟。”他指着前面一条环形的门洞,“这里面进去,就是‘震’字卦大石窟……来前本将是单独问过贺大老爷这里面的一些情况,贺大老爷倒也实诚,告诉了一些他该告诉我的东西……大家都进来吧!”

  薛绍已经举着火把走进了石洞之中,几名御林军进去后,韩漠这才进了大石窟之中。

  就如同他前日夜里到过的那两处石窟一样,这也是一处容量极大的石窟,可说是容量惊人,但是却又与其他两处石窟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官员长老们一个个进来,每一个进来的人,都是膛目结舌,一副不敢置信却又震惊无比的样子。

  韩漠之前进入过两处石窟,一处空荡荡的,一处则是中央石窟,里面林立着十几根大石柱。

  但是这处“震”字卦大石窟,却又有着别样的不同。

  所有人都清晰地看到,在这处石窟之中,大半个石窟都摆满了东西,那些东西在火光下,闪闪发着寒光。

  那是成千上万的甲胄!

  一堆堆甲胄堆积在一起,冰凉而厚重,陡然间看到这么多的甲胄,大部分人都屏住了呼吸,就像在做梦一样。

  没有人敢想象,这么多的甲胄,积攒起来需要多少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大量的金钱。

  这显然是贺学之为首的贺族人苦心积累起来,不动声色地积攒起如此众多的甲胄,其耗费的心力,难以想象。

  这些甲胄,有铁质甲胄,也有部分皮质甲胄,分类堆放起来。

  甲胄,那是将士们的防护性装备,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是极其重要的作战装备,贺族暗中积攒如此众多的甲胄,其用心不言而喻!

  世家军没有常备武器,一旦战事,是由互补筹备,兵部颁发分配下来,所以世家是绝对不允许私自积存武器的。

  如今眼前的一切,摆明了贺族有着犯上作乱之心!

  这是铁一般不可改变的证据,也是贺族完蛋的致命证据!

  “祸心,这……都是祸心!”韩漠摸着下巴,淡淡道:“诸位,还有几处石窟,我可以带领大家去看看,有兵器,还有……大量的粮食!”顿了顿,看了司徒静一眼,看了诸葛民一眼,又看了凌太监一眼,随即更是扫了众位吏部官员一眼,才缓缓道:“诸位大人,往京里的折子……咱们都知道怎么写了!”

  …………………………………………………………………………………………………………………………………………………………………………………………………………………………………………………

  PS:嗯嗯,能赶上更新了,呵呵,大家給力点哈。另外,沙漠狼骑群在招收书友中,有喜爱本书的朋友可以加入狼骑群:127711128,位置不多,欲加从速。如果满了,可加铁骑群:106403952,欢迎每位朋友的到来!呵呵,四千字过了,大章节!

  第四卷 宜春雷

  第四二三章 红头急折

  '更新时间' 2011…03…11 16:46:03 '字数' 3481

  燕历平光九年四月二十三,这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日子,燕京城已经是连续两日阴雨绵绵,整个燕京城都笼罩在昏暗的阴雨之中,让这座燕国最庞大的都城透着一股子阴霾的气息。

  东道十三所居中有一处古朴肃穆的衙门,门前蹲着两尊张牙舞爪的大石狮子,很有气势,此时石狮子在阴雨之中,看起来更为狰狞。

  雨珠儿顺着琉璃瓦滑落下来,细丝儿般,淅淅沥沥,落入墙角跟修建的水沟渠中,流淌下去。

  这里是内阁。

  东道十三所,西道八所最核心的部门所在,可以说,是整个燕国庞大国家机器的大脑所在。

  燕国各地的上呈过来的折子,都会汇集到这个地方,每日里从各方来的信使,都会将折子送呈到内阁的进呈处,那里有几十名吏员接受呈上来的折子,尔后按照折子的轻重缓急以及事务项目,进行分类处理,转入到纳折司。

  纳折司在内各衙门的腹部中央,也是浩大的内各衙门中最宽阔的办事处,占了整个内阁的三分之一地盘。

  这里时刻保持着四十人以上的吏员,将所来的折子内容审核汇集,按照分类,另立最简洁的奏折,简明扼要地将折子的内容和上折子的官员开列出来。

  关于钱粮民生的,关于刑案牢狱的,关于军队装备以及调防的,关于各地相关土木工程的,关于边军卫戍的,关于外使洽谈,关于商贸交流,关于地方学子应试……!

  庞大的国家,有着庞大的事务,而各类繁杂的事务折子,便是汇总到这边,由这些勤勉的官吏将它们一一分裂出来,呈交给每日里的轮值官过目,尔后在转交给六部进行进一步的细致处理。

  所以,内阁虽然是最整个燕国最有权威的地方,却又是最为繁忙的地方,而每日里的轮值官,即是最有权势的,也是最辛苦的。

  轮值官自然是由内阁成员当值,每日里两名内阁成员当值,共同处理当日的事务,当然,其下自然也有内阁司员辅助处理。

  轮值官办公的地方,是在内各衙门最里面的国事院,很雅致却又彰显肃穆的四合小院,正中是轮值官办公处所,两边则是内阁司员们辅助处理折子的地方。

  这处小院,整个燕国,并没有多少人有资格进来,而中间那黑砖黑瓦的正屋,更是无人敢轻易接近。

  内阁是燕国的政治要害,是燕国的脑袋所在,而这黑砖黑瓦的处所,就是内阁的脑袋所在,除了内阁成员,任你是再大的官员,那也是不得轻易踏入。

  当然,虽然轮值官当值日事务繁忙,却也并不代表着他们要过目所有的折子,每日里折子数以千计,即便是神仙,那也未必过目的完。

  内阁进呈处的官员将折子分类后,呈入纳折司,纳折司的官员便会迅速处理,将折子按照级别分类出来,再转入国事院。

  通常而言,上来的折子,分为五个等级。

  黄头折,白头折,黑头折,灰头折,而最紧急最不能耽搁的,便是红头折。

  一般说来,包括黑头折以下的折子,那都是由纳折司进行封头处理,也就是按照级别在折子封面做上相等级的标记。

  至于灰头折和红头折,那便是上呈之人自己用火印子封号,划入最紧急类别。

  当然,并不是说什么样的事物都能贴上灰头折和红头折,对于等级的设定,燕国上下有一整套的规矩,有资格上呈折子的官员,对于那一套规矩也都是一清二楚的。

  如果仅仅是些普通事务,没有达到既定的等级设定,轻易封上灰头折或者红头折,弄不好就会便会被内阁打上一个虚张声势欺诈朝廷的大罪。

  所以非万急,红头折是很少出现的。

  这是燕国一道很有效率的流水线,从某种角度来说,内阁制度的存在,虽然让世家的权利过大,导致了皇权的衰弱,但是不可否认,这种制度,却是让燕国诸多大事都能得到最迅速的处理解决,从整体来说,对于燕国的发展和稳定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日里,国事院那件正屋,都会在第一时间将当天的红头折和灰头折直接呈进去…………在浩瀚如海的奏折中,这两类折子自然是很少的。相对来说,灰头折一天还能有几十份,而红头折子,或许一个月也碰不上几道的。

  轮值官首先要处理的就是这两类紧急折子,随后便会过目纳折司呈上来的清晰折子条成目录,从中挑选一些比较重要的,从国事院两边的办事房中抽调出来处理。

  按照内阁的规矩,灰头折子的内容,那是要抄录数份,迅速送达其他不值班的内阁成员处,各成员汇总意见,若无太大争执,多舒服从少数通过某一项决策。

  红头折子却不同,一旦出现红头折子,内阁成员,必须全数到场,当堂议论,作出裁定。

  ……

  ……

  贺庆之坐在马车里,一路上,他脑子里始终在想着心事。

  前日两份八百里加急的灰头折子抵达到内阁,是司徒静和监察使凌磊的两份奏折,虽然措辞不一样,但是内容却一摸一样。

  贺庆之得知到里面的内容,心中还是有几分得意的,毫无疑问,自己那位哥哥在那边干得还不错,想来能够这么快就传来捷讯,那位隐藏在幕后不为人知的鬼谷幕僚居功至伟吧?

  想到那日韩玄道和苏观涯那日的神情,贺庆之心中就想笑。

  虽然迅速派出了又一批官员前往夕春去调查此事,但是贺庆之却很相信,有徐游的策划,就算派去十批官员,也不会查出什么线索来。

  那里终究是贺家的土地。

  贺庆之靠坐在马车里,想着韩玄昌现在的心情,中年丧子,这一次对于韩家的打击,应该是很重吧?这一次,也该让韩家明白贺家的厉害了吧?

  他掀开车窗帘,外面依旧是淅淅沥沥的小雨,阴雨绵绵的天气,总是让人心情沉闷些,不过贺庆之心情倒是轻松的很。

  马车在内阁衙门前停了下来,早有侍卫掀开车帘子,打着油纸伞在外面服侍着。

  贺庆之整理了一下官服,这才下了马车,油纸伞为他遮挡着绵绵细雨,几名带刀侍卫则在他身后护着,一等贺庆之下了车,马车立刻掉转头,往旁边的马房去停歇。

  正要进衙门,却听到又一阵马蹄声响,对面也行来一辆马车,七八名护卫护在两侧,正迅速过来。

  贺庆之冷冷一笑,他自然知道,马车里面的,是大理寺卿胡雪辛,是今日与自己一同轮值的轮值官。

  “外甥死了,只怕也不好过吧?”贺庆之心中暗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