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594章

辛亥大英雄-第594章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预见,如果不能取信中国确保他们的海外石油通道安全,那么即使杨秋不想战争,国内和舆论压力也会迫使他铤而走险!在北京清华大学的演讲与其说是争取和平发展的宣言,不如说他同样已经没有退路。所以麦克唐纳再叹口气,摘下眼镜用力揉揉鼻梁,气息虚弱的问道:“亨德森,印度怎么样了?”
    “很糟。”
    达卡和加尔各答暴动的事情已经传遍世界,无论是规模还是成堆的士兵尸体都让英国上下格外不安。亨德森同样非常担忧,说道:“东孟加拉已经处于无政府状态,特里将军的援兵现在根本不敢上街。据他说,整个地区都被穆斯林游击队和暴徒笼罩,至少需要再给他一万士兵才能恢复秩序。”
    “加尔各答呢?”
    “海军已经派遣巡洋舰前往,但周边乡村都被占领,人员和物资损失非常大!那位沃尔特爵士已经给我来过电话,他们在加尔各答的两家银行全部被抢,损失超过600万磅。”
    “沃尔特?那个金融贩子!他还有脸提损失?!我们和美国关系那么僵,一半都是他们惹出来的!”心绪不佳的麦克唐纳得知沃尔特。罗斯柴尔德竟然还在计较区区几百万的损失,气得狠狠一拍桌子。他这幅样子也让亨德森很无奈的撇撇嘴,当初罗斯柴尔德家族对美国动手他们这些人都是知道的,只不过此事有利英国才没干涉,反而还推波助澜狠狠剪了美国的羊毛。可大家都没想到才过去一年,美国就反咬一口,和杨秋这头狼一起将经济危机嫁祸到英国和欧洲。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麦克唐纳发泄完后,抬头看看亨德森问道:“亨德森,你说是谁干的?”这句话刚脱口,他却有些后悔这么问了。和预想的一样,亨德森耸耸肩膀无奈地摊开手:“先生,还有能有谁呢?”
    的确,此次暴动出现的时机实在是太蹊跷,恰好选在中国运输机用鸡蛋砸罗德尼号后的最紧张时刻,如果说背后没中国势力他们是绝不会相信的。问题是就算找到证据,除非中国军队进入印度,否则控制议会的保守党为政治利益会不会愿意通过和另一个大国的战争还很难说。
    麦克唐纳张张嘴欲言又止,这幅摸样让亨德森很奇怪,难道他决定主动退缩?正要说话时,前者似乎下定决心般,重重说道:“亨德森,你帮我两个忙。”
    “什么忙?”亨德森很奇怪。
    “请斯坦利爵士来一下,再去一次北京。”
    “先生,您怎么将他找来了?”去北京亨德森不奇怪,事情到这个地步,面谈一次是必须的,但邀请斯坦利后果可就极其严重了!要知道斯坦利是前首相,他所在的保守党与工党向来不和。找他来干嘛?难道让保守党出面解决危机?这样做工党的脸面岂不是全没了?
    他皱皱眉,去看麦克唐纳疲倦的眼角,脑海中陡然升起一个想法,心脏猛地沉到了底,急声询问:“你准备辞职!”
    麦克唐纳扬起老眼,呆滞片刻后才慢慢点点头。不辞职能怎么办?沙特危机遥遥无期,印度**后英国开始捉襟见肘,就算能打赢,也会失去对印度的控制权!何况阿富汗还有虎视眈眈的苏联。
    如果不想战争,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辞职承担所有责任,这样才能找到一个让双方都能下台阶的机会!
    想到这些,麦克唐纳嘴角的苦涩是怎么擦都擦不完了。博弈到最后居然是这个结果,他怎么都不甘心。
    亨德森差点跳起来,刚要提醒这可能导致工党内部崩溃时,办公室大门再次被推开。秘书神色凝重的走了进来,拿出电报:“先生,是弗里曼总督(印度总督)的电报。昨天晚上,钱德拉出现在詹谢普尔,并率领游击队占领塔塔钢铁厂!他已经当众宣布成立印度独立委员会,孟买的所有报纸都刊登了这个消息!”
    .“印度独立委员会?”轿车向总统府驶去,后座上的詹森将报纸递给司徒雷登,苦笑道:“我们的杨秋先生终于出手了!但他似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样下去英国将毫无退路。”
    借最近的新教育计划,司徒雷登逐渐成为美国驻华人员中的重要成员,他对印度**也很担忧,但却没纳尔逊那么紧张,说道:“大使先生多虑了,我不认为英国会选择战争。对他们来说如果战争爆发,陆地上的胜算并不大。即便是最终胜利,除非推翻杨秋彻底瓦解中国的武装力量,否则就要面临印度的彻底独立!这一点我们知道,他们更清楚,除非他们能说服日本或苏联出兵,否则只能接受沙特协议。”
    詹森很诧异他有这样的结论,问道:“约翰,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在他们都已经没有退路,更找不到台阶!虽然没有证据说印度事件和杨秋有关,但事实上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这一点,已经严重伤害英国,如果继续忍下去,那么麦克唐纳政府就会垮台!”
    “我认为您忽视了一件事。”司徒雷登身着西装,多年和中国教育界打交道,让他身上多了几分中国文人的气质,笑道:“那就是杨秋先生是否真的想进行战争!您不该忘记,在中国和英国之间还夹着一个未知的苏联,印度陷入战争得利的会是他们吗?或许,但苏联人绝不会坐视不理,斯大林在阿富汗已经吃亏,如果印度动乱人民陷入疾苦,就会成为莫斯科推行GC主义的最好机会。
    杨秋很清楚,除非中国国防军进入印度领土,否则没人看好印度人的独立能力。但如果派出军队,那么所有支持他的人都会倒向英国!所以他不会那么傻。至于您说的退路,呵呵请恕我直言,您现在去见他,不就是给大家一个台阶吗?”
    “约翰,你应该成为外交家!”詹森哈哈一笑,推开门向北京总统府走去。
    (未完待续)


第681章 沙特建国(十三)
    迟迟未来的春风让北京城略显萧瑟,吆喝声号子声远远传来竟给人一种如临闹市之感。迁都之后北京城的市政建设速度加快很多,史译宣这位学者型市长对建设的热情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为此去年初国会还因为施工噪音太大一度向北京市政府提意见,却没想到最后都被他直接以国会无权干涉城市建设给退回,大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架势。
    这件事也成为去年民国政坛最大的趣事。市长不听国会的,说出去是那么不可思议,但确确实实发生在北京城,而且因为市政建设和城区改造给北京市民带来很多看得见的好处,所以人人都支持市长的城市改造计划。
    杨秋当时得知此事也笑了好久,不过他没管也不想管,因为这是人家的工作。但现在他却有些后悔,随着这段时间沙特危机有失控迹象,建设噪音听在耳朵里总觉得有些心烦。所以起身关闭窗户后,才扭向来访的詹森和司徒雷登。
    “两位怎么有空来我这里了?”杨秋看一眼亲自端咖啡进来的芮瑶,明知故问道。
    向芮瑶道谢后,詹森故作紧张地直入主题:“总统先生,请恕我直言。您这样处理危机,还将印度牵扯进来,只会让事情更加糟糕。”
    “印度?”杨秋神色不动,借着茶杯的掩护看了眼詹森。印度的事情被人猜出来很正常,但只要没证据他就不怕,所以反问道:“和印度有什么关系?难道两位认为达卡暴动是我派出的军队?”
    “死鸭子嘴硬。”詹森心底腹黑一句,不过嘴上却不会主动去戳穿,继续说道:“无论它是怎么发生的,但您应该知道英国对印度的重视。所以我认为这样无助于解决危机,只能加深两国的猜忌和仇恨。当然,我们能理解您确保海上交通线安全的要求,而且我们美国一贯尊重贸易自由,愿意与所有国家和平共处,所以在这一点上请您相信,我们是支持您的。但鉴于目前危机已经非常严重,作为美利坚合众国在远东的代表,我也不希望爆发战争,所以请您允许我出面作为您与英国政府之间的调停人,让我们共同解决此次这件事。”
    这番话可谓滴水不漏,却语气中袒护英国的意味十分明显。杨秋暗暗有些惊讶,按理说美国此时恨得英国要死,他这样做是什么意思呢?于是试探着问道:“大使先生,这是胡佛总统的意思,还是英国。”
    詹森说道:“这是我个人的意愿,也符合合众国与您的利益。当然,我也是受英国外相亨德森阁下的委托,希望能在他抵达北京前先与您取得共识。”
    “亨德森先生要来了吗?”
    何止亨德森要来,麦克唐纳都快下台了詹森心里继续嘀咕。英国主动选择媾和,这在欧战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由此也能看出经济危机和欧战给大英帝国造成多大的伤害。当然,这不是说英国不敢动手,事实上到现在英国政府内依然是选战争者居多。但他们也很清楚,这样的一场战争没有几十亿英镑军费是打不下来的,而且如果最终不能推翻杨秋,即使把中国沿海炸烂也没用。
    但想推翻一位受人爱戴甚至甘愿效忠付出生命,连个相当的政治对手都没的大国总统等于痴人说梦了。
    这些杨秋也明白,更清楚事到如今也应该结束了。毕竟是沙特危机只是底线试探行动,既然能谈判他也不想打。但自己提出的先决条件还是必须遵守的,所以很认真地说道:“我们愿意与英国方面谈判,但先决条件决不能改!放人,放行!不然一切都无从谈起。”
    詹森当然知道这两点的重要性,点点头:“我会尽力的,但亨德森阁下希望您能下令在印度洋演习的舰队暂时离开,还有印度。”
    没等他说完,杨秋很果断的站了起来:“舰队正在演习,很快就会结束。至于印度我无能为力,也不会干涉。但我会立刻让国民警卫队打击边境恶势力,严格控制武器走私活动。另外!请转告胡佛总统,我愿意接受美国的调停,但贵方的立场必须先定下来。”
    詹森皱皱眉。
    这次来除了是接受英国的委托外,也是得到华盛顿的命令来给双方一个台阶。对美国来说报复英国是开心的,但英国失去印度却又无法接受。毕竟杨秋如果控制印度,中国就会成为横跨两样的巨无霸。眼见两个不是台阶的台阶杨秋都能答应,他也很高兴,但却没想到他最后居然要求美国先表明在此次事件中的立场,这点让人颇感棘手。
    但他还是点点头,答应会考虑先让世界知道美国的态度。
    詹森和司徒雷登很快走了,甚至连桌上的咖啡都没喝完。看着他们的背影,杨秋慢慢走到地图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是他处理纠纷的原则,这倒不是他胆小不敢打,也不是国力打不起这场仗,而是现在的世界一片混沌,中英真打起来笑到最后的肯定不是中国,所以也一直在等美法来调停。
    现在既然亨德森让詹森来做说客,也说明英国不想耗下去了,对麦克唐纳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变成稳定印度殖民地。他静静地看着地图上的沙特,随着目光缓缓上移停留在波斯,嘴角也慢慢勾了起来。世人只知道自己这次发火是为了石油,却并不知道这仅仅是好戏开幕前的冰山一角
    .达卡和加尔各答仅仅是开始,兰契和詹谢普尔的枪声才是让英国彻底慌神的主因。尤其是后者,作为印度最大的塔塔钢铁厂基地,甚至可以说这里就是印度的汉阳!杨秋依靠汉阳崛起的经历至今还镌刻在各国领导人脑海中,所以英国也不敢保证让钱德拉控制钢铁厂后,会不会复制出这样的模式。
    一直关注沙特危机的政治观察家们也开始发现异常,印度暴动后沙特危机双方的态度都出现微妙变化。先是北京公开表示不会干涉印度内政,然后中国国民警卫队又在云南、西藏和塔吉克等地边境加大盘查力度,严控武器走私活动。另一方面,英国国内停止对抗确保印度安全的呼声也响亮起来,亨德森突然宣布出访北京更是让紧张气氛大大缓解。
    难道沙特危机就这样过去了?
    山本五十六刚走进位于横须贺的联合舰队司令部,就迎面撞上小林跻造和井上成美。前者是现任第一舰队司令,而后者是他最好的朋友。
    “中将。”
    “是山本君啊,不用客气了。”
    小林跻造是日本海军中最积极的南下派领袖,主张彻底放弃大陆向南寻找突破口。甚至扬言应该携手中国,一起瓜分南洋和印度推进到波斯湾。这个“伟大”的想法当然不现实,中日之间只能是竞争者而不是伙伴。不过他的南下思想却吸引了很多海军军官,连山本五十六也是其中之一,认为应该先稳住中国逐步南下,等到中苏打起来后再全力南下,和苏联一起完成对中国的战略大包围。
    “山本君,听说第一笔生丝收入到了?”井上成美已经被调入舰队参谋部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