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国色无双 >

第184章

国色无双-第184章

小说: 国色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鼓声先是缓慢地翘了起来,一个个流民军军阵被推上了战场。首批攻城,除了席面洛水水门一边的东门外,三个城门都投入了至少一万人的军力。

洛阳城高1。30丈;宽1丈、周长33里。三万人投入进去似乎也并未有塞满的感觉,望着这座雄城,李闯心下澎湃,大喊:“城内土鸡瓦狗,何德何能有此雄城?”

“全体攻城!”

鼓声更加激越了。

第八十四章:攻守

战鼓擂起,兵马涌动。三万人齐听一号令,三万人大喝向前。

这种阵势,就如同三堵大山在朝着洛阳城涌动过来一样。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光是声势就足够惊人。

而且,他们并不是没有噬人之力的绵阳。

这些全部都是一个个已经逼急了,打算用利牙摧毁一切的恶狼!

战鼓声隆,流民军的步伐也渐渐贴近了城墙。城墙上,所有人手持着武器看着城头下如同蚂蚁一般密密麻麻,试图将整个世界全部都遮蔽的流民军,心下一阵颤抖。

“现在,三百步外,八牛弩准备!”城头上,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在大喊。他的身边,庞大的八牛弩在弩手的操控下缓缓发动。

好在福王不识货,城内工匠之流的人看不上,倒是带上了一堆修家具的。至于军营里头本来就不起眼的弩手,那就更加看不上了。

于是这才让这六十架床子弩被紧急修补后,开始运转起来。三弓八牛弩,又称“八牛弩”,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世称“一枪三剑箭”,八牛弩也可发射“踏橛箭”,发射的时候蔚为壮观,箭支有如标枪,近距离发射可以直接钉入到城墙里面,齐射的时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钉入城墙,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缘而上。如此攻守利器,当其发挥在防御之上的时候,自然是更加强悍。

中气十足的声音是负责八牛弩队的队正张寰,随后,无数八牛弩竖起箭头,指向城头下的流民军军队。

流民军围城的步伐越来越近了,密集的脚步声加上洪亮的鼓点让场上所有人肾上腺激素开始上升。所有人纷纷不由地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大战一触即发。

张寰面目冷静,目光注视着城下的流民军微微眯起了眼睛:“九百步……(一步约合1。5米)……”

“到七百步就放!”张寰大喊。

身边无人质疑,尽管所有人都对张寰的命令有所疑惑。他们都知道八牛弩强悍,洛阳城身为大郡能有六十架那是托付洛阳城曾经是抗元前线,故而这才保持了这个编制。但八牛弩操作不易,维护不易,能够临战之时打出去就不错了,一千多米外,能没给你反方向打回来就不错了,根本没准儿。

之时他们虽然疑惑,却并未出声质疑。

这就是军中纪律,当命令发出后,只有被权限所有者否决或者立即执行两种选择。而更多的时候,就算是高层指挥官也不会干涉基层军官的战术行动。

六十架分布在三个城门八牛弩开始拉弦,巨大吱呀的声音让人有些耳膜发颤。如同长枪一样粗壮又长的弩箭对准了枪头下,如同蚂蚁窝一样的流民军。

“七百八十……七百五十……七百三十……七百步。发!”张寰一声发出,弩机向东的声音顿时连成一片。

二十具八牛弩迅速发出,肉眼可见,二十道黑影以极快的速度射出去,越过一千米的距离到达了流民军中。

高速运动的弩箭透过一具具身体,绽放出了二十夺鲜花。用鲜血凝就的花朵让整个流民军的池子好像泛起了一个个涟漪。

带着巨大动能的枪箭撕裂了血肉之躯,将一个个流民军窜成了糖葫芦。七百步外的杀伤尽管力道已弱,却依旧强力无比。

“天雷之怒啊……救命……”流民军顿时起了骚动。

隔着千余步,几乎看不清人的杀伤让从未经历过如此阵仗的流民军产生了惧怕。只是,这点骚动很快就被平息。

第一批派上去的流民军分别由三名万人长来统领,这是而今流民军中的称呼。对应的就是那些流民军首领,这等于是正是让流民军成了一个组织。

有组织,既然就有纪律。

敢有退步,立斩无赦。

这是李闯派出去执法队的规矩,毫不留情地砍杀了百人后。流民军变得更加畏惧后方,他们只能皱着眉头往前走。

就算是刚刚一次弩箭的攻击也没有死掉几百人呢,这退步,至少就要死掉一两百人。

三万余大军继续攻城,这一次,城头上的八牛弩停歇了。一次发射,尽管有了准备,但还是当场就坏了三具。

第一批发现就至少有九具八牛弩需要大修才能运转。

就是这么一个结果,已经让张寰松了口气。

而此刻,数百弩手纷纷都是松了口气。一家八牛弩需要数十人的操持,任何一个错误都足够让人挠头。

而此刻,见到八牛弩威势的城中士卒纷纷高呼。

“必胜,必胜,必胜!”

……

“八牛弩威武,万胜!”

……

新军里头几乎与此同时一阵嘶吼,所有人纷纷大喊。

整个城头气势一振,八牛弩的威力的确超级大。二十多条血路的出现让整个流民军的前进都停止了。

而对于城头上大多数没有见过血的官军而言,这自然是一股无与伦比的振奋。人是群体性动物,是容易盲动,也是容易盲从的。

当无数人高呼万胜的时候,所有人的心胸里都被瞬时注入了一个胜利的信念:“我们必胜!”

战争,已经到来了。

当流民军进展到洛阳城百步的时候,又有七架八牛弩发了一轮,但打这之后,八牛弩已经没有时间再去设计了。

炮手们将一个个巨大的组建搬运下成,所有守城官军在各自负责的上官命令下,开始全力戒备。

弓箭手们开始向下抛射箭雨,城内的投石机也开始发力,对准一个个攻城器械。到了这个时候守军们才突兀地发现,流民军不知何时竟然也拥有了更高级的攻城武器。

无数个轒辒车,攻城锥被推了出来。阳光照入,寒光反射。显然,里头是流民军里装备了铁甲的精锐士卒。

普通的流民军士兵被推出来当做派回,一路上要忍受官军无休止的箭雨侵袭。而这些进入了攻城锥和轒辒车内的精锐士兵,却足可以抵挡一切箭雨的进攻。

“投石机,给我干掉那些攻城武器!”张寰一声大吼。

突兀地,更大的声浪将他的声音瞬时淹没。

“冲啊,杀啊!攻城!”

“大王说了,第一个登上城头的,升官三级,领兵千人,黄金千两。美女十个,杀过去!”

“杀啊!登上城头,拿下洛阳!”

……

滔天的声浪将一切杂音淹没,战争的号角吹响了,三万余人如同蚁潮一样漫向了洛阳城。似乎要将这座雄城淹没。

无数人惊愕地看着这些流民军爆发出来的力量,驻守西门压力最大的千户曹斌神情冷漠:“滚石檑木,热汤金汁,依次准备!注意人群,密集之处投放。开始吧!”

一根根巨大的檑木被抬了上来,上面扎满毛刺钉子让民夫士卒们不得不小心翼翼。

而所有人看向这里已经没了当初的埋怨,他们知道,眼下所有这些武器才是让他们能够活下去的根本。

只有战胜对方,才能让自己活下来!

西门处,方量手中拿着一柄弓箭,他本不是洛阳人,但今天站在城头,却对保护洛阳毫无余力。因为他是流民,比起城外那些命如草芥的流民而言,方量的遭遇显然要幸运许多。

虽然同样有在荒郊野外挣扎求生,但到了洛阳城后,方量却较快先一步跑进了洛阳城。也十分侥幸地没有被当做是乱民给格杀在街头,他十分幸运地成为了数十万流民中不多的两万余被洛阳城接纳的流民。

同样,也分外幸运地被湖南会馆接受。

然后冲澡洗漱,清洁卫生。只要每天肯服从先生们给的活,就能吃得饱,而且还吃的不差。就算是比起过年那会儿的年景,也还要好些。

如此犹如天堂般的生活让方量分外紧张,他是失去惯了,也是麻木惯了。被不断的失去手中仅有的东西,比如方量失去了田地以后就拿起了祖传的刀叉烈弓,进了深山后好歹弄了个屋子,取了个大脚婆娘,成了家。随后还练了一点杀伐的好武艺,以及一手好箭术。

但紧接着,官府催征要他去当兵,被抓起来后半路好了。回家发现婆娘孩子也不知跑去了哪里,这乱世,大老爷们满身子的力气都养不活自己,何况一老一小母子俩。

绝望惯了的方量突然得到了前所未有,不敢想的希望,他已经是诚惶诚恐,每一息时间都担心着要失去。

就这么担惊受怕过了一个月,当一切安静享受的生活进行到十天前的时候。当他突然接到上峰命令,要编练入军,保卫衡王殿下,苏默公子下的洛阳时。方量第一个跳了起来,这一次,他不是跳出来反对,而是第一个旗帜鲜明地表态支持!

他拿起了祖传的强弓,这柄在他最落魄时候都不愿意舍弃的强弓是他的第二生命,也是他赖以为傲的最强手段!

而今,他拿起这柄强弓,瞄准向城头下五十步外一个跳得最欢的流民军军官。看模样,这流民军军官至少也是个千人长的级别。只是这千人长显然也很有经验,在人群中左右闪躲,显然就是防备着城头上的弓箭手。

随着他的指挥,这一波流民军的攻势显然更加凶猛了起来。

第八十五章:绝地反击

无数并不有力却悍不畏死的流民军登上了云梯,一个接一个,毫不畏惧身边袍泽死亡地冲向城头。

城头上,无数滚石檑木被投掷下去,哪里压力最大,就集中向哪里投放。而更多的,还是依靠官军用长矛,用铁扫帚将攀爬云梯的流民军给打下去。或者毁坏云梯,焚烧云梯。最有效的是热油金汁,一泼下去,整个云梯上到处都是惊叫声不绝的流民军士卒。

见此,方量手中的强弓却迟迟没有拉开。只是低垂着身子,躲避着从城头下飞上的箭支时,目光却从来没有离开过那名千人长模样的军官。

只是,五十步外虽然射程很方便,但那千人长的手段也是不凡。不是钻进了人群,就是有卫兵将死角遮蔽,显然是这一部流民军中的精锐部分。

精锐部分造成的压力很大,城头上大部分都是新军。就算有老卒,也是士气低落能够派出的作用不大。故而,当流民军的压力全部扑上来,而又有精锐择选一点准备突破的时候。守军的应对就有些乏力起来。

见到官军乏力,城头下这千人长也就跳的越发欢实了。

不住地往前钻,也不住地大吼大叫,将流民军的攻势指挥得越发凶猛。

方量也没有动,身边的袍泽不断嘶吼着防御,将一切杀伤手段施展向城头下的反贼。

身为整个小队里头箭法最好的方量,却至始自终都没有发过一箭。

对此,上峰没有干预。

身为方量上官的是旁边一个相貌清秀,却早就大汗淋漓得让头发湿了一片的年轻小伙儿。

小伙儿名作王博水,也就是这一部的最高长官,千户衔。王博水是湖南人,秀才功名。自从在书铺里头买了一份苏默出版的言维集》以后,便对苏默那句军人是国之脊梁深深赞同。于是弃文从武,进入了衡阳卫新军,得到了苏默的亲自教导。

当衡阳卫新军训练成军的时候,苏默还将其特地留了下来,开辟了一个大院落,建立了一个武学。而王博水,便是苏默地下学习进度最快,最为用心聪慧的学生。于是苏默便让其配合另外几名老成持重的老军官建立武学,负责教出一批基层武官出来。

而王博水每带出一批基层武官都是最为抢手的货色。

这样的一名优秀大将种子,苏默将其带入洛阳城,这用意显然就没少过。

而今王博水被苏默从王府侍卫队要了出来,一出马,就是一个五品的千户官。千户官领一千六百人,也是实际负责南门守御之事的前线指挥官。

所有人对这位年轻的长官心下惴惴,却对他的命令不敢否认。

他用铡刀几次证明了军中的纪律,也用一次次敏锐的判断让险象环生的城头平稳到现在,直至这一支精锐小队的突袭发起。

“顶住!记住你们身后的父老乡亲!你们不再是流民了。你们的父母妻儿已经被衡王殿下和苏默大人接管下来,现在,你们身后就是家园!保卫你的家园,保卫你的亲人,杀啊!”

“杀死他们,保住俺家孩子,杀死他们!”

……

一个个将卒在王博水的带领下迅速堵上缺口,无数生命在这一刻加速凋零。而流民军的攻势也变得疯狂起来,那员千人长也开始缓缓退出前线了。

他带着亲卫在前头已经鼓舞不起更多的士气了,所有人都在疯狂的进攻之中只知道前进,哪里还管什么战术指挥。

保持了这么一股子猛劲后,他在留在前线就显得碍手碍脚了。

所以这名千人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