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江山 >

第412章

一品江山-第412章

小说: 一品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王雱看来,定计之人对人心的把握,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用说,肯定是那陈仲方所为。
  他虽然自负聪明,但自问对人心的揣摩,对大局观的把握,还是差了陈恪一筹。想到自己冒了天大的风险,却给陈恪做了嫁衣裳,王雱就很得牙根痒痒。但他知道在齐王心里,十个自己绑一起,也比不了一个陈恪,是以只能先忍下再说……
  ~~~~~~~~~~~~~~~~~~~~~
  果不其然,转运簿的案子虽然没有爆发,却引起了连串的反应。先是大理寺奏请加紧追查二股河案,要求限期结案。又有言官弹劾开封府治盗不力,致使过年期间汴京城盗匪横行,发生大小案件上千起,要求有司官员承担责任。
  甚至连开封府未经请示,便九门戒严、大索全城的事情,也被言官们揪住不放,认为有撼动京师、其心不轨之嫌。
  赵宗实打小就被视为储君,原先纵使犯了错,百官也向来百般回护,从来只有赞歌没有弹劾的。然而在嘉佑七年的春天,汴京城的风向是真的变了。官员们今日一个条陈、明日一份弹章,像冰雹一样落向赵宗实的脑袋,砸得他晕头转向,更是惶惶不能自安,只好称病待罪在家,先躲一躲风头再说。
  看到风向变了,那些昔日与他过从甚密的官员,俱都惊慌不安,有的借着到府上问安,问他有何对策;有的直接请病假、年纪大的则干脆告老……这还是有节操的,至于那些不要脸的墙头草,早就一窝蜂的跑到齐王府上,去捧赵宗绩……哦不,现在叫赵曙的臭脚了。
  “赵曙,赵曙……”得知赵宗绩改名后,赵宗实向来温和的脸上,竟然一片狰狞,咬牙切齿的嘶声道:“这本该是我的名字!”
  从太宗开始,天家便有将双名改为单名的习惯。比如赵光义改名叫赵炅,赵元侃改名叫赵恒,赵受益改名叫赵祯……这是为了彰示君王的独一无二,也是为了臣子避帝讳时少些麻烦。
  现在官家给赵宗绩改名赵曙,其余四个皇子却不变,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傻子都能看出来!
  “十三哥,你现在后悔了吧?”见赵宗实一脸的怨妇状,赵宗汉冷笑道:“你看过的书,比我吃过的饭都多,敢问哪次储位之争,还恪守着君子之道?不都是无所不用其极!”
  “是啊,”赵宗球也恨声道:“你和他们一招一式,堂堂正正较量,他们却出这种阴损的盘外招,这比杀人还要狠毒一百倍呢!”
  “这一闷棍打得我们太狠了。”连赵宗佑也深以为然,恨恨道:“要说拉帮结派的破事儿,他赵宗绩还少做了么?他上有文彦博,中有陈仲方,下有王元泽,这都是他的党!大家本该各自指挥党羽较量高下,胜者为君败者王,大家都不至于没活路。”说着冷哼一声道:“这次他却亲自上阵,砍断我们的手脚四肢!分明是不想让我们活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
  见兄弟们一个个面目狰狞、杀气腾腾,赵宗实从心底里打了个寒噤,他终于意识到,如果不想认输,便只能拔刀了!
  “都住嘴!”赵宗懿却吓坏了,呵斥道:“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大哥,你就是太胆小了。”赵宗晖冷笑道:“莫非你还以为,只要十三坐在家里,那皇冠就会落到他头上?!事到如今,赵宗绩不死,我们就都得死!”
  “胡说……”赵宗懿脸色煞白道:“十三仁心宅厚,怎么会……”
  话没说完,却听赵宗实幽幽道:“大哥,李世民不行玄武门之变,哪来的贞观之治?”
  赵宗懿登时发不出声音来了……
  “如果是我一人的成败,弟弟我也不争了,引颈就戮便是。”只见赵宗实目光阴冷,轻叹一声道:“可我走到这一步,已经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我要是放弃的话,如何向父亲交代!那可是他毕生的夙愿啊!”
  “可我们全家有二十八兄弟,十六个姐妹,五百余口人。”赵宗懿苦劝道:“如果失败的话,就要遭灭门之灾了!”
  “大哥多虑了。”赵宗汉冷冷道:“我早就说了,这是我的私人恩怨,我恨陈恪恨赵宗绩,要取他们的性命,跟你们有何关系?!”说着朝众兄弟团团抱拳道:“从今往后,我们恩断义绝,父亲再没我这个儿子,你们也没我这个兄弟。”说着便淌下两行眼泪。
  “十六……”兄弟们也全都落泪了。
  “十六弟。”赵宗实泪流满面的挽着他的手:“打虎亲兄弟,你这份心,哥哥永远记下了。”顿一下道:“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待我想清楚了再说,如何?”
  “那好。”赵宗汉点点头道:“我日后就不来了,你要是定了,随便让哪个哥哥去我那知会一声!”
  宗实重重点头。
  ~~~~~~~~~~~~~~~~~~~~~~~
  兄弟们又激动的说了会儿话,良久方散。
  书房里只剩下赵宗实一人,他的勇气似乎也随着兄弟们离去而散尽,坐在那里忍不住颤抖起来。良久才颤声问道:“先生以为如何?”
  “这次的打击实在太重,王爷想要正常继位,已经希望不大了。”虽然转运簿失窃,孟阳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赵宗实没有追究,或者说没心情追究。无论如何,他都心怀愧疚,整日都在琢磨,如何扳回这一局。然而思来想去,结果却让他近乎绝望。听到赵宗实发问,孟阳轻声道:“若不想放弃,只能破釜沉舟了。”
  虽然心里早有觉悟,但听孟阳这样说,赵宗实还是深感挫败道:“看来,赵宗绩和我,只能活一个了。”
  阳却断然摇头道:“动赵宗绩没有用!”


第三六九章 逆转(中)

  …
  “你的意思是?”赵宗实眉头一皱道。
  “敢问王爷,我们的形势直转直下,到底是拜谁所赐?”孟阳沉声问道:“难道是赵宗绩么?”
  “凭他想跟我斗?”赵宗实不屑的哼一声,旋即黯然道:“是皇帝视我如仇寇!”说完他不禁打个寒噤,“你的意思是?”
  “不错。杀了赵宗绩没用,皇帝还可以另立别人!”孟阳点点头,幽幽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所以必须要杀死庆父!”
  “杀死庆父……”赵宗实惊出一身的冷汗,颤声道:“真要……如此么?你不是一直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么?”
  “情势变了。”孟阳心中暗叹,我哪想到你这个无能之徒,差使办一件砸一件!反观人家赵宗绩,摊上的差使比你的难,却办得样样得体,样样到位!此消彼涨,那些中立的大臣早就不站在你这边了。
  再加上转运簿这档子事,原先党附咱们的官员,也忙不迭划清界限!你还以为是咱们一统朝堂的时候?快醒醒吧!
  当然话不能这么说。孟阳想一想,缓和道:“殊不知人心如流水,现在人家看着前景在赵宗绩那里,再说也没了转运簿的束缚,自然一窝蜂往他那涌。”
  “赵宗绩!赵曙!”赵宗实恨彻骨髓道:“千万别落在我手里!”
  “不讳言,现在各方面都会王爷很不利,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不利。”孟阳叹一声道:“今年好歹有个‘大凶之年’的噱头,皇帝不会再做什么。但转过年来,就该立太子了!一旦赵宗绩入主东宫,那真就一点指望都没了。”
  “真到了这一步么?”赵宗实费劲的抖动下喉结,却一点口水都没有。
  “王爷不也说了,没有玄武门之变,哪来的贞观之治?”孟阳幽幽道。
  “那不一样的。”赵宗实木然摇头道。
  “有何不一样?既然敢做初一,为何不敢做十五!”孟阳断然道:“如果王爷不敢这么做。那我愿意为说客,坦胸负荆,一步一叩首到齐王府上请罪,或可为王爷求得余生平安!”
  “余生平安……”赵宗实苦涩的摇摇头道:“我亲眼目睹了父亲的痛苦,几十年来。他无时无刻不被那种怨毒所啃噬。那种滋味生不如死。我宁肯人死如灯灭,也不要重蹈他的覆辙!”
  “既然如此,王爷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孟阳沉声问道。
  “我虽然不怕死,却也不想做无谓的牺牲。”赵宗实涩声道:“别看那些将门贵胄跟我歃血为盟。说什么同生共死,你信不信,我只要敢透露一丝念头,他们就会绑了我去见皇帝!”顿一下道:“就算他们肯跟我干,这弑君登基的名声。可叫人吃不消,天下人谁肯服我?”
  “名声?商纣王倒是堂堂正正继位,如今有什么好名声?太祖皇帝陈桥兵变,犯上篡位,如今谁敢说他不好?自古胜者为王败者寇,你得了天下,史官们自会替你文过饰非、大肆吹捧,李世民的好名声就是这么吹出来的!”孟阳话锋一转道:“再说,咱们也不是明着来。更不用动刀动枪,我们从宫里暗中下手……”
  “自从那年宫闱之乱后,赵祯便尽数撤换了身边的宫人,皇城司和侍卫亲军司,也交给狄青父子。把个大内经营的如铁桶一般。”赵宗实苦笑道:“胡言兑、李宪这些人,又跟我们素来不是一路,如何下的去手?”
  “皇帝身边固然水泼不进。”孟阳压低声道:“但是皇后身边可不是啊!”
  “你是说……”赵宗实有些明白了。
  “不错,我听说皇后身边伺候的宫女。都是王妃为她调教的?”孟阳轻声问道。
  “是这么回事儿。”赵宗实点头道:“内子是跟着皇后长起来的,情同母女。到现在皇后的一些琐事,还都是她在打理。”
  “皇帝到坤宁殿时,应该是皇后身边的人在伺候吧?”孟阳问道。
  “应该是。”赵宗实苦笑道:“可是皇帝如今独居,许久不到坤宁殿一趟。”
  “总会有办法的,先做好准备吧!”孟阳道:“何况兹事体大,必须慎重从事。须得满足三个条件,方敢动手!”
  “哪三个条件?”
  “第一,要取得皇后的支持,皇帝一死,皇后便成了内宫之主,只有得到她的首肯,王爷才能在第一时间入主大内!”孟阳沉声道:“第二,要把赵宗绩调出京城去,他在京里的话,我们很难成功。第三,要保证我们在发动之时仍在京里!”
  “唔……”赵宗实寻思道:“第一条的话,我和王妃多去皇后那里走动。”
  阳点头道:“你们都是皇后看着长大的,皇后对王爷和王妃的感情,远超对赵宗绩的。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所以要打好这张感情牌,要让皇后彻底偏向你们。关口是既要以情动人,又要让皇后讨厌赵宗绩,这就需要你们和皇后身边的宫人一起努力。”
  “这个我晓得了。”赵宗实点头道。
  “第二条,要看韩相公的了。”孟阳道:“动手前,让韩相公再把赵宗绩调出京去。”
  “嗯,我让人和他说去。”赵宗实又点头道。
  “至于最后一条,其实就是保全自己,我若是皇帝,为了给赵宗绩培养班底,定然想寻机把你调出京去,”孟阳沉声道:“所以千万不能再被寻到差池了!”
  宗实面色阴沉的点点头:“那我在家称病就是,旁的我不担心,唯独那二股河的案子,迟迟悬而不决,叫人好不心焦。”
  “引而不发,这就是皇帝的阴险之处。”孟阳冷声道:“如果王爷主动退出,他便可从轻发落,要是王爷不识趣,说不得就要借此把你调出京去了!”
  “果然!”赵宗实面色一沉道:“前几日,京东路转运使陈师道来信说,那陈希亮到齐州后,重新提审了犯人,又微服下到各县,逐户逐户的询问二股河的详情……
  二股河案之所以闹这么大,其实也不光是皇帝揪着不放,还因为去年秋汛决堤,露出了埋在堤岸中的累累白骨……粗粗估计,竟有两千具之多,朝野震惊!故而二股河的案子,已经是非要查清楚不可了。
  “那陈希亮是个祸胎,不能留他了!”孟阳咬牙道:“让陈师道设法干掉他,也让陈三尝尝丧父之痛!”
  “说起陈恪来……”赵宗实想起一事道:“韩相公已经查清楚,之所以有那么多老百姓去给赵宗绩捧场,是因为那个劳什子《蹴鞠报》!”
  “蹴鞠报?”孟阳虽然不爱看球,却也知道这东西。
  “陈仲方把《蹴鞠报》,当作给赵宗绩造势的喉舌。”赵宗实道:“赵宗绩在南边一有所成,必在报上大肆吹捧,把个齐王殿下吹成了大宋的保护神、定海针。百姓愚昧,自然听什么信什么!然后他在报上把郊迎的事情一说,呼吁市民都去迎接,结果就煽动起好十几万人来!”
  “呃……”孟阳有些震惊道:“陈三真是好手段,竟能想到这样的方法给赵宗绩造势,这样的人不能为我所用,实在是可惜!”
  “不能为我所用,谁也别想用!”见孟阳还没明白自己的意思,赵宗实冷声道:“陈三这次要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