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江山 >

第391章

一品江山-第391章

小说: 一品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贤相之所以是首相,就是因为‘中书省印’在他手里,而昭文相两手空空,故而屈居次席。
  韩琦看一眼桌上的檀木匣子,想到那枚代表大宋行政权力的印章,就静静躺在里面,心里不禁一阵激动,面上却平淡道:“不过替人掌几天印罢了,高兴个球……”
  吴奎见马屁拍到蹄子上,依然不气馁的笑道:“少说也得两三个月,这么长时间,足够相公做很多事了。”
  “你就这么点出息?”谁知韩琦听了‘两三个月’,登时黑下脸道:“这大印既然落在老夫手里,就断没有交出去的道理!”
  吴奎不是头次听韩琦这么说了,可他实在想不出,该如何阻止富弼起复,不禁好奇道:“相公可有高招?”
  “说了就不灵了。”韩琦怎么会告诉他,自己又跟富相公耍流氓了?不过君子可以欺之方,吃准了这一点,不耍白不耍。
  “那下官敬候佳音。”吴奎识趣的笑笑道:“对了,王爷让我对相公道声恭喜,顺便问问那个案子进展如何了?王爷虽然问心无愧,但总是一桩心事哩。”
  “能有什么进展?”韩琦淡淡道:“无非就是拖个字。”
  “拖?”吴奎也是浸yin官场多年的老油条,自然深谙处理棘手事务的秘诀……就是这个‘拖’字,拖过初一拖十五,拖了今年拖明年。这么大的国家,肯定会有新的事件爆发,转移人们的注意力。等人们的目光移开,再低调的处理这件事,便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天下无事了。
  “相公高招啊!”吴奎赶紧奉上马屁。
  “屁的高招,”韩琦啐一口道:“以后少让老子擦屁股!”
  “是是。”吴奎这个汗啊,装作没听见最后一句,道:“还有,听说赵宗绩和孙沔已经率军离开广西,王爷说,不想在京城看到他。”
  “这好办。”韩琦也不想让赵宗绩在官家面前晃悠,信手捻起一份急报道:“江南西路来报,有虔州盐贼戴小八,杀虔化知县造反作乱……”
  “相公的意思是?”吴奎登时明白道:“命他们途径江西时,剿灭这股叛乱么?”
  “区区几个毛贼,不值得朝廷大动干戈,就让五殿下顺道偏劳一下吧。”韩琦皮笑肉不笑道:“横竖不耽误回来过年的。”
  “是啊是啊。”吴奎一边随口附和,一边暗叫道:‘黑,真是太黑了!心黑手也黑!’
  吴奎虽然能钻营,但他这个枢密副使,也不是吃干饭的,对虔州的事情颇有了解……首先,戴小八是势大财雄的盐枭,极有号召力,已据有虔化、瑞金两县之地,麾下上万人。再者,虔州地处山区,茫茫大山、无边无垠,只要戴小八的人躲进大山,官府就无从剿灭。第三,虔州早有盗贼作乱,有刘右鹘、石门罗等已成气候,一旦戴小八与他们联合起来,声势必然更大。
  综上…,韩琦分明挖了个大坑,赵宗绩还不得不往里跳。其在虔州的前景,实在难以让人乐观。
  吴奎这才发现,原来没了富相公压着,韩相公是如此强横无匹。在他面前,任何敌人都没有胜算吧!
  愣了半晌,吴奎实在想不出别的赞美词,只好接着道:“王爷还说,如有可能,把陈恪也赶出京城吧……”
  “不行。”韩琦却想也不想的拒绝道:“赵宗绩和陈恪两个都离京,官家会睡不好觉的,王爷只能选一个。”
  “那……还是赵宗绩吧。”吴奎无奈道:“鸟无头不飞,陈恪再能,也当不了这个头。”
  “终于说句人话了。”韩琦睥他一眼。
  吴奎这个郁闷啊,感情我一直在说屁话?
  “没别的事儿,就走吧。”韩琦逐客道:“还有,以后没事儿别老往这跑,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个东府大臣,把手伸到西府了呢。”
  “那相公把我调到东府来得了。”吴奎很会顺杆爬道:“以便下官日后替相公办事。”
  “嗯……”韩琦想一想,现在东府两个参知政事,王珪是个哑巴,不必管他。但欧阳修……这位自己昔日的同年好友,人望名声均不逊于自己,且近年来政见益发相左,留着他在中书,无疑是个掣肘。
  若能把欧阳修换成吴奎,这样两名副手一个哑巴,一个顺溜,中书省就是他韩某人的天下了。
  不过终究有多年的情分在,不到万不得已,韩琦也不想下手去整欧阳修。况且惹恼了这位文坛盟主,只怕要被骂成猪头的。
  “你有本事就挤掉一个参政。”看着吴奎渴望的小眼神,韩琦像开玩笑似的说道:“老夫是不会帮你的。”
  吴奎岂能听不出韩相公的弦外之意,登时大喜道:“下官明白了!”
  ~~~~~~~~~~~~~~~~~~~~
  陈恪府中。
  “唉,莫非赵宗实真是天命所归?”就连最骄傲的王雱, 也沮丧万分道:“眼看着就要把他拉下马,却又让他避过了。从此往后,我们的日子,不好过了……”
  “稍安勿躁……”陈恪心里也是一个劲儿的苦笑:‘老天爷,不带这么玩人的!’
  他其实早就从洛阳方面得知,富弼的母亲沉疴难起,已到弥留之际。陈恪整个夏天都在等着那位老太太仙去。谁知道等来等去,先等到了二股河决堤,眼看着好容易才把自己洗脱,有望一举扭转乾坤了。那该死不死的老太太,却在这节骨眼上挂了。
  如今富弼一去,韩琦大权独揽,肯定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事情搅个天翻地覆的……
  别说王雱,就连陈恪也暗暗心惊,莫非赵宗实真是天命之主,所以处处有鬼神护佑?
  不过他是不信这个邪的,很快定下心神,安慰王雱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
  “什么意思?”王雱眼前一亮,却抓不住要领,只好问道。
  “就是看谁能笑到最后!”陈恪加重语气道。
  “盼着富相公赶紧回来吧。”王雱也知道,陈恪再能,对中枢也鞭长莫及,说多了都是强人所难。他叹口气道:“希望这段时间,不要太难熬。”
  结果事与愿违,这段秋风萧瑟的日子,实在是难熬之极……
  先是,御史中丞唐介请速决二股河案,却被韩琦以此事乃首相经办,当暂且搁置,待首相返京后再议。
  在彼时的朝野看来,富相公最多月余就回来了,是以没人觉着这样处理有何不妥,就连唐介都接受了。对此最恼火的就是陈恪,因为本来此案就要与他无关了,这下却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解脱。
  但更恼火的还在后头,数日后,朝廷接报江西盐匪杀官造反,攻占县城,在枢密副使吴奎的建议下,命赵宗绩和孙沔顺道剿灭此‘撮尔匪类’……
  聊以自*的是,官家将预备赵宗绩返京后,才授予的郡王爵,提前给他了。赵宗绩被封为东平郡王,不过相像赵宗实和赵从古封王之易,又让人为他叫屈……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原来对皇子也不例外。
  现在才看出富相公的好来,有这位敦厚的老大人在,岂能容韩琦专横若斯?
  不过陈恪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根据四海商号传来的情报,江西那边的情况,远比吴奎所描述的,要复杂十倍!很显然,这是个给赵宗绩挖的大坑!
  就在陈恪为东平郡王征伐江西伤透脑筋时,一桩花边新闻,轰动了汴京城。


第三六零章 绯闻(中)

  …
  中秋前,监察御史里行蒋之奇上了一道奏章,弹劾参知政事欧阳修帷薄不修,与长媳吴氏有染,殊无大臣之体,不宜更在政府!
  用白话说,就是欧阳修这个老东西,跟他儿媳妇扒灰,这种禽兽不如的家伙怎么能当执政呢?
  对此官家是嗤之以鼻的,啐道:“现在的言官越来越不像话,竟拿蜚短流长来充数了。”
  赵祯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宋朝规定,言官每月至少要奏事一次、弹劾一人,称为‘月课’。如百日内无纠弹,即罢免降职,或罚‘辱台钱’,而只要敢于奏弹,无论实否,一律有赏!
  蒋之奇之所以敢肆无忌惮的攻讦执政,就是因为横竖都不会被追究。
  所以赵祯只是让人口头警告了蒋之奇,同时命银台司压下这份弹章,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谁知道蒋之奇竟不肯罢休,为了证明自己的弹劾确有实据,又上本说,这件事不是我造谣,是我领导彭思永告诉我的……
  这样一来二去,事情很快传得沸沸扬扬,成了汴京朝野、ji馆酒肆、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没办法,这世上传播最快的便是桃色新闻,何况还是当朝宰相和儿媳妇扒灰的丑闻?
  欧阳修得知后,都快气疯了。马上上疏自辩道:‘臣忝列政府,枉遭诬陷,惟赖朝廷推究虚实,使罪有所归。’强烈要求朝廷公审此案,还自己清白。
  除他之外,还有人坐不住了,就是他亲家,三司副使吴充,被传自己女儿与公公通奸,他自然要上章抗议,‘惟乞朝庭力与辨正虚实,使门户不致枉受污辱!’
  那厢间,殿中侍御史彭思永也不是省油的灯,上疏附和蒋之奇说,这件事情确实是我告诉他的,此事言之凿凿、确有其事,请皇上一定要裁定,要秉公!
  起先官家还想冷处理,这下子两边闹将起来,再也捂不住。赵祯只好把唐介找来,让他去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唐介知道,欧阳修虽然早年素性风流,但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君子,断不会做出那等禽兽之事。他自然是向着欧阳修的,对手下擅自行动大为光火……虽然御史台的言官们,都有单独上奏之权,但按例,弹劾四品以上大员时,是要先跟大中丞通气的。
  回到乌台衙门,他将彭永思和蒋之奇叫来臭骂一顿,然而两人虽然噤若寒蝉,却一口咬定,此事有真凭实据。
  “蒋之奇说,是从你那听来的。”唐介怒视着彭思永道:“那你又是从何处听来的?”
  “回中丞,我是从欧阳修的妻弟薛宗孺那听到的。”彭思永硬着头皮道:“大舅子指责姐夫,何以别的不说,只说帷薄中私事?风起于青萍之末,不会无因!”说着从袖中摸出一张便笺道:“这里薛宗孺从欧阳修那里抄来的《醉蓬莱》一词,可谓铁证!”
  唐介面无表情的接过来,只见那笺上,分明是一首**词:
  ‘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红药阑边,恼不教伊过。半掩娇羞,语声低颤,问道有人知么。强整罗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
  更问假如,事还成后,乱了云鬟,被娘猜破。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更为娘行,有些针线,诮未曾收啰。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
  “中丞明鉴。”见唐介不语,彭思永来了精神,在一旁添油加醋道:“‘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问道有人知么?’试问欧府女子中,除了他的儿媳妇,还有谁需要跟他这样鬼鬼祟祟?”
  “是啊是啊,‘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分明就是他大儿媳吴氏的写照。”蒋之奇在一旁帮腔道:“听闻吴氏出阁前,便是京城有名的美女……事还成后,乱了云鬟,谁承想娘没有猜破,倒被舅猜破了!”
  “一派胡言!”唐介重重一拍桌案道:“文人写词,有虚构一说,岂能当作证据?”
  “要按照中丞的标准,只能捉奸在床了。”彭思永撇撇嘴道:“这可不是我们御史干的活……”
  “混账东西!”唐介怒骂道:“别以为有人撑腰,你们就可以胡作妄为,本官是不会让你们得逞的!”
  两人一直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闻听此言,却全都不做声了。
  ~~~~~~~~~~~~~~~~~~~~~~~
  唐介雷厉风行,很快便查实此案的前因后果。
  ‘扒灰’的谣言,确实是欧阳修的妻弟薛良孺传出去的。那薛良孺也是进士,官至集贤校理,本应前途远大。但今年走了背字……他多年前向朝廷推荐的一名官员,贪赃枉法、被罢官了。
  在宋朝,哪怕中了进士,也须有官员保荐方可进入官场。而且按规矩,如果被推荐的官员犯了法,推荐者是要负连带责任的。虽然不至于同罪,但被降职甚至免官都有可能。
  当然随着年深日久,这一条执行起来,有了很大的弹性。这是肯定的,不然推荐一名官员,就得担一辈子风险,换了谁也受不了。于是那些上头有人的,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就是象征性的罚俸了之。当然,上头没人甚至得罪人的,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是以薛宗孺当时并不担心,咱朝里有人啊!我姐夫可是副宰相,还不一句话的事儿?
  确实是一句话的事儿,可欧阳修非但没替他说情,反而撇得很清,给朝廷上疏说:‘不能因为臣是参知政事,而对其有所宽容。’
  如果欧阳修不开口,别人看在他的面子上,也不会为难薛宗孺,但他既然开口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