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江山 >

第293章

一品江山-第293章

小说: 一品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动力。在青山上约定,为收复燕云而努力的志向后,陈恪和赵宗绩,便开始真正的谋划起来。
  一切的先决条件,还是取得皇位。让赵宗实当上皇帝,他俩还有什么抱负可言?赶紧收拾细软,亡命海外去吧。
  但要想赢得这场较量,从目前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赵宗实比赵宗绩大两岁,长幼有序的观念,实在太深入人心,这让所有大臣,在考虑帝国继承人时,都会忽略掉赵宗绩。
  何况赵宗实温良恭俭、知书达理,完全符合士大夫们对未来皇帝的要求……好吧,就算他是装出来的,可一装二十年,也已经让人深信不疑了。陈恪总不能对诸位相公说,别选他,这家伙我知道,是个天性凉薄、自私透顶的贱种,别看现在好不错,其实都是装的,一当上皇帝就原形毕露。
  信不信相公们能大耳光子抽晕了他?
  赵宗实的家底实在太厚了,人家是两代人一个目标,经营几十年下来,正是开花结果时。满朝公卿大臣,与他家有瓜葛者不计其数,又认定了他大概就是未来皇帝。捧臭脚者更是不计其数。
  相较而言,赵宗绩的阵营就太寒酸了,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只有陈恪这个状元了。
  何况前月京里传来消息,新科状元已经出炉,正是与汝南王府过从甚密的刘几,而且这厮连中三元!直接把陈恪给比下去了……
  在离京之前。陈恪还不知道,刘几中了会元。拜访欧阳修时,老欧阳谈及此事。还说我下决心要‘除恶务力,今必痛斥轻薄子,以除文章之害’。打算让刘几继续落榜的。可阅卷时,谁也不知道哪篇是他所写,还是只能从文风上判断。
  欧阳修看到一篇文章,恰是刘几一贯的文风,认为自己又抓到了这个败坏文风的家伙,自然直接‘红勒帛’。谁知等到名次排定后,才发现那不是刘几的卷子,是其他人写的,可见刘几对文风的影响有多大。
  不过最后及第的名单里,也没有刘几的名字。这让老欧阳颇为欣慰。
  可为什么刘几又中状元了呢。后来才知道,原来刘几知道这次欧阳修会对付自己,提前改变了文风,又担心他会对人不对文,把名字也一道改了。
  他现在叫刘辉。而不叫刘几。而刘辉,正是老欧阳亲点出的会元,欧阳修知道之后,愕然久之。然而殿试不黜落,他已经无可奈何。
  到了殿试上,阅卷官是赵宗实的老师刘敞……状元还有跑么?
  加上在乡试中。刘几……哦不,刘辉,中了解元,便成为比状元还厉害的大三元。大宋开国近百年,也只出了六个三元,可见其珍惜。
  官家对此十分高兴,说国家又得才俊,竟破例不外放,留他在京城做官……这可是陈恪都没有的待遇。
  据说,那帮人已经把刘辉捧到天上去了,其用意不仅是为赵宗绩造势,以显示其门下之盛。只怕还有夺去陈恪的风光,继而打压赵宗绩的意思在里头。
  没办法,谁让赵宗绩是老二呢?老二天生就该被人搞……振作一点,”夜宿驿馆,陈恪给赵宗绩作‘斯沃特’分析。方才,已经把他的劣势列出来,足足写了两页纸。见小赵脸都白了,他笑道:“下面我们来说说优势吧。”
  “早该说说了。”赵宗绩苦笑道:“我都快沮丧死了。”
  “你的优势么……”陈恪想一想,提笔写下四个字道:‘对手太强’,然后便搁笔。
  “这算什么优势?”赵宗绩傻眼道。
  “听我慢慢道来。”陈恪笑道:“第一,对手太强,我们不拼肯定输。所以光脚不怕穿鞋的,洒满去做就是,不像那厮那样,还得担心皇帝会不会猜忌,瞻前顾后,束手束脚。第二,从哪个角度讲,官家都不会过早定下继承人,而且赵宗实实力越强,拖得就会越久。这道理你想得通吧?”
  “嗯。大臣都在他那边,要是再给他个名分,官家岂不成了光杆?”赵宗绩点头道。
  “对,所以我们还有时间。而且,我相信,只要你表现的足够优秀,官家就会提拔你,给你创造机会,甚至默许你培植势力。”顿一下,陈恪意味深长道:“天子御下,无非就是平衡之道,所以赵宗实太强,对你来说,也意味着机遇啊。”
  “这真是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了。”赵宗绩笑道:“看来你常说的‘凡事有利就有弊’,还是真理呢。”
  “那当然了。”陈恪笑道:“分析完优势和劣势,咱们再看看机会与威胁。先说威胁……?”
  “最大的威胁,肯定是来自赵宗实。”赵宗绩道:“他们是决计不想让我起来的。”
  “嗯,不遗余力的打压你是一方面。而且他们这次,接受上次的教训,肯定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看这二年,赵宗实一点动静都没有,就知道他们是打算‘无为而治’……这是对的,因为照目前态势看,赵宗实只要不犯错,皇位早晚会落到他头上。”
  “也只能是他,要是换了别人,朝中再不会有一日之宁。”赵宗绩叹口气道。
  “把这种想法丢掉,”陈恪啐一口道:“有这种想法,还争个屁!”说着给他鼓劲道:“要相信,我们是有机会的!”
  “那我们的机会来自哪里?”这才是赵宗绩最关心的。
  “就在眼前!”陈恪沉声道:“此行虽不圆满,但就你个人来说,却是极大的成功。此次回国,你将不再默默无闻,朝中百官会发现,原来除了赵宗实外,官家还有这样优秀的侄子!”
  “既然已经有个优秀的赵宗实了,那我优不优秀,有意义么?”赵宗绩问道。
  “意义太大了。”陈恪点头道:“从功利的角度说,赵宗实身边,早已经围满了人,稍微晚一点投靠的,都挤不进核心圈子去。但你身边空空如也,很多人会有烧冷灶的念头,当然你这灶头得让人看到希望才行。其实大宋的士大夫,还是有节操的,大部分人并非投靠于他,只是没得选,他又看起来不错,才有和他搞好关系的想法……这也是人之常情。”
  “你的异军突起,将让百官多了一种选择。所以你要和他表现出差异来,拿出你的坚持和勇气、魄力和手腕,让他们知道,你和温吞水的赵宗实不一样!我相信,那些想做事、想要改变的人,都会站在你这边!”顿一下,陈恪低声道:“而且人数绝对不少……毕竟变革,是众望所归的事情。要让人们形成一种观念,选择赵宗实,就等于选择不变,而选择你,是选择改变。这样我们才能扭转大势!”
  “嗯。”赵宗绩点点头,他觉着很有道理。
  “所以归根结底,把这次这出戏唱好,然后继续唱下去。”陈恪沉声道:“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心系国家、敢作敢为的好王子,将咱们的大旗立起来!贤士自然来投!”
  “但也不能光坐等吧?”赵宗绩道:“士大夫们都矫情,你不礼贤下士,谁跟你瞎掺合?”
  “这话有理,”陈恪笑道:“你对赵老夫子礼得如何了?”
  “嘿嘿……”赵宗绩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哪怕心里千肯百肯,嘴上是不会松口的。”顿一下道:“不过他提醒我,回京之后有人要对付我俩,这应该算是不错了吧。”
  “不错,这种程度就够了。”陈恪点头道:“和百官交往要有度,相互有好感就行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走得太近了,就成小集团了。”
  “只怕淡而无味……”赵宗绩幽幽道:“到时候不帮我说话怎么办?”
  “不要担心,要相信读书人的良心。”陈恪漆黑的瞳仁,闪烁着明亮的目光,缓缓道:“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皇帝只是代天行命。赵宗实牢稳,不说不做,当起了木偶菩萨。而你呢,有志改革弊政、刷新吏治,富国强兵。你说天下人心会在谁身上?”
  “是这个理。”赵宗绩点点头道。
  “当然了,人心还是得笼络的。”陈恪笑道:“你注意方式,我也帮你招揽着。在汴京城,这件事我来做,显然更合适。”
  “是。”赵宗绩笑道:“你是拉拢人心的高手。”


第三一七章 裁军起风波(上)

  …
  “还是慢慢来吧……”一想起苏老泉那张阴沉的老脸,陈恪就头大如斗。
  “对了,”曹氏又看看陈忱道:“二郎,你好像也想娶他家八娘是吧?”
  陈忱轻咳一声,尴尬笑道:“八字还没一撇儿呢……”
  “你这一撇也太长了点。”六郎冷笑道:“得有八年了吧?”
  “算上他动贼心,已经十一年了。”陈恪纠正道。
  “当时才十六七的小伙子,现在已经奔三了。”曹氏叹气道:“你耽误爹娘抱孙子了,知道么?”
  “我,我……”在宋朝晚婚并不稀奇,尤其是读书人和大户人家的女儿,拖到二郎这个年纪的,比比皆是。所以陈忱一直没当个事儿,但现在让曹氏这一说,他感觉自己罪过大了。便讪讪道:“抓紧时间就是。”
  “那就对了。”曹氏笑道:“我倒要看看苏家的闺女有多好,把我们家的男儿,迷成这样……曹氏是个话痨,若非陈恪刚刚进家门,她能从中午聊到晚上。就这样,也是足足说了一个时辰的话,才放他回去歇息。
  出了厅门,陈忱苦笑道:“这位母亲,可真是健谈。”
  “习惯就好了。”陈恪笑道:“走,到我那喝茶去。”
  “你刚回来,还是先休息吧。”陈忱摇头道:“我调回京里来了。咱们有的是时间聊。”
  “也罢。”陈恪笑道:“没洗澡,浑身难受。”
  “嗯。”陈忱点点头,兄弟俩便各自回院。
  往自己的跨院走时,陈恪对跟在身后的杜清霜笑道:“你跟个小哑巴似的。”
  “哪有我插嘴的地方。”杜清霜笑道:“虽然奶奶不把我当妾婢,但咱不能自己也不懂规矩。”
  “你太小心了,”陈恪笑道:“算了,我也不和你犟。日后就知道了。”说着一揽她的纤腰,笑道:“小霜儿,快伺候爷洗澡去。”
  “家里还有人呢……”杜清霜笑着躲开。说着推来了门。
  陈恪笑着跟进去,便见八名倭女从各个房间出来。她们本来有的在洒扫、有的在插花,有的在烹茶。看到他进门。便赶紧来到院中,整了整衣服,齐齐俯身,额头贴在纤尘不染的地砖上,一齐娇声道:“大人回来了,大人辛苦了。”宋女喜欢把头发盘成各种发髻,倭女没有扎发髻的习惯,她们的头发都是披散着的,就像后世的披肩发。跪在地上黑发如瀑般垂下,与圆嫩光洁的小腿形成鲜明对比。分外诱人。
  这跪了一地的莺莺燕燕,都是陈恪从日本带回来的宫廷女侍,她们虽然出身平民和小贵族,但样貌性情都是顶尖,且经过严格的宫廷训练。论起伺候人来,她们称天下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陈恪点点头,嗯了一声,倭女们便立刻起身,四个来到他身边。为他摘冠、宽衣、脱靴。另四个捧来纱衣、木屐、凉茶、冰巾。
  倭女们为他换上家居的夏装,用冰巾为他擦拭手脸,然后奉上茶盏。她们不像宋朝的侍女,把茶杯送到你手边就算了,而是端到你的唇边,根本不用你动手。
  陈恪呷一口茶,漱漱口,吐在铜盆中。问在边上掩口直笑的杜清霜道:“你笑什么,没被这么伺候过么?”
  “没有,妾身消受不了。”杜清霜摇头笑道:“主子爷享受就行了。”说着笑道:“我给你倒水洗澡。”
  “兰汤已经备好了。”领头的倭女恭声道:“请大人和支婆入浴。”支婆,是对主人妾室的敬称。
  陈恪点点头,便在倭女的带领下,进到后面的浴室。里面放一个硕大的松木桶……这木头直径有八尺以上,跟个小船似的,并非陈恪订做,而是京城冯家木器行出品,专供有钱人家的老爷们,洗鸳鸯浴之用。当然价格不菲。
  木桶边上还有竹床竹椅,都是买桶配套的。
  倭女们正给陈恪宽衣解带,却听一个微微发颤的声音道:“你们出去吧。”
  倭女们一愣,转头见是杜清霜,只见杜大家道:“这里有我就行了。”
  “出去吧。”陈恪闻言大喜道:“我们要鸳鸯戏水!”
  倭女们这才明白过来,掩口笑着,小碎步退了出去……待倭女们出去,浴室内只剩下他们两个,红日西照,蒸气袅袅,室内满是旖旎的气息。
  陈恪等了一会儿,也不见杜清霜动弹,他便笑道:“为夫来为娘子宽衣解带。”
  听他称自己‘娘子’,杜清霜欢喜极了,却又紧张道:“这称呼不能乱用,妾身担待不起的。”
  “小娘皮咋那么多规矩?”陈恪笑骂一声道:“叫你什么是我的自由,你听不惯不答应就是了。”说着上前去解她的衣带。
  杜清霜娇羞的闪开,小声道:“奴奴来服侍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