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江山 >

第194章

一品江山-第194章

小说: 一品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郎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道:“你弟弟也不见了……”
  
  “那无所谓,大老爷们,横竖不吃亏。”苏轼满不在乎道。
  
  瞪着这个双重标准的家伙,五郎真想捶他一顿。
  
  两人正为先去找谁意见不统一,突然一张渔网兜头而下,他俩方才放松了警惕,这会儿躲避不及,一下被罩了个正着。

  紧接着,人家两头收网,把二位困了个结结实实,五郎纵有满身的劲儿,也使不出来。
  
  这时,便听一声大笑道:“想不到在家门口都能捡到漏可见是天作之缘。快快抬进去!”
  
  不容分说,上来七八个孔武有力的家丁,把这二位抬进了府里。
  
  陈恪确实被抓了,他跳楼晚了些,被人家拽住了裤带。他也没反抗,就被十多个壮丁扛回了一户高门大户家。
  
  不过当他道明自己的身份后对方便没有为难他”,…谁也不敢招惹一个,连柳家的婚都敢退的家伙。
  
  从这家人家里出来,陈恪发现一辆油壁车停在路旁,车帘掀开,露出一张祸国殃民的绝美脸蛋。
  
  边上接嫉拿了墩子,扶着绮媚儿下了车,她风情万种的朝陈恪福一福,然后很自然的挽上了他的胳膊笑道:“还没向公子道喜呢。”
  
  “何喜之有?”
  
  “难道高中第六名,还不算喜么?”
  
  “别头试而已。”陈恪对这个成绩,还是很意外的,他没想到自己能考这么好。
  
  “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公子怎生如此落寞?”
  
  “有媚儿陪伴,这落寞该让多少男人嫉妒?”陈恪望一眼道边微黄的柳条道:“怎么会在这儿碰上?”
  
  “哪是碰上,是奴奴听说公子被周百万家抓来,特意过来营救呢。”绮媚儿掩口笑道:“公子果然没看上他们家的庸脂俗粉。”
  
  “你还真是什么都知道呢。”陈恪和她走在道上,随意的聊着。有人说知情识趣的女人是解语花、忘忧草,这话一点不假,不知不觉。陈恪心头的烦躁消减不少,他问道:“那么,我大舅子是会元么?”
  
  “公子说的是苏公子?不是他是亚元。”
  
  “果然不愧是苏老二,又是第二。”陈恪笑道:“那会元让谁夺去了?”
  
  “也是你们蜀人,叫邓绾的邓公子。
  
  ”绮媚儿笑道。
  
  “小邓子确实有才。”陈恪笑道:“而且年轻英俊未婚,肯定被抢破头了吧?”
  
  “没有,没人敢抢。”绮媚眼眯眯着眼猫一样的望着陈恪道:“他被人预定了。”
  
  “谁这么蛮霸?”陈恪饶有兴趣道。
  
  “柳老爷子…。”
  
  ”,陈恪沉默半晌,方道:“抢去了么?”
  
  “抢去了。”绮媚儿笑道:“柳家想要的人和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除了公子。”
  
  “也算一段好姻缘。“陈恪低下头声音干涩道。
  
  “可惜新娘落跑了。”绮媚儿的小手,轻轻按在陈恪的手背上安抚着他的情绪道:“把会元郎抢回去,柳家才发现,月娥姑娘不见了。据说留书一封,说是出去散散心。”
  
  “出去散心…。”陈恪心一紧,眉头皱起道:“去哪儿了?”
  
  “奴奴就不知道了。”绮媚儿摇头笑道:“我也就是道听途说。柳姑娘离家出走,怎会告诉别人,她要去哪儿呢。“说着轻咬下唇道:“不过她走之前,先去了汝南王府。”
  
  “汝南王府?”陈恪的心更紧了:“干嘛去?”
  
  “她就那么从大门进去,把赵宗耀暴揍一顿,据说打得他有进气没出气,肋骨都渐了一半”,绮媚儿一脸神往道:“然后又从大门出去,驿上栓在门口的马扬长而去,从头到尾,主府的护卫都没有拦她。”
  
  气…”陈恪点点头,没说话。
  
  “人们都在议论,赵宗瞪怎么得罪了柳姑娘。让她出门之前,还得专程去打一顿?”绮媚儿掩口笑道:“到底是为什么,反正奴家是不知道的。”
  
  “促狭。”陈恪尴尬的笑笑,赶紧换个话题道:“你找我,不会是专门来八卦的吧。”
  
  “公子贵人忘事多,你可是许我在会试之后,教奴奴度曲的呢。”绮媚儿轻轻握着他的手道:“怕被人插了号,奴奴先把名报上。”

  “好,过两天你就来学。”说话间走到街口,陈恪松开她的手道:“不过不是我教你,我找个人教你。”
  
  “公子,奴奴可只想让你教。”绮媚儿可怜兮兮道:“你却让我拜哪门子师傅?”
  
  “杜清霜杜师傅怎么样?”
  
  “啊”,…”绮媚儿登时惊喜道:“公子真能说动杜大家?”
  
  “试试吧。”陈恪笑道:“要是她不答应,我们再说。”
  
  那厢间,五郎和苏轼被抓进一户深宅大院,到了客堂中,家丁给他们松开渔网,一个身穿锦袍的虬髯男子出来与他们相见,抱拳道:“得罪得罪,本人王咸融,用这种方式请二位公子来,实在唐突了。”
  
  尽管五郎和苏轼对京中官场并不熟悉,但对王咸融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此人的祖父王超,为宋太宗和真宗朝禁军大帅,父亲王德用。在本朝出为大将,入居枢相工
  
  他自己也是殿前司的都指挥使,同族兄弟二十七人,皆以材武闻于时,继登显仕,或遥领州郡,或擢在禁军。
  
  虽然王家十分低调,但谁也不能不承认,如今大宋朝第一将门,非其莫属。
  
  苏轼忙还礼道:“哪里哪里,汴京风俗而已,谈不上唐突。”
  
  “请二位公子上座”,王咸融对苏轼的印象极好,抱拳道:“本人膝下只有一女,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
  
  “这个么……”苏轼深深鞠了一躬,笑着推辞道:“小生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你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如何?”
  
  “你家在哪里?”
  
  “蜀中。”
  
  气。”王咸融微微不悦道:“公子莫非消遣我?”
  
  “非敢消遣尊驾,只是小生家教甚严,没胆擅自停妻再娶。”苏轼摇头笑笑,把五郎推出去道:“我这兄弟可是单身,也是本科贡生。”
  
  王咸融一看五郎,好家伙,果然是人不可貌相,这应该是最大号的贡士了吧?出于礼貌,他问道:“那这位公子意下如何?”
  
  “没兴趣。”五郎摇摇头,对苏贼道:“咱们走吧。”
  
  “怎么,莫非公子瞧不上寒家?”王咸融奇怪问道。
  
  “不是,我这样子小娘见了都害自”五郎摇摇头道:“你舍得让闺女整天对着个钟尬啊。”
  
  “这话不对。”苏轼笑道:“好叫王殿帅知道,我这兄弟文武全才,忠hòu老实,没有啥不良嗜好,实在是东床快婿的理想人选。虽然长得是粗犷了点,但这样的男人有安全感,可以保护好令爱。”
  
  王咸融本来想送客了,让苏轼这样一说,觉着也有道理,低声吩咐管家几句。管家便转入后堂,不一会儿又转出来,附耳禀报起来。
  
  听了管家的话,王咸融颇感意外,望向五郎道:“我闺女说,你看着不凶,倒蛮敦hòu的,你若愿意,便应一声,让家里人来下聘吧。”
  
  “这么急?”苏轼瞪大眼道。
  
  “都是这样的。”王咸融有些尴尬道:“先定下来再说么。”
  
  “成”五郎点头道:“我这就回去跟我爹和我哥说。”
  
  “等等……”苏轼把他拉一边,小声道:“你不怕新娘子是个无盐媒母?”
  
  “她都不怕我,我怎么会怕她?”五郎大义凛然道:“这还是我第一回,遇到不怕我的小娘呢工”
  
  待两人说完了,王咸融拉住五郎的胳膊道:“贤婿在家里吃酒,就让贵友去请令尊和令兄吧。”
  
  “好,我去请。”苏轼朝五郎挤眉弄眼道:“要是知道你被捉了,陈叔叔和我妹夫,肯定要乐开花了。


第二六七章 

  五郎的婚事,绝对是老大难。
  
  这么说也不对,因为陈家父子各个没个省心的。小亮哥和曹氏八年抗战,二郎和八娘也有这个趋势;陈恪使出吃奶的力气,捍卫自由恋爱;五郎则总是吓跑丈母娘……
  
  其实仔细端详,五郎的五官很是周正,就是个太高、又黑,让人总得仰视他。试想,你从下往上看,除了两个大鼻孔,还能看到啥?再加上那一身钢浇铁铸的腱子肉,给人的压迫感太强。
  
  人家总担心,他会一屁股把自家闺女坐成肉饼,所以任你老陈家又富又贵,没有愿意把闺女往火坑里推的。
  
  无奈啊,宋朝人都喜欢苏轼这样的风流书生,却欣赏不了五郎这样的肌肉男,所以他才会变成老大难……
  
  本来陈希亮和曹氏,正在家里欢天喜地的准备庆功宴会。他们必须要庆祝,这次陈家参加科举的三个,加上宋氏父子全都及第,实在是一桩千古佳话!
  
  这年代的人,不羡慕人富、不羡慕人贵,就羡慕人家的儿子中进士。何况是满门进士呢!登时间,陈家的名声就坐着火箭窜上天,前来道贺的同僚亲朋……当然主要是曹氏的亲朋,从上午开始就络绎不绝,其盛况快赶上他俩成婚那天了。

  但一听苏轼说,五郎被人拉郎配了,陈希亮竟激动的热泪盈眶,拉着曹氏的手说:“咱得赶紧过去,免得夜长梦多……”
  
  “必须的!”曹氏重重点头,马上把家里,交给她哥哥姐姐……这样的清华盛事,竟也把曹国舅给惊动了,就连曹皇后,都从宫里带话出来说‘我心甚慰啊!’
  
  曹国舅今天异常开心,陈家越是一飞冲天,就越证明他的眼光!别忘了,当初是他力排众议。将妹妹下嫁给陈希亮这个穷进士的。八年前谁能想到?他一家子陆续竟全都中了进士呢?
  
  ‘怪不得我们家能成为汴京首富,原来我的眼光实在太好了……’曹国舅乐得合不拢嘴,对妹子道:“只管去,不过也不用太求着他们,大不了我把闺女加给五郎,咱们亲上加亲。”
  
  “哥,我侄女才十三呢……”曹氏无奈道:“和六郎还差不多。”
  
  “那咱可说好了,你可应下了啊。”曹国舅果然是经商的料。
  
  “这个以后再说。我先把大的问题解决了吧。”曹氏叹口气道:“你说好好的一帮小伙子。怎么就都打光棍呢。”四个大儿子没一个让她省心的,别说继母难当了,就是亲娘也不好当啊。感慨完了。她对陈希亮道:“咱得赶紧备聘礼去。”
  
  “妹妹外行了吧?”她姐姐曹夫人笑道:“这是去相媳妇,又不是下聘,你光在五郎的庚帖后面。开列出彩礼的数目即可,用不着今天准备。”
  
  “我这不是第一回张罗么。”曹氏马上吩咐陈希亮道:“写草帖,礼单从厚,啥值钱往上写什么。”
  
  “我知道什么值钱啊?”陈希亮苦笑道。
  
  “别急别急”,曹国舅赶紧给妹夫支招道:“今天收了这么多礼,你照着礼单挑出些适合作聘礼的……算了,还是我给你写吧。”干脆拿过笔来道:“不过你俩也不能空着手,去备一只大雁、一支金钗、再备个一二十匹彩缎。”
  
  “大雁我知道,是纳采之礼。这金钗和彩缎是做甚用的?”
  
  “汴京城有相媳妇的风俗,你们要看看人家女儿,要是看好了,你媳妇就将金钗插在她的发上,表示看中。要是看不中,就不插,但你得留下缎子给人家压惊。王家也是大户。一二十匹不算太多。”
  
  原来这相亲,主动权还在我们手里。两口子登时不那么紧张了,准备好了庚帖、大雁、金钗和彩缎,便分乘两座轿子,往王家去了。
  
  ~~~~~~~~~~~~~~~~~~~~~~~~~~~
  
  那厢间。王咸融的儿子,在外面陪着五郎说话。他则在里间,做浑家潘氏的工作……潘是潘美的潘。潘氏今年四十岁,生了五个儿子,却只有一个女儿,自然视为掌上明珠。
  
  本指望着榜下捉婿,能给闺女找个,风流倜傥的东床快婿,谁知道老公竟抓了个巨灵神似的黑炭头回来。方才她隔着屏风一看,我的天,怎么这么大一坨?惊得她倒抽一口气,险些没晕过去。
  
  转到后堂,她让人把老公叫过来。潘美的孙女,自然是将门虎女,当时就要提着剑,把老公的耳朵削下来。
  
  好在王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