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695章

盛唐风月-第695章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762。第762章惟愿郎舅再聚首

长安平康坊崔宅,尽管如今门前双列戟的风光不再,可崔承训以嗣赵国公的身份,虽然在朝一直是闲职,可一路升迁顺利,现如今也已经稳稳当当进了五品。

齐国太夫人杜德和崔泰之崔谔之兄弟已然双双故世,两人遗孀最初也不是没想过分宅别居,可是,长安大居不易,清河崔氏他们这一支六房合居已经几十年了,若是贸贸然分居,反而让人以为是自家人闹了什么矛盾。因此,赵国夫人李氏和崔泰之的夫人商量之后,想方设法买下了左邻右舍的部分宅院,把宅子又扩大了几分,最终仍是子侄辈继续合居一处。

这一次,为了崔俭玄在怀仁令上任满归来,崔五娘亲自张罗将他和杜十三娘住过的一处院落给重新打扫布置了一遍,又哄着教了崔朋好些话,这一天便亲自带着侄儿到灞桥接人。远远望见那一行打着崔字旗号的车马过来时,她立刻弯下腰对身边的崔朋说道:“阿朋,看,你阿爷和阿娘回来了!”

“阿姊,阿姊!”崔俭玄一马当先地疾驰了过来,到崔五娘面前十余步远处勒停,然后利索地顺着马匹前冲之势跃了下马,堪堪落在了崔五娘面前。见崔五娘扶着他的臂膀左瞧右瞧,他就有些不自然地皱了皱眉头道,“阿姊,我都这么大人了,你还把我当成小孩子?”

“你再大也是我弟弟。”崔五娘微嗔一笑,继而就低头看着旁边的崔朋道,“阿朋,还不叫你阿爷?”

崔朋是幼子,当年他呱呱落地之后不多久,崔俭玄就和杜十三娘远赴怀仁。两人生怕尚在建城的怀仁太过艰苦,刚出生的崔朋禁不住,再加上已经带上了崔琳和崔朗这一儿一女,不得不忍痛把崔朋留在了母亲和长姊身边。眼下四年方归,眼见得崔朋张了张口,清脆地叫了一声阿爷,崔俭玄顿时喜得无可不可,弯下腰一把将次子抱了起来,也顾不得一路风尘仆仆,竟是用一路上都没怎么修剪整理的胡须在小家伙面颊上蹭了几下。

“乖儿子,回头阿爷带你去曲江划船!”

崔朋原本对于叫这样一个陌生人叫阿爷,心里还是有些发怵的,尤其崔俭玄突然抱起还拿胡子扎他,更是让他由衷生出了几分畏惧,可是,当崔俭玄一开口便许诺要带他去曲江划船的时候,他登时两眼放光,当即嚷嚷道:“阿爷说话算话!”

“当然算话!”崔俭玄一本正经地说了一句,紧跟着就被崔五娘当头斥了一句。

“身上都是尘土就不管不顾,看看阿朋从你这个父亲身上蹭了一脸灰。还有,这满脸发黑胡须乱蓬蓬的样子,明知道就要到长安了,还不知道好好整理整理!好好一个美男子,非得把自己整成泥猴似的!”

从车上下来的杜十三娘听到崔五娘如同当年一样把崔俭玄教训得不敢吭声,她不禁暗笑不已,等到上前见过这位长姊之后,她就对崔俭玄说道:“我都说过,让你好好整理仪容,这下子挨说了不是?车上还有铜壶铜盆,快去洗个脸换一身衣服进长安,否则阿娘看到你这幅样子,指不定又要怎么心疼了。”

崔俭玄无可奈何地被支使去打理一下他惨不忍睹的尊荣,而杜十三娘听到崔朋眼睛闪亮地叫出了一声阿娘,顿时整颗心都是软的。她如今有三个孩子,长子长女都养在身边,唯有次子落地之后没多久就与她分隔两地,故而她一直都觉得歉疚。此时此刻,刚刚还说过崔俭玄邋遢的她也不顾地上腌臜,蹲下来紧紧把崔朋抱在怀里,那石榴红的裙子下摆拖在尘土中也完全不知道。良久,她才松开了双臂,仔仔细细地端详了好一会儿崔朋,这才最终站起身来。

“阿姊,这几年来,阿朋多亏阿娘和你照拂,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我还得谢你呢,留着阿朋在我身边,我就和有了个儿子似的。”崔五娘见崔朋依恋地伸手拽住了自己的手,她冲着孩子笑了笑,这才抬起头无奈地对杜十三娘道,“你看,这孩子常常黏着我,怎不叫我喜欢他?”

“阿姊喜欢他就好。我就担心他淘气,让阿娘和阿姊不得安生。”杜十三娘不是没有察觉到,崔五娘对自己的兄长杜士仪也是有过某种情愫的,但如今阿兄已有家室,子女双全,她也就只能装成一无所知。她的儿子能够让崔五娘能有所慰藉,那就最好不过了。

姑嫂二人说话间,崔俭玄已经三下五除二打理好自己重新走了过来。换下了一路驰马以至于风尘仆仆的外袍,又洗过脸修过胡子,甚至连头发都重新梳理了一遍,崔俭玄自是显得神清气爽。他少年时男生女相,如今年长蓄须,又任一县之长管理一方,自然而然就比从前在京城时多了一番不同的气度。就连崔朋在好奇地打量了父亲好一阵子之后,也禁不住嘟囔道:“原来阿爷是这般神气的。”

崔俭玄耳尖,立刻听到了这话,当即对儿子眉开眼笑,一时半点气度也没了。而崔朋立时醒觉到什么,突然拉了拉崔五娘的手说:“姑姑,姑姑,阿爷怎么和九姑姑这么像?不会是九姑姑故意扮了阿爷,黏了胡子,来哄我们开心吧!”

此话一出,崔俭玄顿时气急败坏:“什么,九娘到现在还这么淘气,竟然假扮我来哄人?”

“别听阿朋胡说。”崔五娘又好气又好笑地在侄儿脑袋上不轻不重拍了一下,随即叹道,“是每逢过年,你和十三娘不能回来,阿娘难免心中想念,所以九娘便琢磨出这样一个彩衣娱亲的法子,装扮成你的样子,搏阿娘一乐,你可别误会了她。”

得知竟是因为这样一个缘由,原本还有些恼怒的崔俭玄顿时沉默了,杜十三娘亦然。至于后下车见人的崔琳和崔朗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嚷嚷着叫了姑姑,认了弟弟,不一会儿就拉着崔朋一块去他们姊弟俩的那辆马车上去玩闹了。接下来进长安城的一路上,两人一个骑马,一个和崔五娘一块坐车,心里都是百感交集。等到了平康坊崔家,久别重逢的亲人团聚,自是好一番热闹场面。

等到晚宴过后,崔俭玄和杜十三娘一左一右扶着赵国夫人李氏进了寝堂,随之跟进来的崔五娘和嗣赵国公崔承训关了大门,便分坐了李氏的左右两边。

“十一,你这次一任怀仁令满回朝,四考的考绩都不错,我和阿娘的意思是,御史台的殿中侍御史,中书门下的拾遗补阙,抑或是六部的郎官,这是最理想的官职。虽说我如今官职不过尔尔,但凭着崔家多年来的人脉以及你的政绩,再加上杜十九郎的故旧,谋得这些官缺,应该不无把握。”

崔承训身为长兄,又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如今说话自然有一种四平八稳的家长气度。而赵国夫人也微微颔首,显见是同意长子的这种说法。只有崔五娘面色微妙,没有说话。此时此刻,深悉丈夫秉性,再加上离任之前,丈夫曾经和自己说过打算的杜十三娘瞥了一眼崔俭玄,心中不禁暗叹。

虽不是当年那青葱岁月了,可崔俭玄仍然是执拗脾气,认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可是,事涉丈夫和自己的嫡亲兄长,她竟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

“我不想留京。”拧着脸好一会儿,崔俭玄才迸出了这么一句话。见母亲和长兄都遽然色变,他便索性开门见山地说道,“御史台已经有妹夫王夏卿了,他这人比我识时务知进退,没有郎舅两人都在御史台的道理。至于中书门下的拾遗补阙,我不过明经及第,和那些自负文采的家伙厮混在一块,铁定没两天就要闹翻了。至于尚书省六部的郎官,哪一个不是别人卯足了劲头想要博取的,清闲的没意思,忙碌的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我没兴趣!”

“十一,难不成你又想去杜十九郎那儿?可他现在和当年不同,节度陇右大权在握,看似风光,却也是众所瞩目,若你这个妹夫同在麾下,别人……”

“别人什么?想当初张嘉贞还曾经让陛下把嫡亲弟弟调到邻州来做官的呢,他怎么就敢假公济私?张说身为宰相,竟敢公然给自己那个当中书舍人的儿子一个上下的考绩,更不要说他当中书令,儿子为中书舍人,这种直属的上下关系岂不是更加不合规矩?如今我不过是想去陇右当官,怕别人说什么!”

崔俭玄一张嘴就是这么一番大道理,把苦口婆心的崔承训说得哑口无言。而赵国夫人李氏想到这次子当年便是如此脾气,如今甚至变本加厉,叹息一声后便开口问道:“十一,你既是想去陇右,可有什么具体的地方?”

母亲这一松口,崔俭玄登时精神大振,连忙开口说道:“有,有!最好是鄯州,不行的话,河州洮州廓州也没问题,最好是县令!总而言之,比起在长安城受人闷气,我在外任上头的劲头大多了!”

☆、763。第763章百事农为本

“让杜郎上书,请求把崔十一郎调来鄯城任县令?三师兄在信上是这么说的?”

内寝之中,杜士仪看到王容在问出这么一个问题时,那满脸不可思议的样子,他就知道,妻子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裴宁可不是别人,一贯冷静自持,也不知道崔俭玄是怎么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这位三师兄的。想当初他在云州的时候,因为云州一地只有云中县一座城,故而为了和云中县互为犄角,同时分流人口,开荒耕种更多的土地,再加上可以扼守官道,加强物资转运能力,所以他才请建怀仁县,可即便如此,也不是他提出让崔俭玄过来当县令的。

是朝廷委派的那位县令过于挑三拣四,竟然用坠马受伤作为借口,想挤兑他那妹夫崔俭玄接任此职,结果却反而弄巧成拙!

“不过,那时候在云州,是因为上上下下不是我的友人,便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再多一个崔十一,那就显得有些扎眼了。可既然是阴差阳错调了他来,我当然高兴得很。但如今在这陇右,我虽是竭力辗转腾挪,把局面打开了,可如果能多一个崔十一,那我就能多一条臂膀。唯一忧虑的是,在这种节骨眼上,偏偏萧相国就在这时候辞相,我这一通上书之后,朝中三师兄也好,崔十一的妹夫王夏卿也好,林林总总各种人恐怕有得好忙活了。”

说到这里,杜士仪从枕边取出那一卷自己已经写好的奏疏,对王容晃了晃:“人人都是贪图京官安逸,且能够入陛下青眼,可崔十一既一心想和我同舟共济,就算兴许会被人斥之为任人唯亲,我也不能吝惜这一通陈情。鄯城地处湟水城更西边六七十里,无论是兵出西海,还是到石堡城,也就是如今的振武军,都必得经过此处,可谓是鄯州咽喉,绝不可失。只希望,这一次能够成功把崔十一调来!”

杜士仪既是如此说,而且连奏疏都写好了,王容便明白,他心意已决。再加上她也很想念杜十三娘这个小姑子,沉吟片刻便低声说道:“不管如何,有从前张嘉贞和张燕公的前例在,兴许还是极有可能成功的。”

“最好如贤妻吉言。”杜士仪抓起王容的柔荑,凑到嘴边轻轻一吻,这才郑重其事地说道,“今日我和王忠嗣商量了全面以茶马互市代替绢马互市的条条框框,但要真的做到这一点,茶叶的产量就不能少。须知一旦陛下发现茶马互市可以省下大量绢帛,对于茶叶的需求必定激增,这是全力发展种茶以及茶叶贸易的最好契机,也是把控茶价的契机。幼娘,当年从阿姊和李鲁苏离婚,迁居云州开始,你就开始经营此行,我就全都拜托你了!”

“知道知道,既然要当你的贤内助,总是要当到底的!”王容自然不会拒绝杜士仪的要求,然而,她还是不无郑重地说道,“然则茶叶一旦越来越重要,垄断也就越来越难,杜郎你需得心里有数。”

“三五年之内,不会有问题,等到终于有人忍不住插手时,到那时候再说吧!”

杜士仪上书直言,提出自己只有唯一一个嫡亲妹妹,如今妹夫崔俭玄任期已满,请求将其调来鄯城任鄯城令,不数日之后,这件事还暂时没回音,朝中任命了陇右道采访处置使的消息却到了鄯州,可谓是一个极其出人意料的人选,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张嘉贞为相时最最信赖的苗延嗣!想到自己和此人一段恩怨,再想到苗含和苗含液兄弟全都在他麾下为过官,对于这位老相识的上任,杜士仪竟是很有些说不准了。

不过眼下人还没来,他却也不用太着急。

较之河西节度治下的甘州、凉州、瓜州、肃州这些饱受风沙之苦的地方,陇右节度治下的十二州,水系丰沛,可谓是天然的林地茂盛,草木丰沛。然而,鄯州西面因为时常经受吐蕃兵马侵袭,不少生长了数百年甚至更久的参天大树一棵一棵变成了构筑城堡公事的天然材料,而因为驻兵需要粮食,需要粮食就得屯田,于是烧荒的习惯更是深入人心。

杜士仪深知水土流失之害,可单单发文破除这样的陋习于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