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928章

远东1628-第928章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各个部门等着李明批示文件的人。

    他们听说李明回来了,干脆直接上家来了。花子微笑着接待了他们,并陪着他们坐在客厅里聊天,卢韵和小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干脆面不照,守在相公的卧房外面,生怕花子心软来叫李明。

    李明的几个秘书也早早的过来,等着首长起床,还一边帮几个等着见李明的员工,处理一些文本上的东西。

    所以李明刚刚到家没多久,客厅了就坐满了人。花子忙前忙后,几个仆妇也跟着端茶倒水,摆些果盘、干果,弄得家里像开茶话会似的。

    李明只睡到十点多,毕竟心里有事睡不踏实,一听有人上家来了,连忙简单的洗漱一番,来到了客厅里。

    “让大家久等了,我补了个觉。小李……你将他们的文件拿过来,然后按照次序一个个的来。”

    几个秘书瞬间进入了角色,一直忙到中午才算是把这帮人送走。花子准备了午饭,李明刚坐下,就又来人了。

    李明无奈只能一边吃饭,一边在几个秘书的协助下,把这一波人的问题处理一番。餐厅也变成了办公场所,弄得卢韵耍起了小性子。

    吃完了午饭,李逸来到了民委会,刚进办公室,就发现这里的人更多,都在眼巴巴的等着他呢。李明又在办公室忙了一下午,而且办公桌上还堆着很多文件,都是这段时间积压下来的。

    李明想加个班,用一个通宵的时间,把工作处理完,谁知董事局委员会又要召开常委会议,一直开到了半夜,研究建国的准备工作,而且这段时间,两位主要常委不在,很多议题也要在会上议一议。

    他简单的吃了点夜宵,又在办公室忙碌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在办公室眯了两个小时。还没睡醒呢,办公室的门外就已经站满了人,都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些文件来找李明。

    反正李明回到北京,一连忙了四五天,才算是消停下来。但是这也仅仅是处理完亟待解决的工作,两个月积压的工作,还要一点点的完成。

    而且公司这段时间的会特别多,董事局委员会的会议几乎天天开,常委会也接连开了几次,李明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的会就更多了。

    这几天他连家都没回过,一直住在单位的办公室,熬得满眼血丝。把来单位看他的卢韵和花子心疼的够呛,每天都在家为李明熬参汤。

    没办法,既然在这个位置,就不要想着清闲了。拥有多大的权力,就要负多大的责任。

    远东公司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建国,公司董事局委员会,征求了公司两千多名员工的意见,决定建国期间,本着不铺张、不浪费的原则,尽可能的节省开支,形式主义绝对不能搞。

    也不用营造什么万国来朝的景象,反正中原周围的国家都已经不复存在了,都被远东军灭了干净,所以扯那个蛋屁用没有。

    国家百废待兴,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这才是真格的。所以建国前准备的这段时间,虽然公司非常忙碌,但是也并没有弄出什么大场面。

    只是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营造一些喜庆的气氛,各地厂矿、学校和部队,进行了一些宣传,并开展了一些列的汇报表演和歌咏大赛等文体活动。

    当然,虽然表面工作做的不多,但是公司对建国期间的宣传工作投入却非常大。公司宣教部、军委会政治部,还临时组建了建国宣传办公室。

    把中华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向中原各地,以及各个海外控制区的所有百姓,进行狂轰滥炸般的全方位宣传,而且这个工作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源,在远东所有控制区进行反复宣传。

    通过报纸、杂志、电影、广播等各种媒介,不断的宣传中华国和国成立的消息。并拍摄了“建国大业”、“解放”等一些列的纪录片。

    其中建国大业共分十几集,细数了远东公司在海参崴成立,然后收复辽东、横扫北方草原,到后来的占领南洋、中南半岛、印度、波斯、东欧和中亚等地区,最后入主中原的全过程,其中描写的大都是民委会的工作记录。

    而解放则是一部军事纪录片,也分为十几集,集齐了远东军的历次战役,以及征服欧亚非大陆的整个过程,是一部纯粹的军事纪录片。

    两部纪录片在中原各地和各个海外控制区陆续投放以后,顿时掀起了一股观看热潮。很多地区,甚至把两部纪录片,反复播放了几次,各地要求重播的愿望却依然强烈。

    这两部纪录片在后世,也一直被奉为经典,很多家庭都收藏了这两部纪录片。每当十月一日国庆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拿出这两部纪录片观看。

    国家宣传机构在不同年代发行了很多次经典收藏版,虽然售价可以称之为是天价,但仍然有市无价。

    不但如此,各种报纸、杂志和广播等形式的宣传,也在各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且这样的宣传,已经开展了近一年的时间。

    从北方的西伯利亚冰原,到最南部的南华州,再到东部的美洲新大陆,最后到西部的地中海沿岸,中华共和国所有版图内的百姓,都知道远东公司即将建国了,从此以后,他们都是中华共和国的一名公民。

    公司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就是希望通过宣传部门的努力,让所有公民对即将成立的中华共和国拥有归属感,并在他们的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他们是这个星球最强大国家的一员,也就是中央帝国的公民。

    而且这项宣传工作,还会持续很多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让所有中华国和国的公民,都能为生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正文 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解放江南的提议

    如今远东公司控制的中原地区、辽东外东北、北方草原和各个海外控制区,也都在积极的准备建国的各项事宜。

    各个地方基层组织,也都在开战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准备在公司建国期间进行各项庆祝活动。

    在这个时代的底层农民心中,公司建国和中原历代王朝开朝没什么两样,一朝天子一朝臣,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他们其实早就把远东当做新朝看待。

    所以辽东外东北、中原北部、印度等地农村基层中队、大队和支队的负责人,天天深入到基层农家,坐在炕头上向广大农户普及建国方面的知识。

    让广大农户明白,中华共和国和以往那些封建王朝的区别,也让他们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基本概念,尽可能的改变他们传统的观念。

    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事情,但是却可以通过不遗余力的宣传,在广大农户的心中,打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通过不断努力,彻底打碎禁锢在华夏民族心中数千年的封建枷锁。

    漠南漠北、中亚、东欧等草原上的各个远东蒙古游牧支队、蒙古预备役民兵旅等基层干部骨干,也深入广袤的草原,向在草原上放牧的基层牧民,宣传中华共和国即将建国的消息。

    这些草原上的牧民,以往就是部落那颜手中的奴隶,是远东公司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可在他们的心里,远东公司依然只是个强大的部落。

    通过不断的进行各种全方位的政治思想教育,对他们长时间的洗脑宣传,也让他们尽可能的转变观念,在广大底层牧民的心里树立一个国家观念。

    而且在广袤的草原上,遍布着无数蒙古包小学,所有蒙古适龄儿童,都会在这里接受统一学龄前教育。所有课本都是由远东公司宣教部编纂。

    这些草原上的广大底层牧民的下一代,只要在蒙古包小学,接受过适龄教育的孩子,毕业后要进行考试,一旦考试合格,都将会自动转入汉籍。而考试的标准,包括熟练的说汉语,认识简单的汉字,并可以正常的书写。

    还有就是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当然,他们所学的这些历史,都是由远东公司宣教部统一编写的,但大部分内容都是符合史实,在这个基础上加了很多远东公司的私货。

    如果蒙古包小学的孩子,毕业考试没有及格,那他们将被划入外籍,这对他们来说,以后将在待遇、福利等很多方面,都要比他们的同龄人相差很多。

    草原上的蒙古牧民,对自己孩子能否通过毕业考试极为重视,毕竟这关系到孩子的一辈子。所以每当草原蒙古包小学毕业考试期间,草原上的气氛极为紧张,颇有些现代社会高考期间的样子。

    对于这个时代的蒙古底层牧民来说,成吉思汗的荣光早已成为历史,只剩下无尽的崇敬和缅怀。他们生下来,看到的只有无尽的部族仇杀、白灾、饥饿和压迫,跟当年那个强大的蒙古帝国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今他们加入到远东公司这个强大的部落,不但能吃饱穿暖,还没有了部落那颜的欺压,而且自己的孩子还能接受部落的教育。而且在蒙古包小学上学,食宿全部由公司负责,这也让他们可以安心放牧,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所以对于草原上的蒙古底层牧民来说,从来就没有什么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即便是成吉思汗时代,也同样如此。在气候恶劣、危机重重的草原上,还有什么比生存更为重要的事情。

    千万不要小瞧宣教部的政治宣传,在这个资讯极不发达,无数农村的农户、草原上的底层牧民、大山中的土著,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往往只有他们附近的一亩三分地,孩子的教育也来自老人们的口口相传。

    如今远东公司宣教部,投入大量的资源,利用广播、报纸、画报和露天电影等各种媒介,有计划的进行系统的宣传,而且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全方位的对各地百姓进行政治宣传洗脑。

    反正公司把现代社会的广告和商业推广等各种传播手段,都用在了公司的政治宣传上,效果可想而知。

    虽然脑白金的广告很烂,但谁敢说效果不好。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资讯极度落后闭塞的时代,远东公司宣教部的全方位宣传洗脑,又是来得如此的猛烈,对于这个时代没见过世面底层百姓,效果简直跟核爆炸没什么区别。

    当然,宣传只是一方面,把基层工作做好,让所有百姓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根本。越是底层的老百姓其实越实际,只有让他们日子好了,宣传才能真正的发挥效果。

    好在远东公司这些年,一直在不遗余力的进行基层工作,对老百姓最关心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是凡远东公司控制的地区,基本杜绝了饥饿和压迫,所有百姓对远东公司都有着深深的归属感。

    李明接连忙了十几天,总算是可以天天回家了。这段时间家里的几个女人望眼欲穿,天天盼着李明回家。所以李明回家后,她们的眼睛都快滴出水了。接下来的几天,李明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清晨时分,李逸将搭在他身上的两只手臂轻轻的放到一边,然后小心的下床。他回头看了眼床上的三个白花花的身子,顿时心摇旌荡。

    但他揉了揉自己的后腰,苦笑着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卧室。三飞不是那么好玩的,玩不好可是要出人命的。

    他在家简单的吃了口饭菜,此时秘书和司机正等在门外,他直接上车来到公司总部。刚走进办公室,就接到董事局委员会的通知,让他马上去小会议室召开常委会议。

    李明来到小会议室,发现大家都已经到了,于是他就坐在了高建国的身边。高建国看了李明一眼,然后身子靠过来,小声的说道:“还真被你说着了,董事局委员会的几个委员,提出了建国前解放江南的提议,要在这次常委会上讨论。”

正文 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江南战役

    听了高建国的话,李逸笑了下没有言语。旁边的乔海鹏也凑过来,笑着说道:“据说有人提出下江南了,呵呵……那我们海军部是不是要参与进来啊。对了,上次我提出来的海军部组建陆战队的事情,你和老高是什么意见。”

    李明被乔海鹏逗乐了,笑着道:“大哥,远东军已经没什么仗打了吧,未来裁军是主流,你们海军部倒好,还想着增加编制,就算我和老高同意了,在董事局委员会上也通不过吧。”

    乔海鹏摇了摇头道:“那也未必,你们陆军军费高昂养不起兵,我们海军部养得起啊。我的意思吧,你们陆军那么多好兵一下子都转业到地方,我觉得怪可惜的,完全可以从复员转业的干部士官骨干中,招收一批精锐,组建一个师旅规模的架子部队,就以教导队的形式存在,未来我们海军部会想办法将这支部队拉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