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844章

远东1628-第844章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几天,奥斯曼帝国对远东军的三条防线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但是各个方向的进展都非常慢,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的纠缠着,战局陷入了胶着的状态。

    虽然奥斯曼帝国军队每天都有进展,但是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耗费大量的时间。

    就在奥斯曼帝国军队在波斯前线艰苦鏖战的时候,驻扎在克里米亚半岛的武士集团军已经全体登船离开了塞瓦斯托波尔湾,向黑海海峡驶去。

    远东军黑海舰队出动了近海蒸汽甲板驳船、斯普鲁单桅纵帆船和飞剪船在内的所有船只,还有顿河、伏尔加河等众多内河舰队的大批内河蒸汽甲板驳船,也都加入到运送敢死军部队的船队。

    每艘船只都装满了人,就连斯普鲁单桅纵帆船和飞剪船都塞得满满的。即便如此,整个船队一次也仅仅搭载了一万余名敢死军部队官兵。

    好在为了加强武士集团军的战斗力,军委会从各地抽掉了近百艘飞艇,为敢死军部队提供全方位的空中支援。

    武士集团军的突击加强师团所需的火炮,都由飞艇部队负责吊运至前线,这样也大大的增强了敢死军部队火力投送力度。

    黑海舰队的二十余艘斯鲁普单桅纵帆船和十几艘飞剪船,以及三十余艘近海蒸汽甲板驳船火力艇,也会搭载105毫米突击炮和107毫米火箭炮,为突击加强师团提供火力支援。

    但是后续的主力部队和后勤补给物资,以及大批蒸汽机械,就只能在几天后乘坐返航的船队抵达黑海海峡了。

    武士集团军的主将藤田,将亲自率领突击加强师团对伊斯坦布尔进行奇袭,副将健二则是坐镇后方,协调组织后续部队和后勤辎重部队的工作。

    君士坦丁堡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南有马尔马拉海,北有博斯普鲁斯海湾,从而形成了重要的港口金角湾。

    君士坦丁堡的南北两面,都有一条狭长且能航行的海峡。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

    公元1451年,年仅二十一岁的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奥斯曼苏丹,他发誓要以征服者的姿态骑马踏进君士坦丁堡。

    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率步兵七万多人,骑兵两万多人,战舰三百二十艘,从海陆两面包围并攻陷了君士坦丁堡。

    从此以后,君士坦丁堡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圣索非亚大教堂被改为清真寺。也导致了连接欧亚两洲的主要陆上贸易路线中断,欧洲人开始考虑经海路到达亚洲的可行性,最终促成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并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君士坦丁一世在位时大兴土木,修建了一条全方位地环绕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防御来自陆路及海路的攻击。随着城市扩张,一道被称为狄奥多西的新城墙在五世纪动工兴建。

    虽然城墙的某些部分略欠精巧,在部署得当的情况下,君士坦丁堡城墙在任何中世纪时代的围攻下都坚不可破。三面环水的君士坦丁堡,仅凭一面城墙,就成了扼守欧亚要冲的千年堡垒。

    历代拜占庭皇帝为了加强这些天然防御,又在陆上修筑了两堵高大的城墙:第一堵墙长四英里;第二堵墙长四十英里,宽二十英尺,位于第一堵墙西面约三十英里处。这两堵防御城墙,同巴尔干山脉这一天然屏障连在一起,保卫了君士坦丁堡的陆上进口。

    奥斯曼帝国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后,基本沿用了原来的城防系统,历代奥斯曼苏丹也不断的加强伊斯坦布尔防御,马尔马拉海及金角湾沿岸还有一道海墙环绕着君士坦丁堡。

    可以这么说,伊斯坦布尔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复杂、最精密的要塞体系之一。

正文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博斯普鲁斯海峡

    公元14世纪,奥斯曼帝国凭借勇猛善战的军队,在中亚西亚迅速崛起,吞食了欧亚大片领土,攻占了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进逼北非及巴尔干,地中海沿岸三分之二已在其铁蹄践踏之下。

    16世纪中叶,野心勃勃的苏里曼二世继位,便妄图吞并地中海威尼斯和西班牙这两个最后的劲敌,他建立了强大的海上力量,将侵略的触角开始伸向大西洋。

    为了控制马尔马拉海沿岸和达达尼尔海峡在恰纳卡莱海峡,建立了造船厂和强大的舰队设施。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造船厂盖姆利克和伊兹米特,构成了奥斯曼帝国海军的第一核心。

    但是在1571年,基督教各国的联合海军在勒班陀海战中,一举重创了鄂图曼土耳其帝国以加莱船为主力的划桨战舰队,逆转了******教与基督教的海权支配情况。

    受到战败的刺激所冲击,奥斯曼帝国很快运用其强大的国力重建海军,并且研究该如何在未来的战争中对抗已经十分进步的欧洲列强舰队。

    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力量,借鉴了阿拉伯传统的单桅轻型道乌三角帆船,大量建造一种拥有两桅或三桅的放大版道乌三角帆船。这只战船的体积,比起当时主流的地中海战舰大型加莱船要小,因此以阿拉伯语命名为“谢贝克船”,意指为小型战舰。

    经过多年的发展,奥斯曼帝国海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由谢贝克船和加莱帆桨船组建了新的海军,但是随着西班牙海军的崛起,以及威尼斯等国的在地中海的海上力量,使得奥斯曼帝国海军再也没有能力控制地中海的制海权。

    远东军横扫顿河流域和高加索以后,彻底控制了亚速海和黑海东部沿海,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黑海舰队,还陈兵塔曼湾兵锋直指克里米亚汗国。

    奥斯曼帝国当然不会坐视远东军控制黑海,不断派出舰队出击,但是派出去的战船都是一去不返,让突厥人意识到了远东黑海舰队的强大,由主动出击改为收缩防线,防止远东舰队突袭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长约三十公里,峡道狭窄弯曲。东北部最宽处三千余米,中部最小宽度仅七百余米。海峡两岸为坚硬的花岗岩和片麻岩,不易侵蚀,岸壁陡峭、水流湍急。

    奥斯曼帝国在黑海南岸沿海配置了大批战船,日夜不停的在沿海地区巡视,还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建造了很多城堡,其中海峡最窄处的鲁梅利希萨勒和阿纳多卢费内里两座城堡,还配备了变态的乌尔班巨炮。

    而且突厥人还在仅有七百多米的水域两岸,各配备了两座巨大的绞盘,并在绞盘上安装上了两道粗大的铁链横锁水面,只有动用数百名奴隶推动绞盘,才能将两道粗大的铁链摇起让船只通过。

    为了保障伊斯坦布尔的安全,奥斯曼帝国还在金角湾的入口处,也安装了一道铁链,防止敌军战舰趁乱杀入金角湾,突袭伊斯坦布尔。

    虽然乌尔班巨炮的性能并不出色,但是其巨大的威力和射程,对试图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敌军战船绝对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不要小瞧这种1453年制造的产物,历史上有几门乌尔班巨炮,甚至一直沿用到了一战时期,就是所谓的达达尼尔海峡岸炮。

    至少在这个时代,即便再强大的海军力量,想要突破博斯普鲁斯海峡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在狭长险峻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配置的大量重炮,还有大批奥斯曼帝国的战船,绝对是敌军舰队的噩梦。

    奥斯曼帝国还加强了黑海南部海岸的防御力量,在几个最适合登陆的地点,都建立了堡垒,配备了很多军队和重炮,还配属了大批的骑兵部队做为机动部队,随时可以支援沿海地区。黑海南岸海域不断有奥斯曼海军的战船在海面上来回巡逻,防守的非常严密。

    这也给武士集团军突击部队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武士集团军想要达成突袭伊斯坦布尔的目的,就必须解决掉黑海北部海面的奥斯曼帝国的巡逻战船,毕竟远东军的舰队目标太庞大了,根本不能无声无息的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

    而且布置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的大量城堡和重炮,就算奥斯曼帝国装备的前装火炮很落后,但是庞大的远东军舰队在狭窄的海峡里行驶,敌军重炮会对远东突击舰队带来巨大的威胁,成为敌人的活靶子。

    何况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入口处,还有两道粗大铁链横在江面上,远东军的船只根本无法顺利突破博斯普鲁斯海峡,顺利杀到伊斯坦布尔城。所以武士集团军司令藤田和司令部的在战前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制定了一份完善的计划。

    午夜时分,黑海南岸地区一片寂静,一艘奥斯曼帝国的谢贝克船刚刚驶过,就见海面上慢慢的露出一个个脑袋。

    这是远东军海军部特战大队的蛙人分队,他们摸到了黑海南部沿海,然后拿着水下助推器,一路向的谢贝克摸了上去。

    与此同时,两艘飞艇从漆黑的夜色里钻了出来,然后悬停在鲁梅利城堡的上空,然后巨大的身躯开始缓缓的下降,一名名精悍的远东军特种兵顺着亨索呼啸而下,顺利的登录到

    为了保证武士集团军的顺利的突袭伊斯坦布尔,军委会从直属队和各个部队抽调了大批的特战队员,甚至连中央警备师的侦察兵都被抽调了过来。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这些从远东军各个部队抽调来的特战队员,就开始像奥斯曼沿海地区渗透了。为武士集团军传回了大量珍贵的实施情报,帮助武士集团军制定完善的作战计划。

    武士集团军突袭伊斯坦布尔的战斗之前,这些特战队员的任务就更加艰巨了。负责清理敌军在黑海南部沿岸据点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的堡垒重炮,协助武士集团军突袭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正文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突击

    午夜时分,黑海南部海域,由远东军黑海舰队数百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正抛锚停泊在海面上,此时天色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无数敢死军官兵盘膝坐在战船的船舱里和甲板上,他们双手紧紧的握着步枪,脸色非常平静,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或是喧哗打闹。

    海面上除了浪花翻涌着的哗哗声,显得分外的寂静。但是整个舰队却弥漫着一股冷肃的杀气,让人有种阴森森的感觉。

    藤田站在一艘近海蒸汽甲板驳船上,双手拄着武士刀,满脸凝重的看着对面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方向。不断有集团军参谋部的参谋,来到他的身边小声的向他报告前方特战队员传回的消息。

    就在几天前,一支支远东军特战小队,已经在黑海南部海岸秘密登陆,渗透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

    今晚大批携带着各种装备的特战队员,也都利用漆黑的夜色,通过潜水、空降等方式摸进了博斯普鲁斯海峡。

    此次突袭伊斯坦布尔战役,为了达到最大程度的战役突然性,军委会从各个部队抽调了三千余名特战队员和侦察兵。

    此次参战的三千余名特战队员和侦察兵,任务极为艰巨。他们不但要清除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的堡垒和炮台,还要在海峡最窄处两座城堡之间的水域和金角湾入口处的拦江铁索上安装炸弹,保证武士集团军突击舰队能顺利的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1452年,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在,仅用四个月的时间在海峡最窄的地方建立了鲁梅利希萨勒城堡,和对岸的阿纳多卢费内里城堡遥相呼应。穆罕默德二世也正是凭借着鲁梅利城堡扼住了波斯普鲁斯海峡的咽喉,最终征服了君士坦丁堡。

    整个奥斯曼帝国,包括苏丹易朴拉欣一世在内,都对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防御非常放心。

    就算是再强大的舰队,也无法强行突破博斯普鲁斯海峡。更别说在这样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深夜了。所以海峡两岸的守军的警惕性都不高。

    此时正值午夜,当两艘飞艇缓缓的降落下来的时候,鲁梅利希萨勒城堡上的守军,大都蜷曲在城墙上打着瞌睡。

    一个个特战队员顺着绳索滑了下来,他们拿着消声手枪,轻松的清除了城墙上的守军,破坏城墙上重炮的火门,并建立了几个机枪阵地,然后小心翼翼的来到城堡内部,利用消声手枪,或是向各个房间投掷了灌装的特殊武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控制了鲁梅利希萨勒城堡。

    这时,对面突然亮起了一道光束,然后不断的闪烁了起来,是对岸阿纳多卢费内里城堡的突击队员传来的信号,说明他们也也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与此同时,海峡两岸不断冒出来一个个人头,他们悄悄的摸上岸,分别对各自的目标发动进攻。还有大批特战队员通过飞艇,利用绳索从天而降,直接降落在城堡的城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