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841章

远东1628-第841章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顺利的完成了战争的准备,但是易朴拉欣一世心里非常清楚,若是这一次与远东军的战争失败了,帝国的财政必然会崩溃,帝国境内各地一直积累的矛盾冲突,就会不断的暴露出来,到那时候帝国势必会陷入到极端危险的境地。

    但是这一仗必须打,如果帝国看着远东军打败以神圣罗马帝国、瑞典和法兰西等欧洲各国组建的联军,而不采取任何作为的话,那接下来,远东军的矛头必然会指向奥斯曼帝国。

    当年远东军扫荡高加索地区,易朴拉欣一世就非常气愤。虽然高加索西部地区对帝国来说只是附庸,影响力非常有限,但是已经足够引起奥斯曼帝国的警惕了。

    可是远东军竟然打起了克里米亚半岛的主意,这就彻底触碰了奥斯曼帝国的底限。这也让易朴拉欣一世抛下了所有的侥幸心理,下定决心与远东开战的原因。

    原本历史上的易朴拉欣一世,一六四零年从长兄穆拉德四世接位,成为奥斯曼帝国苏丹。

    一位奥斯曼帝国的朝臣曾经这样描述他:“苏丹落入后宫的亲信和同伴、保儒、哑巴、宦官及女人们的手中,他们一道把所有的事情都弄得一团糟。”

    如果不是远东公司凭空出现,不久之后他就会惨遭废黜。面对咄咄逼人的远东,他倒是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昏庸,可他的命运却更加的悲哀。

    这时,站在他身后的帝国大维奇穆斯塔法。阿斯卡里帕夏,笑着说道:“陛下,帝国的军队已经全部展开,只需您的一声令下,数十万帝国勇士就会碾碎对面的敌军。”

    听了穆斯塔法。阿斯卡里帕夏的话,易朴拉欣一世的脸色好了不少。虽然对面的远东军非常强大,但是据帝国情报机构传回的情报,远东军的大部分主力正在欧洲鏖战。另外一支十余万的精锐部队,也正准备进攻克里米亚半岛。

    虽然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鞑靼人实力一般,但他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怎么也能拖一段时间。远东军若是想攻占克里米亚半岛,仅凭那十余万人,至少也要激战数月之久。

    如今对面波斯防线的十万远东军官兵,估计可能是远东军仅有的机动兵力,同时在两个方向大战,远东军的兵力势必会面临枯竭。

    而且各种战争物资也一定会非常紧张,面对帝国数十万兵马的进攻,奥斯曼帝国没有理由输掉这场战争。

    再加上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那一支奇兵,现在可能已经发动进攻。若是奥斯曼帝国的十万铁骑涌入了乌克兰地区,对远东军的打击必然是极其致命的,甚至会直接影响各个战场的局势。

    现在他又率领三十万帝国精锐,即将对远东波斯地区发动规模空前的进攻。三面受敌的远东军就算再强大,估计也挺不了多久,各个战场肯定也会相继的崩溃吧。

    想到这里,易朴拉欣一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回头对身后的大维奇穆斯塔法。阿斯卡里帕夏说道:“我们也去前线吧,明天全军对波斯发动总攻。”

    穆斯塔法。阿斯卡里帕夏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去安排了。易朴拉欣一世又看了眼远处的波斯地区,然后在众多侍卫的簇拥下离开了。

    奥斯曼帝国的大军已经全部展开,目标正是波斯西北部的马库和霍伊方向。易朴拉欣一世之所以把进攻的方向选在这里,是帝国情报机构从印度传回了一份珍贵的情报。

    那就是远东军在欧洲的作战部队,都是通过波斯到里海之间,有一条重要的后勤运输补给线,如果切断了这条补给线,远东军在中亚、欧洲和高加索等地区必将面临物资断绝的窘境。

    而且厉害南部沿岸地区,还有一个远东军重要的后勤物资集散地,那里的各种准备运往欧洲的物资堆积如山。

    一旦奥斯曼帝国占据了里海南岸地区,就能切断远东军欧洲方向的后勤运输补给线,势必会给正在几个方向艰苦鏖战的远东军以沉重的打击。

    据欧洲传回来的消息,远东军在欧洲战场共投入二十余万兵力,克里米亚半岛投入十余万兵力,波斯前线十多万兵力,再加上乌克兰、罗斯、波兰等地区的留守部队,远东军已经动用了五十余万人马。

    而且据帝国情报机构传回的情报,远东军最强大的地面突击部队,大部分部署在克里米亚战场,最强悍的骑兵突击集团全都都部署在了欧洲战场,这些部队都是远东军最能打的精锐。

    以目前的情况分析,远东军的兵力应该已经接近枯竭。印度、波斯等地区的兵力势必会空虚,而且部署在波斯前线的部队,并不是远东军的精锐,所以这一仗奥斯曼帝国的胜算极大。

    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击败波斯防线的远东军以后,大军长驱直入杀进波斯地区,然后顺势横扫印度地区,那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将会扩大一倍多。

    若是因为缺乏足够的物资补给,远东军在欧洲和克里米亚半岛两个方向必然会陷入极端的困境,那未来在波兰、乌克兰和罗斯等地区,奥斯曼都有机会继续扩大帝国的版图。

正文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乌尔班大炮

    三十余万奥斯曼大军分别集结在多乌巴亚泽特、阿瓦士和伊拉姆等三个方向,其中多乌巴亚泽特方向的兵力占据了总兵力的一半多。而且易朴拉欣一世,以及他的皇家卫队、禁卫军等数万精锐都部署在这个方向。

    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奥斯曼军队的战术已发展至巅峰,几乎所有的参战部队都是身经百战的劲旅,各个部队的指挥员也都具备丰富的战场指挥经验。

    奥斯曼帝国军阵的正中央,是装备先进火枪的耶尼色里军团和苏丹的私人卫队,守护在苏丹易朴拉欣一世和大维齐穆斯塔法。阿斯卡里帕夏的周围,形成奥斯曼军队的战略中枢。

    两侧则紧挨着的是重装近卫骑兵六个团的精锐近卫骑兵。阿扎普步兵团在炮团的火炮前列阵防御,军阵后方是后勤辎重部队和穆特菲里卡军团,中央军阵的两个侧翼是各省的西帕希骑兵。

    部分轻骑兵阿金吉斯在阵地之前游弋侦察,并不断对对面的远东军防线进行骚扰,一旦遭到攻击就迅速散去,然后引导奥斯曼帝国的炮兵部队进行还击。

    大批各个蒂玛领主动员的民兵和阿拉伯地区的部落武装圣战者,部署在军阵的最前方,他们将是担任第一波的进攻力量,其实他们就是炮灰。反正他们大部分都是******志愿兵,也就是加齐圣战者,为了真主安拉与异教徒拼命,都是不怕死的狂信者。

    奥斯曼帝国在波斯前线还配属了大批的炮兵部队,共拥有各种口径的火炮数百门。早在一五二四年,奥斯曼帝国已经有能力铸造大口径火炮。

    当年蒸蒸日上的奥斯曼帝国,为匈牙利籍火炮设计师乌尔班提供了应有尽有的原料,让他造出了举世瞩目的乌尔班大炮,据说乌尔班大炮长达17英尺,重17吨,炮筒厚达8英寸,口径则高达30英寸,足以容纳一位成人,所用花岗岩炮弹重达1500磅。

    乌尔班大炮也为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立下了汗马功劳,连续六天的炮击击毁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这座坚固的城堡也因此随之陷落。

    在这之后,奥斯曼人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的优势,很快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生产国之一。

    他们铸造的巨型加农炮比欧洲同时代的炮更大,威力也更强,土耳其人可以就在围攻战的现场浇铸巨炮,比长途运输更为便利,如果无法在现场铸造,破城炮就要先分解才能运输。

    奥斯曼炮兵部队是在苏丹穆拉特二世建立的,苏丹拜亚基德在位时将之重组而达到其战力的顶峰,除了戍守重要的城堡和地点之外,也能够在野战或攻城时对帝国军队进行尤里的支援。

    经过多年实战经验的积累,奥斯曼帝国军队运用火炮的战术十分纯熟,他们分散布置的炮兵阵地以形成密集连续的交叉火力。

    部队突袭前通常进行弹幕射击为之掩护,压迫敌人在阵地中无法抬头,夜战时他们会派人点燃早已在战场上布置好的射程标志,在射击的间隙,还有可动的防弹盾移到阵前保护装填弹药的炮手。

    另外,奥斯曼帝国在攻城和应付坚固目标的时候,还有两支特殊的部队,一个是布雷工兵部队,帝国军队攻城战的时候,他们负责开挖地下通道,破坏城墙或炮台的地基。还有一个是迫炮手部队,负责制造、运送和使用迫炮、地雷、手榴弹和炸弹,从陆上或海上攻击敌人的堡垒。

    至少在这个时代,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专业的军事集团。足可以甩欧洲各国军队几条街。

    易朴拉欣一世拿着单筒望远镜,观察着远处远东军的防线。他放下望远镜,皱着眉头对身后的大维奇穆斯塔法。阿斯卡里帕夏说道:“我怎么感觉对面的远东军有些奇怪啊。以往我们进攻萨法维帝国的时候,波斯人都会在平原地区坚壁清野,然后以逸待劳,趁着帝国军队立足未稳之际速战速决。

    如果波斯人没有得逞,他们会迅速撤回山区山区,避开在平原与对手交战,让帝国的火炮优势无法发挥威力,弥补他们在武器上的劣势。可现在远东军兵力明显不足,可他们却把防线设置在平坦的原野地带,难道他们不怕帝国的火炮吗?”

    穆斯塔法。阿斯卡里帕夏笑了下道:“陛下,远东军一向嚣张狂妄。我认为他们根本没有把帝国放在眼里,估计也没有想到帝国会对他们发动如此规模的进攻吧。这一次他们集重兵进攻欧洲神圣罗马帝国,几乎投入了全部精锐,又不顾帝国的反对,派兵攻打克里米亚半岛,在波斯地区只留下十万兵马。

    如今远东军在欧洲和克里米亚半岛军队,都依靠波斯这条后勤运输补给线向前线运送物资,如果帝国,这也给了帝国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切断了远东军的这条后勤补给运输线,他们在欧洲和克里米亚半岛两个战场势必会陷入被动,一旦他们战败,那波斯以后就是帝国的领土了。”

    听了帝国大维奇的话,易朴拉欣一世满脸欣慰的点了点头。他也感觉自己谨慎过头了,现在帝国的兵力总共近四十万,其中还包括十余万精锐,进攻仅有十万远东军驻守的波斯,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想到这里,他平息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然后笑着说道:“帝国军队做好战斗准备了吗?”

    穆斯塔法。阿斯卡里帕夏点了点头道:“帝国军队已经在多乌巴亚泽特、阿瓦士和伊拉姆三个方向集结完毕,并全部展开,随时可以对波斯发动进攻。”

    易朴拉欣一世想了下道:“现在帝国军队由你指挥,明天向波斯发动进攻……”

    随着苏丹易朴拉欣一世的一声令下,部署在波斯前线的奥斯曼帝国军队,也忙碌了起来,为明天的进攻做着最后的准备。

    

正文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战役开幕

    第二天清晨,在波斯前线三个方向的奥斯曼帝国军队,都很早的起来开始紧张的忙碌。奥斯曼帝国确实是一个极端尚武的军事封建帝国。

    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在前后持续200年时间里,奥斯曼人使用武力,建立了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加速了许多地区的******化,对以后的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奥斯曼帝国凭借着强大的武力,进行疯狂的扩张,征服了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地点在巴尔干半岛、中欧、西亚等地区。

    奥斯曼帝国在历次战争中最为倚重的就是重炮,虽然现在技术水平早已今非昔比,但是毕竟火炮极其沉重,架设起来依然非常麻烦。

    还有大批野战前装火炮,在奥斯曼帝国军队发起进攻的时候,要推到前沿抵近射击,支援进攻部队,购置发射阵地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所以奥斯曼帝国的工兵部队和后勤辎重部队,要早早的把大量的火药和炮弹准备好,在战斗前运上前线,使得奥斯曼帝国的炮兵部队显得极为忙碌。

    各个营区也开始冒起一阵阵炊烟,所有的参战部队开始进餐,虽然前线聚集着近四十万大军,但是奥斯曼军队却组织得非常好,没有丝毫的混乱。

    天色渐渐的亮了起来,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开始整理装备,然后纷纷出营列队向远东军波斯防线压了过来。

    多乌巴亚泽特方向是奥斯曼帝国军队分为两个主攻地区,一个马库附近巴扎尔甘,一个是波斯西北重镇霍伊城。

    虽然远东军的防线看似非常简陋,但是根据帝国阿金斯轻骑兵冒死的抵近侦察,海上发现了一些远东军的防线上的情况。

    远东军波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