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742章

远东1628-第742章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远东军无比强大的军势,守城的侍卫和太监,早就被吓得快尿了,哪还有什么抵抗的心思。如今紫禁城的城头上已经没什么人了,到了这时候,活下性命才是真格的。

    整个紫禁城皇宫俨然是一座死城,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悲凉的气氛。这也预示着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即将轰然崩塌。

    李明和宋涛、林华等人站在金水桥的桥头,看着远处的威严的紫禁城,心里也不禁感慨万千。

    “我们发动中原战役到现在,虽然中原大部分地区还没有收复,但是已经基本控制了大明江北的各大主要城市、交通枢纽和主要的江河河道,目前各部队正以连排为单位,率领武装警察部队和大批民兵武装,逐步收复大明各地的县城和基层农村。民委会工作组的大批基层管理干部,也正跟随部队深入到各地的基层农村,积极开展地方工作。

    这次战役之所以如此顺利,主要原因是公司战前准备的非常充分,我们北方军团的十个骑兵师进攻的速度也极为迅猛,再加上公司在大明的十几个根据地的武装力量,第一时间向他们周边地区的主要目标发动了进攻,以及得到了情报部驻各地情报站的大力协助,所以才能战局才能如此顺利。但是大明的军事系统已经彻底烂掉,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从各部队发来的战报看,各个参战的主力部队几乎没有遇到顽强的抵抗,基本都是一触即溃,就算各个州城府城凭借坚城据守,也是一日即破。另外,号称大明最强的九边军镇的边军,通过情报部的努力,战役发动以后,绝大多数边军的军头,都是率领各自的部下成建制的投降,也使得我们远东军轻松的越过边墙。”

    李明听了参谋长林华的话,笑着道:“中原战役从发动到现在,仅过去了半个多月。这是我们战前没有根本预料到的,谁也没想到大明这艘破船已经烂到如此的地步,这几年一直在尽力维持,我们远东军也只是狠狠的一戳,马上百孔千疮。”

    旁边的宋涛问道:“哥们,我们干脆一鼓作气攻进紫禁城得了,何必浪费那些时间呢。我看干脆派一支特战小队,空降紫禁城,直接活捉崇祯,来一个斩首战术。”

    李明笑着摇了摇头道:“不管如何,大明走到今天,也不全是他的错,历史上他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冲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尊重。还是再等半个小时,为崇祯留一些体面吧。”

    大家听了李明的话,心里也都清楚他的想法。李明还是希望崇祯能像历史上那样,其实这也是大家内心的想法。

    赵连河所在的排正在紫禁城外巡视,因为迟迟没有接到进攻紫禁城的命令,所以各部队都下马休息,只留下少数部队在周围骑在马上。

    “排长……来了一帮人,说要见我们总司令……”

    赵连河听到排里一名士官的呼喊,连忙打马跑了过去。排长去了营部,所以现在排里的一切事宜都由他连负责处理。

    原来赶到紫禁城下的一帮人,是由大明京城的一批官员。为首的内阁的两个大学士魏藻德和陈演,以及大明兵部尚书张缙彦等百余位大明的文武百官。

    远东军兵临北京城下,仅过了两天,城中的大明文官就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聚集在一起商讨,最后决定干脆开门迎降,引远东军入北京城。

    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大明兵部尚书张缙彦,他四下窜联,虽然没有说服内阁首辅蒋德璟,但是却联络上了魏藻德和陈演两个内阁的大学士,以及百余位各级文官勋贵。

    这才有了城头守军来人与城外的远东军接洽的一幕,等到李明赶到北京城下的时候,在城内情报部的组织配合下,打开了北京的西直门,一举占据了整个北京城。

    当远东军杀进城内的时候,因为天色漆黑一片,这帮人害怕天黑出去迎接大军入城,弄不好会被远东军误伤,所以只好等到天色大亮才走出家门。

    他们聚集在一起,首先联系上了城内的情报人员,得知远东军的最高统帅正在皇宫前,于是他们就共同赶往紫禁城,想要与李明见上一面。

    这帮人现在心中非常激动,毕竟也属于新朝的有功人员,打开了城门帮助远东军顺利的破了京城。远东军初入中原,治理国家当然离不开他们这些士绅官僚集团,如果趁着这个时候,在新朝求上个一官半职,也算是占了先机,日后说不定就能为新朝效力了。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明精英

    大明在京城的百余位官员,在魏藻德和陈演两位内阁大学士,以及兵部尚书张缙彦等人,在远东情报员的带领下,一路来到了皇宫紫禁城外围,却被驻守在这里的远东军官兵拦了下来。

    虽然有远东情报员的引领,可是毕竟战区总司令李明正在前线,所以负责紫禁城外围守卫任务的几个骑兵,却要向上级报告。百余位大名官员只能等在外面。

    这帮大明的官员以前都是听说远东军如何如何,这次还是第一次见到远东军。从他们在北京城内一路走过,发现眼前这些远东军官兵实在太凶悍了。

    以往他们也算是看到过大明所谓的精锐,可是再一看远东军,他们才知道什么事真正的强军。

    远东军无论是军将还是普通士族,一看就是训练有素,大批远东军在北京城内的街道上站岗、巡逻,却没有丝毫喧哗,军纪严整,举手投足都是整齐划一。尤其是紫禁城外围的众多远东军骑兵,更是精锐中精锐,带给了他们莫大的压力。

    “嘚嘚……嘚嘚……”

    一阵密集的马蹄声传来,只见十余匹战马从远处奔来,马上的骑士凶悍威武,战马距离百余位大明官员数十米的距离,却仍然不见减速,疯狂的向他们冲了过来。

    这可把一帮大明官员吓坏了,以往在大明的时候,文官一个个骑在武将的脑袋上拉屎,视大明的普通军卒更是犹如卑贱的奴仆,以往哪个明军敢在他们的面前纵马狂奔,马上就会被治一个不敬之罪。

    他们什么时候经历过如此的情况啊,面对十几匹战马极速向他们冲来,全都被吓得魂飞魄散,惊惶的四处躲避。

    两个几十岁的内阁大学士身子骨毕竟差一些,仓促间倒在了地上,弄得头发散乱,衣衫不整,非常的狼狈。大明兵部尚书张缙彦虽然号称知兵,却从没有带过一天兵,也被吓得仓惶逃窜。

    其他人也都是丑态百出,现场出现了一片极度的混乱,百余位大明官员鬼哭狼嚎的声音,惹得周围的远东军向这里忘了过来,出了好大的一出洋相。

    “希律律……”

    十几名远东骑兵奔行到百余位大明官员的面前,几乎同时勒住了马匹,娴熟的控制了战马。这才使得这些大明官员长出了一口气。

    他们刚缓过神,发现为首一名面目凶悍的远东军军将,正在冷冷的看着他们,目光里满是奚落的表情。

    这也引起了在场大明官员的极度不满,在他们眼里,这就是一帮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粗鄙兵痞,奴婢一般的东西。

    而他们是什么人,那可是大明士绅官僚队伍里精英中的精英,都是大明朝中央政府各级衙门里的官员,即便新朝刚立,可不管谁坐了天下,日后依然离不开他们。

    反正他们自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至少立国之初,若是没有他们的参与,整个国家必然会混乱不堪,民不聊生。

    可如今他们却不敢轻易造次,毕竟如今的形势,属于秀才遇到兵,万一这伙粗鄙的远东军官兵若是犯起混来,他们身娇肉贵的可经受不起。

    一帮大明官员强忍着心里的不满,纷纷整理衣装。可对面的十几名远东骑兵从停下马匹,就没有搭理他们,只是冷冷的看着他们。

    尤其是为首的那名远东军将,更是满脸的厌恶表情,丝毫没有把这些大明的精英重臣放在眼里,弄得一帮大明官员站在这里不上不下的非常尴尬。

    为首的两名大明内阁大学士自持身份,不便与一帮远东底层军人交流,旁边的大明兵部尚书张缙彦只好举步向前,对为首的那名远东骑兵一拱手。

    “这位将军,可否向你家大帅通禀一声,就说我们求见大帅……”

    赵连河看到是一群大明的文官,早就对这些家伙不满的他,故意来了刚才那一出,就是为了让他们出洋相。到了以后他也不搭理对方,也是想晾一晾他们,让他们难受一番。

    他听了对方的话,因为此时的形势,对方没有身着大明官服,都穿着一袭儒衫,所以不知道对方是如何品阶,但是从对方的言谈举止就能看出对方的一身官威,绝对不是普通的小官。

    赵连河看到一帮大明重臣,面对自己一个普通的士官,依然不敢有所怠慢,心里就别提多痛快了。

    他冷冷的看了一眼对方,然后淡淡的说道:“候着……”

    赵连河说完又冲旁边的一帮骑兵喊道:“都盯紧着点,闲杂人等一律不得进入……”

    他说完拨转马头,打马向紫禁城方向去了。把一帮大明官员气得鼻子都歪了。心里纷纷暗骂赵连河行为粗鄙,但还不敢表露出来,只能默默的安慰自己,不和对方底层的兵痞一般见识。

    李明接到消息的时候,笑着对旁边的众人说道:“我们刚进城,大明的这些士绅官僚就主动贴了上来,呵呵……还真是积极啊。”

    宋涛嘿嘿笑道:“估计他们正等着我们录用呢,还以为国家离开他们不行呢。我看干脆一会儿好好的晾一晾他们,省得他们自我感觉良好。”

    旁边的林华摇了摇头道:“这样不妥,毕竟我们还没有彻底收复中原的大部分地区,为了保证各地局势的稳定,至少现在要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心里有一丝念想。”

    李明点了点头,冲旁边的一名参谋说道:“你去……让外围部队把他们放过来吧……”

    他说完转头对旁边的众人说道:“一会儿这些大明的重臣来了,你们不要给脸色,一定要热情洋溢,要让他们感受道春天般的温暖。”

    大家听了他的话,全都哄笑了起来。

    李明又板着脸冲宋涛沉声道:“尤其是你,不许给我犯浑,你要是装不出来,那就去巡视部队,别到时候弄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宋涛听了当时就笑着道:“我就等着你这一句话呢,你们在这陪着那帮家伙吧,我可没有你们那么虚伪,老子真忍不了……”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从龙之臣

    宋涛说完拨转马头就要离开,李明笑着道:“你去紫禁城周围转转,寻找一个突破口,准备对大明皇宫发动进攻。”

    “我看啊,根本就不用找什么突破口,再等一会儿,恐怕就会有人打开紫禁城的大门,整个北京城都是我们的了,都这个时候了,谁还愿意和朱家王朝一起陪葬。”宋涛说完一打马,率领骑兵师的一帮军官离开了金水桥。

    李明看着宋涛他们的背影,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时,只见远处十几名远东骑兵正领着一帮人走了过来。他们排成了一串,远东骑兵走在两边,不知道的还以为押送一群俘虏呢。

    李明并没有过去迎接,而是端坐在战马上,微笑着看着他们来到他的身边。

    这些大明的官员看到李明并没有做出什么姿态,连起码的礼贤下士都没有,所以心里都不怎么痛快,于是他们也认定了李明也是个粗鄙的军头,对今天他们来这里并没有抱什么希望。

    李明好像没有看到大明这些官员脸上的表情,笑着一拱手道:“我是远东军中原战役司令部司令员,我叫李明,今天我要感谢诸位的鼎力相助,如果不是诸位里应外合,打开城门引远东军入城,届时刀兵一起,免不了生灵涂炭,必然会殃及北京城内的百姓。我在这里替北京城的老百姓谢谢诸位了。”

    这些大明官员听了李明的话,心里多少好受了一些。为首的魏藻德也是一拱手道:“将军言重了,远东天兵一至,京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如今天下纷乱,百姓流离失所,皆由朝廷无道所致,我等日夜祈盼远东入主中原。”

    旁边的陈演也紧接着说道:“将军,为何不一举攻下紫禁城,只要****授首,必然四海归心。”

    两位内阁大学士说完,其他的大名官员,包括兵部尚书张缙彦,以及东林党复社名人周钟、魏学涟等人,也是慷慨陈词,痛斥大明昏君无道,声泪俱下痛诉大明昏君崇祯的罪孽。

    还有很多劝进的,说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希望李明早日登基,如果有一件黄袍,可能都会直接披在李明的身上,那场面简直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