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585章

远东1628-第585章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九百六十四章 东南四移民

    虽然中南半岛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全年长夏无冬、水热资源丰富、植物生长繁茂。农业特点普遍具有作物生长季节长,种类及品种繁多,且富于热带性,四时宜农,水稻一年三熟,作物经济价值高等特点。

    但是目前公司接收的流民大部分来自北方数省,对于中南半岛炎热的气候并不适应。尤其是热带丛林瘴气笼罩,蚊虫叮咬,瘟疫疟疾流行十分严重,对新安置的大明北方流民有着很大的影响。

    中南半岛上的热带季风气候分为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没有四季变化,5…10月为雨季,最高温一般在38…40c之间。

    雨季持续高温和湿气带来的憋闷,对大明北方流民绝对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很多地区山峦起伏,雨林丛生,野兽出没,人烟罕迹,白天是高温折磨,晚上有蚊虫侵扰,雨季更是灾害、疾病频发。

    远东公司也考虑到了中南半岛的气候和环境特点,决定向宋世平、郑芝龙和刘香等人发电报,让他们在江南各地区大力引进人口,向中南半岛进行大规模移民。

    广东、福建等地区,自古地少人多。而且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中南半岛差不多,把这些地区的大明百姓移民到中南半岛,会很快适应当地的情况。

    宋世平、郑芝龙和刘香接到了公司的电报,马上行动了起来。他们三人在广东、福建和江浙地区拥有非常深厚的人脉资源,各方面都有说的上话的朋友。

    但是想大规模的移民,还是存在不少的困难。宋世平还好说,崇祯大旱已经开始有了逐年向南的趋势,目前是南旱北涝。所有长江两岸地区的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灾情,宋世平正好抓住这个机会,轻松的就收拢了大批的江南流民。

    可是郑芝龙和刘香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但是也难不倒这两个海上枭雄。他们向公司海军部求援,将大批游击舰队调回了东南沿海,然后大肆在东南沿海地区登陆。

    东南沿海的老百姓算是倒霉了。大批有组织的“海盗”纷纷登岸,广东、福建沿海大批的村子,一夜之间消失无踪。甚至很多繁华的城镇,也经常发生类似的情况,令当地人匪夷所思。

    而且郑芝龙和刘香为了加大迁徙人口的规模,甚至用大批的近海、内河甲板驳船沿着东南沿海的闽江、九龙江、晋江、珠江、韩江、榕江、潭江、阳江、鉴江、九洲江等水道,大肆在这些河流的两岸疯狂的掠夺人口。

    远东军委会海军部,为了配合他们进行迁徙移民,派出了大批的游击舰队。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有十几万的东南沿海百姓被掠走。

    这个时代信息闭塞,刘香和郑芝龙组织人上岸劫掠人口,也做的非常隐秘。开始的几个月并没有造成太大的轰动,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莫名奇妙的失踪,终于引起了大明福建和广东各地官府的重视。

    而且东南沿海的老百姓也听到了风声,还传出了一些小道消息,说是海中的龙王上岸了,海边大批失踪的老百姓。都是被龙王吞噬了。

    这下可好,顿时在大明东南沿海造成了极度的混乱。所有沿海的老百姓拖家带口的向内陆逃离,甚至沿江的百姓都跑了。使得沿海沿河地区,形同一片鬼域,几乎没什么人烟。郑芝龙和刘香这才收手,他们也知道闯了大祸,连忙率队撤离了大明东南沿海。

    大批被劫掠的东南沿海的老百姓。都被送到了中南半岛沿海。这些人可不是什么流民,都是整村整镇的被一帮海盗连锅端来的。

    这些大明的百姓直接被送到了中南半岛的暹罗沿海,被驱赶下船,被集中安置在曼谷沿海的几个新建的移民营地里。

    接下来依然是老一套,也就是登记、甄别和净化。虽然远东公司民委会工作小组。以及抽调来的基层管理干部对接收流民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这一次他们确实遇到了麻烦。

    因为这些人和以往的流民不同,这些被劫掠来的大明东南百姓,每家每户都聚集在一起,而且都是同村同镇的人,相互之间都认识,显得非常团结。

    移民营地分为男营女营,所以在登记的时候,男女必须分开进入营地。可是在分营的时候,瞬间就变得极度的混乱,好像生死离别了一样。执勤的海外师官兵废了好大的功夫,又是喝骂又是抽打,最后才把局势控制住。

    好容易帮着他们登记完,在接下来的净化过程中,又发生了混乱。反正这十几万东南沿海的老百姓,就别提多麻烦了。而且这些人都是一个村子的,都有完整的宗族,所以轻易的就能抱成一团。

    每个村镇都有些读书人或是地主,镇子里也有商贩和衙门小吏,这一类人都是见多识广,社会经验丰富,非常善于蛊惑身边的人,制造各种混乱。

    虽然这些人最后都被纷纷甄别出来,单独放置在一个营地进行管理,但是却使得整个接收过程变得极端困难。把高建国和李明都惊动了,纷纷赶到了暹罗的移民营地。

    负责暹罗地区的工作组组长,是民委会的内部员工姚松。他以前在流民接收办公室工作工作过一段时间,满以为对接收工作非常有把握,谁知道十几万东南沿海的老百姓,让他焦头烂额。

    姚松看到了高建国和李明亲自赶到了这里,连忙亲自过来迎接。见到了两人,先做了一番检讨,表示工作没有做好。但也说了一些面临的实际困难,让他对情况估计错误。

    高建国阴沉着脸看着营地,这十几万大明东南百姓已经进行了登记、甄别和净化。可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分配完毕,营地里依然是乱糟糟的。

    他转过身对姚松说道:“他们已经来了几天,你做为暹罗地区的负责人,竟然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解决办法,这是你工作的失职。”

    他说完对李明说道:“李明,你辛苦一下,暂时把移民营地的工作抓起来,姚松,你要全力配合李明的工作,尽快把移民营地稳定下来。”

正文 第九百六百十五章 重新整编

    李明听了高建国的话,点了点头,然后对姚松说道:“召集移民营地的各级管理干部,我要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

    姚松连忙去安排了,李明转头对高建国说道:“郑芝龙和刘香着两个家伙,尽给我们添乱啊。公司让他们在东南沿海收拢移民,可是这两个家伙竟然像海盗似的上岸,公然劫掠人口,还整村整镇的都送到了暹罗。

    不但在大明沿海造成了大规模的恐慌,而且这些大明人口的成分也极其复杂,不光有底层的百姓,连把持乡里的胥吏和乡绅都一股脑的劫掠来了。他们初来乍到,自然会汇聚在胥吏和乡绅的周围,极易受到蛊惑,现在移民营地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复杂,其实就是有人在后面蛊惑。

    公司以前接收的流民,成分相对简单,突然遇到这天这样的情况,公司员工势必会有些无所适从。而且姚松做为负责人,并没有做出有效的应对,反而一味的纵容。看来公司入主中原,首先占据江北的策略,还是比较符合实际。面对江南地区各种宗族乡绅的力量,还真是有些力不从心。”

    高建国满脸阴沉的点了点头。

    “就算长江以北也不是那么好进的啊,公司这几年接收的移民,大都是走投无路的流民和被鞑子迫害的辽民,是我们远东公司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对他们的接收和安置当然没什么问题,吃饱穿暖了他们马上就能融入我们远东。

    可是大明各地的组织结构,两千年来都是皇权不下县,乡村一级依靠的是宗族特有的势力,来维护着乡村社会的安定和秩序。就是以家族为中心,聚族而居形成‘蜂窝状结构’的村落自治共同体。连接这两种秩序和力量的是乡绅精英阶层。

    一旦我们远东公司入主中原,势必与我们远东的管理体制发生剧烈的冲突。可以这么说,我们入主大明,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崇祯和明朝当局,而是这些遍布在大明各地的乡绅精英阶层。到时候对他们杀又杀不得,留下还是隐患。有他们在社会就别想消停。”

    李明也苦笑着道:“就算在现在社会,南方很多农村地区,这样情况依然屡见不鲜。基层农村的很多工作,还是要依靠乡老。反正人都被那两个家伙劫来了,这次就当是让公司的员工积累经验,以后难保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这时,姚松已经召集了移民营地的各级领导负责人和所有基层管理干部,以及维持秩序的一个海外旅的各部队主官,现在他们全都列队等在那里。等李明上去安排任务。

    李明走到大家的面前,笑着说道:“这几天大家辛苦了,是不是感觉比以往棘手啊?”

    大家听了李明的话,全都低头苦笑了起来。这些天他们一个个都被折磨的筋疲力竭,面对这些大明东南的百姓,以前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现在全不灵了。

    十几万人的营地,这些大明的老百姓太不好对付了。整村整镇的聚在一起抱成团,一旦有人蛊惑。瞬间群情激昂,让他们无从下手。

    李明脸色阴沉的继续说道:“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天,大家为什么不改变下思路,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的找到应对的办法。还有就是为什么不对煽动闹事者进行处理。”

    旁边的姚松解释道:“我们大家经过研究。觉得这次的情况不同,怕激起更大的矛盾,就一直没有采取什么措施。而且我们管理干部的人手不足,只能暂时维持营地的基本秩序,然后慢慢的进行转变。”

    “糊涂。你们这样只能让今后的工作更不好开展,更加纵容了移民,让他们越发的肆无忌惮。”

    李明训斥了一句,然后沉声道:“现在我们改变下工作方式,不能任由局面混乱下去了。”

    他一指海外旅的旅长,然后说道:“你去给你们师部发电报,就说我说的,让海外师剩下的部队都拉过来,还要通知附近的部队,除了负责重要位置执勤的分队,其余都到这里集合。”

    “是……”

    那名海外旅的旅长接受了命令,马上跑步离开了。

    “等支援部队感到以后,我们要对营地的移民,进行重新整编,完全打碎了重新以支队、大队和中队的进行编制。如有抵制的严肃处理,而且要从严从重,甚至不惜杀鸡儆猴,也要把整编工作做好。整编结束以后,要对所有的移民,再进行一次仔细的甄别。

    移民整编完毕后,马上以海外师官兵为教官,对营地内的移民进行集训,训练量要大,对违反纪律或是训练成绩不达标的移民,也要严肃处理。集训头一个月,基层管理干部和基层政工干部先不要开展工作,工作全部交给海外师的官兵。女营的工作也要抓起来,首先要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然后为她们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不用太辛苦,但也不能让她们闲下来。”

    随着李明的一声令下,大家迅速的准备了起来。一支支部队陆续从各地赶来,在移民营地附近开始集结。

    移民营地的大明百姓看到一支支部队陆续到来,全都惊慌失措了起来,纷纷聚在一起商量着对策。自从他们被劫掠到这里,惊惧不已的百姓没了主心骨,就全都聚集在乡绅胥吏的身边。

    而姚松等人又害怕矛盾进一步激化,只能一直在纵容他们,并没有采取必要的手段。使得营地里越发的混乱,移民聚集成一个个小团体,目前还有了相互窜联的势态,让工作更加的不好开展。

    李明站在营地的外面,目光阴沉的看着营地里的移民。

    他转过头对身后野战师的师长李辉说道:“李辉,你们师以连为单位,协助民委会的工作人员,对移民营地进行整编。要注意控制局势,整编期间如果有人敢于对抗,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针对那些在后面煽风点火的捣乱分子,抓到了决不姑息。”

    ps:  感谢我的帅震惊了党、东方不败老韩的月票支持。感谢李箫杨大大的打赏。

正文 第九百七十三章 重回河套

    中南半岛战役得胜利结束,远东公司的控制区的面积又增加了近两百万平方公里。

    远东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拿下中南半岛,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中南半岛这个时代人烟稀少,整个中南半岛的人口全加在一起才几百万。

    半岛的山区和丛林等地区一般都是几乎人迹罕至,绝大部分人口还都集中在一些繁华地区,也就是主要的河流两岸与河口三角洲,因为这些地方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属于半岛地区的主要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