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240章

远东1628-第240章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黄天在上,老天有眼。去年一帮自称是大宋崖山后裔海外人到了海洋岛,在那里发放粮食救济难民!黄秀才一向自诩清流,看着妻儿嗷嗷待哺的眼神。无奈的摇摇头。跟胡雪明和几个相识的辽民趁着夜色出海赶到了海洋岛。

    两人带着全家老小和一干辽民,一路飘洋过海来到海洋岛。见识了能在水上漂的山一样大的铁船巨舟,还有近乎变态的净化历程。经过一段修养恢复了精气神。

    短暂分离的一家子终于登上了船,前往海外人的老窝海参崴的航程。在船上海外人还是比较开明的,至少在胡雪明看来比陆上那些海外人的军士要和气。

    每日都有一个时辰上船甲板轮流放风的时间,胡雪明摸索着找到黄秀才道:“黄兄,吾观髯人格物之学博大精深,这铁船无风而至。披巾斩浪,实乃奇迹。若我大明有此格物之学。何惧建奴!”

    一旁的黄秀才不禁露出鄙夷之色:“一帮礼乐崩坏的髯贼,尔等会点奇巧淫技不足道哉!若吾等实在饿及至此,走投无门定不会从贼。”

    胡雪明心道真是吃饱了就忘恩负义主啊。刚要出口反驳几句,就见远处海平面上出现了两座镂空钢铁巨楼,楼身中间正铺上波纹型铁皮显然还没有完工。两楼中间一桩圆柱形建筑正喷吐黑烟。而一个圆形钢管正从楼底伸出面朝大海。

    “呜!……”

    巨大的声响如同炸雷般响起。圆形钢管喷出无数黑白色物质直冲大海。黄秀才一脸土色看着那那丛灰雾直面而来,又突然转弯直冲上九天云霄。

    他裤裆不禁一热。一屁股坐在了甲板上。后来当了电厂会计部会计的胡雪明终于从主任那得知,那是电厂1号锅炉在利用高压蒸汽对管道施工后残渣进行吹扫来保证管道清洁,不至于机组投产后蒸汽携带杂质进入汽轮机损毁叶片。

    当然巨大的轰鸣声是远东公司没有为吹管准备消音器所致。然而胡会计不知道的是,现代社会为了保证工程环保安全一般加装消音器。但对于只进行一次性吹管的古代来说实在没那必要。想到这里胡雪明不禁莞尔。

    “胡兄,何故发笑!”黄秀才看着傻乐得胡会计喘着粗气问道。显然是远远的看见旧友狂奔而来。

    “遇到故人,当然开心!东家不是说了吗,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黄兄又何故到此?”

    显然胡雪明很明智,有些旧事是不能重提。

    黄秀才今天休假,在海参崴游玩半日。本来电厂他是决计不愿再来的,一年前的可怕场景还历历在目,若不是今日海参崴地下管网施工,不得不绕行过来。被胡雪明问道,只好说想念故人的不痛不痒的话敷衍过去,恰闻胡雪明准备参加幼儿园今天下午举办的亲子活动会,就要吵闹着去见识一下。

    “话说;黄兄不是不齿远东东家的教育吗,为何今天又要去随我参观。”

    胡雪明看着往日一向不喜自家娃儿,失去正统圣人教诲的黄岩磊,今天居然一反常态,这有点不对啊。

    旁边黄岩磊不禁老脸一红道:“只是去游玩,又无其他想法你去是不去。”

    显然话语中少了不少底气。本来黄秀才自诩清高在几个故人中是出了名的。初来海参崴。大家都被分到了劳动营睡通铺。刚才重聚的妻儿又要分开,咱们的黄大秀才自然是愤愤不平!

    有几个秀才吵闹着要找海外人的官员,黄秀才也想出把力讨个公道,硬是被胡雪明拦了下来。后来听说几个秀才去向髯贼老爷讨要读书人应有的待遇,结果被人家都被送去了煤矿做苦力!

    跟着回来的老工头啐了一口:“都他妈的什么玩意,会写几个字了不起了。老子都会写。老子还会算学呢。你以为你们是什么东西,在远东人人都会写字。害我挨训,还被扣了工分。

    你们都长眼点,东家最近可没时间理你们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十几万的人要养活忙着呢。你们不愿在我这里呆了,可以提前和我说一声。去别的工头那我说一声就成。在这样闹下去,都送你们去煤矿!”老工头说完一甩胳膊走了。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黄秀才嘴上说的挺气愤,可背后早就湿了一大片。这样两人跌跌撞撞的过完了一个月。随着各方人才的紧缺,远东开始了第二批技能人才的选拔。当然凭着多年职业素养,我们的黄大秀才终于在远东达力普化工集团谋得了一份大致相同的职业。

    当然,正当黄大秀自负才高八斗从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时,就被在新时代会计学熏陶下的年轻人狠狠的删了记耳光。自己的所谓才学只不过是皮毛而已。胡雪明知道自己老友脾气,也不道破。

    想到要不是东家,自己一家早就饿死在东江镇了。还有什么可抱怨的。于是两人有一句没句的聊着来到了十字路口。路口拦路杆正在放下,路旁的警示灯闪烁不停。道路管理员嘴里的哨子一边吹一边呼喊着行人车辆停在杆外,火车即将通过。

    “唔……”

    汽笛过后一列蒸汽机车带着金属特有的撞击声。飞速掠过了路口拖着长长的车皮向远处的电厂驶去。

    看着车皮上堆满了煤碳,黄秀才不禁叹道:“这一日一列,这么多煤碳运进去,为何不见出来。”

    “黄兄,此言差矣!煤碳运进电厂并非无所出,而是电。”

    胡雪明这一句话引起了路人的关注。立刻有人围拢过来。平日里只见火车不停往电厂运煤炭,却不见所出。由于电厂,铸造厂,化工厂属于重点工业,门房又有全副武装的陆军战士保卫。禁止无关人员入内的。

    也不是怕机密泄露,17世纪也没有人能够弄明白那些机器是如何运作的。就是闲人多了易造成不必要的事故。所以在寥寥的消息面前辽民们只能以讹传讹作为。

    说什么的都有,最多一种是在高大的电厂厂房内圈着头怪兽,不见以前厂房造的像笼子,现在被人用波纹铁皮包上了吗,就是怕被人看,怪兽以煤碳为食。

    怪兽吃饱后就会发出电。而怪兽出恭之物便是那藏在烟筒内的尾巴排出的烟雾。要不然谁家的烟囱建30丈高呀。其实那铁皮就是保温皮,辽东寒冷锅炉房有好些设备需防寒防冻所以采取全封闭结构。

    结果为辽民发挥想象提供了空间。姑且不论传言真假,但有人敢出来说明真相,就勾起来人们无限的“求知欲”。(小说《远东1628》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ps:  感谢acmjwu的月票支持,感谢阿历的打赏支持,感谢卡卡熊的评价票。本章由我们的王小杰同学倾情奉献,茶头在这里也谢谢小杰的支持

正文 第三百三十章 黄秀才的秘密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远东1628》更多支持!

    看着越聚越多的人们,胡雪明不由的精神一怔,说话声音也顿时大了几分:“据我们的主任说,这煤运进电厂,是会被送进锅炉燃烧,加热锅炉里的水。就和你家烧茶水一个样。不过锅炉里的煤更多火更旺,水不是烧开了就行,都得烧成蒸汽。

    蒸汽通过铁管进入一种叫汽轮机机器,推动叶片带动汽轮机转子旋转。汽轮机的转子大轴与发电机相连从而带动发电机发出电能。电能会经变压器输出到高架线路上,然后再经变压器转换输出至用户。

    用户就比如这路旁的指示灯或电影院的投影仪。那推动完汽轮机的蒸汽因失去了力道,就会进入凝汽器冷凝成水。再被水泵送入锅炉。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休。电厂就能把煤碳转变成电了。”

    黄秀才也来了兴致自然追问道:“如此光怪陆离,不过听来却有几分道理。这水蒸汽有那么大的力道吗。”

    “你家锅里烧开水,锅盖是不是被汽,开过。只不过东家格物之学博大精深,控制了这一力道,能为己所用。”胡雪明继续晒着自己清早偷听到发电部主任给技校学员讲课内容。

    “那发电机为何物,怎能转动就能发电!”一位年轻的辽民踮着脚尖,大声的问道。

    “这个恕在下才疏学浅,不得而知!但听东家说,上远东高级技校方可学到。就在城北书院区。”

    胡雪明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懂不能装懂,误人子弟!当然胡雪明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准备报考夜校。加强专业学习争取拿到会计证,变成远东正式员工。这一粒种子即将在胡雪明的春天里发芽。

    海参崴以工业为主,工业在港区沿海边建设周围用铁路公路连通。沿着1号公路往北中间经过商业区,然后就是居民区和书院区。

    城镇的规划充分参考了气象和季风规律保证工业废气很少能吹到生活区。现在王和主导的市政工程正在逐步开工。

    首先就是地下管网建设。王和可不想经历前世那样,下场大雨就水满京城的悲剧,还有如果排污做不好会引发疾病。所以在工程部和市政人员建议下。采用德国在青岛的地下排水设施建设标准为蓝本。

    并参考了日本排水设施,制定出的地下管网排水系统计划水道渠成的计划,通过了民委会的决议。新的地下管网工程充分考虑了泄洪和排污及维护能力,据说有人已在修好的地下管网里开着汽车兜过风。

    王和对此十分重视,城市基建就得从基础设施抓起。那种为捞政绩赶工期不顾百姓死活的做法,在这个时代行不通。绕过一处地下管网施工工地的胡雪明和黄秀才终于来到了商业区广场。

    广场中心的是白色大理石砌成几十米的方尖高碑。远远望去就像矗立白宫后面的华盛顿纪念碑,方尖高碑的顶端四面镶嵌着中式的花纹图案。

    钟表内圈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形象为灯。外圈则是铭刻了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大神兽。

    当时针指向数字时,对应的生肖就会点亮。只不过恰好相反,人家是灯光逐渐熄灭而我们是逐渐点亮。当然。点亮全部12生肖以后,就会全部熄灭新的循环再度开始。

    来到方尖碑下,胡雪明和黄秀才对着方尖碑底正面深深一揖。碑底四面用黑色大理石砌成。正面铭刻着远东人民英雄纪念碑几个朱红大字。

    而在这黑色大理石上则用白色楷体写着一个个人名。这些名字都是为了远东人民,在战场上和重大事件中做出突出贡献而牺牲的人名。所以理应受到公司每个人的尊敬。

    “这髯毛老爷行事虽不遵礼法,但对于有用之才还是颇为眷顾!”

    看着三三两两的辽民在祭拜完毕后在纪念碑下恭敬的放下鲜花然后默默走开。黄秀才蔚然一叹。

    “是啊!就算东家经过此处都会过来一拜。不过看黄兄今日不只是要和我去幼儿园那么简单吧。”

    被老友看穿了心境的黄秀才终于道出了真相。原来黄秀才在化工厂会计部混的不怎么样,都是一身臭脾气惹得祸,动不动就髯贼长髯毛短的。大家都是为东家所救,又给了现在这么好的生活。自然而然就疏远了这样的刺头。

    尽然黄秀才满身记账本事,也难免犯错误。让人疏远了也就没人帮他指正。当然犯的错误多了就要被扣工分票。看着人家欢欢喜喜拿着厚厚的工分票回家时。黄秀才悔之晚矣。

    但生活还要继续。看着家中妻儿心生愧疚,活人不能被尿憋死。黄秀才自负还是有些本事的。比如说他就画的一幅好丹青,在沈阳就有“赛伯虎‘的美誉。

    于是前几天涮涮成就几笔大作就跑到商业街上开卖。远东对于辽民自己售卖自家的多于物品是不管制的。只要你买卖公平,不欺骗消费者就成。为此市政人员还专门在商业街划了地供大家交易。

    只要交点象征性的地摊费就成。当然地摊的面积是跟缴费有关。但是地摊必须按照条例不能随意摆放。所以在地摊市场总有几个穿着城管制服的管理员巡视。一来看管秩序,二来解决商贩间矛盾。

    至于欺骗消费者,远东的工商部会直接介入调查。售卖人必须证明自己产品好坏并由法院判决。不过至今没人敢触碰法律。据说后果很严重,不但自己倾家荡产,还有可能被罚去矿场做苦力。

    而我们的黄秀才在交了一分工分票后,在市场里支起来自己的书画摊开卖。然而他大大高估了辽民劳工的购买能力。这个刚过上几天好日的辽民谁有空买字画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