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894章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894章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刘辩如此一问,刘协愣了一下,垂下眼睑想了好一会,才轻轻的叹息了一声说道:“皇兄说的是,皆因朕无力回天,才致使天下如此……”
    “陛下即位之时,尚是懵懂孩童,即便有经天纬地之才,有待如何?”眼看快要走到湖边,刘辩笑着摇了摇头,对刘协说道:“天下将乱,必出妖孽!若非当年先皇宠信十常侍,大汉又如何会分崩离析?你我二人所受之苦,皆为先皇所赐!”
    刘辩一句话,把刘协给说的一愣。
    扭头看着他,刘协嘴巴微微张着,满脸愕然。
    “先皇终究是先皇,你我乃是先皇子嗣,做儿子的,本不应数落先皇过错!”嘴角挂着一抹笑意,刘辩叹了一声说道:“罢了!罢了!而今大秦猛士数十万,天下间虽说豪雄纷起,却又有几人可入得本王之眼?”
    这番话,刘辩说的是十分大气。
    仅仅只从一番话中,刘协便可听出,在刘辩的眼中,他始终只是个无法匡复大汉的傀儡皇帝。
    假若刘辩手中无有数十万兵马,麾下没有聚集猛将、智者,他心内尚且会有些不服。
    可而今的形式却是告诉他,刘辩有着匡复大汉的能力,他没有!
    俩人并肩走向湖边。
    快要到达湖边的时候,跪坐在矮桌旁的伏皇后和董妃站了起来,向刘协和刘辩盈盈一礼,齐声招呼道:“陛下、秦王殿下!”
    “皇后!皇妃!”刘协只是朝她们点了下头,刘辩却是抱起双拳,向她们回了一礼。
    对这两个女人,刘辩多少还是有些尊敬。
    董妃当年联系董承,怂恿刘协发起衣带诏,虽说因刘备泄密而致使董承等人被杀,她也浪迹天涯,可她终究是曾经努力过。
    至于伏皇后,也曾给她的父亲伏完写过书信,暗中邀伏完诛杀曹操,可伏完始终没敢下手。
    相比于这两个女人,身为大汉皇帝的刘协,则是要懦弱了许多。
    对刘协,刘辩心内除了轻视,几乎没有其他的感情,可对这两个女人,他却是怜悯中带着崇敬。
    刘辩与刘协在桌边坐了,王榛按着长剑,跨步站在刘辩身后。
    像是一尊雕塑站在刘辩身后的她,目不转睛的看着前方,眼前的刘协和伏皇后、董妃,在她眼中就好似完全不存在一般。
    二人坐下之后,伏皇后提着木勺,从酒桶中舀出酒浆,为刘协和刘辩斟上。
    当她为刘辩斟酒的时候,刘辩双手扶着酒樽,谦逊了一句:“臣何敢劳烦皇后斟酒?”
    “殿下莫要过谦!”为他斟满酒,伏皇后甜甜一笑说道:“再过一些时日,待到禅让大礼行毕,我等便是要改口称殿下为陛下了……”
    说到这里,她偷眼看了看刘协,见刘协神色如常,才接着说道:“只望秦王不负大汉列位先皇之望,剪平天下豪雄,匡复大汉社稷!”
    嘴角带着笑容,刘辩朝伏皇后点了下头说道:“皇后放心,但有本王在,大汉便不会落入他人之手!”
    刘辩与伏皇后说的话,落到了刘协的耳中。
    刘协只觉着心内一阵阵的不是滋味,却又说不出什么。
    伏皇后将匡复大汉的期望放在刘辩的身上,无非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刘辩与刘协一样,都是汉室血脉;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刘辩登基之后,刘协便再无用处,只做个逍遥王,躬耕山林,虽说再不能君临天下,却可保得性命!
    “皇兄!”坐在刘辩对面,刘协抱拳朝他拱了拱,对他说道:“朕这几日寻思着,待到禅让之礼行毕,朕欲向皇兄讨要一处,作为躬耕之所!”
    “本王得了天下,便再无人可要挟陛下,陛下因何还要躬耕山林?”微微蹙起眉头,刘辩摆了下手说道:“若是此事传扬出去,天下英雄岂非会说本王是逼迫陛下让位?”
    被刘辩一句话给说的一愣,刘协张了张嘴,竟是不晓得该如何说才好。
    刘辩眼下虽是有着数十万大军,可天下间的豪雄,对大汉早就没有敬畏之心,一旦禅让大礼完毕,一些想要自立为王的豪雄,便会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
    虽说刘协是甘心禅让,可话若是由那些豪雄来说,便不是了滋味。
    尤其是刘辩一旦允诺刘协,待到禅让大礼完毕,便划出一片区域,由他带领伏皇后和董妃前往躬耕,一些事将会更加难以说清。
    嘴巴微微张着,刘协一脸愕然的坐在刘辩的对面,好一会也没找到合适的言辞来应对。
    见他被刘辩问住,伏皇后长长的睫毛闪动了一下,甜甜一笑,对刘辩说道:“禅让大礼之后,秦王便是大汉皇帝,天下豪雄,又有何人敢说秦王半个不字……”
    “皇后!”没等她把话说完,刘辩就打算了她的话头说道:“大汉皇权衰落,各路豪雄虽是未有自立为王,却个个有自立之心。他们想看到的,是大汉有个羸弱的皇室,而非可南征北战统一天下的皇室。一旦陛下隐居山林,本王便是要承载无数骂名!”
    “秦王打算如何?”刘辩一番话,把伏皇后给说的不再言语,一旁的董妃则是轻声问了一句。
    “陛下与皇后、皇妃届时仍住在洛阳城内,本王会为陛下建造王府,如此一来,纵使有豪雄意图胁迫陛下,也是无从下手!”先是看了董妃一眼,刘辩随后对刘协说道:“待到本王一统天下,陛下若是还有躬耕之心,本王便允了陛下!”
    刘协最担心的,就是刘辩得了皇位之后,还将他作为威胁。
    毕竟当年刘辩被董卓废掉,即位的是他刘协!
    曾经有过前车之鉴,刘协自问,若是此事放在自家身上,他断然会将刘辩杀死!
    想到还要留在洛阳,刘协后脊梁上,便冒出了成片的冷汗。
    从刘协的神色中,看出了几分慌乱,刘辩的嘴角牵出一抹笑容,端起酒盏对他说道:“陛下放心,你我乃是兄弟,大汉皇室,如今只余下你我两条血脉!正所谓血浓于水,我二人也都是受过他人欺凌,也晓得守住祖宗基业不易。本王必定不会做出那种戕害手足之事!”
    直接把话给挑到了明处,刘协愣了一下,才连忙端起酒盏说道:“皇兄之言,直如醍醐灌顶,待到封禅大礼之后,一切听凭皇兄处置!”
    刘辩把话挑到了明处,刘协心内反倒是坦然了许多。
    一旁的伏皇后和董妃相互看了一眼,从对方的眸子中,也都看出了一些释然。
    凉丝丝的风儿掠过湖面,吹拂到刘辩等人的身上,带着些潮湿的气息。
    刘辩和刘协举杯换盏,二人不知不觉中,便多饮了几杯,彼此说话,也是要比先前更加坦荡。
    当刘协提及灵帝驾崩刘辩即位时,刘辩就会闭上嘴巴,一心听他去说。
    虽说大脑中的记忆碎片,也能拼凑出一些当年的场景,可那些场景,毕竟不是他亲身经历,这种情况下,还是少说些为妙。
    待到提及刘辩逃离洛阳之后的事情,他的话便会多了起来。
    每每说到领军同敌人厮杀,刘协和伏皇后、董妃,都会竖起耳朵仔细的聆听,时常还会因战斗的激烈和多变发出一两声轻呼。
    看到他们脸上紧张的神情,听着他们发出的轻声惊呼,刘辩的心内,竟是莫名的有些兴奋。

第1221章 夜半抚琴声
    黎明来临前,是夜晚最黑暗的时刻。
    天尽头,一颗宝蓝色的亮星高高的挂着。
    它实在是太亮,亮的周边的星星都黯然失色。
    站在窗边,仰脸望着天尽头的启明星,刘辩深深的吸了口气,尔后缓缓呼出。
    “殿下!”正凝望着夜空,他的身后传来一声柔柔的轻唤。
    发髻蓬松,脸上带着些许倦意的蔡琰,双手轻轻拢着宽松的衣领,轻手轻脚的走到刘辩的身后。
    “眼见天已是快要亮了,殿下还是早些安歇了吧!”站在刘辩身后,蔡琰轻声提醒了他一句。
    与刘协饮酒至深夜,刘辩来到了蔡琰的寝宫。
    原以为一番颠鸾倒凤之后,他会睡的香甜些,却不知为何,竟是无论怎样也难以入眠。
    实在是难以入眠,他只得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夜空,想一些看似不着边的事儿。
    “昭姬先睡吧!”仰脸望着天空,刘辩轻声说道:“不知为何,本王丝毫倦意也无!”
    “殿下只是心中挂碍太多!”并没有返身回去睡下,蔡琰轻声说道:“若是殿下心中挂碍难以释怀,妾身为殿下抚琴一曲如何?”
    “甚好!”回头看着蔡琰,刘辩嘴角带着微微的笑意说道:“昭姬抚琴,必可使得本王心中挂碍全消!”
    “来人!”得了刘辩的允诺,蔡琰向外面唤了一声。
    每到夜间,内室门外都会有两名侍女守着。
    听到蔡琰的招呼,其中一个侍女进入屋内,双手交叠于身前,静静的等待着她的吩咐。
    “将本王妃的琴摆放于院内!”向那侍女吩咐了一句,待到侍女离去,蔡琰对刘辩说道:“夜色深沉,虽是更深露重,若在庭院之中抚弄瑶琴,别有一番滋味。妾身擅作主张,还望殿下莫怪!”
    “昭姬才女心性!”面带笑容,刘辩缓缓的点了下头说道:“才女思虑,总是与常人不同,更深露重,于庭院内抚琴,更是风趣不凡,本王又如何会责怪昭姬!”
    “走,与本王前往院中!”拦住蔡琰的肩膀,刘辩轻声招呼道。
    蔡琰也不穿上宫装,只是穿着一声睡觉时的衣衫,便同刘辩出了内室。
    黎明将临,夜色很是浓重。
    二人走进庭院时,虽然身后跟着两个掌着灯的侍女,眼前却还是一片黢黑。
    在侍女的引领下,刘辩和蔡琰走到了摆放在庭院中的矮桌前。
    向刘辩施施然的行了一礼,蔡琰轻声问道:“殿下是于一侧听琴,还是与妾身同坐?”
    “你我同坐!”微微一笑,刘辩扶着她在矮桌旁的垫子上坐下。
    铺在矮桌旁的垫子,要比寻常的垫子稍稍大上一些,蔡琰坐下之后,刘辩跪坐于她的身后,竟是恰好足够二人坐妥。
    被刘辩簇拥在怀中,蔡琰抬手轻轻拨弄了两下琴弦,待到琴弦响起颤声,她才回头向刘辩微微一笑问道:“不知殿下,想要听些甚么?”
    “昭姬奏上一曲胡笳十八拍如何?”双臂轻轻搂在蔡琰胸前,刘辩小声说道:“自打昭姬做出此曲,本王尚未好生聆听!”
    “胡笳十八拍,乃因匈奴入我中原,妾身感念百姓苦难深重所做。”依偎在刘辩怀里,蔡琰柔柔的说道:“此曲曲调太悲,殿下心中正自不太爽利,此时听它,可是有些不妥?”
    “但凡昭姬所奏,无有不妥!”摇了摇头,刘辩双手搂在蔡琰的胸前,对她说道:“本王心中是有挂碍,却并非心绪不高,昭姬只管奏曲,莫要顾虑太多!”
    胸口被他搂着,蔡琰只觉着两只手掌正按在她并不是很大的双峰上。
    抿了抿嘴唇,轻声应了,她将双手按在了瑶琴上。
    纤纤十指轻轻拨弄,随着她的拨弄,一曲带着浓烈悲怆却悠扬清婉的曲子飘荡在夜色之中。
    曲调轻柔,在宁静的夜晚,细细聆听,却是异常清晰。
    搂着蔡琰,刘辩将下巴放在她的肩头。
    聆听着悠扬的曲调,他没有吭声,也没有半个多余的动作。
    匈奴人进入中原之时,他麾下兵马尚少。
    当日击破匈奴,虽说有心将之兼并,刘辩手中兵马却是不足。
    若是逼迫的紧了,匈奴人再闹将起来,他也定是会手忙脚乱难以应付。
    将刘坚留在匈奴王庭,把他扶上了大单于之位,刘辩为的便是将来一旦力量足够,就把这支常年游走于北方,给中原带来过深重苦难的民族彻底消灭。
    没有采取种族灭绝,他只是将匈奴人引至中原。
    匈奴人成亲,必定是要同汉人通婚。
    自打匈奴进入中原,刘辩就下了一道严令,禁止他们族内通婚。
    如此往复,不过三代,在大汉境内的匈奴将会彻底消失!
    摆在刘辩眼前的,除了接受禅让登上帝位,还有辽东公孙家,兵败撤往辽东的曹操,以及乌桓、西凉等地需要平定。
    北方不平,大军难以南下!
    豪雄纷起,摆在他眼前的,只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听着蔡琰弹奏的瑶琴,刘辩的意识却远飘到了北方。
    蔡琰素手轻抚,拨弄着琴弦,弹奏出曲调悲戚的《胡笳十八拍》。
    伺候蔡琰的侍女,平日里与她接触的多了,多少也培养出了一些才气。
    听着她弹奏出的曲子,侍女们一个个抬起手臂,轻轻的擦拭着眼角的泪光。
    她们并没有经历过那场匈奴人入侵中原的战争,可听着蔡琰弹奏出的悲戚曲调,一个个心中便如同被甚么物事梗着一般。
    松开搂着蔡琰的手臂,刘辩站了起来,双手背在身后,朝侧旁走出两步,仰脸望向天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