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83章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83章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几名官兵齐齐应了一声,飞快的朝着河岸边跑了过去。
    领着数千人的兵马,沿着河岸,快要推进到赵云等人藏身的地方,刘辩远远看到几个赵云早先带走的兵士抬着什么东西丢进了河中,接着那几个兵士又一溜烟的朝赵云等人埋伏的地方跑了过去。
    心内带着疑惑,刘辩止住队伍的前进,抬脚走到河边,歪着头朝上游看去,
    被兵士们丢进河里的两样东西正顺着河水向下漂流,起先刘辩还以为只是两截木头,等到漂的近了,他才看出沿着河流漂下来的,竟然是两具穿着七八成新深衣的尸体。
    眼看着两具尸体从眼前飘过,顺着河流向下游漂去,身后还带着一条长长的淡红色血迹,刘辩对与他一起到河边查看的典韦说道:“告诉军师,方才子龙他们又解决了两个牛辅派来的探子!”
    典韦应了一声,转身朝骑马立在主阵最前方的徐庶走了过去。
    驻马立在主阵前面,徐庶正眺望着小河上游,典韦跑到他身前,依照刘辩的吩咐,将赵云等人发现并解决了董卓军探马的消息禀报给了他。
    听说又发现了董卓军的探马,徐庶深深的吸了口气,嘴里咕哝了一句:“怪哉,不该再有贼军探马能到此处才是!”
    站在徐庶的战马旁,典韦仰头看着他,一脸茫然的问道:“军师说甚?”
    “典将军,且在此处看着上游,我去寻殿下说些事情!”徐庶并没有回答典韦的问题,而是翻身跳下马背,朝着河岸边走了过去。
    满头雾水的典韦看着徐庶走向岸边背影,挠了挠头,撇了一下嘴,按照徐庶的吩咐,转过身眺望着河岸上游。

第119章 战局突变
    靠近河岸一侧的山林里,陶虎蹲在树林边缘,紧攥着手中的长剑,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正从河流上游快速向下游推进的队伍。在他身后,蹲着的是三百多名年轻汉子。
    汉子们的兵器很是杂乱,只有少部分人手中持着早先从被他们杀死的董卓军手里夺来的长剑、短矛,更多的人则还拎着柴刀。
    三百多双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正沿河岸朝下游行进的董卓军。每个汉子都紧紧的攥着手中的兵刃,其中不少人已是紧张的额头冷汗直冒。
    “看起来连一千人都不到!”蹲在陶虎身后的一个汉子望着越来越近的董卓军,眉头紧紧的拧着,对陶虎说道:“不是说有两千人吗?”
    “让他们过去!”盯着已快要接近埋伏地点的董卓军,陶虎眉头紧紧的皱着,对身后的汉子说道:“告诉乡亲们,谁也不要动!”
    “好!”那汉子应了一声,猫着腰,一边飞快的在三百多名汉子身后跑着,一边压低了声音,让所有人都不要轻举妄动。
    就在陶虎等人眼看着胡赤儿领着五百名董卓军从山坡下的小河边经过时,林子里传来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
    陶虎扭头朝身后看了一眼,只见黑压压的一片人群正朝着他们这边走来。
    走过来的,是上千名老人、孩子和妇人。他们所有人的手里,都拿着锄头、铲子等农具。走在最前面的几个老人,像陶虎他们一样,提着柴刀,甚至还把衣服的袖口和裤腿用麻绳紧紧的绑缚了起来。
    从林子深处走出来的这些人,最扎眼的就是一群由大人牵着的孩子,不少孩子走路还都有些蹒跚,可他们却也像大人们一样,手中提着锋锐的农具。
    山下的董卓军正沿着河岸行军,陶虎已是不可能劝说老弱妇孺返回林子深处,无奈之下,他只得朝走出来的上千名几乎没有战斗力的老弱妇孺们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蹲在最后面。
    所有的老弱妇孺在陶虎的示意下,蹲在了汉子们身后,一双双眼睛也望向沿着河岸行进的董卓军。
    领着五百多名董卓军正向前挺进,胡赤儿突然勒住马,视线向两侧扫视着。
    身为带兵的将领,他有着对危险特别敏感的嗅觉。经过这片山林,他总觉得暗中好像有许多双眼睛正盯着他和他的队伍。
    “稳住!稳住!”胡赤儿的视线投向了陶虎等人藏身的山林,陶虎双臂张开,压低了声音,提醒着众人不要冲动。
    向两侧看了一会,胡赤儿眉头微微拧着,抬起手臂朝身后的官兵们一招,喊了声:“继续前进!”
    “呼!”董卓军继续向前挺进,许多已是紧张的后脊梁上都冒出冷汗的村民们长长的吁了口气。
    “咯哇!咯哇!”就在陶虎等人目送着胡赤儿带领的队伍继续行进时,刚跟着三叔他们走出来的一个妇人身后传来了一阵响亮的啼哭声。
    林子里的村民是邙山一带好几个村落的人聚拢在一处,在这群人里,有着几个还带着未出襁褓婴儿的妇人。
    为了帮助陶虎等人作战,这几个带着婴儿的妇人,用衣带将婴儿绑在了身后。她们本想帮些忙,却哪知竟会因为婴儿的啼哭,给所有的乡亲带来灾难。
    背着啼哭婴儿的妇人赶忙解开绑在身上的衣带,将孩子抱在怀里哄着、颠着,可那小婴儿哪里知道他的啼哭会给大人们带来万劫不复的灾殃,还在不住的踢腾着小腿,发出一声声响亮的哭喊。
    藏身在林子里的所有村民,都扭头看着那个正哄着婴儿的妇人,人们脸上的表情异常复杂。
    许多人神情里带着愤懑、懊恼,更多的人,则是满脸的惊愕和恐慌。
    已经快要从陶虎等人藏身的山林经过的胡赤儿,听到婴儿的啼哭声,连忙对身后的军队喊道:“杀害官兵的乱民就在山中,随本将军将他们尽数诛杀!”
    胡赤儿先是发了声喊,随后一提缰绳,纵马朝着小河对面的山林冲了过去。河水并不算深,成年人跳入河内,顶多只能漫过腰部,五百名董卓军齐齐发了声喊,跟着胡赤儿跳进还有些凉意的河流中,朝着对岸涌去。
    “乡亲们!随我杀!”心知已是不可能再躲藏下去,陶虎猛的站了起来,将长剑朝前一抡,高喊了一声,率先冲出了林子。
    “杀!”蹲在陶虎身后的男女老幼齐齐发了声喊,喊声中甚至还夹杂着许多年幼孩子带着奶味的稚嫩声音。
    一千多名抱着必死决心的村民,如同潮水一般涌出了林子,朝正蹚着小河往岸边冲来的董卓军扑了过去。
    村民们的喊声很响,传出了很远,可惜却是没能传到离他们只有五里开外的刘辩耳朵里。
    骑马立在河岸边,刘辩的视线还停留在河流上游的方向,他却不知道,此时在河流上游,邙山一带的村民们,正发起着一场自杀式的冲锋。
    “殿下,殿下!”一骑快马从河流上游的方向朝着刘辩奔来,马背上的骑士一边狂奔,一边高声喊道:“我等寻到乡亲们了!”
    听说寻到了乡亲们,刘辩眼睛一亮,向那骑士喊道:“乡亲们在哪?”
    “上游五里处,正与贼军厮杀!男女老幼,足有千余名!”报讯的斥候到了刘辩近前,翻身跳下马背,半跪在地上对他说道:“乡亲们兵器简陋,且多是老人妇孺和孩子,伤亡惨重!”
    “大军快速前进,骑兵随我突击!”听说乡亲们在上游与董卓军干上了,刘辩已是无暇再做更细致的布置,一抖缰绳,朝身后的官兵们喊了一嗓子,纵马向河岸西面冲了出去。
    典韦与周仓相互看了一眼,周仓向典韦喊道:“某随殿下前去,典将军留守大军!”
    说完话,周仓也纵马跟着刘辩冲了出去,一百多名骑兵此时已是纷纷用力的夹着马腹,策马跟在刘辩身后向河岸上游飞驰。
    “传令赵云,要他快速向西挺近,从背后包抄贼军!”刘辩率领骑兵先冲了出去,徐庶连忙对身旁的传令兵喊了一声,紧接着他把手一挥,向身后的大军喊道:“将士们,快速前进,驰援殿下!”
    由于邙山一带村民们的出现,战局陡然发生了变化,早先的计划已完全失效,刘辩、徐庶不可能再继续等待着董卓军向更下游的地方挺近。
    率领一百多名刚组建的骑兵,刘辩一边策马狂奔,一边期盼着乡亲们能够多坚持片刻,只要他们杀到,董卓军就无法再肆无忌惮的屠杀村民。
    刘辩正领着骑兵疾速狂奔,在上游的小河边,村民们已和董卓军厮杀在了一处。
    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董卓军岂是一千多名老弱妇孺能够抗衡的?
    领着千余名主要由老弱妇孺组成的乡亲们,陶虎在冲下山后,手持长剑,使足了全身的力气朝着刚登上岸的几名董卓军兵士撞了上去。
    那几名董卓军兵士见陶虎撞向他们,连忙抬起盾牌挡在身前,同时向前猛的刺出短矛。
    一支短矛“噗”的一下扎进了陶虎左肩肩胛,从他的脊梁后面透了出去,可剧烈的疼痛并没有让陶虎退后半步,他紧咬着牙关,怒吼了一声,将身体重重的撞在那几个董卓军兵士手中的盾牌上。
    巨大的冲击力将几名董卓军兵士撞的向后一趔,就在他们盾牌防御出现空档的那一刹,陶虎抡起长剑,朝着一个董卓军的头顶劈了下去。
    冲下山的乡亲们,无论男女老幼,冲杀起来全然都是一种不要命的打法。锄头翻飞、铲子横舞,可他们终究只是一群平民,刚冲下山时,还将胡赤儿带领的五百余名官兵朝后推了一推,可董卓军在稳住阵脚之后,战斗的天平则渐渐的向董卓军方面倾斜了过去。
    得了诛杀所有村民命令的董卓军,完全不顾与他们战斗的是什么人,一片片的老人、妇人和孩子倒在了血泊之中,鲜血流进河中,清澈的小河也被染上了一片艳红。
    血色的河水“哗哗”的流淌着,正策马狂奔的刘辩在疾驰的同时,扭头看了一眼那鲜红的河流,双腿猛的朝马腹上一夹,高喊了一声:“驾!”
    周仓手提大刀,紧随在刘辩身后。他在陶家庄与淳朴的乡亲们一同生活了三年,每个乡亲都如同他的亲人一般。
    亲人的鲜血染红了河流,周仓的心头同样在滴着血。他强忍着心中的悲愤,用力的抖着缰绳,双腿狠狠的夹着马腹。
    跟在刘辩和周仓身后的一百多名骑兵,也都催促着战马快速向着上游疾驰。
    五里,仅仅只有五里的路程,刘辩却有种这条路太过漫长的感觉。战马疾驰,两侧的景物飞快的向后倒退着,可他的眼睛里,却已是一片朦胧。
    鲜红的河水还在“哗哗”的流淌着,大自然造就的美妙旋律,此时听在刘辩的耳朵里,却像是恶魔弹奏的一曲索命谣,异常刺耳!异常令人揪心!

第120章 尽数诛杀
    “杀!”正在厮杀的董卓军和邙山一带的村民就在眼前,刘辩一把抽出长剑,将长剑朝前一指,高喊了一声,纵马冲向董卓军。
    听到刘辩的喊杀声,正厮杀着的董卓军官兵和村民们都是一愣,许多人把脸转向了正朝他们冲来的一百匹疾驰的健马。
    领着一百多名骑兵冲锋的刘辩越来越近,已是有些老眼昏花的三叔,在他们冲到很近的距离以后,才看清了刘辩的面容。
    “先生!是先生!”看清了刘辩的面容,浑身是伤,伤口还在流着鲜血的三叔眼睛陡然一亮,向村民们高喊道:“先生来救我们啦!先生来救我们啦!”
    已被董卓军压制住,正成片成片被屠杀的村民,听得三叔的喊声,精神为之一振,齐齐发了声喊,无论男女老幼,又向敌人发起了一轮反扑。
    三叔正高喊着“先生来救我们啦”,一名董卓军兵士从背后冲向了他。
    那兵士手中短矛猛的一挺,锋利的矛尖刺透了三叔身上那破烂的深衣,深深的扎进了他的脊背。
    满心兴奋的三叔正高声喊叫着,后脊梁陡然一疼,心口猛的一阵憋闷,他身子怔了一怔,低头看着那支穿透他身体,从前胸刺出的短矛。
    刺穿三叔身体的董卓军兵士正要拔矛,一个手持锄头的妇人冲到了他的背后。
    残酷的战斗几乎让那妇人的心智彻底奔溃,她披头散发,睁着一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抡起锄头,朝董卓军的后脑上就是重重的一下。
    战场的喧嚣声掩盖了锄头砸碎董卓军后脑的闷响,挨了一锄头的董卓军只觉得脑后一疼,紧接着两眼一黑,一头撂倒在地上。
    抡着锄头砸他的妇人还没停手,在砸倒那董卓军之后,妇人冲了上去,举起锄头朝着已经倒地的董卓军就是一通猛砸。
    可怜那董卓军兵士,并没有死在真正的战士手中,而是死在一个已被血腥战斗摧毁了心智的疯狂妇人手里。
    铁制的锄头一下下的敲击在已经倒地的董卓军兵士的头颅上,那董卓军兵士的颅骨被砸的粉碎,脑浆和鲜血糊的满锄头都是,可那妇人却还在一下下不断的敲击着。
    “杀!”策马冲进了正在混战的董卓军背后,刘辩翻身跳下马背挥舞着长剑,一剑剑的劈砍着挡在他面前的董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