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469章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469章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刘辩点了下头,进了汉子的家,环顾着屋内,向那汉子问道:“下大雨,你这房子不会漏水吧?”
    “不漏!不漏!”听得刘辩问起房子,那汉子赶忙应着:“殿下早先给拨了许多铜钱,村里的房子都是新建的,不会漏。”
    “那就好!”点了下头,刘辩返身出了汉子的家,对跟着他的王柳、王榛等说道:“再去别家看看!”
    刘辩出了们,那汉子连忙跟着送了出来,一直到刘辩进了其他人家,他才折回屋内。
    村子里的路面很是泥泞,每走一步,便会溅起一蓬泥浆。
    在小村里走了几户人家,刘辩等人的脚下,早已的糊了一团厚重的泥巴。
    连着几户人家,房屋都不漏水,刘辩多少放心了一些,回到战马旁,先是将脚底的泥巴在一块石头上蹭掉,随后翻身跳上马背,对王柳、王榛等人说道:“我等去洛水河边看看!”
    得知刘辩要去洛水边,王柳等人应了一声,也跳上马背,跟着刘辩,一路向洛水奔去。
    洛阳城离洛水还是有着一些路程,若是走路,在大雨之中,恐怕大半日也难以到达。
    好在刘辩等人是骑马行进,不到一个时辰,他们便来到了洛水之畔。
    倾盆大雨还在往地面倾泻,雨中的洛水,要比平日更多了几分喧闹。
    奔流的河水,在大雨之中发出一声声巨大的咆哮,卷起一个个浪头,朝着下游涌去。
    驻马立于洛水河边,看着比晴天拔高了许多的洛水,刘辩眉头紧紧的拧着,抬手指着河面,对身后的王柳等人说道:“水流湍急,河床已是泄洪不及。若是这场雨再下个五七日,恐怕洛水便是要发脾气了!”
    同样看出洛水的河床已经比平日高了许多,王柳、王榛等人脸上的神色,也是多了几分担忧。
    天空阴霾密布,大雨倾盆而下,谁也说不清这场雨究竟能下多久。
    假如真的再下上五七日,恐怕洛阳便要遭受难得一遇的洪灾。
    “你等可晓得,粮库粮食还有多少?”望着奔腾的洛水,刘辩向身后的王柳、王榛和一众卫士问了一句。
    粮库的粮草,都是由仓廪管理,身为刘辩的卫士,自然不会晓得究竟有多少粮草。
    听得刘辩这么一问,众人满脸愕然的相互看了一眼,都是摇了摇头。
    “今天本王真是命运多舛啊!”见众人都摇头,刘辩嘴角牵起一抹淡然的笑容,对众人说道:“先是虫害,再来涝灾,莫不是本王开罪了上天?竟是要将这报应,应在百姓身上?”
    “殿下!”刘辩虽然话说的淡然,可任谁都能听出些许的无奈,王榛赶忙抱拳对他说道:“殿下爱民如子,只是想的太多,才会如此!”
    没有接王榛的话头,驻马在洛水河边站了片刻,刘辩一提缰绳,兜转战马,向众人招呼了一声:“回洛阳!”
    一众战马冒着大雨,飞快的在泥泞的道路上奔驰。
    黄豆大小的雨点,敲落在刘辩等人的雨披上,发出“啪啪”的脆响。
    战马的马蹄踏在泥泞的道路上,也不是像晴天里那样发出沉闷的响声,马蹄声也是变的清脆且短促。
    雨天的晚上,总是要比晴天来的更早一些!回到洛阳城,天色已是略略的有些发暗。
    刚进城门,刘辩就向身后的一名卫士吩咐道:“去将徐庶请到王府,本王在湖边等他!”
    “诺!”得了刘辩吩咐的卫士应了一声,勒转缰绳,飞快的朝着徐庶的府上奔去。
    那卫士离开后,刘辩领着众人,也向王府策马疾驰。
    大雨下的太急太猛,城内的出水口根本流淌不及,街面上的雨水也是已经没过了战马的马蹄。
    走在街道上,马蹄每踏起一下,便会溅起一蓬水花。
    回到王府,刘辩丝毫没做任何耽搁,径直走到了王府后园的湖边。
    落雨的时节,风儿往往不是很大,站在湖边,看到的是在雨中漾起点点涟漪的湖面。
    身后的垂柳,也是柳绦低垂,静静的承受着雨点对它们的洗刷。
    跟着刘辩来到湖边,王柳等人也如同刘辩一样,站在雨地里,淋着大雨,望着泛起点点涟漪的湖面。
    在湖边站了没多会,刘辩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短促而清脆的脚步声。
    他并没有回头,从那阵脚步声,他已听出跑过来的,只有两个人。
    如果没有意外,应该是前去唤徐庶的卫士和徐庶。
    “殿下!”果然,待脚步声来到身后,刘辩听到了徐庶的声音:“听闻殿下召唤臣下!”
    “是!”听到徐庶的声音,刘辩依旧没有回头,他抬起手臂,朝着面前的湖面一指,对徐庶说道:“以军师看来,这湖水何时会漫出湖岸?”
    循着刘辩手指的方向往湖面上看了一眼,徐庶抱拳对刘辩说道:“若是大雨如此下下去,恐怕五七日,湖水便会漫出湖岸。”
    “本王才从洛水岸边回来!”微微蹙起眉头,刘辩转过身,面朝着徐庶,对他说道:“洛水的河床,也是比晴日里高了许多,恐怕同样只须过上五七日,河水便会漫到河岸上。”
    “殿下可是担心……”从刘辩的语气中听出了些许担忧,徐庶对刘辩说道:“若是大雨真个不停,今年恐怕是要有场涝灾……”
    仰脸望着遍布阴霾落着大雨的天空,刘辩的脸庞被大雨冲刷着,雨水迷的他连眼睛都几乎快要睁不开。
    “苍天若是无情,我等只能自救!”待到低下头,刘辩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对徐庶说道:“军师可安排官员,征集民夫,在洛水河畔开渠引流,将河水引到低洼处,提前泄洪。”
    “殿下顾虑周详,臣下倒是疏忽了!”刘辩说出要提前泄洪,徐庶连忙抱拳躬身应了一句,对刘辩说道:“臣下这便前去安排。”
    “不止是洛阳一地,临近河边的地区,全都要提前开渠泄洪!”徐庶刚应声,刘辩就满脸正色的对他说道:“百姓连年承受兵祸,早已是困苦不堪,再不能承受一场天灾了!”
    徐庶赶忙应了一声,向刘辩告了个退,返身退了下去。
    待到徐庶离去,刘辩重新转过身,望着泛起圈圈涟漪的湖面,眉头却始终紧紧的拧着。
    正如他对徐庶所说的那样,眼下正逢乱世,兵祸连年,百姓早已生活的困苦不堪。
    虽说刘辩治下各地,由于他的一套新政推行,百姓无须缴纳贡赋,生活相对的要比其他地方的人们好上许多,可由于积弱太深,却也是难以承受一场老天降下的灾殃。
    在湖边站了许久,刘辩才在王柳等人的护送下,返回了陶浣娘的寝宫。
    刚进寝宫正门,早已翘首等待他的陶浣娘便迎了出来。
    外面雨实在太大,虽说穿着雨披,可刘辩的身上却还是被雨水淋了个透湿。
    “来人!”迎到刘辩面前,先是向他福了一福见了个礼,随后陶浣娘便扭头朝一旁的侍女吩咐道:“去为殿下取一套干爽衣衫来。”
    由于刘辩在每位王妃寝宫留宿的日子不确定,所有王妃的寝宫内,都备着他的衣衫,陶浣娘这里自然也是有着几套。
    得了陶浣娘的吩咐,那侍女应了一声,小跑着为刘辩取干爽衣衫去了。
    “殿下!”取衣服的侍女刚刚离去,一旁的另一名侍女就给陶浣娘递上来一条干麻布,捏着麻布,一边替刘辩擦着脸上的雨水,陶浣娘一边轻声对刘辩说道:“快些将水擦擦,莫要着了风寒。”
    “本王的身子哪里那般柔弱?”朝陶浣娘微微一笑,刘辩解开衣带,将外面的衣衫脱去,露出里面的小衣。
    由于在大雨中淋的太久,里面的小衣也已是湿透。
    雪白的小衣贴着皮肤,甚至能看清里面的肉色。
    捏着麻布,帮刘辩擦拭着身上的雨水,陶浣娘的脸上,不知不觉中,竟流露出了几分心疼。
    “王妃,殿下的衣衫来了!”正帮刘辩擦拭着身上的雨水,陶浣娘身后传来了侍女甜甜的嗓音。
    得知侍女已经取来了衣衫,陶浣娘先是帮着刘辩将小衣解开,替他脱下了潮湿的衣衫,随后为他擦干了身子,这才取过干爽的衣服,替刘辩穿了起来。
    与陶浣娘在一起,和跟其他妃子在一起的感觉很是不同。
    出身农家的陶浣娘,虽然已是做了刘辩的妃子,并且早已搬入洛阳王府,身边也有着不少侍女服侍。
    可她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农家女子所具有的淳朴和勤劳。
    每次刘辩来到她的寝宫,她都会亲自服侍刘辩,让刘辩有种在农家小院,和妻子过着平静日子的感觉。
    这场大雨并非只是洛阳一地在下,就连青州、兖州一带,也是暴雨不断。
    刘辩忙着防范涝灾时,兖州一带,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正在冒着大雨朝青州快速推进。

第637章 疏通水渠
    领着这支大军冒雨前进的,正是曹操麾下猛将夏侯惇。
    若是刘辩见了夏侯惇,定会心生感慨,他的穿越并不是对很多人没有多少影响,至少领军的夏侯惇,便是受了不少影响。
    头顶紫金盔、身披熟铜甲,夏侯惇手提大刀,双目炯炯有神,在雨中望着远处。
    骑马走在夏侯惇身旁的,正是刚投效曹操的郭嘉。
    此时的郭嘉,已不再是文士装扮,他也是发髻高高挽起,身上穿着一件鱼鳞甲,腰挎长剑。
    与夏侯惇并骑前行着,郭嘉脸上的神色,就不似夏侯惇那般纠葛。
    他的神情很是坦然,好似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很有信心。
    “娘的,下这么大的雨!”一边领军行进,夏侯惇一边抬手抹了把脸,对一旁的郭嘉说道:“军师,这雨若是这般下下去,恐怕我军是要吃上不少苦楚……”
    “我军吃苦,别个自是也要吃同样的苦!”扭头朝夏侯惇微微一笑,郭嘉对他说道:“我等奉明公之命出兵讨伐刘备,只须将刘备攻破,至于吃苦,咬咬牙便挺过去了!”
    “军师所言不差!”听了郭嘉的一番话,夏侯惇脸上现出一抹愧色,随后向郭嘉问道:“不知军师可有破敌良策?”
    “刘备出兵,粮草皆自平原而出,我军无须与刘备大军正面厮杀,只须领军攻破平原,彼军必破!”望着前方,郭嘉嘴角牵起一抹淡然的笑意,对夏侯惇说道:“若无意外,一月之内当可收兵。”
    扭头看着郭嘉,夏侯惇是满脸的愕然。
    出兵之前,他便没有想过能够一两个月收兵,虽说刘备很弱,却还没有弱到连一个月也撑不住。
    “若是平原军死守城池,闭城不出……”郭嘉话说的信心满满,夏侯惇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的皱了皱眉头,向他问了句:“不知军师如何破敌?”
    “这场雨便可利用!”一边向前走,郭嘉一边仰起脸朝灰蒙蒙的天空望了一眼,对夏侯惇说道:“只要这场雨再下上三五日,平原周边河流必定满溢,城内若是不加以疏导,也会大水漫城,届时我军根本无须强攻,便可借着水势,夺取平原。”
    “呃!”虽说领军打仗已有数年,夏侯惇却是从没想到,竟然只须借着雨势,根本不用将士们拼杀,就能夺下城池,不由的愣了一愣。
    这场雨果然如同刘辩等人预测的那样,一下就是个没停。
    三天之后,洛水岸边,黑压压一片望不到头的民夫,正挥舞这锄头、铲子,在雨地里开挖着泄洪的渠道。
    一只只装满了泥土的麻包堆放在河岸以北,在河岸以南,数条泄洪的沟渠已经挖出了很远,河道也在人们的努力下,比早先拓宽了许多。
    穿着一身百姓的深衣,手中提着一只铲子,忙活了半天的刘辩直起腰,抬手抹了一把脸。
    他的手上满是泥水,这一抹竟是把脸给抹成了花脸。
    不过如同倾泻下来的暴雨,冲刷在他的脸庞上,很快又将脸上的泥水洗去。
    “殿下,歇上一歇吧!”手提铲子,直起腰,正要活动活动腰杆,同样满身泥浆的王柳跑到他的身旁,冲他喊道:“殿下已然忙了一上午……”
    “若是慢些,这河道便要破了!”扭头看着已是比前两天更高了些的河床,刘辩对王柳说道:“百姓们都在忙着疏通沟渠,本王也是无有理由歇息!”
    说着话,他又将铲子顶在地上,用力的挖起泥土。
    河岸边上,黑压压的开渠百姓,一个个也都忙的热火朝天,在这滂沱的大雨下,洛水河边竟是显现出一片蒸腾的沸意。
    “吃饭了!吃饭了!”众人正忙着,一群兵士抬着数百个大筐,跑到河边,一名军官向在场的百姓们喊道:“大家吃罢了饭食,再接着干!:”
    听说要吃饭了,百姓们纷纷丢下手中的活计,朝着抬筐的兵士们跑了过去。
    得知饭食送了过来,王柳也挤进人群,从一名兵士那里领了两个布包,朝着刘辩这边跑了过来。
    “殿下!”再次折回刘辩身旁,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