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241章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241章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进城内的洛阳军,果然没有将战刀朝着这些跪倒在地上的西凉军身上劈,跪在地上的西凉军官兵,只看到一片片马蹄从身旁经过,偶尔还会有几名没有跪下的昔日同泽身上飚溅着鲜血,倒在他们面前。
    太史慈率领骑兵冲进城内,那些大声呼喊着,要城内西凉军放下兵刃的西凉军降卒紧接着也到了城门处,纷纷涌进城内,其中一些人将跪伏在地上的西凉军官兵集中到一处,等待着刘辩率领主力进城再做发落。
    站在山顶上,看着山坡下野地中零星散落的尸体,听着城内传出的震天喊杀声,刘辩朝身后招了下手,对山坡上的官兵们喊道:“进城!”
    早已列好阵型,只等刘辩下令的洛阳军步兵,在得了刘辩的命令后,跨步朝向前,朝着山坡下开去。
    骑在马背上,往郑县城门走的路上,刘辩扭头向四下张望着。
    近距离观看骑兵刚刚进行过一场屠杀的战场,刘辩放眼望去,看到的是山脚与城门之间的空地上,遍处都是身穿黑色衣甲的西凉军尸体。
    无数尸体趴伏在并不算很深的草丛中,就好似一块块乌黑的石头,静静的蛰伏着,使得这片衔接小山和城池的平地,显得诡异且又阴森。
    太阳越爬越高,城内的喊杀声也渐渐的小了下来。
    两万人的洛阳军步兵,列着整齐的队形,跟在刘辩身后,进入了郑县。
    郑县的城墙就犹如刘辩早先在山顶上看到的一样,它并不算高耸,与刘辩以往到过的许多城池相比,这座县城的城墙,甚至算得上是低矮。
    青石筑成的城墙,斑斑驳驳,遍处都是被风化了的痕迹,已是有了许多年头,不过却极少看见城墙上有箭矢擦伤的痕迹,可见它并没有经历过太多战争的洗礼。
    进入城内,刘辩看见许多西凉军降卒正忙着清理道路上的死尸,而夜间于城内自相残杀的西凉军官兵则被缴了兵械,在一群他们昔日的同泽看管下,抱着头蹲成一片。
    远处的街道上,不时还会有一群群刚被俘虏、像蚱蜢一样被麻绳串起来绑缚着的西凉军,在一队队重骑兵的驱赶下,朝着看押他们同泽的空地上走来。
    见刘辩进城,正忙着搬运死尸的西凉军降卒,一个个全都止住了手上的动作,双手抱拳,保持着躬身行礼的姿势,目视着刘辩。
    那些抱头蹲在地上的西凉军见他们昔日的同泽对刘辩如此恭谨,一个个脸上都现出了茫然,不晓得刘辩是如何做到仅仅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便让这些西凉军降卒死心塌地的。
    跟随刘辩进入郑县,一队队朴刀兵从队伍后面跑出,占据了街道两侧,很快整个郑县城内的街道上,便站满了身穿大红衣甲的洛阳军兵士。
    正领着大军沿着街道向县城腹地走,刘辩看见前方出现了一队骑兵,领先的正是身后背着双戟的太史慈。
    骑在马背上,太史慈手中还提溜着一个人,由于距离颇远,刘辩没看清那个人是谁,只能隐约分辨出那是个西凉军将领。
    看见刘辩迎面过来,太史慈赶忙双腿朝马腹上一夹,策马快跑到刘辩近前,将被他提溜着的人往地上一丢,先是看了一眼趴在地上的那人,随后双手抱拳,对刘辩说道:“启禀殿下,胡赤儿与几名西凉将军,杀了牛辅,劫夺了其财宝,意图逃出城去,恰被末将堵了个正着!其他人均已伏诛,唯这胡赤儿,末将不敢擅专,特意擒来,请殿下发落!”
    “不!不!”太史慈的话音刚落,被扔在地上趴着,脸颊磕在青石路面上,蹭破了一块皮,还涔涔流血的胡赤儿赶忙跪了起来,仰着脸神色中满是惶恐喊叫着向前膝行了两步,想要靠得离刘辩近些。
    他刚膝行着朝前移动了两下,刘辩身后立刻便冲出了两名朴刀兵。
    那两名朴刀兵冲到胡赤儿身前,一边一个将朴刀架在了他的颈子上,止住了他继续向刘辩靠近的动作。
    颈子上架着朴刀,胡赤儿身子一震,抬眼望着刘辩,满面惊慌的对刘辩喊道:“殿下明鉴!末将诛杀牛辅及其家人,抢掠其家财,都是为了敬献殿下……”
    “你已经不是将军了!”低头看着胡赤儿,刘辩眼睛微微眯了眯,眸子中闪过一抹杀机,对胡赤儿说道:“本王虽是未曾与牛辅谋面,却是晓得,你向来被他视为心腹,不想他却在你的手中落了个家败人亡!诛杀牛辅便倒罢了,连他家人也不放过,狼子野心,何其狠毒!”
    眸子中闪烁着杀机,刘辩凝视着跪在面前的胡赤儿,朝那两名用朴刀架着胡赤儿颈子的兵士摆了摆手,对他们说道:“且将此贼押下去,待本王安抚了城内军民再做发落!”
    “殿下!我冤枉!”刘辩说出他已经不是将军,胡赤儿也不敢再以“末将”自称,被那两名兵士拖拽着,一边挣扎着想要再跪在地上,一边高声喊叫着冤枉。

第334章 谁为他们洗雪冤仇
    一队队身穿大红衣甲的洛阳军官兵跑上城头,将城墙上插着的西凉军战旗扯下,撕成一块块破布。
    待到所有西凉军战旗被扯碎凌乱的丢在地上,一面面黑底金字的洛阳军战旗随即在城墙上竖起,迎着风儿猎猎翻飞,发出阵阵“呼啦啦”的响声。
    街道上四处可见身穿大红衣甲的洛阳军官兵,许多官兵推开路边民宅的房门,搜索着头天晚上混战后可能还幸存着的百姓。
    西凉军相互厮杀,百姓是遭了大殃。当晚许多西凉军曾闯入民宅,杀人、抢劫、强暴妇女之事比比皆是。
    洛阳军官兵推开民宅房门,经常可见百姓全家被杀的惨状,即便发现了幸存的百姓,那些活着的人们也已是如木桩般麻木,甚至还有些女人在房门被洛阳军兵士推开后,主动脱下身上的衣衫,袒露着她们的丰乳美臀,意图以献上她们年轻的身体,换得全家人能够活着度过劫难。
    不过城内百姓想也不曾敢想过的一幕很快便发生了,洛阳军的将士们,进了他们的家门,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做出出格的举动。
    当有妇人脱下衣衫时,官兵们甚至还上前帮她们披上衣服遮羞。
    在进入民宅的官兵劝说下,城内还活着的百姓也都心怀忐忑的走出了家门,朝着看押西凉军战俘的空地缓缓走去。
    到了空地前,一队身穿大红衣甲的洛阳军一字排开,挡在百姓们的身前,把他们与刘辩以及被俘的西凉军隔开。
    一具具百姓的尸体,被官兵们从民宅中抬出,穿过街道上百姓的人潮,抬到了城内的空地上。
    空地上,数万名西凉军战俘抱着脑袋蹲在地上,一个个偷眼看着那些被抬出的尸体,也不知是因惧怕同样的厄运会落在他们头上还是因做过了坏事心存愧疚,他们每个人的身体都在不住的哆嗦着。
    百姓的尸体被洛阳军官兵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空地上,除了那些被先期投效刘辩的西凉军降卒看管着的战俘,离摆放尸体的地方不远,还有数十名身穿鳞片甲的西凉军将领一个个被捆缚的如同粽子般,列成一排,笔直的跪着。
    刘辩手按剑柄,在这些西凉军将领的身后来回踱着步子,待到两名洛阳军将最后一具百姓的尸体摆放妥当,刘辩绕到这群西凉军将领的面前,背对着尸体,抬手往后一指,向跪成一条直线的西凉军将领们问道:“谁能告诉本王,这些人是如何死的?”
    摆放在空地上的百姓尸体,少说也有数千具。一具具尸体笔直的横在空地上,从他们身上的伤痕,能看出在他们活着的时候,绝对没有少遭受折磨。
    包括胡赤儿和董宪在内的数十名西凉军将领,一个个全都低着头,跪在地上,连半声也不敢言语,生怕说错了话,激怒刘辩,立刻便让他们身首异处。
    立于这群西凉军将领面前,刘辩并没打算从他们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见西凉军将领们都不说话,他紧紧的攥着拳头,接着对他们说道:“董卓祸乱朝纲,天下豪强相互征伐,大汉朝流的血已经够多。本王不想看到再流血,可是今日若无人流血,谁又为死去的人们偿命?谁又能还他们一个公道?”
    刘辩说话之前,城内的百姓已在洛阳军官兵的劝说下出了家门,围在了空地四周,当百姓们听到刘辩说出这么一番话,一个个都怔在了哪里,呆若木鸡,被这番话给惊的如同痴傻了一般。
    “大王!”场面沉寂了片刻,一个年轻女子突然“噗嗵”一声跪在了地上,膝行着从两名挡在身前的洛阳军腿间穿过,面朝刘辩跪在那两名洛阳军身前,她双手拉着衣襟,一把扯开了上衣,哭嚎着向刘辩喊道:“他们不是人!他们糟践了民妇,还将民妇的丈夫和孩子全都杀了……”
    话没说完,那年轻女子已是哭成一团,趴伏在地上,伴随着失声痛哭,她那扯下了上衣的娇弱身躯也在不住的剧烈颤抖着。
    年轻女子扯开衣领的那一刹,刘辩已然看到,在她那双并不算高耸的酥胸上,还残留着两条触目惊心的血痕。
    可在她跪伏下去,袒露着一眼就可看出是遭到殴打而留下片片乌青的脊背时,她酥胸上的那两道血痕,已是显得那么的不起眼。
    那女子跪伏在地上哭成了一团,立刻便有更多的百姓跟着跪了下去,哭嚎着诉说他们头天晚上遭受的非人残虐。
    越来越多的百姓跪了下去,不过顷刻之间,空地上已是跪满了人,就连后面的街道也是跪伏了黑压压一片望不到尽头的平民,所有跪在地上的百姓都在哭喊着向刘辩诉说西凉军的罪行。
    看着哭声震天的百姓,刘辩的眉头紧紧的拧了起来。
    所有人都在说话,而且说的并非同一件事情,可刘辩却晓得,虽然百姓们是在各自诉说着自家遭受的不幸,但造成这些不幸的,便是跪伏在面前的几十名西凉将军和他们麾下的西凉军官兵。
    扭头看了一眼黑压压一片,已被控制起来,正抱头蹲着的西凉军俘虏。刘辩深深的吸了口气,朝正哭嚎着向他诉苦的百姓们虚按了两下手。
    平民终究不是军人,他们并没有很强的纪律性。刘辩虚按了两下手,虽说大部分人渐渐止住了嚎哭,却还是有些人在絮絮叨叨的哭嚎着,想要把自家遭遇的不幸说个清楚。
    “都噤声!”见还有些絮叨的百姓在哭嚎着,丝毫没有理会刘辩虚按手掌的动作,立于一旁的一名洛阳军军官心头有些不快,向那些人高声喝了一句:“若要殿下为你等伸冤,便都闭上鸟嘴!”
    这句话说的很是不客气,也很是对人有些侮辱的意味。可眼下的情形,想要镇住那些絮叨的平民,也只有这种办法才最为行之有效。
    听得那军官的喝骂,刘辩晓得军官是因个别百姓无视了他的动作而发怒,因此并未责怪那个军官,只是朝他淡淡的瞥了一眼。
    见刘辩瞥了他一眼,军官心知刚才的话说的有些重了,赶忙抱拳躬身面朝着刘辩,神色间流露出了几分不安。
    待到百姓们都闭上了嘴,一个个仰着脸望向他,刘辩才朝黑压压一片跪在地上,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人们虚抬了一下手,对他们说道:“本王进了郑县,便不会任由杀人凶手逃脱,乡亲们起身吧!”
    由于先前才被军官喝骂了一声,这一次百姓们不敢再违拗刘辩的意思,刘辩话音才落,便一个个站了起来,眼巴巴的看着刘辩,等待着这位洛阳王为他们洗雪冤仇。
    “看见了?”眼看着百姓们纷纷站起,刘辩扭过头看着跪在面前的几十名西凉将军,抬手指着被一队兵士拦在身后的百姓,向西凉将军们问道:“你们告诉本王,他们的仇,该找谁来报?”
    “成王败寇,今日兵败,我等性命便都在大王手中!”刘辩的话音才落,一员西凉将军便抬起头,瞪着他说道:“大丈夫做事,做便做了,又何惧一死?本将军麾下将士确是杀了一些人,本将军便为他们一力承担,砍了这颗脑袋,不过碗大块疤瘌,大王只管动手,若本将军皱一皱眉头,便不是西凉汉子!”
    “好!”看着说话的西凉将军,刘辩点了点头,赞了一声,抱拳朝身上捆缚着麻绳,挺直身板跪在地上的西凉将军拱了拱手,对他说道:“将军慷慨赴死,本王便给你个痛快!”
    “来人!上酒!”说完话,刘辩朝身后一招手,立刻便有一名兵士怀抱着酒坛,拿着一只酒碗跑到了他的身后。
    亲手斟满了一碗酒,刘辩将酒坛递还给那兵士,双手捧着酒碗凑在那西凉将军的唇边,对他说道:“将军请饮了此碗,黄泉路上也好行路!”
    “谢大王!”那西凉将军心知必死,心内反倒坦然,先向刘辩谢了一声,随后便把嘴唇凑在碗口,“咕咚咕咚”将碗里的酒喝了个精光。
    “给将军留个全尸!”待到西凉将军饮完了碗中的酒,刘辩把酒碗往边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