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171章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171章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生事端。”
    “了然!”冬娘应了一声,柔柔的对邓展说道:“大哥只管前去,此处有我。”
    “大哥……”听了二人的对话,管青冷冷的哼了一声,重复了一句冬娘对邓展的称谓,把头扭向了一旁。
    她与刘辩掉入的那个深坑足有两三人高,坑内除了一些枯枝和败叶,再无其他,在她看来,刘辩根本不可能凭着自己的力量从坑内爬出。
    向冬娘交代了一句,又很是无奈的看了管青一眼,邓展先是趁着管青不备一把从她手中夺下长剑,把长剑远远一抛,使得它****远处的地面上,这才纵身蹿出黑暗处,朝着刚才传来脚步声的方向蹿了过去。
    “既然落入你等之手,何不来个干脆?”邓展刚离去,管青就斜眼看着一旁的冬娘,冷冷的对她说道:“本姑娘今日便在你身前,要杀要剐,悉随尊便!”
    听了管青所说的话,冬娘脸上现出一抹尴尬,嘴唇动了动,嗫喏着对管青说道:“姑娘言重了,当日奴家刺杀姑娘,乃是公孙瓒暗中吩咐,奴家身为刺客,身不由己。待到殿下将奴家拿下,那公孙瓒企图杀人灭口,幸得邓展大哥前去监牢援救,方使得奴家保全了性命……”
    提起邓展的时候,冬娘脸颊上莫名的现出一抹潮红,脸上也是多了几分羞涩。
    扭头看着一脸羞臊的冬娘,管青微微拧起眉头,压低了声音,向她追问了一句:“既已逃出生天,你二人为何还要来到此处?”
    “邓展大哥说当日欠了殿下一幢人情,特意从河东追随殿下来到渔阳,乃是为了还这场人情!”再一次提到邓展,冬娘的脸颊儿越发的红了一些,说话时,声音也是低到管青几乎听不真切。
    就在管青一脸疑惑的看着冬娘,不晓得她所言是真是假时,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传进了她的耳朵。
    听到脚步声,冬娘赶忙仗剑挡在管青身前,警觉的朝传来脚步声的方向望去。
    立于冬娘身后,长剑被邓展甩到远处的管青紧紧的攥了攥拳头,就在她想要从背后突然袭击冬娘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进了她的耳朵。
    “管姑娘!”与邓展并肩快步朝管青和冬娘走过来的,正是刘辩,远远看到管青,他低声喊了一句,随后加快了脚步,小跑着来到管青身前。
    “殿下,你是如何……?”见刘辩突然出现在眼前,管青睁圆了眼睛,一脸愕然的向他问道:“如何能从那里离开?”
    “一个土坑而已!”刘辩微微一笑,对管青说道:“用长剑在洞壁上挖几个小坑,能有垫脚的所在,便可攀爬出来。只是你也在洞内时,本王并未想到这个办法。”
    “呃!”刘辩如此一说,管青先是愣了愣,当她看到与刘辩一同走过来的邓展时,赶忙侧身挡在刘辩身前,张开双臂瞪圆了眼睛对邓展说道:“若要对殿下不利,且从本姑娘尸身上踏过!”
    “不必如此!”管青刚挡在刘辩身前,立在身后的刘辩与正朝他们走过来的邓展相视一笑,从背后朝她的肩头上轻轻拍了一下,对她说道:“邓先生乃是本王故交,来到此处,正是为了援救本王。”
    刘辩如此一说,管青看着邓展的眼神这才缓和了一些,朝邓展抱拳拱了拱手,轻声说道:“既是殿下故交,想必阁下应不是公孙瓒的麾下。”
    “在下虽然不才,却也不会投到那公孙瓒麾下!”邓展微微一笑,朝管青拱了拱手,给她回了一礼,随后走到先前被他丢到远处的长剑旁,将长剑拔了起来,回到管青身前,两只手指捏着剑锋,把长剑递还给了她,这才对刘辩说道:“殿下,进入林内搜索的蓟州军不下千人,待到天亮,这区区树林定然会被翻个底朝天,我等须即刻离去。”
    “先生说的是!”刘辩点了下头,扭头朝不远处的两匹骏马看了一眼,对邓展说道:“两个大男人同乘一骑恐坐骑承受不起长途奔走,为保不失,也顾不得许多礼数,本王与管姑娘同乘一骑,先生屈尊,与那位姑娘同骑,如何?”
    听说要与邓展同乘一骑,冬娘羞怯的低下头,脸早已红到了脖子根上。
    “委屈冬娘!”冬娘低头站在一旁,邓展转身朝她拱了拱手,对她说道:“殿下所言极是,男人骨骼沉重,若是我与殿下同乘一骑,恐坐骑吃受不起,今日便委屈冬娘了!”
    说着话,邓展已走向那两匹健马,到了健马身旁,他朝刘辩和管青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请殿下与管姑娘上马!”
    跟着刘辩,从卢县一直来到渔阳,一路上管青早已习惯了和刘辩在身体上亲密接触。
    得知要与刘辩共乘同一匹战马,管青并没有像冬娘那样,表现出特别娇羞的模样,反倒是大大方方的走到战马身旁。
    刘辩先是双手扶着管青的蛮腰,将她抽上了马背,已经骑到马背上的管青侧身又朝刘辩伸出一只手,也将他拉了上去。
    怀中依偎着管青,刘辩双手提着缰绳,扭头朝还没上马的邓展与冬娘看了过去。
    虽说与邓展相遇时,已从他那里得知了冬娘为何跟在身后,可刘辩在看冬娘的时候,却还是感觉她有些古怪。
    如同刘辩扶管青上马一般,邓展也双手掐着冬娘的腰肢,将她朝马背上抽了过去。
    纤柔的腰肢被邓展掐在手中,冬娘的身躯微微哆嗦着,被扶上战马,她心内还是颇有几分忐忑,低头看着正准备上马的邓展,一双眸子中也流露出了几分柔情。

第241章 万里长城
    两骑快马冲出树林,守在林子外的一群蓟州骑兵见有四名身穿皮甲的兵士骑着两匹马从林子里冲出,并未对他们太过留意,只是有名军官朝他们伸长了颈子高喊了一声:“你等为何二人同乘一马?”
    “弘农王在林子中,我等遭到伏击!”策马狂奔的刘辩扭头向那军官喊了一嗓子:“我等前去向将军禀报,兄弟们可千万要当心!莫要轻易进入林子!”
    听说有人被弘农王伏击,那军官眸子一亮,待到刘辩等人又向前冲了一段,才对身后的一群骑兵喊道:“兄弟们,听见没有,弘农王在林子中!跟我进去搜!如此功劳,怎可眼睁睁让它溜走?”
    说着话,军官兜转战马,双腿朝马腹上一夹,领着一群骑兵又折回了树林。
    回头看着一群蓟州骑兵折回了林子,刘辩扭脸向一旁正策马飞奔的邓展说道:“邓先生,多亏有你,我等四人一同出林,才未被人拦住盘查。”
    “他们蠢!”一边策马狂奔,邓展一边对刘辩说道:“我等身上并无伤痕,也无血渍。若某暗中袭击官军,定然是以杀人为主,如何会容得俩人一马,从林子内逃出?此事只需稍加思索,便不会上当!”
    “得亏先生不是与本王作对!”抖动着缰绳,飞快的策马狂奔,刘辩扭头对邓展说道:“河东处于西南方向,公孙瓒定是料到本王出城,会返回河东。西南方恐是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本王去钻。”
    “殿下打算去哪?”看了刘辩一眼,邓展一边夹紧了战马的腹部,加快着速度,一边向他问道:“我等眼下正是向西,若不直接赶往河东,不久便会进入上谷郡地界。”
    “上谷!”说到上谷,刘辩眉头拧了起来,喃喃的接了一句,他很清楚的记得,当日于吉曾对他说过,一旦东征必定会有一场劫难,如今想来,先是被昌豨算计,接着又落入公孙瓒手中,已算是不小的劫难。
    可于吉那时还说过一句话,若想化解劫难,必须前去军都山寻找归隐的卢植。于吉说对了其中一部分,刘辩也是对后半部分尚未应验的预言抱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
    策马狂奔了一会,刘辩抬手朝前一指,对邓展说道:“本王曾听闻卢植隐居于上谷军都山,早已有心拜会。眼下既是不能直接返回河东,便去军都山走上一遭,也无须耽搁多少时日!”
    “一切但凭殿下吩咐!”刘辩确定了方位,邓展应了一声,加快了策马疾驰的速度,与刘辩一同朝着西方一路疾驰。
    从渔阳前往军都山,乃是一条径直朝西的直路,沿途山岭叠嶂,道路很是难行。
    除逃离渔阳的当晚,众人是连天加夜、马不停蹄的一路向西狂奔,此后的几天,他们都是晓行夜宿,到了晚间便寻找宿头。
    不一日,众人已进入了上谷郡地界。正行进间,被刘辩拥在怀中、乘在马上的管青抬起手朝前一指,对刘辩说道:“殿下,你看,长城!”
    循着管青手指的方向朝前看去,果然在正前方很远的地界,有着一条连绵不绝,直通地平线尽头的城墙。
    看到那片城墙,刘辩扭头向一旁的邓展说道:“本王从未到过长城,今日既已临近长城脚下,本王想去城上观望一番。”
    “长城恢宏大气,曾阻挡了多少异族入侵!”抬头望着远处链接天际的长城,邓展对刘辩说道:“殿下要看长城,胸中定是怀着乾坤!这大汉基业,非殿下恐无第二人可保!”
    “哈哈!”听了邓展的一番话,刘辩仰头哈哈笑了两声,对邓展说道:“先生只知本王喜这长城气势磅礴,却不晓得,本王也是厌烦这长城固本守旧!大汉立朝之初,匈奴犯边,我大汉官军死守各地,边关依旧是连年烽火,国母吕后也曾遭到匈奴单于书信侮辱。直到武帝登基,卫青、霍去病二位将军接管兵权,挥军直捣匈奴腹地,诛杀匈奴单于伊雉斜,方使得匈奴俯首称臣!”
    策马狂奔着,刘辩的眼睛微微眯了眯,接着对邓展说道:“匈奴人俯首称臣,却并非完全臣服。武帝驾崩之后,匈奴死性不改,仍旧对我大汉边关连年袭扰。直到光武帝平定王莽之乱,明帝登基,才将匈奴彻底击溃,分为南北匈奴!”
    “殿下对匈奴可是恨意颇深!”骑在马背上,扭头看着策马在身旁狂奔的刘辩,邓展对他说道:“董卓乱政,各路豪雄相互征伐,如今南匈奴也是跃跃欲试、东面的乌桓更是多有探马来到中原,恐怕中原百姓又少不得遭那胡虏欺凌!”
    “只要有本王在一天,便不会让胡虏得逞!”刘辩的眼角微微抽搐了两下,双腿朝马腹上狠狠一夹,加快了骏马奔驰的速度,向邓展喊道:“先生加快,我等快些到那长城,本王已是忍不住想要看那无限风光!”
    被刘辩拥在怀中的管青,听了刘辩的一番话,皱起娇俏的小眉头,紧紧的抿着嘴,思忖着刘辩刚才所说的内容。
    骏马奔驰,风儿从耳边擦过,发出阵阵“呼呼”的响声。可管青却好似根本听不到风响,她的思维还集中在刘辩刚才的一番言论上。
    以往在黄巾军中,她只知与官军作战。投靠了刘辩,也只晓得要帮刘辩征战天下,却从来没考虑过关于胡虏的问题。
    刘辩刚才的一番话,使他陡然对胡虏进犯有了个很强的概念。她隐隐的感觉到,在刘辩的眼中,各路豪强都是有可能成为盟友的所在,而长城以北,对中原虎视眈眈的胡虏,却从来没被刘辩当成过可以联合的盟友。
    虽说远远的看到了长城的影像,可真的走起来,却并不是像看起来那般近。
    众人策马飞奔,足足跑了近一个时辰,长城才真正在他们眼前清晰了起来。
    “看山跑死马!”望着已经很清晰的长城,刘辩勒了勒缰绳,让骏马缓步前行,一边走一边对管青说道:“今日本王便陪你登一回长城。”
    坐在刘辩身前,管青抿着嘴,沉默了好一会,才轻声对他说道:“殿下不喜长城,小女也不想登上去了!”
    “谁说本王不喜欢长城?”刘辩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对管青说道:“长城横亘北方大地,是中原的屏障,也是我华夏族人的脊梁。身为汉室宗族,本王如何会不喜欢它!”
    一边策马缓缓朝前行进,刘辩一边接着对管青说道:“只是本王不喜欢防守,对本王来说,真正有效的防守,便是进攻!进攻!一往无前的进攻!可这长城,在保护了中原大地的同时,却也让生活在安宁中的人们忘记了往日的苦难!忘记了血性!忘记了进攻!忘记了生为华夏人的荣耀!”
    刘辩的一番话,不仅使得管青低头思忖起来,就连已经放缓速度,正与他们并骑而行的邓展和冬娘,脸上也现出了一抹沉思。
    长城越来越近,众人到达长城脚下,刘辩仰头朝高大的城墙看了看,抖了下缰绳,寻找登城的阶梯去了。
    巍峨的长城绵延万里,宽阔的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便会有着一座为防胡虏入侵而设立的烽火台。
    上了城墙,刘辩翻身跳下马背,将马背上的管青也给抱了下来。
    管青刚从马背上跳下,就伸手接过了战马的缰绳,牵着战马,跟在刘辩身后,朝不远处的一座女墙走了过去。
    与他们一同登城的邓展也下了战马,将战马交给冬娘牵着,快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