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133章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133章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他一同来到郡府的几十人也都纷纷哭嚎着跪了下去。
    “殿下大婚,尔等胆敢号丧!”卫家人一哭,徐庶一把抽出长剑,向围着他们的兵士们喊道:“将此等大不敬之恶徒悉数拿下,在城中斩首以示殿下威严。”
    “且慢!”兵士们正要上前将卫覬等人拿下,刘辩抬手喊了一声,阻住了兵士们的动作,放缓了语气向跪在地上已被吓的止住了嚎啕的卫覬问道:“卫家向来以儒道传家,儒乃礼教,本王大婚,先生送礼,本王是感激不尽。只是这嚎啕一哭,又是何意?”
    “不敢欺蒙殿下……”一群兵士虎视眈眈的围在四周,纵然卫覬今日前来,本就是想要把事情闹得大些,可看着那一柄柄寒光闪闪的长剑,他还是感到有些底气不足,止住了嚎啕,跪伏在地上浑身哆嗦着说道:“因殿下要迎娶二弟新妇,二弟一时气结,吐血而亡。我等这才身着缟素前来送礼……”
    “送礼是假,来向本王示威倒是真的吧?”斜眼看着跪在地上的卫覬等人,刘辩撇了撇嘴,对他说道:“本王并非抢了卫宁之妻,只是本王与昭姬两情相悦,如何肯眼看着她嫁于他人。寻常人再是气结,恐怕也不会吐血而亡,你家二弟仅为此事便吐血身亡,恐是平日身子就薄,如此若真个娶了昭姬,岂不是害了她一生?”
    刘辩这番话一说出口,原本对卫家还有些同情的士族们纷纷点头称是。
    士族附和刘辩的说法,其中不少人因惧怕刘辩在河东的势力,也有一些人,则是刻意想要讨好刘辩。
    “罢了!”低头看着跪伏在地上的卫覬,刘辩朝他虚抬了一下手说道:“念在你新丧兄弟,本王今日便不再追究你等过错。礼物本王收下,请卫先生今日且留在此处,吃盏喜酒再走!”
    不等卫覬和随他前来的几十名卫家人站起,刘辩朝围着他们的兵士们摆了摆手,待到兵士们散开,才对徐庶说道:“此事就此作罢,请军师专程为卫家开办一席,允许卫家人身着缟素赴宴!”
    刘辩这句话刚一出口,不仅是徐庶愣了一下,就连前来道贺的士族们都是一片哗然。
    一名五旬左右的老士族分开众人,抱拳躬身对刘辩说道:“久闻殿下大度,却从未想到竟是肚量如此宽宏。今日乃是殿下大婚,宾客身着缟素赴宴,于礼不符!恳请殿下收回成命,若卫家人愿留下赴宴,必换衣衫。否则我等也是不会答应!”
    “是啊,是啊!”士族老者的话才落音,立刻就有许多人随声符合起来,跟着说道:“卫家人若是不肯换下丧服,我等今日即便是轰,也是要将他们轰出去的!”
    身穿缟素前来送礼,卫家的打算,本就是想要给刘辩一个难堪。哪想到,事情闹到最后,难堪的不是刘辩,反倒是前来送礼的卫覬等人。
    “父亲啊,这弘农王可是了不得!”环视着义愤填膺的士族们,卫覬在心内暗暗的感叹着:“儿思寻妥当的计策,不想到了郡府,却是被他连消带打,一通以退为进之后,竟是让我卫家从此在安邑彻底没了颜面。”
    “众位说的是,是小子无状!”卫覬毕竟不同于卫仲道,他为人颇有城府,看了一眼已然一面倒偏向刘辩的士族们,他双手抱拳,深深向刘辩一躬,对刘辩说道:“我等前来道贺,身穿缟素于礼不合。小子这便更换服饰,恭贺殿下大喜!”
    卫覬如此表现,刘辩不禁多看了他一眼。
    这卫覬方才还是痛哭哀嚎,一副沉浸于哀痛之中的模样。不过是转眼之间,他就能对眼下众士族的讨伐淡然处之。
    此人绝对是个人才,可惜刘辩心内却很清楚。这次因蔡琰的缘故,他与河东卫家已势成水火,卫家杀不得,更是用不得。眼见着一个人才在眼前出现,却是无法任用,刘辩心内也是觉着多少有点惋惜。
    太阳越爬越高,前来道贺的士族是越来越多,郡府门外的街道上,也是挤满了等着看热闹的平民。
    在街道对面早先被周仓率人查抄了的绸缎坊门前,身穿月白深衣的邓展双手抱着怀,犀利的目光如刀般刺向郡府大院。
    河东卫家借着送礼前来捣乱,以及刘辩不仅不将卫家人悉数扣押,反倒是对他们的捣乱泰然处之,这一切全都收进了邓展的眼中。

第189章 侠之大者
    红烛摇曳,身着大红宫装的蔡琰端坐在新房内的矮桌旁,矮桌上摆着那面她与刘辩初识时在禹王台上弹奏的瑶琴。
    随着蔡琰十指轻轻的拨弄琴弦,一首悠扬而又缠绵的曲调,伴随着她的弹奏,在房间内回荡。
    刘辩双手背在身后,站在窗口,望着夜色中后院的荷塘。
    夏日的荷塘很是热闹,蛙声阵阵、夏虫鸣唱,生机勃勃的自然旋律与蔡琰奏起的琴律相互交融、相映成趣,倒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与蔡琰大婚,整个白天刘辩都在忙着接待城内士族,婚庆伊始,他又让徐庶安排仆役们准备了许多铜钱,在大街上撒了,与民同乐。
    最让他感到辛苦的,是临近黄昏,他还在徐庶等人的陪同下到了军营,接受将士们的道贺。
    这一天下来,刘辩感到浑身骨头都好似要酥了,可晚上回到新房,他却并没有立刻催促蔡琰安歇,而是站在窗口,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殿下……”一曲奏罢,蔡琰长身站起,聘聘婷婷的走到刘辩身后,柔声向他问道:“今日乃是你我喜庆之日,如何像是心有羁绊?”
    听得身后蔡琰说话,刘辩扭过头朝她微微一笑,轻声对她说道:“本王并非心有羁绊,只是今日着实是倦乏了。长久征战,本王已然养成了习惯,越是倦乏,越是不可太早安歇,须先寻得些许清宁,方可睡的安稳。”
    “妾身以为……”站在刘辩身后,蔡琰低着头,俏脸通红的呢喃着说道:“妾身以为殿下并非真心欢喜妾身……”
    “怎会!”刘辩脸上挂着亲近的笑容,伸手将蔡琰揽在怀里,又转过头,重新把视线投向窗外。
    阻止蔡琰与卫仲道的婚事,他确实是出于不想让蔡琰沦落至命运悲惨境地的目的。
    他只是没有想到,聪明绝顶的徐庶,竟也会做出这般不靠谱的事来。硬生生的将他只是欣赏、却并没有爱上的女人,给推进了他的卧房中。
    想到爱情这两个字,刘辩心内感到很是茫然。来到东汉末年,算上蔡琰,他已有了三个女人。
    这三个女人对他,都是尊敬、敬仰以及爱慕。可他对她们,却是付出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当初带着唐姬离开洛阳,不过是因为唐姬对他情深意重;而亲身犯险营救陶浣娘,也不过是出于一份感动。
    如今娶了蔡琰,这冰雪聪明的才女,给他带来的感觉,也无非是欣赏,离爱情却还是有着千万里之遥。
    刘辩已然接受了这种对他来说并没有爱情,而是由其他情感维系着的婚姻。身为弘农王,他将来或许会有许多嫔妃,相比于那些对女人仅仅只是靠着下半身需要而维系的贵胄来说,他已算得上是高尚了许多。
    依偎在刘辩怀中,蔡琰却并不知晓他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怀。一股带着些许暖意的晚风从窗口吹入,撩动着刘辩与蔡琰的发梢,俩人默默的相拥而立,彼此却是一句话也没说。
    抬头朝夜空中那轮已然升上半中天的月亮看了一眼,刘辩轻声对蔡琰说道:“天色已是不早,你我二人也该安歇了!”
    听到“安歇”二字,蔡琰顿时明白过来即将发生什么。她羞红着小脸,低下头,轻轻的“嗯”了一声,被刘辩揽在怀中,向着铺盖边走去。
    大红宫装犹如一片红霞般轻轻飘落,呈现在刘辩身前的,是一具洁白如雪的**。
    卸下身上的衣甲,刘辩将已脱去宫装的蔡琰轻轻揽进怀里。
    二人相拥着走向铺盖,到了铺盖边,当刘辩弯下腰,将蔡琰抱起,要把她平放在铺盖上时,蔡琰双臂突然如同两条水蛇般缠在了他的颈子上,一双带着羞涩与慌乱的眸子死死的盯着刘辩的眼睛。
    “怎了?”低头看着被他抱在怀中的蔡琰,刘辩温柔的向她轻声问了一句。
    “妾身委身殿下,还望殿下怜惜则个……”搂着刘辩的颈子,蔡琰满面娇羞的红着脸,用一种几乎细不可闻的声音向刘辩轻轻的呢喃了一句。
    刘辩没再说话,只是慢慢的蹲在铺盖旁,将她轻轻放下,让她平平的躺在铺盖上。
    刚在铺盖上躺好,蔡琰就抓过褥子,将连头带身子整个蒙了起来,就好似想要凭恃褥子,藏起来不再让刘辩找着一般。
    掀开褥子,钻了进去,当皮肤与蔡琰光洁的皮肤紧紧贴在一起时,刘辩能清楚的感觉到她的身躯在微微颤抖。
    伸出一只手臂,垫在蔡琰的颈下,刘辩翻了个身,压在了她的身上。
    蔡琰下意识的紧闭着双腿,就好似想要在刘辩的侵袭下保住她十数年始终未有丢失过的童贞一般。
    手掌在她光洁的肌肤上轻轻游离,刘辩的嘴唇却在她白嫩的肌肤上轻啄着。
    一声声嘤咛的轻呼从蔡琰菱角形的小嘴中传出,她微微仰着头,身体也渐渐的拱起了一些,承受着刘辩的亲吻和抚摸。
    手臂搭在蔡琰的一条腿弯下,刘辩轻轻的将她那条**抬起,架在了肩膀上。洁白温润的**被刘辩抬起,蔡琰的门户已是完全敞开,只等着被她身上这个男人彻底占有。
    她紧紧闭起双目,两颗晶莹的泪珠顺着眼角滑落。
    泪珠中,蕴含着的是她对童贞即将逝去的不舍,也蕴含着她与命运抗衡,选择了心仪男人的欣喜。
    带着甜蜜的刺痛感自双腿间传入小脑皮层,自下身传来一阵饱胀的感觉充斥着蔡琰的整个身躯,她轻呼了一声,紧紧的抿着嘴唇,双臂环绕在刘辩的颈子上,忍着象征童贞逝去的刺痛,承受着刘辩的深入。
    雄主才女两婵娟,锦瑟依依度华年。依稀梦境馨香异,好夜**绣褥暖。
    正所谓**易度、华年易逝,夜晚悄悄流走,初升的朝阳已为大地带来了一抹绚烂,新为人妇的蔡琰在刘辩的攻伐下,已是耗尽了力气,沉沉的睡着。
    阳光从窗口透进屋内,在地面上投射出一块四四方方的光斑。
    早已起身站在窗口,刘辩望着后院的荷塘,心内却是感慨无限。
    “殿下!”正站在窗口望着已盛开数朵莲花的荷塘,门外传来了一名亲兵的声音:“前日晚间逃离的刺客求见!”
    若是别人听了亲兵的这句话,定然会笑他不会说话,刺客便是刺客,哪里还有刺客会来求见主人家的道理?
    可这句话听在刘辩的耳中,却是再正常不过。自从卫覬领人穿着丧服前来郡府,刘辩就知道,邓展必定要来,只不过他何时会来,刘辩却是无从知晓。
    邓展没有偷偷摸摸的趁夜翻墙越户,而是大咧咧的从正门进入郡府求见,不用明说,刘辩已是清楚了他来的目的。
    蔡琰还在沉沉的睡着,或许是太过疲累,直到刘辩穿戴好铠甲,她依然是微微闭着眼睛,沉浸在香甜的梦乡之中。
    从架子上取下邓展前天晚上留下的长剑,刘辩抬脚朝屋外走去。
    屋前屋后已站满了亲兵,所有亲兵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每个亲兵都已是长剑出鞘,警惕的望向外院。
    朝亲兵们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将长剑放下,刘辩抬脚向外院走去,一群亲兵生怕他出了意外,赶忙跟上。
    外院之中,赤着双手的邓展笔直站立在庭院里,在他的身旁,数十名亲兵持着剑,已是将他团团围在中间。
    “先生可是前来取剑?”领着一大群亲兵到了外院,刘辩朝围着邓展的亲兵摆了摆手,待到亲兵们稍稍退后了一些,才面带笑容向邓展问了一句。
    “取剑,也是送命!”邓展同样嘴角挂着一抹笑意,对刘辩说道:“事已明了,前日惊扰殿下,着实不该。今日邓展便立于此处,殿下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刘辩伸手将邓展的长剑交给身旁的一名亲兵,向亲兵哝了哝嘴,亲兵迟疑了一下,见刘辩神色坚毅,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提着剑朝邓展走了过去。
    “杀?剐?”待亲兵将长剑递到邓展手中,刘辩微微歪着头,嘴角挂着一抹淡然的笑容说道:“这几日乃是本王大喜,先生若是血溅郡府,可否觉着有些太不合适?”
    从亲兵手中接过长剑,邓展正想拔剑,听得刘辩如此一说,又将已然拔出了半截的长剑插回剑鞘,轻叹了一声说道:“在下向来以游侠自居,不想日前竟做了桩蠢事。殿下气度宽宏,他人身着丧服前来道贺,显是想置殿下于不义,殿下却泰然接纳。整日思来,邓展万分惶恐,今日前来正是要以死谢罪,殿下如此一说,倒是让在下难办的紧,也只得另寻别处了断!”
    “游侠尚武轻命!”邓展的话音刚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