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339章

大唐远征军-第339章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豪感绝对是无与伦比的,尤其是那股报复的快感,四年前李治夺了他的棉纺织行会,还差点对武媚娘下手,他的背叛,李捷直到今天才感觉报复了回来。
  “至于这么着急吗?孤答应你的可都办到了,如今你家郎君也继位九五之尊了,孤还帮你额外说服了老大与老四,你却连多留一会都不肯!”
  靠在马车上,李捷懒洋洋的说道,听的正在整理衣服的新任皇后却是樱桃脸涨得更红,恼怒的回过头:“我答应你的也给了,你还要怎样?这场交易结束了,以后你我再也没有关联,永远都不要再见!”
  尖斥一通,王嫱批好纱衣,头也不回的就往小树林外走了去,目送这这女人在几个太原王氏出身,亲信丫头惊慌的簇拥下焦急离了开,李捷禁不住感慨的笑着摇了摇头,武媚娘,萧淑妃,如今连王皇后都品藏到了,高宗几个主要女人都睡过了,这辈子也是不虚了!
  如今这女人的头号大敌武媚娘正拼死拼活的在洛阳帮自己干活呢,不知道缺了这几个对手陪衬,这一世的王皇后又会过得如何呢?
  就在李捷摇头感慨中,身后林子里也是一阵晃动,一个黑影离得远远跪伏在灌木中禀告道:“殿下,许长史派人来询,何时启程?”
  “这就启程,服部半藏,去叫马夫来吧。”
  黑影刚要走,冷不防李捷又是伸手叫住了:“等等,今天,你看到了什么?”
  “殿下为闽国而与关陇士人何谈!”服部半藏立马再一次低下头单膝跪下,李捷倒是呵呵笑着点了点头:“很好,你下去吧。”
  “喏!”
  马夫来驱赶起了马车,不过身上燥热的李捷却不耐继续坐车,直接骑上了二狗打马而出,赶上了大队伍。
  李泰与李承乾带领着大军早就出了潼关,估计后来与长孙无忌的谈判也不是很愉快,两兄弟走得很急,来时候是两万人,回去时候还是两万人,李佑也是,他带来的大军不下五万,多半却留在潼关外,前些日子叛乱却波及到了倭**,李佑也不得不赶忙带军出关,还是来两万,带走两万。
  只有李捷,来时候不过轻骑一千,如今停在长安城下的闽王驾却足足有了三万有余,从陇西,关中,汇聚来的世家子弟,三河骑士携家带口,如同被磁铁吸引的铁屑般蜂拥而来,尽管不是关陇世家最精华的高才智子弟,而且还参杂了不少妇女儿童,竟是些世家分支,但依旧令李捷满意无比。
  虽然李捷的观念中还是下意识人人平等,但这个时代世家子弟与大字不识一个贫民农民府兵还是有很大区别,毕竟几百年传承下来的战争传统,令这些低级世家子弟更理解战争,更懂得服从,受过教育的他们也比没受过教育的普通府兵更能理解命令,可以说每个人都可以直接担任下级军官。
  体系可不是一早一夕培养成的,李捷自己一手培育出的闽王铁林虽然如今战功赫赫,但在平定闽国的战事中依旧显示出颇多的不如意,这也是后来花了那么大代价,李捷也要把左屯卫军几千人弄到手的原因,将来他要做的事业,让他需要大批这样能文能武的世家子弟低级军官。
  看来那一天李捷一席话毕竟起了些作用,打动了关陇世家几十个头头脑脑,这一批人就是关陇集团对李捷的头一批投资,尽管三万人的队伍在大路上显得扭扭曲曲颇为不整,打马回到队伍中,听着一个个世家子弟有礼的问候声,李捷却依旧有种暴发户的感觉。
  “哈哈,许长史,本王临时有事耽搁了一下,不好意思,开拔吧!”自信心爆棚,李捷打着哈哈回到了队列前,不过没等老脸上满是汗水的许敬宗答话,几声满是哀叹的声音却在一旁响了起来。
  “还走啊?闽王?”
  “小爷,不,下官太累了,实在,实在走不动了,闽王,咱们歇歇吧!”
  “是啊,殿下,刚才看到宇文家有个妞很正点的,如此良辰美景,不如停留一日如何?”
  大将屈突通英雄一世,很难想象,他孙子屈突领居然会肥的跟个包子一般,这才出城五里,还是骑着马,就累得直吐舌头了,姜孜,杨世臣,李冮几个纨绔也没好到哪儿去,一个个没个正形点儿**的模样让人看得恨不得抽俩巴掌。
  听着杨世臣挑着眉头一副男人都懂的眼神,郁闷的李捷差不点没把他踹下马去,出发之前长孙无忌又说帮自己收拢了一批士子,早知道长孙老狐狸不会那么好心,长安市面上横行的百来个纨绔大少这也被一块儿打包塞进了李捷队伍中。
  难怪善解人意的许敬宗老头这一次都让服部半藏来催呢,他也受不了这群大少爷了,眼看着李捷脸色气成了猪肝色,胖成一团的屈突领尚且茫然无知憨笑着:“看,殿下也热成这样子了,搭营,解散,休息!”
  行进在队列前面的一大群功臣之后自觉的散开一团下了马,或者吃着零食,或者喝上了小酒,还有的到后军调戏起了小姑娘,看的后面编程军伍的下层世家子们各个目瞪口呆,个个窃窃私语,李捷一张脸也越来越黑,哆嗦着手对着看的傻乐的黑齿常之够了勾手指。
  “驾!”
  骑士的呐喊声中,三千曾经支持了汉武帝出匈奴,三河骑士的后代扬鞭摧马,气势恢宏的骑兵阵在关中黄土大路上跑出了漫天烟尘。
  闽王府财力充沛,跟随迁移的三万多世家子弟家属,妇女孩童老人都有四轮马车代步,隆隆的马车紧随其后,两千多辆马车宛若一条黄土长龙那样也是气势恢宏,关陇世家的壮年子弟则是披坚执锐步行小跑在队伍两侧,不同于江南世家的虚化轻浮,关陇士人的韧性展露无遗。
  不过这长龙尾巴却肥了点。
  “慢点啊!小爷要跑死了!”手上绑着绳子,跟谁着马车一路小跑,细皮嫩肉的姜孜大公子哪儿吃过这种苦,一路跑得哭爹喊娘,另一头,胖成球的屈突领这会儿却也是脸色变成了猪肝色,憋屈着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省省吧,至少你还能说出话来,小爷已经透不过气来了!”
  “救命啊!”
  强制减肥班的悲催的大嚷着,队伍一路前行,转眼间,就是潼关……


第445章 。王座白骨累,出关数万兵

  潼关,关中门户,三省要害之地,南有秦岭,北有子午谷,扼守函谷道咽喉,自古以来就有百二秦关之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的美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可如今,巍峨雄壮的潼关,如今却是一片萧条之象,关城破败,树木民居干枯烧焦,隐隐约约还能看到未来得及掩埋的尸体暴露在荒野中。
  八月初三,谁都没料到的一遭,荆王李元景得到了李治称帝的消息,不但没有迅速兵临城下争夺帝位,反而率兵一路从商州出逃,背后偷袭潼关,夺关而出,一路奔向关东而去。
  要说荆王不在关中折腾了,长安该安稳才对,不过长孙无忌却差点没气晕了,荆王李元景根基在荆州,关中孤立无援,商州附近聚拢的十来万部众不过是临时起来抗争的暴民以及裹挟来的百姓而已,关中府兵久经战阵,战力强悍,又有名将带领,从长安发兵,长孙无忌有把握一鼓荡平荆王叛军。
  可出了关情况就不一样了,本来洛阳东面已经汇聚了十多万叛军,东都吃紧,背后再杀出这么一支乱军来,短时间内洛阳还真玄了。
  尤其是荆王李元景是宗室,大唐建立开始最早的矛盾就是关陇集团与关东世家的,趁着叛乱,已经有不少关东世家暗中起事了,再让他们得到荆王这一宗室招牌,还真就不好收拾了。
  其实这事儿还要怪长孙无忌自己,谁让他把中原重兵调去了齐国,打算收下登莱二州,这才造成了东都空虚。
  急的上了火,起了一嘴大水泡的长孙无忌无奈之下一方面催促李绩早日出关,一方面干脆写信给了依次出关的齐王李佑,辽王李泰,闽王李捷,还有终于晋升一字王的丽王李承乾,授予他们行军总管的称号,让几个外藩王爷助阵讨贼。
  反正就算如何权力斗争,李泰几个也是大唐的王爷,总不至于帮组外人来推翻大唐吧。
  李捷返回闽国,也需要经过洛阳,走黄河去齐地乘船,关东叛军倒也是不得不面对的,临近潼关,整个队伍也警惕了起来。
  “殿下,您下令明日出潼关?关东军情不明,此时贸然出关不易,不如遣使先行出关打探形式,大军再从容出关不迟啊!”
  破旧的函谷关是不能呆了,夜色临近,闽国大队伍干脆在关前搭起了营地,中军大帐中,一个三十多岁满是精明干练的将领找上了门,得到通报后进了帐篷跪伏在地,焦急的高声直言建议道。
  不过,帐篷里正拿着李靖留下的《卫公兵法》观摩,闽王李捷却似乎有点心不在焉,好半天,这才回过神来打了个招呼。
  “哦,是老苏啊,来,坐!”
  还真是熟人,贞观十七年李捷刚出道时候,草原上朔方军过来支援的骑兵都尉苏烈,曾经李捷想把他收拢到自己帐下,可惜李世民也记得这么个带领二百多骑兵冲击突厥牙帐,生擒颉利可汗的勇猛小将,没答应,又给要回来关中。
  然后苏烈就流年不利了,人给要回来了,李世民却给忘了,连续几年呆在陇右某个折冲府中任折冲都尉,没赶上征讨高句丽的黄金时期,一直蹉跎岁月好几年,前一阵听闻李捷回关中,苏烈干脆辞官过来投效,正好,终于如愿以偿的被李捷拐骗出了长安。
  可不要小瞧这个看起来瘦小不起眼的家伙,高宗朝几大名将,刨除老一辈,苏烈排行算的上第一,后来的裴行俭,黑齿常之还是他提拔的,击灭了西部突厥,可以说苏烈奠定了大唐在西域乃至中亚的霸权。
  对,他还有个别称,直接称呼字,苏定方。
  “定方,吃晚饭没有,正好孤这儿有,黑齿常之那小子猎到的野鸡,烤出来味道还不错,喏~”
  抹得盐,芝麻,与当时比黄金还贵的孜然,就算烂肉都能烤的香喷喷的,更不要说存天然无污染的野味了,不过忧心忡忡而来,李捷却是这样一副漫不经心的礼贤下士,苏烈也不知道该生气还是该感动了。
  冷不丁眼神稍过李捷书桌上的《卫公兵法》,明显眼神中羡慕了一下,苏烈又是拱手劝说道:“殿下,李卫公用兵如神,如果李卫公在的话,一定不会在不知敌情的情况下贸然出关的。”
  眼看着这家伙一副不达目的不走的表情,李捷禁不住无语摇了摇头,随手捻起《卫公兵法》其中一本,伸手就丢给了苏烈。
  “卫公用兵出奇,孤快出潼关就是按照卫公兵法所言,不信你自己回去看。”
  “我?看?”
  苏烈是个兵家,对于兵家来说兵法比黄金有吸引力多了,捧着那本书苏烈就跟捧着个烫手的地瓜一般,心里痒的跟猫挠的,却还是不敢轻易收下。
  “殿下,这可是李卫公留给您的。”
  “你也说是给我的了,再说是让你搞清楚孤的战略意图,快去快去吧。”不耐烦的,李捷又捧起了书,赶苍蝇一般挥着手,悻悻然,苏烈无奈的抱着书就出了门。
  仅剩下了李捷一个人,出奇的,他失去了看书心情,感慨着出了帐篷,望着破败的潼关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二天,闽国车队还是一如原计划,出了潼关,沿着函谷关一头扎进了兵火四溅的中原。
  沿着黄河南岸向洛阳挺进,沿途好几天倒是太平无事,还是三河骑士排头,大队伍被护卫在中军,只不过骑兵先锋苏定方这两天都心不在焉,神魂颠倒的,一本卫公兵法都快被他翻烂了,也没找到李捷所说的出奇兵战例,急的他脑袋都大了。
  几天中也基本上没有叛军的消息,只不过出了潼关开始,沿途的村落大片大片空旷被抛弃了,经常能在荒野中看到**的尸首,城镇也是荒芜了许多,明显能感觉到一路走来,李捷的情绪都不太好。
  这一天,距离洛阳已经就剩半天的路程,马上抵达东都在即,前方的先锋骑兵却是传来了异样的消息,车队停止脚步,李捷领着卫队亲自上了前,却也禁不住为眼前的惨状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个颇为大的小村庄,如今却被烧成了废墟,尸体凌乱的到处都是,幸存下来的女人孩子依偎在腐烂的尸体群中,已经变得麻木了,看到唐军接近,这些人却露出了仇恨的目光。
  “这是怎么回事,这里是洛阳后方,莫非是荆王叛军屠杀的?”看到这一幕,李捷明显愕然了,惊怒的走上前去,不想靠在村边上烧光了大半的破烂房子根基上,一个看上去就像死了的老头却猛地睁开了眼。
  “官狗别装了,不是你们这些老爷们,我们小塘村又怎么会变成这样?本来粮食已经没有了,还要来征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