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元末之雄霸天下 >

第213章

元末之雄霸天下-第213章

小说: 元末之雄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明远的政治体制中是政法军全部分开的,此时面对吐蕃之地的实际独立情况,刘明远非常不满意,于是在中枢内阁一番商谈之下,大明制定了全新的吐蕃战略。

    首先枢密院派出了花云统领五万大军进入吐蕃,此时吐蕃已经归顺大明了,大明军队进入吐蕃也是正常的事情,同时枢密院传令喃加巴藏卜配合大明的军队清剿吐蕃当地的蒙元余孽。

    喃加巴藏卜虽然不愿意看到明军进入吐蕃,但是他此时手中没有对抗明军的力量,也只能看着明军进入吐蕃,然后就这样驻守下来了。

    明军进入吐蕃之后,立刻引起了当地的轰动,吐蕃的局面也全部被激发了,很多不满萨迦派统治的僧俗部落和派系纷纷站了出来,此时已经有明军给他们撑腰了,他们也不再惧怕喃加巴藏卜了,于是纷纷向明军请命。

    这一步棋,让刘明远立刻看透了吐蕃之地的局面,顿时大为欢喜,他知道吐蕃之地不是萨迦派一家说了算,其实还有很多派系存在,这让刘明远看到了削弱萨迦派权利的机会。

    于是在随后的几个月里面,刘明远在金陵城召见了众多吐蕃僧俗头领,其中帕竹噶举派为首的僧教派系和地方酋长们得到了刘明远的召见。

    刘明远召见这些人之后,立刻册封了这些人,其中以帕竹噶举派为首的绛曲坚赞等八人被刘明远册封为法王,于是吐蕃之地一下子多出了八个法王,于是吐蕃之地被分成了数个地区,直接将萨迦派的统治瓜分了。

    同时刘明远将吐蕃改为西藏省,并且直接派兵驻守西藏各处要地,建造城池,派遣军队守卫,同时开始削弱各僧派手中的兵权。

    随着明军的大量进入,于是很快西藏就稳定了,最重要的是明军的兵力直接震慑住了西藏各地的僧派力量,而且此时西藏已经没有统一的权利,萨迦派名义上还是西藏的统治者,但是下面已经被刘明远给划分到八个法王手中了。

    同时随着明军在西藏站稳脚之后,刘明远的诏令更加有影响力,而且在刘明远册封的八个法王里面,这些人都是比较开明的,至于那些萨迦派传统的僧俗头领,刘明远都没有册封。

    这些被册封的八个法王都是比较拥护刘明远的,同时刘明远直接下令西藏废除农奴制度,至于各地僧俗酋长手中的奴隶,大明朝将会出钱将他们买下,然后成为自由人。

    这样的举动顿时让西藏之地出现了动荡,一些僧俗首领们纷纷反对,尤其是以萨迦派为首的一些僧俗头领纷纷起来反抗。

    同时刘明远册封的八个法王则是全部占到了刘明远的一面,服从大明皇帝的旨意,废除农奴制度,将所有人全部变成自由人,同时交出手中的兵权,只留下行政和宗教的权利。

    于是很快西藏就分离了,萨迦派是传统的西藏势力,在蒙元一朝一直是国教,也是帝师所在,但是此时突然被刘明远剥夺了大量的权利,顿时让萨迦派开始疯狂,纷纷起来对抗明军。

    但是此时萨迦派已经不再是西藏之地最大的派系了,早在蒙元至正初年,萨迦派就渐渐示弱,然后被大量地方派系的僧俗头领所取代,于是此时虽然萨迦派起来反抗明军,但是此时支持他们的人非常少,大部分都站到了大明朝一面。

    这些人都清楚,现在天下变了,已经不是蒙元的时代了,吐蕃人想要活命,就必须要归顺在大明皇帝的麾下,只有这样才可以活命。而且吐蕃也不是当年的吐蕃帝国了,可以和强盛的大唐王朝对抗,现在吐蕃已经四分五裂,根本无法团结到一起,也无力反抗明军。

    于是萨迦派的叛乱很快就被花云平定了,同时作为萨迦派的实际领袖,喃加巴藏卜也被明军俘虏了,然后依照刘明远的旨意,直接将喃加巴藏卜处死,然后废除萨迦派,同时收编萨迦派的百姓,派遣明朝的官员治理。

    于是刚刚被大明皇帝册封半年的炽盛佛宝国师的喃加巴藏卜就这样死去了,顿时让整个西藏之地震动不已,尤其是萨迦派的僧俗头领们在兵败之后全部都被明军屠杀,甚至萨迦派也直接被废除了,被大明皇帝定为邪教,所有的寺庙全部都被废除,改为大明的官府。

    这样雷霆血腥的手段顿时让整个西藏震动了,同时各方力量也见识到了大明帝国的力量和手段,很快都臣服了,明军顺利地收回了兵权,将西藏要地全部占据,同时刘明远废除农奴的诏令也得到全面的落实,藏地百姓和牧民顿时大为欢喜。

    此时留下来的僧俗首领们也已经认清楚形势了,他们首先已经得到了好处,在身份上得到了册封,西藏之地也已经不再是之前萨迦派一家独大的局面,各僧俗部落都得到了好处,不再被萨迦派打压,虽然失去了兵权,但是眼下的局面告诉这些僧俗头领们,他们想要留下兵权,那么结果就是他们的脑袋搬家,这是不争的事实,最重要的是有很多僧俗头领们愿意交出兵权,于是就让一些暗中反对的人无法做大。

    那些愿意交出兵权的僧俗头领们多数都是比较开明的,他们已经认清楚形势了,尤其是帕竹噶举派的头领绛曲坚赞,不仅上交了兵权,更是主动上交了行政权利,得到刘明远的赞赏。

    然后绛曲坚赞就带着一众帕竹噶举派的僧俗统领们来到了金陵城,得到了大明皇帝的召见和丰厚的封赏,中枢内阁和枢密院等都接见了绛曲坚赞一众人。

    绛曲坚赞随后就表示将会留在金陵城,然后自己掏钱修建一座寺院,在这里宣传帕竹噶举派藏传佛教思想,传播佛学。

    绛曲坚赞是一位非常开明的宗教领袖,他知道此时固守原来帕竹噶举派的传统教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明军五万大军就驻守在藏地,他们想要继续维持原来统治已经非常困难,况且此时随着废除农奴令的执行,很多牧民已经不再将他们作为精神寄托,纷纷投奔到了明军和大明官员那里,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得到耕种的土地,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证。

    绛曲坚赞之前就是一个小小的僧教头领,此时被刘明远册封为法王,在绛曲坚赞看来他的身份已经有了,他此时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巩固自己的身份,而不是做萨迦派的后尘,固守藏地,招来大明的愤怒。

    所以绛曲坚赞来到了大明国都金陵城,并且很快就修建了一座帕竹噶举派僧教的寺院,传播藏传佛教,很快就吸引了信徒和香火。

    同时绛曲坚赞也成为了金陵城的政治名人,因为他更加活跃,于是很多活动都有他的身影。

    在绛曲坚赞看来,他这样是给了自己更好的保险,在大明的权利中心活动,远远要比在苦寒的藏地好很多,而且现在天下已经变了。

    绛曲坚赞同时大力鼓励帕竹噶举派的头领们出来行商,发家致富,改变之前固守的思想,多出来走一走,离开藏地,来到中原和江南活动,这样才可以将藏传佛教发扬广大。

 第286章 天下大业

    绛曲坚赞来到金陵城之后立刻成为了政治红人,活动在大明权利的中心,同时还在金陵城修建了一座藏传佛教的寺院。

    刘明远也没有想到这个绛曲坚赞竟然如此上道,其他僧俗头领们还在为失去兵权感到苦恼和不安的时候,帕竹噶举派的头领们此时纷纷按照绛曲坚赞的指令,不仅将兵权,还将行政权也交出去了,直接交给了大明的官员,然后他们只保留在宗教上的职务。

    然后在绛曲坚赞的带领下,帕竹噶举派到上百个僧俗首领们纷纷来到大明的腹地,包括江南和中原一带,很多人随着绛曲坚赞来到了金陵城,然后在新修建的寺院里面任职,活动在大明的权利中心。

    于是这些帕竹噶举派的头领们也纷纷在金陵落脚了,和苦寒的藏地相比,金陵城就是人间天堂了,这些僧俗头领们一面传播藏传佛教,一面经商,联系藏地和中原的通道,获得了不少利润。

    番僧经商由来已久,在蒙元时期这些番僧就通过蒙元时期的特殊身份在往来藏地和中原之地经商,此时依然不断。

    刘明远看到绛曲坚赞的举动之后,顿时大为赞赏,他希望藏地所有的僧俗头领们都能够像绛曲坚赞一般,来到中原活动,然后将他们手上的权利交出来,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稳定藏地了。

    虽然很多文人批评番僧的行为,到处行商活动,根本就不像一个出家人,但是刘明远非常喜欢,其实刘明远心中对这些番僧的行为还是非常赞赏的,刘明远希望更多的百姓信封自己,崇拜自己,同时对宗教的热情不高,番僧喜欢活动,善于经商,经商也是刘明远赞同的。

    和之前蒙元治下的番僧享受特权不同,此时在大明治下,任何人经商都要纳税,所以番僧经商也没有什么。

    很多人认为番僧可能利用宗教来牟利,希望刘明远制止这些番僧的行为,但是刘明远没有同意。

    在刘明远看来,此时大明已经废除了供养寺院的土地,寺院一律自负盈亏,主要的支持是地方政府,所以现在寺院通过一些活动来挣一些钱也是完全可以的。

    随后刘明远还邀请绛曲坚赞出面举行了一场法会,而且是以皇室私人的名义邀请,并且付给了绛曲坚赞费用,让绛曲坚赞为大民的百姓祈福。

    绛曲坚赞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一些费用,然后在大明中枢的广场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法会,主题就是为大明百姓祈福,这场法会也赢得了金陵百姓的欢喜,也是表明了刘明远对番僧的认同。

    刘明远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是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努力,在不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问题上,刘明远是不会过多地干涉一些行业的发展的。

    很多文人不喜欢番僧们这样的活动,认为是违背出家人的信念,但是刘明远不同意,时代在进步,任何事情都可以改变,番僧走出藏地,来到中原和江岸宣传佛教,这些都是完全可以的。

    刘明远此举的最终目的还是做给藏地的其他僧俗头领们看的,希望他们也能够认清事实,不要局限在藏地的那一亩三分地上,世界很大,他们可以出来看一看,最终目的就是促使他们放弃手中的行政权。

    而且绛曲坚赞的事迹也确实在藏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之前只有萨迦派的国师在蒙元时代才可以得到如此高的待遇,此时绛曲坚赞竟然得到了这样的待遇,实在是让众多藏地番僧们惊叹不已,同时他们通过绛曲坚赞也看到了大明的繁华和文明,绛曲坚赞在金陵城的生活也让这些藏地番僧羡慕不已。

    于是在绛曲坚赞的影响下,很多番僧开始走出藏地,然后来到中原和江南的寺院留住,开始宣传佛法。

    江南和中原的生活要远远强于藏地,于是很多人久而久之就不再回藏地了,他们被大明的繁华和文明所吸引,最后都留在了中原和江南一带。

    刘明远在完成了西藏的统一之后,此时大明江山的统一又前进了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藏地和西域两个地方都是非常棘手的地方,刘明远此时平定了西藏,心中多少安稳了不少。

    现在大明的统一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一个就是盘踞在川蜀的夏政权,这个政权是由当年的沔阳义军头领明玉珍建立的,此时明玉珍已经病死在成都,于是明玉珍的儿子明升继承了大位,继续统领四川之地。

    同时还有一个云南,此时也没有被明军攻占,此时云南是由蒙元藩王梁王把匝刺瓦尔密驻守,但是蒙元此时已经基本上灭亡了,于是把匝刺瓦尔密整天都在担惊受怕之中渡过,一有人上奏事情,就让把匝刺瓦尔密心中一阵恐惧,担心是明军杀来了。

    此时明军的北伐也基本上完成了,已经将北方大地全部收复了,同时又将蒙元据守的草原攻破了,同时还有河套和河西,吐蕃之地也全部收复,明军经过三年的苦战,终于完成了北伐的任务。

    刘明远心中欢喜,大明上下也是一片欢喜的场面,但是还是有人指出国家还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现在的川蜀和云南都不是大明的领地,于是很多人呼吁大明尽快对这些地方动出兵,完成统一大业,实现国家的全部统一。

    刘明远心中也是这个想法,此时大军虽然经历了三年的北伐,同时北方大地百废待兴,需要消耗大量的钱财和物资,此时接连用兵有些苦难。

    但是刘明远还是坚持枢密院制定对川蜀和云南的作战,因为刘明远知道需要一鼓作气完成统一大业,然后在慢慢休整,统一大业的完成才是鼎盛的开始,一直有割据势力在身边,才是最大的隐患,同时也是对明军的战略部署构成巨大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