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话说杨家将 >

第129章

话说杨家将-第129章

小说: 话说杨家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答:笔者是杨家将故事的业余爱好者,探讨者。觉得以各种形式流传的杨家将故事有美中不足之感。如:杨家将来的突兀,去的太快,好似昙花一现;故事中的代表人物的英雄形象有点缺憾,(如:杨延昭拒不接纳王兰英有点不近人情;对舍命相救的任堂惠没有报恩举动有点不讲义气;辕门斩子的心态不够合理、、、、、、);故事中一些人物来历不明,如:‘火山王’杨门女将、肖太后等;故事中有些悬疑问题应该给交待一下,如:‘铜锤换玉带’是怎么回事?,杨延昭如何当了郡马?八姐九妹何故老尔不嫁?穆桂英在二十岁破天门时就怀了杨文广,五十三岁挂帅时杨文广何以才十七岁?金沙滩战后,留在辽国的究竟是四郎,还是八郎?等等。因此,笔者在八三年就产生了撰写一部自己认为较完整的杨家将故事的想法,因工作忙没有时间动笔,只到三年前退休,才有时间开始完此心愿。至于是否有意思,那就是诸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事了。
问: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吗?
答:在我国历史上,确有杨家将的人物记载。然尔,特别简单。【宋史,二百七十二卷记载:杨业,又名杨继业,生年不详,死于九八六年,河曲一带人,原是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归宋后任知代州事、、、、、、宋二次伐辽时,任东路军副统领、、、伤重落马被俘,不降,绝食三日亡。
杨延昭,生于公元九五八年,死于一零一四年。杨业长子,在杨姓同辈人中排行第六,称杨六郎,从小喜武、、、随父杨业常到边关抗辽、、、、、、。
杨文广(?——1074)字仲容,杨业之孙,杨延昭次子,以父荫入官,1043年征陕南‘张海’有功升殿直、、、1068年任秦凤路副总管、、、后任定州路副都总管、、、、、、。】
除以上三人外,其余的传说中人物全是想象、虚构出来的。读者诸君明白,历史史实与传说故事之间的差距是不可以道以里计的!
问:书中说到的地名现在还有古迹可寻吗?
答:说到对杨家将的寻古探幽,或找历史证据,笔者认为是劳而无功的事!从杨家的出生地来说,历史上仅记载是‘河曲一带人’。现在对‘河曲’的认证有两个地方,一是现在山西与内蒙交界的‘河曲县’;历史辞典上名词的解释则是:黄河从龙门到芮城弯了个大弯,故称这一带谓‘河曲’山西谓‘河东’。
笔者书中把杨家将的出生地、定在芮城一带的‘风火山’下,理由有三条。一、杨衮既称‘火山王’,他的称号无论是皇封,还是自诩,都应该与带‘火山’二字的地名或历史事件有关。‘河曲县’没有类似的地名,亦未听说有什么‘火’、‘山’之类的传说。二,传说中的杨家是因助北汉王抗辽而入官的。当时,契丹人疯狂掠夺的地方,主要是在中原及靠近河东的地方,内蒙与山西接界的一带地方不是契丹人常出没的地盘。三、传说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暗示出‘火塘寨’是在离汴京很近的地方,如果是在离汴京二千里之外的内蒙边界,与故事的时间、空间有点脱节。所以说现在去芮州一带肯定找不到火塘寨的历史遗迹
关于穆柯寨,现在,河南、湖北、山西、山东各地都有‘穆家山’‘穆家寨’‘杨家岭’、之类的地名,当地也有不少美丽的传说,笔者把穆柯寨定在河南与山东的交界地,是为了在时间差上迎合故事情节。并非实有此地可找。
至于‘金沙滩’‘胡原谷’‘陈家谷’‘三关’‘九龙谷’等故事中的古战场,也是根据传说,人云亦云而已,没有确切的地址。
当然,有几个地方是确切的。一个是雁门关,一个是五台山。另一个是汴京(现在的河南开封市),开封市关于杨家的古迹是两个湖,一曰‘杨家湖’一曰‘潘家湖’。很早以前,潘家湖的湖水比较混浊,杨家湖的湖水比较清澈。传说是像征潘家的奸佞,杨家的忠良。笔者去考察时,觉得实际原因是:潘家湖与城区的下水道相连,常年有污水注入自然混浊;杨家湖与活水道相通,流水不腐,自然清。近几年改造后,成了风景区,两湖都是碧波荡漾,鱼跃虾戏,水质已没什么差异矣!
问:金庸先生的大作‘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大侠,据说是杨家将的后人,是否该列入杨家将的传说?
答:杨家将的传说故事几乎都是发生在北宋前期,笔者把他们延续到南宋初的‘杨再兴’,就够跨时代了,如果把南宋末期的杨姓英雄人物亦串上的话,有尾大甩不掉之感。再者,笔者认为把别人作品中塑造的英雄人物纳入自己的作品不合适!不过,为了感谢读者的厚爱,笔者已动手写‘话说杨家将续集’书中把杨家将的故事延续到元末,能否令君满意,请拭目以待!
问:有人说‘河南的云台山就是当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原址’确切吗?
答:云台山景区确有这方面的传说。但笔者仅是个杨家将故事的业余探讨者、爱好者。并不是历史、考古方面的权威人士,无能力对此做确切的认证。
问:杨令公明知潘仁美要害他,为什么还要去陈家谷?
答:“在我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都有他的所为‘正义’概念以及所谓‘忠臣,良将,义士’的言语、行为规范。正是这种规范才使许多英雄人物做出了‘明知不可为,而坦然为之的事’。况且,无条件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古今皆然,杨继业是位具有高风亮节的大忠臣,心中‘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观念特强,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笔者声明:‘话说杨家将’一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地名、多是根据传说,虚构、编造出来的!与历史史实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有类同,纯属巧合!笔者费时三年之久编撰这部书,纯系退休无事的消遣活动,搏得读者诸君一笑而已!由于笔者文化功底太低,(六十年代的初中毕业生)书中用词不当、有悖语法、写作常规的各种贻笑大方的低级错误甚多!敬请谅解!欢迎批评指正。
笔者编写此书,意在消遣,故未与各网站签约,仅借各网站提供的平台得以与读者见面,对此表示谢意!诸君如对该书或‘杨家将’故事有进一步探讨的性趣可以与【河南省焦作市和平东街二号院43号楼一单元一号马天福】联系。
目前,“话说杨家将续集”已完成一半,原想单独发表,为了减少麻烦,就作为本书的下卷继续发表吧!读者若有兴趣,请看下卷第一回“古堡惊魄灭门案”


 

==========================================================================



''
下载网站
==========================================================================
………………………………………………………………………用户上传之内容结束……………………………………………………………………………………
声明:本书为()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上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